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徐楚光传/雨花台烈士传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平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英雄魂魄在,浩然正气万古存。雨花先烈的英雄事迹,是中共党史长卷中极其英勇悲壮的一章,雨花英烈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构建起一脉相承的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铭记历史,是为了开拓未来。雨花英烈精神放射出来的绚丽光芒,将穿透历史,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道路。

《雨花台烈士传丛书》为100名雨花台烈士作传,原则上一人一传,独立成书。在此期间,烈士的亲属亲友提供了许多珍贵资料、照片及线索,使传记更加丰富翔实、真实可信。

王平著的《徐楚光传》为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雨花台烈士传丛书》力求真实反映雨花台烈士的人生轨迹和革命事迹。

王平著的《徐楚光传》为其中一册,传主徐楚光是战斗在特殊战线上的共产党人,他长期隐身敌营从事情报、策反等工作,工作危险、任务艰巨,环境险恶、责任重大。由于其工作的隐蔽性、特殊性,以及斗争环境的复杂性、残酷性,致使一般人难以对其一生的业绩有全面认识和了解。

本书进行了较广泛的资料征集查阅,与烈士家属及有关知情人进行了交流,并对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研究,尽可能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地反映烈士的人生轨迹和革命事迹,以体现烈士的精神内涵。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寒门少年求学立志 革命熏陶秘密入党

 大革命洪流中觉醒的寒门少年

 革命转折关头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二章 受命返鄂东搞暴动 转战鄂豫皖初入敌营

 转战鄂东搞暴动

 打入蕲水、罗田县自卫大队

第三章 南下粤桂北上鄂豫 入国军搞兵运统战工作

 南下粤桂 助李济深反蒋抗日

 北上豫西 推动抗日救亡

 为统战入孙殿英部任职

第四章 “磁武涉林”战役与“情报”再结缘

 撤出孙殿英部隐蔽洛阳

 党校学习 “磁武涉林”战役侦察立功

 从“抗大”教官选调八路军前总情报处

第五章 孤身勇闯江城、金陵 广交朋友立足扎根

 下江城人武昌县党部

 闯金陵旅途交新友

 结交朱亚雄 加入洪门大亚山正义堂

 结交军政人士 打入汪伪机构任职

第六章 巧借各方力量 猎取情报、开辟交通线

 组织关系转华中 情报系统初建

 多管齐下,猎取日伪军政情报

 承包“猪只税务局” 撕裂汪伪封锁线

 意外受伤 得遇姻缘意中人

 借帮会势力组建“华中铁道南京护路总队”

 迎抗战胜利 秘密筹组“地下军”

第七章 伪都惊变 策反汪伪警卫三师

 指点赵鸿学谋职警卫三师

 徐、赵合力策反师长钟健魂

 汪伪警卫三师起义 抵达六合钟家集

 部队改编 担任独立第一军副政委

第八章 领受新任务 重入敌区搞情报策反

 组建“三工委” 驻点上海

 扬州设点 搜集国军情报

 策反原军统少将站长周镐

 出内奸“挂号”保密局

第九章 生死存亡无足论 一腔热血洒金陵

 内战爆发 密赴湘鄂豫筹组武装

 武昌被捕 不受威逼利诱金陵就义

尾声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徐楚光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学习非常用功,识字与背诵课文很是勤奋,一般跟读三五遍后,便能基本背诵下来。到次日课前的“日背”检查时,他都能把课文背得熟练;习字描红、影写也时常受到塾师圈点夸奖。上启蒙班的徐楚光经常“吃不饱”,常利用复式课堂的便利,听完启蒙班的授课后,接着“偷听”经学班的讲课。塾师见他接受能力强,记忆力好,便单独给他开“小灶”或加大课程量,后来干脆把他提前升到经学班,正式学习“五经”、《古文观止》及作文赋诗、临摹字帖之类的课程。徐楚光特别喜欢作文赋诗和写字课,唐诗、宋词总是不离左右,就连练习毛笔字写的都是诗文名言佳句。以致写诗赋词成为他后来的特别爱好,常常用来抒怀、励志和交友。

在勤奋苦读之外,徐楚光还经常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其他有困难的同学以力所能及的帮助。他看到有钱人家的孩子常把没用完的写字本丢弃,觉得十分可惜,就悄悄捡回来整理后使用。有一次,看到一位同学因穷得买不起写字本,用手指在桌上练写字,先生动员富家子弟送几页纸给那位同学,却无人响应,徐楚光在课后默默地把自己舍不得用的新本子送给了比他更艰难的同学。还有一次中午放学,徐楚光见一位同学迟迟不回家吃饭,询问之后得知这同学家里断了顿,早上就是空着肚子来上学的。徐楚光二话没说,立即把自己的午饭——两个熟红薯送给同学,自己则咽下几口唾沫,默默温习起功课来。塾师徐少梅十分喜爱这个品行端正、知礼淳朴、苦学业优的寒门少年,不仅会免他些学费,还不时接济些食物、文具。社会动荡、父母早亡、贫困但有爱的生活经历,培养了徐楚光吃苦耐劳、真诚待人、乐于助人、善于与人相交的品性。

1924年,15岁的徐楚光以优异的成绩考上蕲水县立中学。叔父们咬牙借了高利贷的三块银元供他人学。出发那天,徐家人起了个大早,为他送行。少年徐楚光背着简单的铺盖,踏上蜿蜒的山路。当他回眸山冈上叔父们向他挥手的身影时,顿时感到口袋里三块银元是那么沉重,他暗暗发愿一定要发奋读书,改变这贫穷的命运。

