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长城证明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董连辉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方州,一位尘封72载的冀东抗战先驱,他毁家纾难播撒星火、壮烈牺牲的传奇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半个多世纪……

1942年夏,中共地下党冀东迁安县首任总区区委书记李方州被汉奸出卖,惨遭敌人杀害。因烈士当年化名行动,先烈的英雄事迹被埋没,从有名变成了无名。72年后,在长城脚下,百姓为先烈竖起了一座不朽的抗日丰碑……

董连辉所著的《长城证明》以长篇纪实小说的独特视角,生动鲜活地塑造了李方州等一批浴血长城的抗战传奇英雄人物形象。他们个性鲜明,血性阳刚,为了民族大义,捐躯救国,生命定格在青春年华,身后却孤寂无名。作品触摸到历史深处,再现冀东抗战特有的惨烈以及烽火岁月中感人至深的军民鱼水情、战友兄弟情,感悟中华民族的坚忍不屈和冀东百姓的淳朴忠厚;为抗战先烈留名,让尘封的历史重现……

英雄不朽,长城作证!

内容推荐

董连辉所著的《长城证明》以纪实小说的形式,记述了冀东迁安地下党区委书记李方州毁家纾难,积极开展抗日工作,最终英勇牺牲的英雄事迹。 李方州出身于一个富裕家庭,因为接受先进思想教育,积极从事爱国抗日活动,最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回到家乡边工作边进行秘密活动,后被叛徒出卖,虽然经受酷刑仍然坚守自己的理想,最后被游行示众,但他大义凛然,至死不屈,表现了一个真正共产主义战士的忠贞。

目录

引子

上篇 浴血长城

 一、乱世狼烟

 二、初临战场

 三、津门呐喊

 四、寺庙收徒

 五、反击奴化

 六、妻子早逝

 七、秘密入党

 八、平息匪争

 九、滦河怒涛

 十、播撒星火

 十一、集结武装

 十二、筹集物资

 十三、星火燎原

 十四、智救亲人

 十五、各个击破

 十六、八路之家

 十七、战友情深

 十八、冲出“围剿”

 十九、背包政府

 二十、智破“集家”

 二十一、纠正“左”倾

 二十二、小关脱险

 二十三、锄奸未竞

 二十四、血腥暴行

 二十五、虎穴锄奸

 二十六、汉奸泄密

 二十七、被捕入狱

 二十八、受尽酷刑

 二十九、舍生取义

 三十、反共伙会

 三十一、悲情双雄

下篇 天地留名

 三十二、泪祭英灵

 三十三、野蛮屠杀

 三十四、黎明前夜

 三十五、公审大会

 三十六、福山惨案

 三十七、错划富农

 三十八、缺席控诉

 三十九、厄运不断

 四十、迟到证明

 四十一、无果清算

 四十二、求证烈士

 四十三、党史空白

 四十四、证明遗失

 四十五、抢救调查

 四十六、苍天有泪

 四十七、长城寻踪

 四十八、天地留名

后记

试读章节

1933年早春,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冀东迁安县长城冷口关,枪炮隆隆,硝烟弥漫,日寇步兵在飞机猛烈轰炸掩护下,向城垛口发起强攻,国民党宋哲元29军106师官兵奋起抵抗,因武器悬殊,日军陆空夹击,守城士兵纷纷倒在掩体战壕里,临时构筑的工事不断被摧毁……

“报告师长,东线快坚持不住了!”

“报告!西线吃紧……”

垛口内一个战壕里,告急消息接连不断,师长沈克焦虑万分,他知道上方为保存老本拒发援兵,孤军无援,长城防线是守不住了。

这时,一个士兵送来一封电报,沈克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着:“命你部撤至汤杖子一线!”

“集结部队,撤!”

“是!”

瞬间,辎重遗弃遍地……位于迁安县城北48里的冷口关,被日军第8师团第14旅团米山先遣队攻占……

滦河岸边的一条马路上,一辆马车从南向北飞奔着。

车上坐着一个面目清秀儒雅的小伙子,他身着黑色中山装,头戴黑色五四青年帽,脚穿一双黑色千层底布鞋。小伙子长方脸,眉宇间透露着一股英气,双目炯炯有神。他望着前方,在思考着什么。赶车的是一个中年人,身着衫袄,头戴瓜皮帽,朴实憨厚,一副典型冀东农民形象。

小伙子叫李方州,迁安县肖家庄富户“三合兴”皮铺老板李庆合的少公子,正在迁安师范学校读书。中年人是李家雇的伙计,叫李忠。

“叔,家父这样催我回来究竟是为何事?难道家里有人生病不成?”

