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暨白主编的《印刷术的历史》是《图说中国古代的科学发明发现丛书》中的一本,是针对青少年而编写的科普类读物。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本书通过选取伴随印刷术发展的经典事件和故事等来呈现它的发展历程,并附以相应的图画,使青少年读者在发现趣味的过程中,获取相关的科学历史知识,感受古人的智慧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印刷术的历史/图说中国古代的科学发明发现丛书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作者 |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东方暨白主编的《印刷术的历史》是《图说中国古代的科学发明发现丛书》中的一本,是针对青少年而编写的科普类读物。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本书通过选取伴随印刷术发展的经典事件和故事等来呈现它的发展历程,并附以相应的图画,使青少年读者在发现趣味的过程中,获取相关的科学历史知识,感受古人的智慧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内容推荐 印刷术被誉为是“人类文明之母”(歌德语)和“一切革命的胚胎”(雨果语),她的发明权理所当然地应该归属于中华民族勤劳而聪明的祖先,而不是那个晚生了好多年的德国人古登堡,尽管后者对现代印刷也作出了不可否认的杰出贡献。 但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是,为什么我们的祖先能够早于欧美许多年发明印刷术、火药等一系列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创造,而在近代中国却又可怜地沦落到落后挨打的地步呢?怎样重振中华民族过去的雄风、奋起赶超今日发达的欧美国家、实现习总书记所说的引领世界的中国梦呢? 东方暨白主编的这本《印刷术的历史》自然不能给你一个完美的答案,但读后或许能对你有所启迪。 目录 序 前言 壹 文房三宝奠基础 印章拓印是源头 盖印封泥大有文章 秦诏版的时空之旅 拓印技术始于东汉 印染技术亦有玄机 蒙恬造笔疑云重重 韦诞造墨或有其事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贰 大唐信徒刷佛像 五代冯道印经忙 太宗梓行皇后《女则》 武周孤本话《法华经》 国内最早的印刷品 不看历书怎辨春秋 藏经洞里藏《金刚经》 长乐老倡议刻“九经” 毋昭裔实现刻书梦 吴越王敬造《宝箧经》 叁 赵宋雕版大兴盛 元代印刷有创新 民间刻书不甘落后 佛经印刷规模宏大 纸币印刷技术一流 版画印刷成就空前 探花蜡印恩恩怨怨 千金难换回宋版书 宏佛塔里西夏木雕 回到元代刻书记忆 无闻和尚与《金刚经》 肆 明清雕印真精彩 官印私印竟不衰 明发明司礼监刻书 明初三刻汉文藏经 伪造假钞屡禁不止 官场腐败一书一帕 天一阁藏书和刻书 毛氏之书走遍天下 清武英殿刻书盛衰 乱真神技——木版水印 木版年画四家盛名 雕版印刷技艺传承 伍 布衣毕异创奇迹 活字印刷放光彩 毕舁首创活字印刷 西夏泥活字印佛经 巧妙绝伦的木活字 罕见回鹘文木活字 明代木活字印刷术 清代泥活字领风骚 清代木活字版技术 铜活字“登场显身手” 铜活字版大放异彩 锡活字赶超泥活字 近代印刷的先行者 活字宝藏神秘再现 陆 活字身世惹疑窦 中华版权有证明 木活字的生存之道 活字的冷遇与热捧 印刷术发源地之争 以史为鉴探明身世 柒 活字印刷移海外 路途艰难终成名 近邻高丽移书移“术” 中日海上“书籍之路” 依托佛经行东南亚 致谢 试读章节 民间刻书不甘落后 私刻本刻印精良 “私宅刻书”顾名思义,指由私家出资刻印的书,也叫“私刻本”“家刻本”或者“家塾本”。在印刷史上,私刻本有着优良的传统,他们的印书活动使得社会的书籍拥有量大大增加,有力地推动了印刷事业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从事私家刻书的多为士大夫阶层或富户,还有一些官员和学者。这种私家刻书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精选底本,二是精审细勘,三是名家写版。其种类有三大类:一是刻印自己祖上的著作、当地名人的著作或自己的著作,二是刻印自己珍藏的书籍,三是刻印本家族弟子的学习用书。 北宋时期的家刻本,流传至今的十分稀少,有记载的有宝元元年(1038年)临安进士孟琪所刻的《唐文粹》,庆历九年(1049年)京台岳氏所刻的《新雕诗品》,等等。