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送小温,汪曾祺自然散文全收录。在《一草一木(插图珍藏本)》一书的编校过程中,编者主要参考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汪曾祺全集》,力图保持汪曾祺作品原文风貌,同时查阅相关资料对原文进行了勘误和修订,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内容丰富、原汁原味的汪曾祺作品版本。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草一木(插图珍藏本)/汪曾祺作品集 |
分类 | |
作者 | 汪曾祺 |
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人间送小温,汪曾祺自然散文全收录。在《一草一木(插图珍藏本)》一书的编校过程中,编者主要参考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汪曾祺全集》,力图保持汪曾祺作品原文风貌,同时查阅相关资料对原文进行了勘误和修订,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内容丰富、原汁原味的汪曾祺作品版本。 内容推荐 《一草一木(插图珍藏本)》精选了汪曾祺先生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所作的散文六十八篇,包括名篇《昆明的雨》、《我的家乡》、《天山行色》、《泰山片石》、《胡同文化》《人间草木》等,主要描写旧日生活、旅行见闻、乡情民俗、花鸟虫鱼,充满抒情色彩。此外,本书还穿插了十二张当代画家李津的画作,图文并茂,增强了全书的可读性。 目录 我的世界 花园 茱萸小集二 风景 一、堂倌 二、人 三、理发师 翠湖心影 昆明的雨 跑警报 午门忆旧 玉渊潭的传说 观音寺 钓鱼台 冬天 觅我游踪五十年 我的家乡 我的家 新校舍 我的小学 我的初中 白马庙 阴城 三圣庵 藻鉴堂 国子监 旅途杂记 半坡人的骨针 兵马俑的个性 三苏祠 伏小六、伏小八 天山行色 南山塔松 天池雪水 天山 伊犁闻鸠 伊犁河 尼勒克 唐巴拉牧场 赛里木湖·果子沟 苏公塔 大戈壁·火焰山·葡萄沟 湘行二记 桃花源记 岳阳楼记 菏泽游记 菏泽牡丹 上梁山 滇游新记 滇南草木状 泼水节印象 大等喊 建文帝的下落 林肯的鼻子 索溪峪 美国短简 美国旗 夜光马杆 花草树 Graffiti 怀旧 公园 皖南一到 草木 屯溪 歙县 黟县 徽菜 沽源 初访福建 漳洲 云霄 东山 厦门 福州 武夷山 沙岭子 泰山片石 序 泰山很大 碧霞元君 泰山石刻 担山人 扇子崖下 中溪宾馆 泰山云雾 初识楠溪江 九级瀑 永恒的船桅 传家耕读古村庄 清清楠溪水 四川杂忆 四川是个好地方 成都 眉山 乐山 洪椿坪 北温泉 新都 大足 川菜 川剧 文游台 露筋晓月 金陵王气 坝上 水母 八仙 城隍·土地·灶王爷 文化的异国 岁交春 故乡的元宵 昆明年俗 铺松毛 贴唐诗 劈甘蔗 掷升官图 嚼葛根 胡同文化 罗汉 香港的鸟 北京人的遛鸟 昆明的花 茶花 樱花 兰花 缅桂花 粉团花 康乃馨·菖兰·夜来香 美人蕉和波斯菊 叶子花 报春花 生机 芋头 豆芽 长进树皮里的铁蒺藜 云南茶花 腊梅花 紫薇 夏天的昆虫 蝈蝈 蝉 蜻蜓 刀螂 淡淡秋光 秋葵·凤仙花·秋海棠 香橼·木瓜·佛手 橡栗 梧桐 人问草木 山丹丹 枸杞 槐花 岁朝清供 花 荷花 报春花,勿忘我 绣球 杜鹃花 木香花 昆虫备忘录 复眼 蚂蚱 花大姐 独角牛 磕头虫 蝇虎 狗蝇 夏天 北京的秋花 桂花 菊花 秋葵、鸡冠、凤仙、秋海棠 黄栌、爬山虎 草木春秋 木芙蓉 南瓜子豆腐和皂角仁甜菜 车前子 紫穗槐 阿格头子灰背青 花和金鱼 草木虫鱼鸟兽 雁 琥珀 螃蟹 落叶 啄木鸟 试读章节 我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 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到处是河,可是我既不会游泳,也不会使船,走在乡下的架得很高的狭窄的木桥上,心里都很害怕。