听到李方州称自己“叔”,李忠心里暖乎乎的,在李家打工十几年了,全家上下从来没把自己视为仆人,特别是李方州,每次见面都彬彬有礼。

“少爷,在县城我没跟你讲清,怕你着急。老爷叫你回家,又是因为与西陈庄老秦家官司的事,县太爷贪赃枉法,拿了秦家的好处,硬是将我们判败诉了。老爷不甘心,要争这口气,准备到唐山去上诉。唉,这场拉锯官司已经打了八年了,何时是个头啊?少爷,你可要为李家争口气啊……”

李方州皱了一下眉头,“叔,不要叫我少爷,我听着不舒服,我们都是平等的,您是我的长辈,以后直呼名字吧。”

“好嘞——”李忠挥了一下鞭子,“驾——”,马车加速跑起来,李方州在车上陷入了沉思,回想起持续八年的拉锯官司……

肖家庄地处滦河东岸,东至冀东重镇建昌营附近的长城冷口关40里,西至滦河不足10里,南向距离县城60里,北向距离长城红峪口10余里,属于燕山南麓典型的山区丘陵地带。史考肖家庄明朝建村,村民以李姓为主,由东北迁来。全村百余户,五六百口人,民风淳朴,在当地算比较大的村庄。

李方州父亲李瑞,字庆合,眼界开阔,富有经济头脑。民国初年,李家家境并不富裕,迫于生计,李庆合靠卖柴为生。一次,李庆合到长城口外热河省的汤道河走亲戚,汤道河是口外重要商品集散地。李庆合走在街上,无意发现皮货很走俏。

“这汤道河真是拉不败、填不满啊,皮货竞如此丰富……”李庆合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心中叹道,他打起做皮货生意的念头。

李庆合回村后,多方奔波,雇了几个伙计,开办起“三合兴”皮铺作坊,同时经销杏仁、板栗等。一年四季,李家定期到汤道河集市收购羊皮、狗皮等生毛皮,运回肖家庄后加工成熟皮,然后再运往唐山等地的服装、鞋帽厂加工成品销售。因李庆合经营有方,价格公道,讲究质量,从不欺诈,“三合兴”加工后的皮货质量上乘,在商家客户中赢得良好信誉。“三合兴”渐渐地打入天津市场,天津市一些知名厂家主动与“三合兴”皮铺签订产销合同,加工“三合兴”牌子产品。后来,李庆合与商界朋友在天津市区估衣街万寿宫胡同开设“三合兴”直销店,专营各式皮鞋毡帽等,由李庆合三子李井香常年驻津经营。很快,“三合兴”商号立足天津,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P7-P8

后记

我出生在冀东长城脚下一个小山庄,看着抗战连环画,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军歌度过童年,心灵深处,根植了深厚的英雄情结。

李方州是我外祖父的亲弟弟,同父同母只有他们哥俩,在李家大排行中行四,我称之四姥爷,他没有儿女。从家族来讲,李方州被尘封,我外祖父、大舅的软弱失职是其中重要原因。作为家里老小,我出生较晚,错过了了解前辈英雄事迹的最佳时期。

童年记忆里,听母亲说她老叔李方州是教书先生,“踩地区”,给八路军办事,被叛徒秦海清出卖,遭伪治安军杀害了。那时,感觉李方州前辈模糊、遥远,不如连环画、电影里的八路英雄能激发我的兴趣。踏上求学路,总以为四姥爷肯定是烈士,直到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记者,终于有条件关注四姥爷的事。

2004年国庆节期间,我回乡看望父母,发现母亲珍藏的一本民国刊物,里面夹着一张地契,上面正是四姥爷书写的漂亮小楷,睹物思人,我觉得应该关注一下这位前辈。工作之余回乡调查,发现这是一段被尘封的历史。李方州是长城、滦河一带的抗战传奇人物、地方党组织的重要领导人,壮烈捐躯后居然没有烈士名分……自此,我踏上漫漫追烈路,进行抢救式调查。

