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甘霖主编的《创新——社会建设之魂(第2辑第二届上海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汇编)》值得一读在于,记者现场的深度调查及专家学者的解读和剖析,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并注重对创新项目的规律性、示范性、机制性的经验挖掘,以及理论探讨,从而对指导和推动创新项目产生更多成果有积极意义。这不仅提升了上海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的时代立意,也为推动上海社会建设创新空间的不断拓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活动剪影
第二届上海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评选活动复审阶段专家论证评审会综述
“第二届上海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市民体验”活动东广新闻台报道实录
“第二届上海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评选活动总结
表彰决定
关于表彰“第二届上海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和“优秀项目”的决定
十大创新项目
项目一:上海市舒缓疗护(临终关怀)
·记者调查·
临终关怀,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专家视角·
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舒缓疗护”项目的提能升级与再创新
英国临终关怀对上海社区舒缓疗护服务的启示与借鉴
项目二:徐汇区“绿主妇”居民自治组织
·记者调查·
“绿主妇”以绿色先行探索居民自治模式
·专家视角·
“绿主妇”社会基层治理模式的心理建构探索
梅陇三村社区自治的经验与启示
项目三:12345市民服务热线
·记者调查·
让12345市民热线成为监督城市治理的“第三只眼”
·专家视角·
向“双服务”迈进的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
信息视角下的12345市民热线建设
项目四:黄浦区“社会公益双向认领,公共服务三社联动”
·记者调查·
以“双向认领”为平台搭建党群联心桥
·专家视角·
“双向认领”的服务品性与多元增能
从“社区党建”到“党建社区”
项目五:“潮汐式”停车
·记者调查·
以合作契约的方式,建构共同治理模式
·专家视角·
多元主体共治创新社区治理
社会建设创新项目必具的特征:思维创新
项目六:村村都有“草根宪法”
·记者调查·
“草根宪法”让村民自治在法律的框架下实现
·专家视角·
民主制度化的有益尝试
法治视阈下的“草根宪法”
项目七:公益项目的“淘宝”平台——淘公益
·记者调查·
“淘公益”:凝聚青年志愿者的平台
·专家视角·
大数据视野下的公益平台建设
法治视角下“淘公益”的平台建构
项目八:上海市民文化节
·记者调查·
上海市民文化节:书写城市文化建设新篇章
·专家视角·
市民文化节——上海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
政府主导下的上海市民文化节如何可持续?
项目九:“久龄家园”为老服务立体网络
·记者调查·
久龄家园: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专家视角·
“久龄家园”模式能否在上海推广
打造久龄家园,多方共同参与提升居民幸福感
项目十:静安区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
·记者调查·
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专业服务社会组织
·专家视角·
枢纽型社会组织的管理功能和治理作用
党社联动与政策枢纽构建
深化推进
深化宣传“第二届上海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专家座谈会简述
“第二届上海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深化宣传、典型推广座谈会简述
“第二届上海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持续推进中期座谈会综述
第二届上海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探索基层社会建设的法治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