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从前的国王的年轻后裔古斯塔夫.瓦萨从他躲藏的戴勒卡利的森林深处走出,前来解救瑞典。他是那种极为罕见的、大自然培育出来的、具有一切指挥统率人所需的优秀品质的伟大人物。他健硕的身躯和恢宏的气度使他自己一旦显身露面就受人拥戴。他口若悬河,良好的气色又使他滔滔不绝的辩才更有气势。这种辩才尤其因其朴实无华更能服众。他的天才使他完成了那些被凡夫俗子视为轻率冒失而在伟人眼里却是勇敢大胆的举动。他英勇顽强、孜孜不倦,使得这些举动得以圆满成功。他大胆无畏而又谨慎小心。他身处世风凶险的时代,却生性温和慈柔。总之,据说他行高德美达到了一个党派首领所能达到的极致。
古斯塔夫.瓦萨曾经是克里斯蒂恩的人质。这个暴君违反国际公法把他扣为俘虏。瓦萨越狱出逃后,化装成农民,在戴勒卡利的崇山峻岭和莽莽林海中四处流浪。他在这个地区为了活命,为了藏身,沦落到在铜矿做工。他虽然身在矿井,隐姓埋名,仍敢于谋划把暴君赶下王位。他对农民推心置腹,坦诚相待。在农民看来,他本质优越。普通人对他有一种自然而然的顺从。他在很短的时期内就把这些未经开化的人造就成能征惯战的士兵。他向克里斯蒂恩和乌普萨尔大主教发起进攻,经常战而胜之,把他们赶出瑞典,并被这个被他解放了的国家的等级制会议公正合理地选为国王。
新国王刚刚坐稳王位,就试图采取一项比征战沙场更加困难的行动。国家真正的暴君是主教,教士占有瑞典的全部财富,并利用这些财富压迫国民,对国王进行战争。这个统治集团因民众的愚昧,并将其奉为神圣而更加可怕。新国王因天主教耶稣会教区的司铎和助理之类横行霸道、行凶作恶,对这个教派加以惩处。在不到两年内,他主要运用其优越的政策,而不是运用权力使瑞典成为一个信奉路德。派教义的国家。正如他所说,他从丹麦人手中,从教士手中,夺得这个王国后,顺利地、绝对地、独断地统治到70岁高龄,去世时荣殊誉满,在王位上留下他的家族和宗教。
他的后裔之一是被称为古斯塔夫大帝的古斯塔夫一阿道夫。这个国王征服了因格里、利沃尼亚、不来梅、费尔登、维斯马尔和波美拉尼亚,还有一百多个位于德意志境内的要塞未计算在内。在他死后,瑞典全部归还了这些要塞。他动摇了费迪南德二世②的帝位,在德意志境内保护路德派教徒。在这方面,罗马自身的阴谋活动助了他一臂之力,因为罗马惧怕德意志皇帝甚于惧怕异端。这位大帝正是通过他取得了胜利,当时这的确促使奥地利家族没落衰微。有人把完成这一举动的所有光荣都归于黎世留③红衣主教。这位主教深谙扬名显声之道,而古斯塔夫却满足于建功立业。当古斯塔夫37岁在卢茨恩之战中阵亡时,当他抗击瓦尔斯坦得手,把大帝的称谓、北方的悲悼和敌人的尊敬带进坟墓时,他即将把战争扩展到多瑙河以远的地区,可能还将把德意志皇帝赶下帝位。
P4-5
第一章
查理十二以前的瑞典历史概要 查理十二所受的教育 查理十二的敌
人 沙皇彼得.阿列克赛维奇的性格 这位君主和俄罗斯民族的奇异
特性 莫斯科公国、波兰和丹麦联合对抗查理十二
第二章
查理十二性格的神奇的突然变化 他18岁时坚持对丹麦、波兰和莫斯
科公国作战,并于6周内结束丹麦战争,率领8000瑞典人打败80 000
莫斯科人,接着进军波兰境内 对波兰及其政府的描述 查理十二打
贏多次战役,入主波兰,准备在该国任命一位国王
第三章
斯塔尼斯拉斯.勒琴斯基被选为波兰国王 首席主教红衣主教之死
许伦堡将军的漂亮撤退 沙皇的功勋 彼得堡的修建 弗劳恩施塔特
战役 查理十二进入萨克森 阿尔特一兰斯塔德特和约 奧古斯特放
弃王位,让位给斯塔尼斯拉斯 沙皇的全权代表帕特库尔将军被处以
车轮刑和四马分尸 查理十二在萨克森接见各国君主的使节 他离去
前单独前往德累斯顿看望奧古斯特
第四章
取得胜利的查理十二离开萨克森,追赶沙皇,深陷乌克兰境内 他的失
败 他作战负伤 普尔塔瓦战役 普尔塔瓦战役(续) 查理十二被迫
逃往土耳其 他在比萨拉比亚受到接待
第五章
土耳其奥托曼王朝的宫廷状况 查理十二在本德附近居留 他从事
的活动 他在奥托曼王朝宫廷中的阴谋活动 他的图谋 奥古斯特
重登王位 丹麦国王对瑞典进行突然袭击 查理十二的所有其他邦
