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伯家的苔丝(全译本)》是哈代最富盛名的代表作之一。女主人公苔丝是社会传统道德与人性自由冲突的悲剧的集中体现。苔丝本是一位纯洁美丽又非常勤劳的农村姑娘,在她的眼中看到的都是人的真诚与善良,但现实却又时时遭遇虚伪与丑恶。苔丝的悲剧始于因为勤劳为了全家人生计去打工,却又因无知而被骗去了贞操,成了一个“堕落”的女人,受到舆论的非议,把她看成不贞洁的罪人;后来苔丝鼓起勇气坠入爱河,修成正果,又因坦诚而被遗弃,与幸福失之交臂;出于高度的家庭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苔丝为换取家人的生存而再次违愿沦为情妇;最后因真爱使得绝望的苔丝举起了复仇的利刃,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导致“象游丝一样敏感,象雪一样洁白”的苔丝最后终被完全毁灭。
《德伯家的苔丝(全译本)》由哈代所著,《德伯家的苔丝(全译本)》主人公苔丝这一形象是哈代对人类世界的最伟大贡献,她已成为世界文学长廊中最优美迷人的女性形象之一。生活贫困的苔丝因貌美而被地主少爷亚利克玷污了贞节。因此,苔丝曾一度精神不振。后来,经过时间的洗涤,苔丝重振精神开始新的人生。她遇上了年轻、英俊的克莱尔,两人情投意合。然而,就在结婚的当天,克莱尔知道了苔丝的过去……
在五月下旬的一个傍晚,一名中年男人正从沙斯顿向布莱克莫尔谷里的马勒村走去。他走路的时候,两条腿不仅一瘸一拐,步态蹒跚,还不自觉地往左边歪。他偶尔轻快地点一点头,好像对某个建议表示赞同似的,事实上,他心中并没有想到什么特别的事情。他的胳膊上挎着一只用来装鸡蛋的空篮子,头上戴着一顶皱皱巴巴的帽子,在摘帽时大拇指接触帽檐的地方,还被磨旧了好大一块。他刚往前走了会儿,一名随口哼着小调的老牧师骑着一匹灰色骒马迎面走来。
“你好!”挎篮子的男子说道。
“你好,约翰爵士。”牧师说。
步行的男子又向前迈了一两步,然后停住,转过身来。
“啊,我很抱歉,先生,大约在上一个集日的这个时候,我们在这条路上遇到过,我对您说‘您好’,您也回答我说‘您好,约翰爵士’,就像刚才说的那样。”
“我是这么说的。”牧师答道。
“在那次之前还有一次,好像是一个月之前。”
“是的,我好像说过。”
“我就是一个乡下小贩,名字叫杰克·德北,你为什么总是叫我‘约翰爵士’”
牧师拍马靠近了一两步。
“那不过是我的一时高兴罢了,”他说,随后犹豫了片刻,“那是源于不久前我的一个发现,我在编写新的郡志而查考家谱时,偶尔发现了这件事。我是鹿脚巷的考古专家特林厄姆牧师。德北,难道你真的不知道你自已是德北这个古老骑士世家的嫡系子孙吗?德北家族的人是著名的骑士培根·德北爵士的后代,据《纪功寺谱》所记载,他是跟随征服者威廉而从诺曼底到英格兰的。”
“从来没听说过,先生!”
