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受伤以后,找个安静的地方,给自己疗伤。
回忆的意义是能让人更加坚定和修正未来的道路,而不是在懊悔、忧伤或者骄傲中度过现在的日子。
如果我们肯放弃那些遗憾的事情,转过身来,就以现在,以现在脚下站立的这一方土地,以这一秒钟为新的起点,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多么坦荡的一条征程!
从本质上来说,我们是在进行自我惩罚,为以前的错误寻找解脱的出口,并且企图改变曾经发生的不愉快。可是过去发生的一切都不可能从头再来。
牧彤著的《拥抱不完美的自己(一个人的疗愈)》这是一本系统介绍身心修行与疗愈方法的书。
《拥抱不完美的自己(一个人的疗愈)》由牧彤著,讲述了: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弱点的,我们眼里那些活得很好的人,都是能和自己的弱点和平共处的人。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完美的,正因为不完美,人生才美丽。只要我们拥抱自己的这些不完美,就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安宁、快乐和幸福。
安慰的话听得越多越伤心
安慰是什么?安慰是对遭遇变故或者挫折的伤心人说的话。安慰的话说出来,本身就包含了说话者的优越性和对弱者的同情。好多时候,安慰的话听得越多,就越伤心。
邱晓霞的家在四川,很不幸遭遇了地震。她家在大山里,地震发生以后在北京工作的她很着急,担心家人的安危。但是,电话打不通,网络也联系不上。她很着急,一着急胃病就犯了,不得已在家休息。
她刚躺下,邻居就过来了。“小邱,别上火。吉人自有天相,家里人会没事的。现在国家救援及时,很快通信就能恢复,别着急了。保重身体要紧……”
邻居刚走,单位同事过来了。“小邱,你家那边就是通信受阻了,家里人没事的。就算有点事,你在这里干着急也没用,放宽心,已经好多救援队参与救援了。你现在要好好养身体……”
同事刚走,老同学又打来电话……
一番折腾下来,晓霞觉得生活中到处都是同情,有时候对方是好心,但是话听过来,感觉又有点变味儿,有的话还会让人往坏的方向想。这让她很苦恼。她觉得自己连考虑下一步该怎样做的时间都没有。她关掉手机,离开家找了个宾馆,打算安静下来考虑是回家还是继续等消息。
有时候,过多的安慰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正能量。没有用处的安慰只会让对方觉得疲于应对。如果我们自己生活遭遇变故,我们是不是想先让自己安静下来,而不是一味地去寻求安慰?面对变故,没人能替我们分担,虚情假意或者毫无用处的安慰越多,越会让人感觉寒冷。那么,不如给自己时间和空间,让心灵的创伤慢慢愈合。
狐狸的家被豹子踢烂了,冬天马上要到了,它很着急。怎么办呢?
小松鼠过来了,它没有说过多的话,只是留下一包松子,然后离开了。小马过来了,拖过来一捆木桩,只说了“加油,伙计!”就离开了。小猪背了一捆稻草过来了,它对狐狸说:“不够用告诉我。”然后离开了。小刺猬、小牛、小鹿、小羊……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过来了,大家什么都没说,放下东西就走了。狐狸还坐在旧家发呆的功夫,盖新房子的材料和过冬的粮食都有了。它很快就投入到修葺新家的劳作中了,都顾不上想伤心的事情了。
他人遇到困难,我们该做的,是伸出手来帮助别人,过多的、没有用处的、冠冕堂皇的话,只会让对方难受,也不能帮助对方渡过难关。过多的安慰不如实际的帮助。下一次,我们自己遇到困难时,也要想办法解决,而不是一味在伤心的事情上哭泣。
无法放下,却又不敢提起
我们常常伤心,往往是因为堆积的情感垃圾太多了。我们可能还在怨恨某一个人,还在怨恨某一件事,或者,当我们提起某件事的时候只有无奈和恐瞑,那我们可能在那件事上还有未化解的心结。我们都不是超人,面对人生中一个个我们无法改变的桥段,我们常常无法完全放下却又不敢常常提起,我们往往会把这些部交给时间,但是,大多数时候时问也不能帮我们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在我们不经意间提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可能还会很难受,那这件事情就成了困扰我们的心灵垃圾了。
不可否认,我们每个人都有心灵垃圾,这些心灵垃圾如果时不时出来冒个泡,我们就要想办法去清理它们了。怎么清理呢?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发泄。
一提起“发泄”,人们便认为它是贬义词。其实在医学上,“发泄”是中性词,甚至是褒义词。正当发泄大致有两种方法,一是嘴巴发泄,二是手头发泄。P3-5
