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缅想之温暖(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沈建中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沈建中编著的这本《缅想之温暖》是一部文化随笔集,共收作品三十三篇,分四辑编排,作品包括《追寻逝去的历史文化个体形态之阅读》、《为贾植芳老人九秩大寿干杯》、《“牢监大学”毕业的经济学大师》、《每每处于理想状态》、《听风中的弦歌》、《似梦非梦之邂逅》等。

内容推荐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沈建中利用业余时间走访文化老人,曾经为老人们拍摄大量精彩照片,编为影集出版。后又为施蛰存等先生编辑、整理、出版多种著作。他所撰写的人物记、序跋等文字,常被《文汇读书周报》作为特稿重点推出,受到圈内人士的好评。现在他把这些散见报刊的文字编选成《缅想之温暖》一书,既为自己留下一段温暖的记忆,同时也让读者分享了这种独特的温暖。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辑一

 豫沪鸿雁金石缘

 《从北山楼到潜学斋》辑录之随想

 体验静观的滋味儿

 选编旧刊《时代漫画》的怀念

 毋宁品味淡淡的悲怆

 从“甜甜”“小老虎”中找回童心稚气——写在新版《甜甜》《小老虎》书尾

 追寻逝去的历史文化个体形态之阅读

 茶寿学者与《四个时代的我》

辑二

 纸帐铜瓶室与主人

 无倦苦斋钱夫子刍议

 “三毛老爷爷”

 “海上大玩家”魏老先生

 “忘年人”蔡尚思

 为贾植芳老人九秩大寿干杯

 听风中的弦歌

 清俭温恭学问家

辑三

 只留清气满乾坤

 没有文凭的院士贾兰坡

 金鸡别翼

 永远的回响

 “牢监大学”毕业的经济学大师

 月光如水永留连

 “八十岁学吹打”有啥稀奇?

 昨夜星辰昨夜风

辑四

 一本简朴的纪念册

 缅想之温暖

 遗流韵事到于今

 虎跑寺断想

 念小丁老

 到底是壮士

 问迹觅影

 每每处于理想状态

 似梦非梦之邂逅

试读章节

就在整整十年后的今年早春,又得耕老来函,急拆拜读,照旧一阵惊喜,好人好事再次降临:“施先生生前二十多年中,我与之常有书信往还,其内容主要是关于古碑刻”,考虑再三,决定解决“孤稿”之危,准备影印赠送友人,也是对施先生的纪念。这种具有奉献精神的严肃而又有历史责任感的行动,对于一位米寿老人,不仅要有付出大量心血、敢坐冷板凳的坚忍毅力,还要甘愿付出节衣缩食的银钱为代价。我为之动情不已,这充分说明了耕老旺盛的生命力而足以延年益寿。

就这样,我有幸先睹施先生这批手札,欣喜之余,内心却有些伤感。近七十通手札离不开谈碑论学,如能按我的私愿,这岂不是《北山谈艺录三编》吗?私意以为施先生肯定会为读者着想而允诺。现在自印本先行,使这批既有学术性又有谈艺情趣的手札,提前奉献给学界艺林爱好者们,成为学术之公器,是一件大善举,否则后果难于预料,我感到无比欣慰。眼下有此基础,正式出版应该指日可待,我想。况且,施先生很看重编辑的“识见”及“编得要好”。目前看来,耕老是最合适的第一手的编辑人选,他老人家一切皆为“保护”“抢救”的目的出发,加上文物学识丰富、严谨忠实的编辑方式、善于听取各方建议,凡此种种,都为今后成为正式出版物,包括编入诸集,打下扎实基础。

这批手札详细反映1975年至1997年间施先生的治碑生活和考古方法,从一个侧面实录了他考索金石碑版的部分研究过程,能了解施先生在这些年间是如何治文物学的,也能窥见一些具体研究方法。按施先生自己说法:“不像写信,倒是‘谈碑小记’了。”而耕老给我来信特别说:“对现在做文物工作的人来说,还是有启蒙意义的。”因此可说,这本书能作为一种古代金石碑版研究方法的参考用书。而手札还有许多另纸“附录”,对嵩洛地区各时代的金石详细考释,据物证史,以史断物,引文征献,旁征博引,这样翔实的鉴赏和评析,对于收聚金石拓本者,亦为指导用书。同时,从中可了解那些年间开封地区文物考古工作的实际情况,对登封、巩义、新郑、新密一带许多重要的及新发现的古代金石碑刻多有记述,其中有些在古代金石碑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这一角度来论,可视为一部“嵩洛文物外传”,称得上是文物考古的珍贵文献。

耕老与施先生是“玩碑的同志”,他俩从事治碑考古的书信交往,完全是“互补”的交流。一方面,耕老说施先生来信“可算函授”,还帮助在沪收购资料,亦为“文革”后期的上海书画社、上海书店和上海博物馆供应金石拓本、文献古籍情况,留存了另一种记录;另一方面耕老身处田野考古前线,不断向施先生提供文物信息、考古实际状况及提供实物拓本照片。而我在读施先生手札时,常以不能同步读到耕老书信,得不到更为详尽情况和知识,引为恨事。说来也是缘分,前不久夜半,突然想起存有一份从前施先生给我的材料,是1982年7月3日耕老致施先生的信,与施先生复函对照阅读,印证了他俩“互补”的研究工作,很有启示意义。我立即寄给耕老编入书内,亦弥足珍贵。如能动员各方力量,群策群力,征集往还双方函件,进一步编集正式出版,又是一件惠及学林、功德无量的盛事。我希冀,我期待。