到了南宋时期,私家刻书更为普遍,所流传的家刻本也较多。最典型的家刻本要数陆子通所刻印的其父陆游的《渭南文集》50卷。该书刻印精良,书中“游”字独缺末笔,是一种避家讳的形式。宋咸淳年间廖莹中世彩堂刻印的《昌黎先生集》,字体清秀端雅,刻版一丝不苟,印刷墨色均匀,可称为家刻本中的上品之作。著名的家刻本还有周必大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在江西吉安刻印的《欧阳文忠公集》。 宋代诸多文人墨客是刻印的“忠实粉丝”,例如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就是一位著作立身、热衷于刻书的人。朱熹非常重视刻书活动,而且亲自参与其中,有时甚至为筹划纸张、寻找书工及筹集资金等琐事而忙碌。他曾写过一首诗,题为《赠书工》:“平生久耍毛锥子,岁晚相看两秃翁。却笑孟尝门下士,只能弹铗傲西风。”从朱熹的书信中可知,他主持刻印的书籍有“五经”、《中庸章句》、《近思录》、《小学》、《礼书》、《南轩集》、《韩文考异》等。 南宋的私家刻书完全继承了古代私人印书的优良传统。他们认真校勘,精益求精,以推广典籍的流布为己任,不求营利,只求馈赠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坊刻本物美价廉 书坊,又称书肆、书林、书铺、书堂、书棚、经籍铺等,是以刻印书籍为业的手工业式的印刷作坊。书坊起源于唐代中后期,到了宋代,由于政府的提倡以及民间对书籍的大量需求,从而刺激了民间印刷业的发展。 书坊刻书以售卖、获利为目标,所以坊刻的内容主要是民间日常阅读的书籍,私塾学童的启蒙读物,文人科考用的字书,经史子集以及戏曲、小说等实用、需求量大的书籍。在形式上则花样翻新,对经史典籍进行各种形式的加工。此外,书坊刻书一般都具有成本低、价格廉的特点,因而更易于为大众所接受,进而对文化的传播、知识的普及发挥了重大作用。宋代颇具盛名的书坊数量很多,下面着重介绍杭州、福建和四川的书坊。 质量上乘的杭州刻本 南宋之后,杭州成为了政治、文化中心,又是物产丰饶之地,因而十分有利于印刷业的发展。杭州约有20家书坊,刻书历来以精良著称,宋代藏书家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说:“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 南宋时,临安府棚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是著名的书坊,其主人为陈起,字宗之,号芸居,浙江钱塘人。陈起不仅是一位印刷出版家,而且多才多艺,能诗善画。他为人豪放豁达,结交了不少怀才不遇的江湖诗人,并对他们表示同情。为此他编印了《江湖集》《南宋六十家名贤小集》,使当时许多无名诗人的作品得以流传下来。 陈氏刻书以唐宋名家诗集最为著名,主要有唐代的《杜审言诗集》《唐女郎鱼玄机诗集》《王建诗集》以及宋代的《棠湖诗稿》等20多种。作为文人,陈起和其他书商不同,他所刻印的书力求精工细刻,且字体清秀、纸墨精良,件件可称得上是书中精品。 行销四方的建阳刻本 福建是宋代印刷业比较发达的地方,所刻印的书简称为“建刻本”,主要集中在建阳县的麻沙、崇化两镇。福建书坊刻书的内容主要是经、史、子、集各类,还有一些民间日用书和启蒙书。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说过,“建阳版本书籍,上自六经,下及训传,行四方者,无远不至”。由此可见建阳印书之多、行销之远,有的甚至远销到高丽、日本。 福建书坊中最有名的是“建安余氏”。余氏书坊从南宋开始,历经宋、元至明末,刻书绵延不断,长达五六百年,这在印刷出版史上是极其少有的。余氏书坊中最有名的、刻印书籍数量最多的是余仁仲的万卷堂,它所刻的书有“九经”、《春秋公羊传》等。余氏书坊向来以严肃、认真而著称。岳飞的九世孙岳浚在《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中,对当时的经书印本给予评价说:“世所传本,互有得失,难以取正,前辈谓兴国于氏本及建安余氏本为最善。” 建安书坊中另一家著名者为刘氏书坊,他们从南宋一直延续到清代乾隆年问,刻书历史长达600余年,是印刷出版史上的奇迹。建安刘氏刻印的书籍,最早而有年代可考的是宋宣和六年(1124年)刘麟所刻的《元氏长庆集》,流传至今的还有《汉书》《后汉书》《大易粹言》《礼记注疏》等。 历史悠久的蜀刻本 四川成都自唐末五代以来,印刷就很兴盛,是古代印刷业的发祥地之一,其中最有名的是政府在这里雕印的全部《大藏经》,也就是有名的《开宝藏》。 四川刻本以墨优纸佳、书写方正雍容、版式舒朗雅洁而驰名全国。成都一带的书坊以眉山地区最为集中,留存至今的眉山刻本约有30种,最著名的有“眉山七史”(宋、南齐、北齐、梁、陈、魏、周书),还有一批唐代著名文人骆宾王、李白、王维、孟浩然等的诗文集。