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山那边的风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缪锦春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缪锦春的笔触,是一双粗粝的剥笋的手,一层层剥去包裹心灵的笋衣。《山那边的风》中,他直面人生,直面人间万象,剖肝沥胆,直指内心,具有深刻的思辨性。写山写水,打破游记的传统窠臼,视角新颖别致,语言俏皮灵动;写给女儿,那种温馨与深沉的感情,情不自禁地跃然纸上,读后令人动颜。散文,唯有真情才能著真文,这与技巧无关。缪锦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以真情实感给我们留下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散文。细细品读,一如沐浴山那边来风,清凉而舒爽。

内容推荐

“人生是飘在灵魂外的旅行,最温暖和最深刻的记忆总留在最无华的时光里”,这本散文集是作者缪锦春经过多年人生历练后的一次回顾和总结,用《山那边的风》为书命名,纪念其那段年幼无邪的岁月,致谢终其一生难以报恩的母亲。

目录

序言——于山那边听风

行至水穷处

 有些习惯是不需要改变的

 学会在心灵深处微笑

 躺在茶盒中的那包苦菊茶

 你不勇敢有谁替你坚强

 可以不喜欢但必须学会尊重

 心也可以打太极拳

 用上帝的板砖盖心灵的房子

 以玫瑰之名约会情人节

 以孤独的代价放任身心流浪

 以造化的借口戏弄人生

 藏在记忆深处的蓝精灵

 生命中那些特立独行的姿态

 什么都可以习惯别习惯孤独

 《人生》里的人生

 有些时间是用来等待的

坐看云起时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不知天堂里有无穿越的时光

 不知天堂里有没有第四只苹果

 不知天堂里有没有歌来歌往

 故事总是连续剧

 一滴泪落下需要多长时间

 有些时间是用来思考的

 一念花开一念花落

 舍不得一天不快乐

 做路边鼓掌的人

 最起码比以前接近了

 用指尖的琴弦开爱的吟唱会

花开花落皆风景

 像一块温软又倔强的石头

 来还是来过

 来或不曾来过

 到来或者是梦回水乡的不期而遇

 路过也是梦中的一次相约

 遇见一座慢城市

 溪是焦溪的溪

 湖是西湖的湖

 镇是乌镇的镇

 东是东山的东

 西是西塘的西

 雪是雪绒花的雪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放你的小手在爸爸的手掌心

 幸福就是叩开门扉时女儿的轻轻一拥

 我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女儿

 妞妞你住在爸爸心窝里

 此生还不清的那份母爱

后记

试读章节

如果我早上醒来,不想说话;如果我面对一些誓言,没有表情;如果我在雨中,夹着一把伞,又不张开;如果我……那么你别意外,因为这是我多年的习惯,这么多年我就是这样走过的,我习惯着我的习惯。

如果在某个晚上,你有急事拔打我的手机,但总不能打通,其实,你清楚地知道我就在同一个城市,而话机里却是不在服务区的反复提示,那么你也别意外,因为我习惯于一个人,习惯在一定的时候,习惯于在这个仍然陌生的城市的某条巷子深处,漫无目的地游荡。我当它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享受。我不以为这有什么错。

而且,你更别指望或劝告我作丝毫的改变,那样我会和你急,我整天挣扎在这个我本陌生的城市里,像一尾不停游动的鱼,我都不知道这水,对我活着有怎样的意义。同时我也纳闷,我这样的活着是为了游动吗?我觉得我是条糙鱼,既不知道自己来自何方,又茫然于向何处去。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有着同样的感受,反正,我能深刻地体会到。那么在心属茫然,充满未知的人生路上,难道我有些习惯不行吗?我又不妨碍任何人,自娱自乐,还不行吗?

记得小时侯,妈妈说山的那边就是太阳的屋。于是,我总在晨曦或晚霞中,偷偷去爬小屋前的那座山,越爬越高,太阳却越来越远,每每都是被姐姐们拧着耳朵下来。后来长大了,但不管怎样的时候,只要面对着山,我总以为太阳就在山的那边,总有翻山越岭的冲动。这种冲动,在山面前成为一种习惯,你可以说我傻得可爱,但你改变不了我的这种习惯,因为这种习惯让我流淌着甜蜜的回忆,裸露出由衷的快乐。

我不想掩饰,像这样的习惯,我还有很多很多,但我凭什么要改变?