“这是真的。你把下巴稍稍抬起来一点,让我好好看看。没错儿,这正是德北家族的鼻子和下巴,不过瘪了点儿。在诺曼底的艾思彻玛维拉爵士征服格拉摩甘郡时,一共有十二位骑士辅佐他,你的祖先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位。在英格兰的这一带区域,到处都有你们家族的庄园。在斯蒂芬王朝时代,《度支总册》都记录有他们的名字;在约翰王朝时期,你们家族分支中的有一支很富有,他们曾把一座庄园赠送给了救护骑士团;在爱德华二世时期,你的祖先布莱恩也曾经应召来到威斯敏斯特参加过那儿的大议会;你们的家族在奥利弗·克伦威尔时期就已经渐渐衰落了,但衰落的程度并不算很严重;查理二世时代,你们家族由于对君主忠心耿耿,被封为‘御橡树爵士’。是的,你们家族的约翰爵士已经有了好几代了,假如骑士称号也像男爵那样可以世袭的话,你现在应该就是约翰爵士了,事实上,在那个时代就是世袭的,那时,爵士的封号是世代相传的。”
P1-2
托马斯·哈代(1840~1928),英国诗人、小说家。他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晚年以其出色的诗歌开拓了英国20世纪的文学。哈代对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悲剧有深刻的研究,并受叔本华悲剧意识的影响,对人生的见解悲观宿命。他认为人类文明无论发展到任何程度,都无法摆脱宿命。这一思想贯穿于哈代的作品之中,他笔下很多人物都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富盛名的代表作之一。女主人公苔丝是社会传统道德与人性自由冲突的悲剧的集中体现。苔丝本是一位纯洁美丽又非常勤劳的农村姑娘,在她的眼中看到的都是人的真诚与善良,但现实却又时时遭遇虚伪与丑恶。苔丝的悲剧始于因为勤劳为了全家人生计去打工,却又因无知而被骗去了贞操,成了一个“堕落”的女人,受到舆论的非议,把她看成不贞洁的罪人;后来苔丝鼓起勇气坠入爱河,修成正果,又因坦诚而被遗弃,与幸福失之交臂;出于高度的家庭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苔丝为换取家人的生存而再次违愿沦为情妇;最后因真爱使得绝望的苔丝举起了复仇的利刃,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导致“象游丝一样敏感,象雪一样洁白”的苔丝最后终被完全毁灭。这一切悲剧性遭遇全由于无情命运的精心谋划和设计,安排世事的宇宙主宰通过命运的巨网毫无怜悯地将人伦道德意义上的好人、善良人笼罩于进退维谷的苦难陷阱。
苔丝是被哈代理想化了的现代女性。在哈代的理想世界中,苔丝是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代表着维塞克斯人的一切优秀的方面:美丽、纯洁、善良、质朴、仁爱和容忍。她敢于自我牺牲,勇于自我反抗和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愿望。她所特有的感情就是对人的爱和信任,女性的温柔和勇敢在她身上融成了一体。她有美丽的女人气质,坚强的意志和热烈的感情,同时也有维塞克斯人的正直忠实和自然纯朴。她没有借助婚姻来实现追求虚荣的愿望,而是立足于自尊去追求自由。但在所谓的道德面前,苔丝却被看成伤风败俗的典型,成为了罪恶的化身。哈代的观点和社会偏见尖锐对立,他通过苔丝这个形象对当时虚伪的道德标准严加抨击。哈代坚持道德的纯洁在于心灵的纯洁,不在于一时的过错,因此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社会则坚持传统的习俗,认为一时的过错就是不可挽救的堕落。哈代认为世界上没有完人。人的完美体现在对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热爱、感情的丰富和忠实的爱情之中,只有从这样的完美中才能产生出纯洁来。哈代批评了所谓的伦理道德,指出它已经成为人们精神上的枷锁。然而正是这种民族风俗习惯结晶的伦理道德,具有神圣的性质,是不成文的法律,被认作永远正当的东西。苔丝就是这种世俗谬见的牺牲品。哈代通过苔丝的悲惨遭遇无情揭示出这种伦理道德的伪善及其劣根性,把它的残酷内容暴露出来。
评论家称哈代的小说为命运悲剧,悲剧在于把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苔丝的毁灭是命运的悲剧,是世俗道德偏见的结果,是宗教信条迫害的结果,更是一个男权社会压迫的结果。哈代的小说给人的是一种印象,而不是一篇辩论,作者要表现的真理就蕴藏在那些活生生的细节和语言当中。小说中情节、人物、风景、对话配合紧凑协调,处处都展现了哈代心中理想的善良的人类、美好的生活、真诚的社会与优美的环境。但是这些美好的事物在丑陋的现实面前却显得那么不堪一击与无力反抗。哈代营造出一种无论真善美的代表怎么努力,都不能逃脱伪善与丑恶代表编制的宿命。哈代笔下对社会无声的控诉营造了一种无法逃脱的悲剧,这种悲惨的结果,让读者对美好的事物有着无限的渴望,使拥有的美好人性与灵魂深处巨大魅力的苔丝成为最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