从这些流传至今的刻本中,可以看出眉山刻本高超的刻印水平。 眉山刻本《李太白文集》为李白诗文集中传世最早的刻本,其字体端庄,有欧阳询之书风,刻版一丝不苟,为眉山刻本中之精品。眉山为“三苏”的故乡,苏洵的《嘉裙集》、苏辙的《栾城集》、苏轼的《苏文忠公文集》自然也少不了眉山刻本。 P60-63 序言 印刷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发明便利了人类的信息交流、思想文化的传播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它和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一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是举世公认的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印刷术的发明(这里主要是指书画的印刷)在古代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指从唐初(7世纪)开始出现,到宋代时发展到了极盛的雕版印刷术;第二个阶段是指由北宋平民毕异发明的胶泥活字版印刷术(1041~1048年,简称“活字印刷术”)。且不说前者,就是后者——活字印刷术,也比现在西方众所周知的那位德国人古登堡的发明(1448~1457年间印《圣经》)要早400年! 恩格斯曾在1839年激情洋溢地写过一首题为《咏印刷术的发明》的诗,其中赞叹古登堡的活字印刷道: “你们想使思想获得生命,便伏案誊抄, 然而这样做有什么功效? 这样的努力纯属徒劳! 一个器皿怎能容纳浩瀚大洋的汹涌波涛? 一卷图书也不可能容纳人类智慧的瑰宝! 这里缺少的是什么?是广为流传的技巧? 既然大自然能按一个模型造就无数生命, 我也可以照此办理,进行发明创造! ……” 古登堡作了这番表白, 印刷术便问世流行, 看,欧洲感到激动、震惊, 它迅速崛起,发出海潮澎湃的强音, 就像一阵狂飙骤然降临, 将地底的火苗从昏睡中唤醒, 于是烈焰升腾,传来阵阵轰鸣。 但古登堡真的是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吗?显然不是,就连德国现代著名的汉学家、基督教同善会传教士尉礼贤在谈到中国的雕版印刷和宋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以后,都不得不承认:“由于通商的结果,这些发明也像纸与罗盘针的发明一样传到了西方,为古登堡及其他欧洲的印工所采用,而在人类历史上创立了新纪元。”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今天又何尝不能把上面这首赞美诗想象是献给比古登堡更早的发明家毕异和蔡伦呢!只是欧洲人采用了活字印刷术以后,即带来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文艺复兴,使得科学文化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突飞猛进,而中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一再落伍,落到屡屡挨打抬不起头的地步。 本着缅怀中华先民们的伟大科学发明创造、宣传爱我中华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崇高目的,我们不揣简陋,利用课余时间编写了这本图文并茂的《印刷术的历史》,以期顺应当今读图时代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节省他们的宝贵时间,使他们通过漫不经心地浏览而潜移默化地吸取其中的正能量。我们坚信:只要今天的人们能够沿着中华先民们开辟的道路勇敢地继续向前,就一定能够早日攀登上风光绮丽的世界科学技术的顶峰! 书评(媒体评论) “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人对人类作出的最重要、最具有革命意义的贡献。” ——[英]雷蒙·道森《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 “(中国的)印刷术虽然比较原始简陋,但早在欧洲艺术走向繁荣并被发现之前的数个世纪,就已闻名于世了。” ——[美]何天爵《真正的中国佬》 “在几百年前,当我们的祖先连做梦也无法想到印刷的可能性,依旧使用笨拙的鹅毛笔和漏水的牛角墨水瓶辛苦地抄写书本的时候,中国人早已发明了印刷术。” ——[美]房龙《欧洲印刷史话》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