其实,你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习惯,尽管可能与我的习惯不甚相同,但肯定会有。

你可能会在午后总不能入睡,你可能会在不合适的时候,想起曾经的他或她,你可能在痛苦难耐时,选择放声大笑,你还可能……我想这些都是习惯,我觉得都没错,因为你午后不能入睡,又不意味着影响他人甜蜜的酣睡;你想起曾经的往事,又不代表你想改变现在的生活;你选择放声大笑,又不是选择去伤害他人。因此,你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

在总是一次次愚弄我们的生活里,我们整日为别人在活着,岁月不仅改变了我们的面容,而且改变着我们的激情、我们的人生态度,以至于我们都不能认识多年前的那个年少的自己,我们虚伪地笑着,但哭声却相当地真实。我们为现在忧闷,为将来发愁,日子像白开水一样流过,我们连回忆往事的心情都没有,那么我们保持一些个人习惯,哪怕是一些不甚高大上的习惯,还不行吗?  你尽可以过高尚的生活,享受你的幸福,甚至没有任何不良习惯,或者我承认你的习惯很高尚、很情怀、很雅致,你是一个贵族和绅士,但你不能强求我也如此。我就喜欢,在饭后剔牙缝里的残食,就习惯不涮洗入睡,就习惯在梦中大叫,就喜欢在大街上向漂亮女孩行注目礼。怎么了,你可以不喜欢,可以骂我不上档次,但你还能强迫我改了不成?

你幸福着你高尚的幸福。我习惯的幸福,就是子夜时,一盏温暖的油灯;我习惯的幸福,就是饥饿时,街头的那碗汤圆。所以我习惯着我的习惯,我不想改变。

而且,我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你呢?

P8-P10

序言

我读缪锦春,惊叹于他恬淡平和的心灵感受:在家长里短中挖掘人生感悟,在平凡琐屑间咀嚼至性真情,在尘世喧嚣里闲看云起云落。缪锦春的幸福很简单:子夜时一盏温暖的油灯,饥饿时街头一碗汤圆。恰恰源于这种简单的幸福,犹如山涧清泉,流淌出清澈的文字,沁人心脾。

一位哲人比喻说,琐屑的生活现象,好似没有戳记的金条,许多人因为它没有戳记而不肯要它,许多人不能辨别它与黄铜的区别。缪锦春却珍惜琐屑生活的内在价值。他的散文没有铜琶慷慨、燕赵悲歌,是浅斟低吟、信手拈来。然而,在一篇篇不长的篇章里,透露出特有的审美意趣与境界。他从平日常见的苦菊花身上揣摩人生况味(《躺在茶盒里的那包苦菊花》),他企盼在风雨中找回丢失了的温情的眼神(《一滴泪落下需要多长时间》),他愿意坐在路边为英雄鼓掌(《做路边鼓掌的人》),他舍不得放弃每一天哪怕是一点点的快乐(《舍不得一天不快乐》)。一个至真至性的人,坦诚面对生活而毫不做作,方能拥有清而不寒、秀而不丽、拙而不笨的人生境界和审美理想。

缪锦春写文章,似乎并不刻意追求某种境界。夜里醒来,感觉来了,冲动地抓起笔,让烫得熨心的文字吞噬纸张,像春蚕啃噬桑叶。又大又圆的月亮蹲在屋檐上,看着摇曳的树枝把月光搅成一地碎银。一张铺满文字的稿纸丢下来,丢在月光地上。而他,复又睡去。他的胸怀里,常常揣着这样的冲动,来去倏忽,突兀而又执着。就像小时候,妈妈告诉他山那边就是太阳的屋,于是,他就有了翻山越岭的冲动,在晨曦或晚霞里去寻找山那边寄放心灵的太阳屋。直到上了大学,成了博士后,参加了工作,当了单位领导,这冲动始终是他锻打文字的动力,并且形成习惯。习惯着他的习惯,他不想改变。

缪锦春的散文不“大”,属于“小”散文之列,尤以随笔见长。即便写山写水写风写月,亦是信马由缰,随心挥洒,那文字犹如散落在月下的珍珠,熠熠生辉。之于我来说,那些文字就是山那边吹来的风,似远似近,若刚若柔,既陌生又亲近,既有红泥小炉烹茶时的暖香,又具绿蚁新酒烧焙时的浓醇。因为,他的学业以及他所从事的行业于我完全陌生,但他的故乡离我很近,相互熟悉的地域文化与共同热爱的散文写作把我们拉近。在浓浓的乡情中,捧着缪锦春的新焙绿蚁酒,不用夜光杯,用家乡的粗瓷青花碗,让自己渐渐进入醺然状态,那种享受非常酣畅。读缪锦春散文,常能得到这种酣畅。

