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安静地生活--与自己相遇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子沫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子沫所著的《安静地生活--与自己相遇》是一本关于某种生活观念的书。都市中的喧嚣、浮躁、紧张让人们越来越迷失内心真正的自我。独自赴一场旅行、一本书消磨一个午后、安排一个属于自己的单人项目……永远不要被浮燥的生活同化,保持一点“悄悄地走开”的距离感。接受某种封闭,但是却能保全一种优美。远离了纷杂,时光绵长而缓慢下来。静寂,沉默,光影盘旋……陌上花开缓缓归矣。岁月流转,你会明白,更多的生活是在寂静中完成的。

内容推荐

子沫所著的《安静地生活--与自己相遇》是一本关于简单生活的书。安静地生活,其实很难。从都市中的喧嚣、浮躁、紧张中抽离出来,保持一点“悄悄地走开”的距离感,独自赴一场旅行、享受一本书一杯咖啡的午后、认真地陪伴家人和朋友……

享受独乐,但不要孤僻,远离一些纷杂,保全一种优美。岁月流转,你会明白,更多的生活是在寂静中完成的。

目录

辑一:安静的旅人

 安静的旅人

 清冷之美,京都碎步

 寂静泡温泉

 流动咖啡馆

 把钱花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绍兴的『刚刚好』

 鸡鸣寺的小图书馆

 穿梭旧时光

 薄游记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辑二:单人项目

 单人项目

 独酌

 一人食

 默默享乐

 缝衣记

 黄昏书房

 壁炉前读信的古典呵

 自己的唯一

 今日灵感

 阅读与消费

 寂寥时分

 你一个人时,在干些什么

 思维体操

 迷人小食光

辑三:与自己相遇

 不一样的活法

 一个唱,一个不唱

 小而美的所在

 花钱的角度

 退步生活

 生活无需搁置

 清晨的邮件

 限量感动

 老闺蜜

 迷你的坚持

 有味

 诗意地请客

 华丽的童年

 闲居流水笔记

后记:一点素笔一部电影

 素笔几则

 重要的不重要的

补句:迷人的夜晚

试读章节

安静的旅人

看多了出门旅行的人大呼小叫,拍照狂购,偶尔看到安静的旅人,真觉得是天赐的优美视线。

日本白滨海边的温泉小镇,宁静清雅,清晨海边散步时,发现一静坐的中年女人,长时间望着远方的海,后来问路时用英文简单交流,知道她是从大阪过来度周末的。中年女人,还能腾出时间来,一个人安静地待两天,真好。只是坐着,住一海边民宿,泡泡温泉,随意走走便好。从大阪到白滨,车程不过两个小时,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安静地看看日出或日落。

大概我还算得上个安静的旅人吧。到一个城市,我对景点兴趣不大,喜欢在清晨时外出,享受那种特别的清静。

在京都换了两处住地。第一处住地紧靠森林公园,有一条河穿过,河水清澈潺潺。两边树木葱茏,非常有野趣。沿着小径散步到公园的中央广场,不到六点,却慢慢聚集了一些准备晨练的老人。一位遛狗的老人坐在河边看着书,另有几个老人带着环保袋,用夹子夹着清澈川流中的些许杂物,看我站在旁边,开始热情地指着河里的锦鲤,示意我看。我听不懂日文,但大概知道他们在说河里的水清鱼美。他们可以盯着水里的鱼讨论很久,很有意思。六点,老人准时开始早锻炼,非常好听的钢琴曲伴奏,他们居然做的是儿童体操,前后不过十分钟。结束后,老人们在河边开始喝自带的早茶,并热情地邀请在一边看书的我加入。一杯抹茶,一块小饼,三粒葡萄,满目清晨的葱绿和清风。没有什么喧哗的吵闹,不足半小时,大家都散去,我也慢慢踱回酒店。一位70岁的漂亮老太太懂英文,她要去车站搭车,与我同路,一路指给我看树上的花儿,说漂亮,一会儿又指这条林荫道,再说漂亮,她注意到了种种身边的美……可惜我的英文水平只够简单交流,大意知道她读的是教会中学,所以英文不错。她涂着口红,戴着小草帽,个子娇小,我跟她说话几乎要弯下腰来,她跟电影《与玛格丽特的午后》那个喜欢阅读的老太太一模一样,眼神真是宁静好看啊。她居然一直把我送到了酒店门口,然后再折身离去搭车回家。这个宁静的清晨,一群体面、安静的老人。

