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奥斯维辛的小图书馆员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西班牙)安东尼奥·G.伊图贝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安东尼奥·G.伊图贝所著的《奥斯维辛的小图书馆员》讲述,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在那个黑黑的淤泥会吞没一切的地方,弗雷迪’赫希秘密地建立起了一所学校。在那个书被禁止的地方,年轻的蒂塔在她的衣服下面藏有之前从未有过的最小、最隐蔽、只有几本破书的公共图书馆。

尽管很恐怖,但蒂塔还是给我们上了精彩而勇敢的一课不要退缩,永远不要放弃活下去的希望,永远也不要放弃读书。因为,即使在恐怖的灭绝营里,“打开一本书就像是登上了一列带你去度假的火车”。

内容推荐

安东尼奥·G.伊图贝所著的《奥斯维辛的小图书馆员》讲述,14岁的蒂塔被送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后,以她的勇气以及胆量,成为集中营家庭营地小图书馆管理员。在经历了营地看守弗雷迪?赫希自杀、父亲病死、集中营这生死分组和大屠杀等煎熬,一直抱有坚韧的信念,守护着8本图书,直至二战结束幸运地获救。这八本书帮助这些孩子们度过他们所处的恐怖黑暗生活,带给他们一点点希望。

这是一本关于书本的魔力、阅读的力量,以及人类的毅力的故事。

目录

[1944年]

奥斯维辛一比克瑙集中营

[1945年]

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

尾声

后记:被涂鸦的墙

附录:小说人物及原型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有人觉得这不可能,认为赫希是疯子或者太单纯。怎么能够在残暴的、禁止一切的集中营内开设学校呢?赫希笑了。他永远都带着神秘的微笑,仿佛他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东西。

“无论纳粹关掉多少学校,”他常常告诉人们,“每次只要有人停在某个角落讲解一些东西,孩子们就会围坐在周围仔细倾听,那么那个地方就会是一所学校。”

营房的门被狠狠地踢开,营地看守的勤务兵杰克贝克,跑向赫希所在营房的营房负责人房间。鞋底踩在潮湿的地上,泥点四溅,31号营房的安全像肥皂泡一样破裂了。蒂塔·阿德勒洛娃蜷缩在角落里,没精打采地看着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泥点,但其实它们已经玷污了现实,就像是一滴墨水滴进一整碗牛奶里一样。

“六,六,六!”

这是党卫军的卫兵们到达3l号营房的信号,他们的到来使得营地到处都充斥着骚乱的声音。在奥斯维辛一比克瑙这间屠杀生命的工厂,那些火炉没日没夜运转着,燃料是人们的躯体,而3l号营房则是一个非常反常的营房,更确切地说,是非常怪异的营房。弗雷迪·赫希以前是青年组体育教练,现在则是在奥斯维辛尽力维护更多人的生命。他的成就之一是说服了德国营地司令部,在一个营房教育那些孩子们,以方便他们的父母在被称作“家庭营地”的犹太家庭营劳作,因为其他地方孩子们像奥斯维辛的鸟一样稀少;在奥斯维辛是没有鸟的,它们都被铁丝网电死了。

营地的最高首领同意建立儿童营房,也许这一开始就是他的想法,但是只允许开展一些游戏活动,任何与教学相关的活动都是被明令禁止的。

赫希从他3l号营房的房间门缝中探出头来,他不需要向任何死死盯着他的人——无论是营地的勤务兵或者是老师们说什么。他只需轻轻地点点头,他的目光传递着他的要求。他总是做他该做的,也期望所有人都和他行动一致。

当那些雅利安狼盯着他们的时候,学校里的课程往往会用一些普通的德语歌曲和猜谜游戏来伪装,似乎一切都在很有序地进行着。通常情况下,两个士兵组成的巡逻队会按照惯例进入营地,几乎每次经过门口的时候,都要停下来几秒来观察一下孩子们,有时候会因为一首歌而鼓掌,有时候也会摸摸某个小孩的头,之后再继续巡逻。

但杰克贝克每次都要再次强调一下巡逻命令:

“搜查!搜查!”

搜查则另当别论。有时候需要打断孩子上课,利用孩子们的单纯来套取一些信息,然后做记录。但是他们从未成功过。因为孩子们虽然满脸鼻涕脏兮兮的,但却懂得很多。

“库拉①……”有人用悲伤的腔调嘟囔道。虽然党卫军上士唯一熟知的宗教是残忍,但大家还是这样称呼他,因为他走路的时候就像神父一样,总是把手缩在军服的袖筒里。

“走啦!走啦!走啦!犹大,你自己说的‘看看,看看’。”

“看什么?斯泰因先生。”

“随便什么!哦,我的上帝!孩子,随便什么都行!”