缪锦春的笔触,是一双粗粝的剥笋的手,一层层剥去包裹心灵的笋衣。直面人生,直面人间万象,剖肝沥胆,直指内心,具有深刻的思辨性。这形成了他散文的一大特点。他对生活的感受与感悟,以及由此引发的议论,不是说教,不是鞭挞,而是浇灌自己内心世界的山泉。他的散文,算不上美文,但通篇什么地方叙述,什么地方描写,什么地方议论,又是那么得体与恰到好处,看似漫不经心,却让人感受到作者匠心独运。每每读到这样的文字:“季节仍然吹着一样的风。风,吹皱一汪秋水,吹皱了很多人的心情。走在人生的长廊上,两侧是青砖砌就的高墙,季节在墙上留下了青苔、水痕,还有一些枯干的老藤。长廊很长,在我们身后留下了长长的影子。而那长廊中秋的光景,是没有声浪的部分,是衣针落地声张扬的片段,是凉风的手指触摸脖子与后背的节气,安静得让我们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可以不喜欢,但必须学会尊重》),我不得不诧异于他敏锐的感受与细微的观察,以及驾驭文字的能力。他常常用精确的文字,呈现那些一瞬即逝的飘忽的触动,他那文字的质感就像是立体的雕塑:质地坚硬,线条流畅,造型华丽。

他还有一些描摹山水和写给女儿的文字。写山写水,打破游记的传统窠臼,视角新颖别致,语言俏皮灵动;写给女’儿,那种温馨与深沉的感情,情不自禁地跃然纸上,读后令人动颜。散文,唯有真情才能著真文,这与技巧无关。缪锦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以真情实感给我们留下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散文。细细品读,一如沐浴山那边来风,清凉而舒爽。

友人转达缪锦春让我为该书作序的嘱咐,初始犹豫,直至读完该书样稿,一个思维缜密、多年与数据打交道却又时常灯下敲打文字的江北汉子的形象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如深山修篁一般不露声色,猛烈生长。这位文学写作者带给我许多惊喜与感悟。于是,写下这样的文字。

是为序,亦为该书读后感。

后记

我是里下河平原养育的孩子,家乡的河水和土壤是培育我的生命母体,泥土含着奶香,泥土含着亲情,那一条不长不宽的河流,那一片算不上肥沃的土地,那一个小小的村庄,那淳朴的父老乡亲……承载着我所有的童年记忆。

在那里,在夜空、月华和朝霞夕阳里,在豆角花、豇豆花、栀子的花香里,在流萤、夜莺和青蛙的声浪里,在妈妈和三个姐姐的怀抱、守护和慈爱里,在老太爷们的凉席、蒲扇和神采飞扬的故事和传说里,在老太太和小媳妇们的稻谷、蚕豆和家常里,在父亲和哥哥的一手好字和好文章里……我从小就有一个文字梦。那些场景特别是那些亲人都住在我心里,虽说不出来对他们的感激,但希望能写出来,或者思念、或者感恩……我希望我能永远做一个至少不坏的人。

我是幸运的。妈妈和姐姐们一直照顾我,至今仍像小时候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知道,那是天下最无私的慈爱,我感激她们。特别是在我患重病之际,我好心疼她们的眼泪。我明白,在那场与疾病的抗争里,有她们日夜的祈祷。我没有选择离开,是因为她们牵挂着我,舍不得我离开。我会牢记他们对我的好。

我是幸运的。初中就住校读书,家境虽不好,但父母亲和哥哥姐姐们总把他们最好的留给我,所以,我没有经历饥寒交迫的日子,并接受了较好的教育。后来,参加工作,不再为衣食困惑,各方面都日渐好转。但我不会忘记那些艰苦的日子,不会忘记姐姐们给我的蚕豆,不会忘记哥哥给我的馒头干,不会忘记妈妈雨中背负我的瘦小身影,不会忘记父亲夜间盛给我的肉汤……我深深感激他们。

我是幸运的。在生命中遇到了很多贵人,他们不问好歹地提携我,帮助我,我一样不会说出,我把他们记在心里。但他们当中有些人已经离开我很久了,有的英年病逝,有的悄然消失,走后,你都记不得曾经有一句再见。有人说:总有一日会再见,也不知是不是真的。也有人说:当你思念一个人时,他能感受到。不管怎样,我缅怀他们。

我不是作家,也不是散文家,天资一般。所以,没有能力为时代著书,也没有才华为社会代言。我写不出敬畏,更写不出情怀,也做不到将平常琐碎点化出诗意。我只是试图用文字去亲近故土故人,把苦难咀嚼成营养,常怀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如此而已。

挚爱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还都长留在故乡的土地下,那土地的上上下下都是人世间满满的爱。我愿意以向故土仆伏的姿势,向我的父母、我的哥哥姐姐们、我的家人、我的师长、我的朋友和所有关心、帮助、支持我的人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在本散文集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南通画报》杨啸洲社长,雨森兄、朝晖兄等友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缪锦春

2015年1月16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21:4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