第二处住地在西本愿寺附近,这座古老的寺院几乎横跨了两个街区,清晨在这一带的街区散散步,非常空旷清静,人行道上零散的一两人,路过身边时会点头问好,可以听到寺院里早课的声音。有小学生被老师带来参加早课,有秩序地脱鞋进入内殿,这也许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信仰,而是一种内心的训练,一种敬畏的训练。这种敬畏多么难得。

住地对面是一条地道的日式小街巷,生活的街区,喜欢得紧。日本人把小而美推到了极致。门庭上写着自家的姓氏,哪怕陋室也是庄重尊严,安安静静地,不发出声音。早晨,有居民拎垃圾袋出来,垃圾袋干干净净,易拉罐一小袋,塑料瓶一小袋,分门别类,清清爽爽。一两间居酒屋、蛋糕店隐藏其中,小而迷你。居酒屋是一对干干净净的夫妻经营,晚上可以步行出来小酌片刻,喜欢日式店铺的这种稳妥感和归属感,那是一份居家的安稳,一种生活方式的展示,一生一世的感觉。一碟多春鱼、一碟泡菜、一碗茶泡饭,简简单单,该是多么惬意的独处时光。“谁家莲花吹散,黄昏茶泡饭。”京都的市井人生。

清晨,我无端地比别人多出了两三个小时,闲步走走,常常觉得收获满满。

从清水寺下来,有一个面向山谷的噢茶店,四面环树,榻榻米,深蓝暗条纹棉布坐垫,一对中年夫妻,一人一杯茶,面向山谷而坐,空谷清幽,什么话都是多余,他们的背影真好看。我在那里停留半小时,他们一直这样坐着,不像其他匆匆赶路的人,但装束分明不是本地人,他们也只是旅人而已。隔一条马路,是成群结队拍照逛街的人,暑热难耐。我喜欢看到这些能停下来的安静旅人。走多远并不重要,怎么样走才更重要。(P2-P4)

序言

自序

六叠

1

2015年,多事之秋,但我仍然适度保持自己的节奏,从生活中跳脱出来,一个人待一会儿,做点什么。

苏州,探花府的园子,一个人的下午茶。昔日的探花府,亭台水榭,几进院落,翠竹繁花,空气中的寂静。隔壁是一所园林小学,书声琅琅,选了一处水榭花丛边的位置坐下,静静饮普洱,为了配合园林里的下午茶,手机里特地存了盛小云的苏州评弹,一声声唱过来,安心地沉沦……慢慢饮,慢慢听,慢慢翻书,翻看到一段关于江南的人和庭院的描写:“刘先生家里响亮肃静,他吃饭独自在这前院厢房里吃,精致的四碟,必有酒,一厄为度,惟女儿捧茶递巾侍候。刘先生用的东西都精致,是没有暴殄,一盒印泥十五年如新。他借给我一部书,唐朝慈恩大师的,又送我字画,亲自用一张报纸来包,亦定包得周正。他放一样东西,都有定位,好像乾坤定位,物物在着那里,就是个意思无限。”一段文字细细读下来,忍不住在园子里发了一个悠长的呆。

2

清晨,大雨如注。去看周末早场电影。喜欢早间场,因为几乎成了专场。坐最后一排,一个人的影院,很有戏剧性,像为自己搭的一个华丽舞台。听到风吹麦浪的声音,窸窸窣窣,很奇妙的感觉。人生常常需要这样的跳出,在另一个空间待一会儿。