一个人活着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呢?内心的安宁、甜蜜的爱情、从疾病中康复,还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干出一番事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呢?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在我们追求理想的生活时,碰壁、摔倒都是难免的。不管是身价不菲的富人,还是朝九晚五的我们,谁都会有创伤。创伤,是对我们自愈力的挑战。一个能够医治自己的创伤、能让自己从创伤中快速复原的人,无疑就能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能量,距离自己的理想更近一步。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弱点的,我们眼里那些活得很好的人,都是能和自己的弱点和平共处的人。每个人的生活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问题,如果一个人总是觉得自己的生活一团糟而别人的生活都很好,那么他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糟。要知道,每个人的生活都有我们看不到的艰辛的一面,一个人的一切看起来风光也仅仅是他想把自己风光的一面展示出来而已。我们要关注的,不是别人生活得风光还是落魄,而是要关注别人是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的。
如果一个人总是很冷静,那我们就要看看,当他遇到令其无法忍受的事情的时候,他是如何处理的?如果一个人心情总是很愉悦,那么我们就要看看,他是怎么让自己保持好心情的呢?如果一个人不管处在什么境遇总是很幸福,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如果一个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么我们要分析一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呢?
我们要做的这一切并不是为了无谓的攀比,我们只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加冷静、快乐、幸福,帮助我们不断改进方法来实现目标。我们这么做的最终目标就是能让我们按照既定的人生轨迹生活下去。这一切看起来简单,其实,在实践中并非如此。一个能真正做到这些的人,一定是一个能不断进步、能掌控自己生活的人。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讲一讲这一步怎样实现。
一个人在顺境中能够心平气和的话,在痛苦和逆境中往往会丧失这些能力。那么一个人能否把自己从痛苦中解救出来,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怎样才能把自己从痛苦中解救出来呢?无论一个人的处境多么恶劣,经历多么不可思议,要想解救自己都要讲求方法。首先要做的,就是接受自己的过去,不管光彩还是灰暗,成功还是失败。只有接受了过去,才能分析它、处理它,才能让自己弥补上自己的漏洞。然后,就要分析自己怎么才能不再进入那样的境况,不再犯那样的错误,找到自己错误的原点。如果在这里能真正把错误纠正过来,顺遂还会遥不可及吗?当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那么就开始最重要的一步了——去重新做一次,把自己从失败的阴影中拉出来,创造我们新的人生格局。
我们要相信,只要还活着,我们就能够让自己变得不断强大。
除此之外,人的一生中,我们不仅要从恶劣的、让人沮丧的环境中站起来,还要时时挑战我们身上各种人性的弱点:紧张、焦虑、恐惧、猜疑、犹豫,等等。只要我们活着,能正常思考,这些人性的弱点都会时不时地跳出来挑战我们一下。我们要不断地克服这些人性的弱点,让阳光、快乐、健康的心态滋养我们的生活,这样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
仔细想想,人生几十年,长一点也不过百年,来的时候赤条条,最终又两手空空地离开。如果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把过多的时间都耗费在对错误的耿耿于怀和无作为中,那是多么大的浪费啊。曾经的失去可以成为我们以后的借鉴,但我们不能因此背上包袱,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丢掉那些因为失去而衍生的哭泣、烦恼,轻轻松松上路,你才会越走越快、越走越欢快,路也才会越走越宽。
这是一本系统介绍身心修行与疗愈方法的书。我相信大家打开这本书,会非常开心地发现书中的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是如此贴合。笔者把身心的回归和修行的方法都在本书中无私地和大家分享,唯一的希望就是能给大家一个更清晰的指引,让那些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参加专业培训的人能找到一些真正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来弥补一些人生的遗憾,让我们的生活更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