有两个老师紧张地抬起头。因为他们手里有在奥斯维辛严格禁止的东西,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处死。拥有那些东西将会获得最严厉的惩罚,不是枪击、刀刺,就是砍头、殴打。那些冷酷的德意志卫兵们最害怕的就是各种各样的书:旧的、散了页的、缺页的、几乎未整理的。

P4-P5

序言

“二战”,一直以来都是我不愿提及的一个话题,因为这个词意味着“纳粹”“法西斯”“集中营”“屠杀”等等恐怖的字眼。那场席卷了全球五大洲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太多的伤痛。无论是欧洲战场,还是亚洲战场,都有很多军人和平民死亡。70年岁月悠悠,血腥的屠杀和惨烈的战争都已成为历史,然而,那段曾经的岁月以及它所带来的巨大灾难却不应该被抹去。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任何一场战争,承受最多苦难的永远是平民百姓。从大屠杀日的南京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中外民众在纳粹的摧残与践踏中挣扎,那样暗无天日的岁月我们几乎无法想象。

然而,仿佛黑暗中的一点星火,《奥斯维辛的小图书馆员》让我们看到了那暗无天日中的希望之光。一群对知识充满着渴望的孩子。八本小心翼翼藏起来的书本,这样的组合仿佛根本无法和臭名昭著的集中营联系起来,但偏偏却又奇迹般地存在了。

生活在集中营的十四岁花季女孩蒂塔,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肩负重任,作为小图书管理员完成了照顾那些纸质书和活体书的任务。我们在书中不仅能看到关于蒂塔的故事,同时也能看到生活在集中营的其他人的故事。我们不可避免会看到死亡重压催逼出来的卑劣,却更会注意到无法被扑灭的人性的亮光。

这是内容情节非常丰富的一部小说,阅读时你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感情、渴望、欲望和立场同书中的人物联系起来。每个人物都能教会你一些东西,并且让你对不同的生活有不同的憧憬,也会迫使你思考生命的价值并留意生活中每日发生的琐事的意义。

此外,这不仅仅只是一部关于奥斯维辛历史的小说,同时也是一部关于阅读的小说。小说中提到的那些书始终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个人认为,那些被提到的书籍对于小说中的人物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很多情况下它们都变成了一个心灵的避难所,用以来逃避那残酷的现实。

纵观历史,所有的独裁者、暴君、压迫者,无论是雅利安人、黑人、东方人、阿拉伯人、斯拉夫人或任何肤色的人种,都会镇压人民革命、保卫贵族特权、维护上帝法令、遵守军队纪律。这些任何一个好像都是他们的思想,所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书籍是非常恶毒的,书籍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会使人学会思考。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向任何人推荐的小说。的确,小说最初的几个章节因为节奏有点慢,读起来有点费力,但正因为这样,才值得读者花更多的时间去细读它。书中人物的命运不尽相同,而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每个人的命运,你会情不自禁地一直读下去。这是一部会让人上瘾的小说,同时也是一部值得人细细回味的小说。

对于“翻译”二字,我则一直心存敬畏。进入教育行业之前,我在一家国企做过两年的翻译。后来换了工作,在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同时,也时不时地做着一些翻译的工作。这些经历让我明白,翻译尤其是小说翻译,绝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除了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之外,还要求具备相应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

因此在开始翻译这部小说之前,我查阅了大量的关于二战、尤其是奥斯威辛一比克瑙集中营的资料。因为工作关系,所在的地方无法查阅到纸质的中文版资料,网上的信息又都非常零碎。因此不得不经常去图书馆查阅西语的关于上述内容的资料,所以翻译的难度可想而知。

翻译过程中,我对小说中的文字进行了反复的斟酌。小说中时常会出现十几行的句子,一逗到底。有时读了半天,也很难弄清楚主从句关系、主语到底是哪个。因为事件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波兰,集中营内关押的有几乎来自欧洲各个国家的犹太人,所以文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德语、意大利语、捷克语、希伯来语等单词。对此我是一窍不通,只好再次去查阅大量的西德、西意、西捷等工具书。可以说,翻译的过程,也是我自已不断学习和充实的过程。

翻译完后回头再看,深觉小说毕竟不是历史,因此它可能不需要反映一个时代的全貌,但它反映的那一部分内容,特别是其中的人物,必须给人以真实感。而《奥斯威辛的小图书馆员》则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

翻译一部二十几万字的、信息量又很大的长篇小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这期间也曾想要放弃。幸好这时联系上了小说的作者安东尼奥·G.伊图贝先生,在翻译的过程中他给了我很多帮助,为我解答了小说中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所以特别提出感谢。同时还有西班牙的硕士研究生同学、现任教于苏州大学的安东尼奥·莫雷诺,感谢他们给我提供的帮助。更要感谢的是我的妻子。只身一人在国内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女儿,翻译的过程中,她不断鼓励我坚持下去。每翻译完一部分内容,我都会发给她先看一遍,请她给我指出中文表达有误或是晦涩难懂的地方,我再予以修正。因此可以说。她是这部译作的第一个读者。

为了更好地把这部小说展现在大家的眼前,在翻译、校对的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信”与“达”,但由于时间紧迫,对“雅”颇少兼顾,希望各位同行和广大读者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8: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