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两面间谍/老书新刊之谍战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约翰·马斯特曼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有些坚贞不屈、有坚定信仰的人即使在压力下也会拒绝任何充当两面间谍的诱惑。但是,大多数间谍人员并不具备斯巴达人那种视死如归的气概。许多人,也许是绝大多数人,会在压力之下或单纯出于自我保护的动机而变节并向敌人屈膝投降。其中有些人仍然怀念故土、而在环境的逼迫下不得不和敌人暂时应付;也有些人对于间谍世界中充满了尔虞我诈和钩心斗角的神秘气氛,具有天生的爱好,只要能够满足他们对冒险生涯的追求,他们甘愿为任何一方服务;还有些人本来就有左右逢源、两面讨好的性格,这种人对于敌对的双方都无所谓忠诚,也不受任何道德观念的束缚,纯粹出于一种职业习惯而使他们为任何人效劳卖命;还有的案件表明,一个间谍已经被捕、被审讯、被处决或被关押,但情报仍然从他那里发回来,这种间谍名义上存在,实际上已经死了,“人虽死,还在继续说话”;还有一种是完全虚构的两面间谍,是“空想”出来的,完全是某些人的怀疑、臆造和异想天开的产物。总之,关于两面间谍,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可以并且已经被运用在许多方面和多种目的上面。

根据以往的实践和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两面间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确实已发展到淋漓尽致、具有传奇小说般的精彩地步。在古老的兵书中,两面间谍被叫作“反问”,在过去,据我们所知,两面间谍只被使用于特定目的或暂时性目的,如执行一项战术性的欺骗计划或传递一项伪造的政治情报。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两面间谍的运用显著地扩大和发展了,已经被置于长期打算的基础上。就是说,为了获取真正的有价值的东西,宁肯放弃一些眼前的唾手可得的利益。需要用较长的时间来培植间谍在敌人心目中的信誉,以便在时机真正到来时放手大干一场。在这方面,首先有必要随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当一个人在黯淡的历史和捉摸不定的情况下在一个金矿里投了资,用低价买进一些股票时,只要股票行情上涨,他就不难很快地赚回一些钱,尽管是少量的。但是,如果他想大干而彻底改变命运,就必须甘冒遭受重大损失的风险而把股票牢牢地抓住不放,要么一下子赚大钱,要么全部赔光。对两面间谍的运用,如同一个人投资的生意一样,有的在开始阶段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金钱,结果十分理想,大有所获;但也有的花了极大代价而毫无所得。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为了今后可能的收获,首先必须付出代价,甚至不惜付出巨大代价。

两面间谍的运用,不仅有长期打算,而且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就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不仅是一些孤立的案件,而是要把两面间谍作为一个整套的“系统”来通盘经营。事实上,在战争期间,我们已经依靠两面间谍“系统”对敌人实行了大规模的出人意料的欺骗。依靠两面间谍系统,我们在事实上完全控制和掌握了德国人在我国境内的全部间谍组织。这样的事在事先是不可能完全预料的,甚至是难以置信的,直到从战后的历史上才得到了完全的验证。在当时,我们对于一些经过证实可以肯定的东西,也十分审慎而讳莫如深,因为在时机还不成熟时,任何意外事件都可能影响和改变事物的进程。

P2-P3

目录

第一章 两面间谍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 两面间谍系统的起源

第三章 一九四。年秋天

第四章 管理两面间谍系统的组织

第五章 一九四一年的间谍通讯

第六章 一九四一年的几项试验计划

第七章 一九四一年的间谍

第八章 一九四二年的进展

第九章 一九四二年的间谍工作和历史

第十章 一九四三年的活动

第十一章 为掩护诺曼底登陆和反攻法国而采取的欺骗行动

第十二章 在大战最后一年中两面间谍的运用

第十三章 结论

附件一 在英国的两面间谍一览表

附件二 德国阿勃韦尔情报机关给间谍人员“三轮车”赴美国的搜集情报提纲

序言

这本书是我在一九四五年七月至九月间写的。那个时候,我参加两面间谍的工作已经四年半了。从七月七日起我有五十六天的休假,九月一日休假结束,又过了两个星期才写完这本书。这些日期是重要的,我的服役已经结束,但是,安全局局长要求我代表他写一份关于战时两面间谍的报告书,于是我就留在局办公室里,并被准许翻阅有关的文件材料,结果写成的这份报告书和假定我仍然是现役官员时所写的内容,是有些不同的。特别是我明确地写出我对未来情报工作中一些重要问题的看法。我不知道书中最后一章对于当局能产生什么影响。可能一点影响也不会有,因为他们当中很少有人会阅读我的这份报告书。但我知道,在我起草这份报告书时,我在思想上是毫无拘束的。如果说这份报告书还有一点价值的话,那是因为它完成于一九四五年。再过几年以后所出版的两面间谍史会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一本‘‘应景书”或是一本宣传品。在一九四五年写成的这份东西包含当时我对情报工作的观察和意见。因此现在出版这本书仍然保持一九四五年九月付印时的原样(当时传阅的范围很小),只有少数地方有所删节和文字修改。