徐楚光到县城读书期间,正值国民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之际。1924年春,孙中山先生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口号,改组国民党,大批共产党人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并在国民党各级组织中担任要职。中国共产党还积极协助孙中山创办军校,培养新型革命军事、政治干部。国共合作,轰轰烈烈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大革命运动在南方兴起,随后席卷全国。蕲水县也受到巨大影响,各种新思想、新文化在蕲水青年学生中传播。徐楚光一边如饥似渴地学文化、长知识;一边从《民报》《新青年》《向导》等进步报刊和中学《公民》课本里,学习了解辛亥革命、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大政策,探究各种新思想、新文化,在学校成为接受和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积极分子。他对孙中山先生特别崇拜和敬仰,对其领导的革命斗争也十分关注和向往。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不幸抱病逝世,全国各地万众举哀,蕲水县各界亦纷纷以各种方式举行悼念活动。在学校举行的追悼会上,徐楚光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吊唁,他将对孙先生的仰慕与追思集于笔端,表达了沉痛的肺腑之言:“乙丑之初,先生长逝。噩耗传之华夏,天愁地黯,山凄水泣,举国莫不大哀焉。仰先生平生奋斗四十余载,殚心瘁力,唯兴我邦国,高扬民族之大义,唤起独立自由、民主共和之精神,为国人海外之众目敬仰,留浩然正气于天地人间……”最后,徐楚光又以孙先生的遗嘱作为结束语,慷慨激昂地振臂领呼:“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表达了对进步思想的追求以及继承孙中山先生遗志的决心。演说的文采和感染力使师生们无不为之动容。

一当晚,夜阑人静,徐楚光辗转难眠,挑灯展纸写下《浪淘沙·悼孙文励吾志》一词:“噩耗惊天云,山河悲吟。华夏痛失擎旗人。殚心振邦四十春,浩气长存。遗嘱铭我心,效法孙文。革命成功靠后人。吾辈肩上有重任,忧乐同行。”

这时的徐楚光已经从立志改变个人命运的山村少年,开始转向追求进步思想,自觉思考国家、民族前途的“新青年”。

P6-7

序言

2015年,一部名为《伪装者》的电视连续剧火爆银屏。该剧以抗日战争时期日伪统治下的上海滩为背景,通过上海明氏三姐弟的视角,讲述了抗战时期国、共、日以及汪伪多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殊死较量。其中的明氏家族大公子明楼,表面上是汪伪政府财政部经济司首席财经顾问、特务委员会副主任、新政府海关总署督察长,另一重身份则是国民党军统上海站情报科上校科长,而其真正的身份却是中共地下党上海情报组组长。在剧中,他是“隐藏得最好的间谍,潜伏得最深的间谍,身份最复杂的间谍”。他在与明镜、明诚、明台等兄弟(姐弟)间身份、感情、任务等复杂关系的纠缠中,在与日本侵略者、汪伪汉奸特务、军统潜伏同僚的周旋中,在国与家、组织与个人的利益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忠诚、正直、智慧、勇敢、坚韧等精神气质,深深吸引和打动了挑剔的观众。明楼是从众多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事迹中,提炼概括出来的典型形象。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要消灭敌人,就要有两种战争,一种是公开的战争,一种是隐蔽的战争”,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征程中,李克农、钱壮飞、胡底、潘汉年、阎宝航、关露、熊向晖、沈安娜……这些如今渐为人们了解的中国共产党人,都曾是深藏敌营的“伪装者”,是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他们信仰坚定、对党忠诚、淡泊名利、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是我们永远的宝贵财富。本书传主徐楚光,1948年10月牺牲于南京,也曾是一名长期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伪装者”。

后记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考察江苏讲话精神和江苏省委要求,铭记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促进文化建设上新台阶,根据江苏省委宣传部的统一安排,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和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等单位联合编纂《雨花台烈士传丛书》。《徐楚光传》是其中之一。

徐楚光是战斗在特殊战线上的共产党人,他长期隐身敌营从事情报、策反等工作,工作危险、任务艰巨,环境险恶、责任重大。由于其工作的隐蔽性、特殊性,以及斗争环境的复杂性、残酷性,致使一般人难以对其一生的业绩有全面认识和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因保密工作的要求,徐楚光等一大批战斗在隐蔽战线的英雄人物被隐藏,他们的事迹也鲜为人知,甚至被误解,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还遭到诬陷。上世纪80年代初,南京市党史部门在“拨乱反正”精神的指引下,为弄清历史真相,弘扬烈士精神,开展了大规模的史料征集工作。韩贤俊、吴树山等同志为征集徐楚光等烈士的资料做了大量的查档、走访、调查等工作,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并形成了简略的徐楚光传,重点反映其在南京及南京周边地区的事迹。

2015年下半年,本人接受了徐楚光传记写作任务后,进行了较广泛的资料征集查阅,与烈士家属及有关知情人进行了交流,并对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初稿并几经修改,尽可能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地反映烈士的人生轨迹和革命事迹,以体现烈士的精神内涵。

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办领导蒋晓星、吴秀亮、余翔以及征研一处有关同志的关心和支持。南京市档案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为查档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和便利。徐楚光烈士的妻子朱晖、女儿魏玲、儿子徐健、孙子徐志钢、孙女姜凌虹等亲属给予了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并审读书稿,提出了宝贵意见。徐志钢提供了第一至第四章的初稿;高竹君提供了第六章部分初稿以及承担了部分图书、报刊资料的查核;马维瑜、余静、缪慧等对资料提供及整理亦有帮助。审稿专家、编辑等对进一步提高书稿质量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本书照片主要来自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办收藏、《南京民国建筑》等公开出版物以及徐志钢、邓攀的提供(书中不再列注)。对各方面给予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深表感谢!

由于烈士牺牲的时间已久远,绝大部分当事人也已去世,有些特殊时期形成的资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之出版时间较紧迫和个人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难以避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6年6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5: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