于此可见,我是个没出息的人。高邮湖就在城西,抬脚就到,可是我竟然没有在湖上泛过一次舟,我不大爱动。华南人把到外面创一番事业,叫做“闯世界”,我不是个闯世界的人。我不能设计自己的命运,只能由着命运摆布。 从出生到初中毕业,我是在本城度过的。这一段生活已经写在《逝水》里。除了家、学校,我最熟悉的是由科甲巷至新巷口的一条叫做“东大街”的街。我熟悉沿街的店铺、作坊、摊子。到现在我还能清清楚楚地描绘出这些店铺、作坊、摊子的样子。我每天要去玩一会儿的地方是我祖父所开的“保全堂”药店。我认识不少药,会搓蜜丸,摊膏药。我熟习中药的气味,熟习由前面店堂到后面堆放草药的栈房之间的腰门上的一副蓝漆字对联:“春暖带云锄芍药,秋高和露种芙蓉。”我熟习大小店铺的老板、店伙、工匠。我熟习这些属于市民阶层的各色人物的待人接物、言谈话语、他们身上的美德和俗气。这些不仅影响了我的为人,也影响了我的文风。 我的高中一二年级是在江阴读的——南菁中学。江阴是一个江边的城市,每天江里涨潮,城里的河水也随之上涨。潮退,河水又归平静。行过虹桥,看河水涨落,有一种无端的伤感。难忘伞墩看梅花遇雨,携手泥涂;君山偶遇,遂成离别。几年前我曾往江阴寻梦,缘悭未值。我这辈子大概不会有机会再到江阴了。 高三时江阴失陷了,我在淮安、盐城辗转“借读”。来去匆匆,未留只字。 我在昆明住过七年,一九三九至一九四六。前四年在西南联大。初到昆明时,身上还有一点带去的钱,可以吃馆子,骑马到黑龙潭、金殿。后来就穷得丁当响了,真是“囚首垢面,而读诗书”。后三年在中学教书,在黄土坡、观音寺、白马庙都住过。 一九四六年夏至一九四七年冬,在上海,教中学。上海无风景,法国公园、兆丰公园都只有一点点大。 一九四八年我在午门历史博物馆工作,我住的地方很特别,在右掖门下,据说原是锦衣卫值宿的所在。 一九四九年三月,参加四野南下工作团。五月,至汉口,在研口二女中任副教导主任。 一九五○年夏,回北京。在东单三条、河泊厂都住过一阵。 一九五八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我和农业工人也就是农民在一起生活了四年,对农村、农民有了比较切近的认识。 一九六一年底回北京后住甘家口。不远就是玉渊潭,我几乎每天要围着玉渊潭散步,和菜农、遛鸟的人闲聊,得到不少知识。 我在一个京剧院当了十几年编剧。认识了一些名角,也认识了一些值得同情但也很可笑的小人物,增加了我对“人生”的一分理解。 我到过不少地方,到过西藏、新疆、内蒙、湖南、江西、四川、广东、福建,登过泰山,在武夷山和永嘉的楠溪江上坐过竹筏……但我于这些地方都只是一个过客,虽然这些地方的山水人情也曾流入我的思想,毕竟只是过眼烟云。 我在这个世界走来走去,已经走了七十三年,我还能走得多远,多久? 一九九三年九月八日 P1-3 序言 本书精选了汪曾祺先生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所作的散文六十八篇,包括名篇《昆明的雨》《我的家乡》《天山行色》《泰山片石》《胡同文化》《人间草木》等,主要描写旧日生活、旅行见闻、乡情民俗、花鸟虫鱼,充满抒情色彩。在本书的编校过程中,编者主要参考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汪曾祺全集》,力图保持汪曾祺作品原文风貌,同时查阅相关资料对原文进行了勘误和修订,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内容丰富、原汁原味的汪曾祺作品版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