3

长假时,我未外出。而武汉也变成了一座空城,很多人都外出了。正好去汉口老街步行,看看老房子。街上没什么人,一家泡萝卜店开了几十年,家中几代人在做,老泡菜坛子里的泡水经年沉淀,变得越来越清亮,从未腐坏过,渍出的萝卜和豆角、腌菜清清爽爽,别有一番滋味。拎一小袋,边走边吃,好像孩童,有由内而外的满足感。步行几小时,穿完整条胜利街,走完无数岔道,不停地“迷路”,一元路、二曜路、三阳路、四唯路、五福路、六合路、黎黄陂路……累了,就在老街街边喝杯咖啡,坐坐定,树影婆娑,二楼还晒着汉口老街坊的衣服,又是另一种奇妙。

4

婺源晓起村的夜,民宿的小阳台正对溪边,再远处是山影空濛,湿雨细细,桂子淡淡香。我枕着流水入眠,睡不着,披衣起身,在阳台上看一部影片《冬之心》,怀旧的法国老片。中国的乡村,法国巴黎,奇妙交汇,潺潺溪流,顺势而下,感观几重奏,老手工提琴,凝涩的提琴声,滑落到心底,宛如初恋。

5

一个月光淡淡的夜晚,下楼散步,前面两个老太太在讲一个人生故事,很有意思,因为不涉及隐私,遂可以跟在后面慢慢走,边听边散步,人生长卷,收放自如,唏嘘慨叹,微风吹过,月光一路。暮春三月,尽兴而归。承转起合之间,转入平淡家常。

6

台湾女人楼中私房菜馆,没有阳台,她在窗台上种植了各种植物和花儿,她每天对花儿说:你们很可爱,快些长吧。她还说,朋友的花儿养不活了,送她这儿,都长好了。无秘方,有耐心有静气而已。对着一帘绿意慢慢吃清淡小菜,薄阴天气,风很轻。这个下午,空间开阔,山高水长。

六叠是指空间很小的房子,借喻一下。

有人问我,最喜欢自己的哪一点,我想了想说,独处的能力。

种种清美,不一而足。那是可以摇曳的时光,平淡生活的一丝微光。一位兰心蕙质的朋友,这样描述高山老街古道:“此地产优质大米,多小酒铺和味噌铺,自家酿造的作品,深雪的午后,一间一间酒铺慢饮过去……”这样的时刻,想想总是令人神往。生活纵有千般不如意,还有静美,那就值得感恩吧。

此时此刻,收音机里流淌的是一首宁静的曲调,黑糖般醇厚,窗外微微雨。

后记

后记:一点素笔一部电影

素笔几则

这是我应朋友之邀讲座时的几则提炼素笔,觉得很合适给本书作一个收梢。

一个家庭的宁静,首先缘于女主人的安静。

说两个看似无关的场景。周国平的书中有个场景我印象相当深。他去德国海德堡当访问学者,携家人同行。每天妻子带着女儿来办公室接他,一个固定的场景就是孩子先推门进来,像一只小鸡一样扑人父亲怀里,然后是满脸笑容的妻子探过头来。三个人笑,什么话也不用说,这样的场景真的像一个电影画面。他们每天还有个固定节目:家里一扇窗口朝西,可以看到浑圆的太阳落下地平线,一家人就那样静静地站在窗前,半小时一小时地看太阳一点点落下去……同样地,新东方总裁俞敏洪也曾说过这样的一个场景,他们会在中秋夜带孩子上山去看月亮,孩子一坐就是两个小时,看月亮在云层里的变化位移,舍不得走,他常常感慨,没有诗意的是成年人,你给了孩子什么?