周遭到进攻 沙皇凯旋莫斯科 普鲁弗事件 女沙皇的历史:从农妇
变为女皇
第六章
土耳其奥托曼王朝宫廷中的阴谋活动 鞑靼的可汗和本德的帕夏意欲
强迫查理十二离开 查理十二指挥四十名仆役抵抗一支军队,奋勇自
卫 查理十二被俘,被当作俘虏对待
第七章
土耳其人把查理十二解送到德米尔塔什 斯塔尼斯拉斯国王同时被俘
维尔隆格大人的大胆行动 奥托曼帝国素丹宫廷的革命 波美拉尼亚
战役 阿尔托纳被瑞典人付之一炬 查理十二最后返回他的邦国 查
理十二奇异的旅行方式 查理十二到达施特拉尔松德 查理十二的不
幸 彼得大帝的成就 彼得大帝凯旋彼得堡
第八章
查理十二把他的姊妹公主嫁给黑森亲王 查理十二被围困于施特拉尔
松德,并逃往瑞典 查理十二的首相戈尔茨男爵的活动 与沙皇和解
以及在英国登陆进行突然袭击的计划 查理十二在挪威包围弗雷德里
希夏尔 查理十二被杀 他的性格 戈尔茨被斩首
译名对照表
17世纪和18世纪之交,欧洲国际舞台上武戏连台。一台方幕落,另台又幕启。作为主角登台演出的帝王有路易十四、沙皇彼得与查理十二等人。前两人我国的一些读者已是耳熟能详,知道后一人的恐怕就为数寥寥了:在当时的欧洲,此人也曾经叱咤风云,堪称一代天骄。
18世纪二三十年代,伏尔泰被法国当局投入牢狱,之后又被驱逐出境。他前往英国,旅居伦敦期间结识了查理十二的宠信法布里斯,并与之过从甚密。他从法布里斯处了解到这位瑞典国王生平为人、理政、征战的详情。这位国王曲折多变、跌宕起伏、险情迭生的一生,引起伏尔泰的极大兴趣。他于是根据法布里斯的叙述,又遍访知情人物,广集有关资料,撰写了《查理十二传》。他写作时力求熔历史真实与文学描述为一炉。因此这部著作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兼而有之,成为伏尔泰三大历史名著之一(另两部为《路易十四时代》和《风俗论》)。此书于1731年出版。出版后历久弥新,流传至今。
查理十二1682年出生,1697年其父瑞典国王查理十一去世后即位,年仅15岁。他登基不久即亲自率军抗丹麦,战波兰,征俄罗斯。征俄兵败,长时逗留土耳其。最后返国,在一次攻坚战中中弹身亡。他在位期间除一段时间在国内进行改革外,始终席不暇暖,马不停蹄,征战国外。他平时沉默寡言,难以捉摸。他衣着朴素,粗茶淡饭。他战时亲临前线,舍生忘死,身先士卒,无所畏惧。他生性嗜争好斗,野心勃勃,急欲扩张。他一生东征西讨,九死一生,历尽艰险,百折不挠。他习于自劳筋骨,自饿体肤,自乏其身。凡此种种都使他成为一个颇具传奇色彩而又极具争议性的人物。贬者颇众,而褒者亦不乏其人。其实像查理十二这样盖棺而难论定的历史人物也大可不必论定,其是非功过还是任人评说吧。
本书根据巴黎加尼埃兄弟出版社1878年版本译出。原书有大量编者注及个别作者注。前者为校勘性质,冗长而繁琐;后者则系驳伪性质。两者对我国普通读者似均无大用,因此略译。译者针对我国普通读者情况另加注释。
译事难。欲求译文信而达、雅,谈何容易。本书译者虽尽力为之,错漏亦在所难免。敬希读者不吝指出。
此书出版承商务印书馆有关领导大力支持,得南京大学乐眉云、张新木两位教授热情帮助,在此深致谢忱。
查理十二(1682-1718)在瑞典历史上的地位十分突出,在17世纪和18世纪之交,曾经在欧洲大陆叱咤风云,堪称一代天骄,与俄罗斯帝国的彼得大帝争霸东欧。伏尔泰著吴模信、吴煜幽编译的《查理十二传》记述他为何在国难当头之际登基,力挽狂澜,接着挥师东进,进行北方战争,击败丹麦、俄国、萨克森和波兰。他1708年再度进攻俄国,兵败于波尔塔后,避往土耳其。之后他殚精竭虑,力图东山再起。1718年他进攻挪威时阵亡。伏尔泰集多种资料写成此书。此书与《路易十四时代》及《风俗论》被史家列为伏尔泰的三大历史名著。
查理十二是瑞典在北方战争期间的国王。他十二岁登基,终身未娶,一生曲折多变,跌宕起伏。伏尔泰根据查理十二的宠信法布里斯的叙述,并多方搜集资料,写成吴模信、吴煜幽编译的《查理十二传》,本书史学与文学价值兼备,与《路易十四时代》及《风俗论》被史家列为伏尔泰的三大历史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