这本书是作为工作报告而写的,在一九四五年时完全没有想到会出版。但时隔多年,我和其他了解本书的人都认为现在可以公开出版了。因为战争年代的秘密都已经陆续揭露,因此反对出版的意见就大为减少了。现在可以说,这本书对于~个潜在的敌人来说,不会泄露任何有价值的机密。

由于反对出版的意见减少了,而赞成出版的意见增多。我认为,如果在保密方面不再有什么障碍,那么,让人们有机会读一读这些曾经是历史事实的可靠材料,就不会再遭到反对了。而且我认为应该把成功的光荣归于那些建立功勋、当之无愧的人们——在本书中,主要是指英国军情五处和六处,尽管与六处的关系少一些。我认为这一点也是很必要的,因为一般人往往对于情报机关没有好印象。情报机关所做的良好工作,除了他们的上级和有关人员外,是很少被人知道的;相反。他们的错误和失败,往往会广为传播,引起大量的责难和批评。失败被夸大,成绩没人提,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某些间谍案件,就严重地损伤了情报机关的信誉。这虽然是很难避免的,但它是不公正的,并已造成不幸的后果。因为当名誉受到损害时,情报机关的威信也就没有了。正如休·盖茨克尔在一九六一年说的那样:“保密是必要的,但信誉必须恢复。”

在一九六一年之前我就认为,关于两面间谍故事的出版,可能有助于恢复情报机关的信誉,因为这些故事毕竟是成功的事实,而且公布这些故事对于其他反问谍工作并无妨害。这里有个问题应该澄清,我听到过一些议论,说英国情报部在战争期间的成功,主要是由于从外单位聘请了一些“业余人员”的功劳,而到了战后,这些人走了,情报部的效能就完全淡了,甚至还有些刺耳的话。关于这个问题,我必须根据我目睹的事实、特别是在一九四五年以前的事实,说几句公道话。因为我自己就曾是情报部的一名“业余人员”,我有四年的实际观察。对情报部的其他各局、处的情况我不了解,但对管理两面间谍的单位情况,我是了如指掌的。我们这些业余人员,的确干了大量的有益工作,忠实而有成效地支援了那些专业人员。但是,在军事情报第五处。正是那些专业人员制定政策,提出计划,负责执行,并且给予我们这些人以必要的指导。因此,两面间谍工作的功绩首先应该归功于那些专业人员。同时我还相信,用一句常用的军事用语来说,叫作“吸取教训”吧,那就是各部门、各军兵种之间的协作配合的重要性。这种各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在两面间谍工作中的作用,可能比其他工作更为突出。

由于有争议,早在几年前,我就主张出版《两面间谍》这本书。当局经过研究认为实行我的建议,时机还不成熟。现在,大战已经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了,女王陛下、政府终于批准可以出版此书,对此我表示感谢。

为了免除误解,还有一点必须指出,本书中提到的事实情节,大概不会有什么争论,但是一些观点和理论,则纯属我个人的见解,也只有我个人对此负完全责任。当然,其中有些,也许有许多地方,在从事两面间谍工作的人员中会有不同的看法,但为了在书中叙述的方便起见,我仍然经常使用“我们”这个词。就人员来说,我使用的“我们”是代表军情五处所属的国内安全科(五处是保安处,国内安全科是管理两面间谍业务的具体单位)。在涉及政策问题时,“我们”也包括国内安全科的上级指导单位“双十委员会”——这个单位的名称是从罗马数字双XX音译而来的。在涉及重要问题、特别是作为上级机关的军情五处以及国防部的理论和观点时,“我们”这个词只能代表我个人。

约翰·马斯特曼

一九七一年九月于牛津

内容推荐

《两面间谍/老书新刊之谍战系列》一书是英国爵士约翰·马斯特曼所著,由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于一九七二年出版,群众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在国内首次推出。作者根据其亲身经历描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情报机关怎样将纳粹德国的派遣间谍组织一网打尽,基本上控制了这些间谍,反过来给德国以沉重打击。书中叙述了他们运用间谍的实际案例。

编辑推荐

约翰·马斯特曼爵士所写的关于英国情报机关的两面间谍系统的报告书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文献。马斯特曼是一位深有造诣的历史学家,他深知他所描绘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值得了解和记忆的篇章。作者还是一位出色的记述者,他这本《两面间谍》是很吸引人的,内容又是认真严谨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0: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