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代华、高燕编的《高孟先文选》包含照片和实物图片、作品、信札、日记四个篇章的内容,使人仿佛徜徉于丰富多彩而厚重的社会、地理、人文史料中。书中40篇风格迥异的作品、80余封他真情流露的亲情、友情书信、数百篇包罗万象的日记,一方面是他本人思想、生活、工作的写照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现状、社会面貌的纪实;另一方面对于研究北碚早期的乡村现代化建设,研究北碚的开拓者卢作孚、研究北碚的奠基人卢子英,可以从一个侧面,佐证和补充一些难得可贵的史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代华、高燕编的《高孟先文选》选编自卢作孚、卢子英的学生及事业中人高孟先生前遗藏资料,主要包括从20世纪2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的历史老照片、实物资料图片、信札、日记和发表于报刊上的文章等内容。这些资料一方面是他本人思想、工作、生活的纪实,也是当时社会环境、社会面貌、重大事件、世风世俗的纪实;另一方面他记录下的跟随卢作孚、卢子英考察、学习、工作以及主持《嘉陵江日报)湘《北碚》月刊,参与、实施和见证北碚地方建设过程的经历,对于研究民国时期嘉陵江三峡的乡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序
照片篇
作品篇
合组考察团报告
荆州游
边地如何去?
广安底素描
温泉底回忆
随感录
夏的乡村
月夜
田间速写
秋风一一嘉陵江畔
秋天随笔一一收获后
认识与批评
梦
装病
残梅
采栀子
天才与智慧
预言家
读《墨家之起源》后
论女子可以不嫁
点滴(一)
点滴(二)
叫的狗
环境
下乡杂记
中国乡村建设实验运动的鸟瞰
北碚的夏节一一随笔
秋感
教育与社会
三峡风光
我们应如何救济四川的旱灾
一幅大众的生活(节选)
农村的妇女教育
一年来的嘉陵江日报
梅花山去看学校
大明小学
怀念与祝愿一一国民党军人家属金竹安访问记
卢作孚与北碚建设
关于北碚少年义勇队的一些回忆
信札篇
1934年
1935年
1936生
日记篇
1929生
1930生
1931生
1932年
1933年
1934生
1935年1月一2月
1935年3月一12月
1936年
1937年7月一11月
1938年1月
1938年7月一8月
1938年11月一12月
1939年1月一11月
1939年12月
1940年1月一2月
1940年3月一4月
1940年5月一10月
1941年1月一11月
1942年1月一12月
1945年
1946年1月一7月
1947年1月
1950年7月一11月
附录一 高孟先简年表
附录二 北碚峡防团务局少年义勇队一、二、三期学生名录
附录三 高孟先编辑及发表作品未辑录本书概览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