做什么并不难,可是不做却难得多,你敢不做什么吗?这是个怕落伍的社会,不做什么需要更多的勇气。

现代人的生活是越过越复杂的,因为选择多了,看似丰富,实际是一种庞杂和浪费。我自己,生活是有意识地越来越简单了。业余生活尽量选择单调,因为感觉时间浪费不起。很多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某种意义上来讲,就少了与某种简单生活的联结,是很可惜的事。或看看喜欢的电影,看看书,阳光好的周末,晒晒被子,煲煲汤,不想往人多的地方挤了,也不想逛商场了,因为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我家的电视还是十几年前的,我真的不需要那么超大屏的。房子,住旧房子更让我有安全感。至于装修,我十几年前的理念用到今天都是时尚:不吊顶不包门没有雕龙画凤,简单为上,家具也用了十几年,原木色很朴素,时间一长更显沉淀,没有任何复杂。我家最多的是书、植物和杯子,倒无意中成了另一种时尚。我看重的是能改变心情的小事,很简单。简单回报给我的是,更多的简单,我屏蔽了太多的垃圾信息和不需要的信息,还有那些没有任何营养的人。

其实,大家倒是可以列一个不做什么的清单,能郑重其事地不做一些事情的人,需要清醒的头脑。

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在拍一部片子之前,列了一份清单,这个清单是否定清单:这个电影不能拍成什么样子,一条条地列,确立“不”后,再接着往下做。基本就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听到某个人评价青衣张火丁演出的京剧,这样说:“她某种程度上唤醒了我,不是因为她在台上做得比别人多,而是因为她做得比别人少,除了演戏,她不干别的。”而有些演员在台上动作太多,想吸引观众的眼球,取悦别人,效果其实并不好。有时候,少就是多。

万科总裁王石先生说:24年过去,我只做一件事,只做住宅,选择一个窄的领域,往里做专做精做规模,一定会做得非常好,而且非常简单。有多简单,可以理解为你用多长时间来介绍你的企业,时间越短,就越说明你的企业好。

得过国际建筑大奖的王澍,说他自己是个叛逆到老的人,就是人们常说的性格有些拧巴的人。有那么十年,中国房地产形势一片大好,拼命学习西方建筑,建筑师也很吃香,他却感觉不是那么回事,一个人悄悄归隐起来,他说自己就是个边缘化的人。十年沉寂,他细心观察,觉得大家都追随的东西不一定对;十年过后,他出山,一个宁波博物馆的设计,就呼之欲出。在时尚的区域,很好地保存了传统的东西,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式,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他说,他只是选择了不随大流,不做大家都在做的事而已。

当你认真地不做什么时,你做的才可能被记住。

这个世界有两样东西买不来,一个是真心的爱,一个是我不愿意。这话说得极牛。对了,就是不愿意,不去做。

这个社会这么喧嚣和惊天动地,大家都雄心勃勃地干大事去了,我却常常很尊重那些能把小日子过得红火的人。

曾经听到客居国外的长辈说,那里的女子都有三个法宝:白纱帘、花和桌布。即使是搬到一所旧房子里,也可以迅速打造出爱和天堂:白纱帘、胭脂红蟹爪菊桌布、一罐怒放的野百合。真好。这才是女子该干的事,该有的审美力。懂得随时随地,有滋有味,懂得手边的天堂。

我有一位特别讲究日常细节的朋友,她有个秋天食蟹的小讲究,比较在意那一小盏蟹醋。若是在家宴客,都要提前一夜,搁下十分的耐心,熬一罐子好醋:拣上等镇江陈醋,切许多的姜下去,老姜一半嫩姜一半,微微火,煨上半个钟头,再落冰糖,继续小煎小熬,最后熬成了,滴几滴十年陈的太雕进去,然后静置一夜,这才可吃。这样的蟹醋,滋味柔和深邃,繁复绵长,陪衬蟹的鲜洁细致,最是得体。我总是不经意地想起她说的这些细节,这种安静和绵长,其实代表了一种生活的审美。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过好小日子是一种能力,一种与心相关的能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3:4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