为使豫沪金石缘保存一份记忆,耕老命我为《北山致耕堂书简》撰写序言,“这事成了我们三人的交往了”。言辞殷殷,使我惶恐数日,寝不安席,我哪有资格,岂敢报效;在那几天里,甚至惊动了开封桑凡老人专门打电话来规劝我要“恭敬不如从命”。对老辈的教导,作为小辈理所当然要认真遵行。于是,在我引以为荣,斗胆而写了如上赘言,尚希读者见宥。

P7-9

序言

大约有一年了,那时忽然流行一首歌,引起“时间都去哪儿了”的议论,读着各式各样的闲闲讲述,让我不禁反省自我时间跑到哪儿去,究竟作些甚么,是如何耗费的。遂沉湎于想念过去光阴似水流之种种情形,感觉是有几许暖意融融。

大约素来衣着略少,常常想着能够汲取一些温暖。其实,我并不惮寒冷,哪怕腊月里,也不。1990年代中期曾有一年隆冬,冒寒北上天津逛旧货地摊,北风凛冽,冻冷彻骨,扛不住的摊位主人跑了许多,而我身着单衣,居然擦着鼻涕跟留守摊位的主儿调侃。今天想来也够得上自作自受似的锻炼吧。可我却偏偏不堪夏季高温楼里空调骤降温度,奇怪!一旦风口齐吹,冷峭袭来,寒战顿起,明明是“寒症”伤风还吃了“热症”感冒之败火凉药,寒上添凉。怪谁呢?

如今已少有“纳凉”一说,盛夏只要躲在空调房间里便“万事大吉”,犹如宋人苏轼吟诗“遥想纳凉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那般,目下我只能真实地“遥想”纳凉了。但小时候实在享受过杨万里诗句里“大人摇蒲扇,小儿捉蜻蜓;树上蝉自鸣,随你听不听”的那份悠然纳凉光景。年齿渐长,免不了沾染“老的总归好”之癖习,故最爱惜廿年之前发给我的工作西服,现存那套早已胸前起皱、袖口磨损,却穿得舒服自在,那面料尤其厚实,已是我很多年来过冬的外套。

其实,在走过一天天的日脚里,除了几位不断给予我暖意的要好同事外,更应忍耐的是大热天空调所带来的后遗症。沈从文先生如是说:“在寂寞里我也自慰过,‘还是春天,无望无助的做点事情,把自己放在一个沉默里过日子,抓到这寂寞,再来作新的迈步。什么是将来,可以不必过问,不用打算。’可是到了连昨日做的事也不能保留到记忆上,我觉得工作的无聊可怜了。”因为曾有苦不堪言的伤风着凉教训,平常一有机会便设法保暖。好在胡思乱想地忆念过去,成了现下的不二法门。

有一种颇似真理的说法:“时间就是金钱。”那么,金钱也可否换得时间呢?当然,若不需要拼命挣养家糊口之外更多的钞票,大概能给自我留出一些富余时间。依小时候学校晨跑高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这些年慢慢地体会到我那几位要好同事好像是天天在默念“一不怕苦、二不怕钱”的豪言壮语过日脚,工余总是潜心练字,又不至于如《书谱》中说到“五乖”之“心遗体留”“意违势屈”,皆是心平气和地戒除贪性,力求把字写得横平竖直,规规矩矩,好像从前贾植芳老人说得那样——“把人字写得端正”。在我看来,他们就是这么幸福地打发时间的,好像有点倔、有点傻。不过,我确实从中体味到蕴藉生活的“真”“善”,如今我也希望自己能保持些许倔与傻,似乎有些惬意的,还能享受过“美”的日脚。可见其道不孤。

而今想一想自己以往时日,基本上都是跟着要好同事后面练字度过的。且要听乐,甚至喝茶,花费了较多时间,曾拟议练字听“巴赫”,喝茶听“海顿”。但从前也喜欢骑着只有铃声不响的咣铛咣铛的自行车,听着“莫扎特”信步游,居然用了十年业余时间拍摄照片;那时又在暗房里听着“贝多芬”竟然留存了五万余张底片。近年来再用相当时间将底片一一扫描录入电脑,包括整理、编目和刻盘诸事。粗粗计算一下,每天平均需要扫描十来张底片,方能在十年内完成。工余这般忙碌,让我特别吝啬时间,当面对电脑显示器,看着早已逝去的光影情景,心里尚存热情,时光仿佛倒流。如斯如斯,总之约莫廿年时间就这样最终留存于容量2T的两只移动硬盘里。每次翻看缅怀,亦倍感心跳加快,浑身暖热。

现在我已经习惯这样温暖的缅想,而时常想入非非,或许会“跑野马”,说不定能钻出一个甚么样的古怪念头来。某日觉得疲累而无所事事,忽然打量起一叠泛黄的报刊,都是积累的“鄙作拙文”获准被刊登的存样,犹如以往一页页练字的毛边纸,无疑又让我陷入过去的日日夜夜,每每极力避免写成歪歪斜斜,于是就坐姿端正挺直。今天想来难免感慨。恰恰昨前两个晚上正在阅读周毅君的书,一本书名日《过去心》,很有禅意,我觉得好像也在小结“时间都去哪儿了”;另一本书更直白地题名为《往前走,往后看》,这不就如同我在平日里遣闷的“缅想”过程么,都是尤其难得的细腻素描。

由此启发,我竟然决计仿照她那样也把以前的文章拢在一起,发觉基本上是为报刊和编书而写,虽说有些偶然性,可都是自己走过的一个个青涩足印,很是稚弱。但也有情绪寄托在,也有心理踪迹在。当然可以说,我过去的时间仿佛都在这儿了。

值此成书之际,谨感谢时间,感谢缅想,感谢温暖——哦,无可讳言,是由衷的。

沈建中

甲午十一月大寒前五日于谦约居北窗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8: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