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真实历史,体会况味人生。
雨果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还原真实的法国大革命。你将要面对的,正是一部经典,当你合上它时,你会觉得——你走过了漫长的一生。
《九三年》以一七九三年法国布列塔尼地区的旺代叛乱为题材,通过一支共和国军队与叛军作战的故事,再现了法国大革命疾风暴雨时期惊心动魄的阶级斗争,热情颂扬了共和国军人勇敢无畏的牺牲精神,谴责了外国干涉者和反对贵族的复辟野心。
由雨果著的《九三年》以旺代暴乱与平定暴乱的斗争为背景,以三个孩子的命运为线索,通过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描写了一场决定革命成败的惨烈斗争。描写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表现了作者对这场革命鲜明的政治立场,也表现了他正确的历史观。
四月二十八日,巴黎公社颁发了下面的命令给桑泰尔的志愿兵:
“绝不宽大,绝不饶恕。”到了五月底,从巴黎出发的一万二千人已死了八千人。
走进了索德烈树林的联队时时刻刻在警戒着。他们并不着忙。他们向左边,向右边,向前面和后面张望;克雷贝尔”说过,“兵士的背上是长着一只眼睛的。”他们走了很久。现在该是什么时候呢?这是一天中的哪一段时间呢?很难说,因为在这么荒野的丛林里,乒是阴森森的,在这座森林里,从来就不十分明亮。
索德烈树林是悲惨的。就是在这座树林里,从一七九二年十一月起,内战开始了种种罪行;凶暴的跛子慕斯开东*的出身地就是这座不祥的密林;在这里发生的杀人罪行之多,可以使听见的人头发竖起来。没有比这里更可怕的地方了。兵士们小心翼翼地前进。四面开满了花;围绕在他们身边的,是丫道颤动着的桠枝的墙,树叶的可爱的凉气就从那上头扑到人身上;这里那里阳光透过绿色的阴影射进来;地上,菖兰花、沼泽的菖蒲、草原的水仙、预告晴天的小花一一雏菊、春天的番红花,装饰着厚厚的一块茵绿地毯的四边和中间,地毯上丛生着各种形状的藓苔,从样子像一条毛毛虫的到样子像一颗星星的都有。兵士们在沉默中一步一步前进,轻轻地拨着荆棘。鸟儿在刺刀的上空鸣唱着。
过去在和平时期,索德烈树林是人们夜间猎鸟的丛林之一(这种狩猎名为“胡意斯一巴”);现在人们在这里狩猎的对象是人。
丛林里全是桦树、山毛榉和橡树;地面很平;藓苔和深厚的草减弱了兵士们前进的脚步声;没有什么小径,即使有,不到一会儿也就走不通了;周围是猫儿刺、野李树、羊齿草、一簇簇篱笆似的针苜蓿,高大的荆棘;十步以外就看不见人。不时有一只鹭鸶或者一只水鸥从桠枝中飞过,表明附近是沼泽。
他们向前走着。他们漫无目标地走着,心里焦虑不安,害怕发现他们找寻的人。
他们不时遇见扎过营的痕迹、烧焦的地面、践踏过的草、扎成十字架形的木棒、血迹斑斑的桠枝。这里曾经烧过饭,这里曾经举行过弥撒,这里曾经包扎过伤兵。可是曾经到过这里的那些人已经不见了。他们在哪儿呢?也许很远,也许很近,躲藏着,手里拿着喇叭管火枪。森林里仿佛没有人。联队加倍小心。愈显得荒凉,愈应该提高警惕。他们看不见任何人:这更是害怕遇见人的理由。他们应付的是一座名声很坏的森林。
敌人在这儿埋下伏兵是很可能的。
三十个出去侦察的近卫兵由一个曹长率领,在前头走着,和主力部队离开得相当远。联队的随军女酒保跟他们在一起。这些女酒保很愿意跟先头部队在一起。这样做虽然会遇到危险,可是能够多看点儿东西。好奇心是女性勇敢的一种表现。
突然间,这一小队先头部队的兵士像猎人走近野兽的巢穴一样吃了一惊。他们听见了灌木丛的中间有一种像呼吸似的声音,他们仿佛看见了树叶丛里有人晃动。兵士们互相打了一个招呼。
在侦察兵所负担的这种侦察和搜索的任务中,军官的指挥是不需要的;应该做的事情兵士们自然就做了。
不到一分钟,有人晃动的地方已经被包围起来,举起的步枪绕成一个圈子,包围着这地方;四面八方同时瞄准这阴暗的丛林中心,兵士们的手指搁在扳机上,眼睛盯住这块可疑的地方,只等曹长的一声命令便开始向这地方扫射。
可是女酒保却大着胆子从荆棘丛中向前张望,曹长正要喊“开火!”的一刹那间,女酒保喊了一声:“慢!”
她急匆匆地向丛林里奔过去。大家都跟着她。
的确有人在那里。
P4-P5
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唯有他活在法兰西人民的心中.
一一[法]罗曼·罗兰
雨果是力量的化身……只需探讨一下在他周围出现的那些诗人,为了能在他身边站稳脚跟,不得不另辟蹊径,便足以估量出他的价值.
一一[法]保尔·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