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单纯的8岁小姑娘海蒂被姨妈送到山上,跟性情古怪的爷爷住在一起。虽然爷爷和别人不一样,但很快,她就爱上了山上的一切。可姨妈又把她送到城里的一户人家去陪伴有残疾的小姐。那里虽然衣食无忧,但女管家对她非常严厉,女仆也瞧不起她,主要的是没有大山和自由,海蒂由此患上了思乡病。海蒂终于又回到山上,并且在一个蓬勃盎然的春天,克拉拉在其奶奶的陪伴下来到了阿尔姆大牧场。爷爷的真情挽留使克拉拉留了下来,经过爷爷的细心调养,克拉拉健康起来。在海蒂的鼓励下,克拉拉出现了奇迹,竟然学会了走路,在阿儿姆山上的两个月里,她们的友谊更加深厚了。
《小海蒂(插图版)(精)/新课标无障碍经典阅读》由斯比丽著。
由斯比丽著的《小海蒂(插图版)(精)/新课标无障碍经典阅读》是一部以情动人的文学名著,作者通过优美的笔触,把一个无比可爱,充满爱心的海蒂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爱的天使、爱的化身。海蒂虽然出身贫寒,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她的人格魅力,她的纯真善良,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人。
“恩?这是什么意思啊?”他瓮声瓮气地问,突然握了一下孩子的手,用浓眉下的双眼仔细地打量着。海蒂盯着老人,一点儿也不害怕,她觉得这老头儿长得很不一般:胡子又长又密,浓眉紧凑,一把刷子似的,真让她看不够。这吋迪蒂走过来,后面跟着彼得。他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就站在那儿看着。
“您好,大叔!”迪蒂走上前说,“我将托比亚斯和阿得蕾德的孩子带来了。您肯定认不出她了吧,这也不能怪您,因为她一岁以后你们就再也没见过面。”
“你带这孩子来到我这山上千什么?”老头粗鲁地问,接着又冲彼得喊道,“去!放你的羊去!时候不早了,记得带上我的羊。”
彼得乖乖地扭头走了,因为老头儿瞪了他一眼,这眼神让彼得十分害怕,不敢再待下去。
“孩子是来跟你一起生活的。”迪蒂说,“四年了,我的义务已经尽了,现在是你尽义务的时候了。”
“噢,是这样啊。”老头儿瞧了一眼迪蒂,眼睛一闪,说,“你一走,这孩子要是哭闹起来,我该怎么办?你知道,小孩儿都这样。”
“这是你自己的问题。”迪蒂回敬说,“我收养她的时候,她还是个婴儿,我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我妈和我累死累活地把她养到这么大。现在,我得自谋生计了,只有你是这孩子的亲人了。你要无法抚养她,随便你对她做什么,但是你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想你不会再给自己的良心增加负担了吧。”
其实迪蒂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非常为难,她只觉得又热又烦躁,许多不该说的话都被她说了出来。她说完以后,阿尔姆大叔站了起来,眼睛瞪得很大,使她不禁倒退了两步。老头儿挥舞着他的胳膊,命令道:“你给我滚!马上滚回原来的地方去!我不想再见到你!”
迪蒂不需要老头儿再说第二遍:“那就再见了。你也是,海蒂。”说完,她就尽快跑下山去,到达德芙里村安全的地方时,脚步才慢下来。她内心激动不安,就像有台蒸汽机在她的身体里推着她往前跑。想起自己做的事,她心里有一点儿难受,因为妈妈在临死时曾交代她好好照顾海蒂。她努力想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想着等挣了更多的钱可以为孩子做点儿什么,最后她竟然高兴起来,因为她终于可以去那个美好的地方了,她自由了。
迪蒂离开后,老头儿一直坐在座位上,眼睛紧紧地盯着地上,一句话也不说,烟斗里不停地冒出浓浓的烟圈。而海蒂呢,正兴高采烈地观察自己的新环境。她四处打量,先看到紧挨着小屋而建的一个棚子,那是养羊的地方,向里望去,却是空的。她继续她的探险,来到了屋后的冷杉树那儿。一阵大风吹过,树顶的枝叶似乎在咆哮海蒂站在那儿听着。等到声音渐渐小了,就又继续搜索,到了小屋最远的一角,她拐到了爷爷那里。阿尔姆大叔仍坐在老地方,并保持着原来的姿势。海蒂走到老人面前,两只小手背在身后,歪着脑袋盯着他。爷爷抬头看着她,见她不动,就问:“你想做什么?”
“我想看看你房子里有什么?”海蒂说。
“进来吧。”爷爷站起来,领着她走了进去。
P10-P11
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因浮躁而充斥“浅阅读”的环境里,易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们,他们对读书的认识,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体验式阅读”“快餐式阅读”“图片式阅读”等阅读方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
在公众场所,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妈妈,别再给我买这些没用的图书了,给我买个iPad就足够了,在那上面阅读既方便又快速。再说了,现在是高科技时代,我才不要看那些纸质书呢。”听到孩子们的央求,大多数父母下意识地就遂了孩子的愿,放下手中原本选定的图书。如此可见,孩子们真正的书本阅读退化到了何种程度!
中国是一个图书出版大国,但我们的购书量只有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更别说阅读了。如何进一步激发和扩大阅读兴趣,不仅事关中国能否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转变,更关系到全民族的文化素养。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因为不读书,有人说中国人现在已经进入“笨蛋时代”:没有常识的谣言,愣是有人信;长生不老的药方,愣是有人买。“人傻钱多”的歪理也开始成为当下很多人的正解,这与我们从前提倡的“知识就是力量”恰好相悖。在这种形势之下,如何让青少年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前提下,学习好的文化知识,能够有效地深层次地阅读一些优秀的图书作品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由一批资深教育专家和中小学骨干教师共同完成,编辑出版的“新课标无障碍经典阅读”系列图书,就足厂套目前很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课外读物。全书遵循从“基础”到“拓展”的原则,体现层级深入的理念,展现精神成长的过程,关注阅读对青少年的精神塑造及人生成长的影响,将素质培养作为核心编辑理念。本书系所选内容篇目也均为教育部颁布的“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或为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考试试题中常见的世界文学名著。同时,在体例设置上,编辑对每本书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独到的评析、介绍,用通俗明快的语言文字,将学术性、知识性的内容,通过浅显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
人类的文学成果是人类的文明成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一时代的重大文学现象和优秀文学作品,并不会随着这个时代的远去而成为过去。它们蕴含着客观的真理和历史的启迪、永恒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歌德说:“道不尽的莎士比亚。”别林斯基也说:”普希金是要在社会的自觉中继续发展下去的那些永远活着和运动着的现象之一。”这无异于说,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生命总是处在历史的永久运动之中,并且总是和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培养广大青少年对文学的爱好和阅读,了解文学的主要内涵,提高文学修养,应当是每个中学生的必修课。
开放的中国正走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国需要继承人类文化的全部优秀遗产,需要具有世界意识的建设者。青少年朋友们,希望这套“新课标无障碍经典阅读”系列图书能够成为你们奔向未来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