打捞散落在民间的记忆,缝补残缺的历史碎片。跨越12年,我行程两万余里,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蹬自行车访遍长城沿线村落,赴秦皇岛、承德、石家庄、喀什,寻访历史见证人数百人次,查阅相关档案数百件,打了无数个电话……终于挖掘还原这段被尘封的历史。在考证辨析大量档案、党史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诸多证人证词,确认李方州化名石明,在冀东抗战最艰苦的1942年壮烈捐躯,那天是1942年7月16日,头伏日,他被罗家屯伪治安军游街后当众枪杀。李方州牺牲前担任迁(安)青(龙)平(泉)联合县三总区区委书记。迁青平三总区起源迁(安)遵(化)兴(隆)联合县,是抗战期间8个联合县首个涉及今迁安辖区的总区级抗日政权,所辖数百个村庄,这是中共迁安市党组织的重要源头。李方州是中共迁安市地下党组织创始人、抗日先驱,其地位相当于迁安首任县委书记。《中共河北省迁安县组织史资料》、迁安党史回忆资料《烽火漫天(二)》虽然有石明任职记录,但几代党史研究者都说不清石明的生平及其去向。历史上,迁安、迁西同属于迁安县,两个县党史研究界公认今迁安市地下党组织起源迁安西部(即迁西县),抗战初期沿长城从西北向东南发展而来。《迁安革命简史》关于迁安市党组织起源情况照搬了迁西县党史资料,迁安地下党组织起源及城北抗战期间基层政权情况完全忽略了,对《中共河北省迁安县组织史资料》记载首任区委书记石明只字未提。

党史遗漏令人震惊!李方州悲壮的抗战事迹被党史埋没,主要原因是其继任者“老左”周某打击报复导致。其实,李方州这个名字一度进入迁安党史工作者的视野。冀东老革命徐占东之子徐建群证实:1983年夏,徐占东从湖南离休回遵化老家休养,迁安县党史办两名工作人员来采访徐占东关于迁安的抗战情况,徐占东多次提到李方州,谈及李方州化名石明。徐占东得知李方州没有落实烈士名分,气得拍了桌子,大骂来人,称有关部门不为烈士家属办事。徐建群全程在场,采访结束还替父亲签了名字,然后到县委组织部盖了章交给来人。徐占东性格粗犷刚烈,绰号“徐大骂”,曾任迁遵兴联合县游击总队第一大队大队长。

2006年,迁安市党史研究室落实中央党史研究室在全国开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课题调研的决定,组织乡镇、村调研组进村摸排。现存迁安市档案馆全宗号0061永久卷0418室编件号的手写调研材料清楚记载:李方州,教师,在王古庄教学,是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被叛变的地下工作者秦海清抓捕,于1942年6月13日枪杀。表格很规范,有证人李景明、李平的姓名及其身份证信息,调查人李春贵,调查日期2006年9月6日,并盖有肖家庄村委会章。20l1年11月,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迁安抗战伤亡损失纪实》一书在迁安本地人口伤亡名录中,李方州的身份信息却成了“肖家庄农民李方川”。现存迁安市档案馆20世纪五六十年代长城公社处理涉嫌向敌人密告李方州从事抗战的任某综合报告里,对李方州“我政府地方干部”身份及“1942年夏被罗屯敌人杀害”的事实有着明确定论,此件存于擂鼓台永久卷0002号。

比党史遗漏更令人痛心的是当地民政部门的麻木!一个革命家庭跨越四代接力为他追讨烈士名分,残酷的现实是除了“等待”还是“等待”,李家半个多世纪坎坷遭遇令人寒心……

我介入申烈的12年中,深深感受到当地有关部门某些官员衙门作风严重,无视众多老党员、老干部的证词,无视迁安市档案馆保留54年的档案材料,否认当年公社、大队两级党组织关于李方州中共地方干部身份及被敌人杀害事实的认定!拒绝为李方州调查组卷上报落实迟到的烈士名分。在铁证面前,他们借口“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当某些官员患上历史匮乏症,丧失起码的道德与良知时,指望他们尽职尽责是一种奢望!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百姓心中有杆秤,李方州抗战传奇故事在长城脚下、滦水岸边讲述了几代人,其悲壮抗战往事经媒体披露,李方州早已是大众心中的烈士。李方州壮烈捐躯72年后的清明节,其遗骨所葬地长城脚下肖家庄村老党员、老干部、村民及社会各界人士自发捐款,以民族良心名义筑起一座醒世之碑!这座纪念碑不仅是一位有名抗日民族英雄的丰碑,也是一座无名烈士纪念碑,将时刻提醒着那些麻木健忘的人们:敬畏历史,珍惜英烈,勿忘国耻,自强不息20l5年5月12日,一支14人组成的民间志愿者团队来到肖家庄龙架山李方州纪念碑前,祭奠这位冀东抗战先驱。村民问他们哪里人,叫什么。没有一人透漏任何信息,只是不断说:“李方州前辈很不简单,我们不能忘记他啊!”

冀东12年抗战胜利,迁安l2载申烈无果!忧愤集结悲壮情,碧血丹心笑九泉!自2011年冬起,我利用工作之余,边调查边着手创作。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13次易稿、60万饱含心血的文字定稿出版,这是对所有抗战英烈最深切的缅怀!寒冬酷暑,无论是双脚踏遍大半个中国的艰辛寻访,还是坐在电脑前构思,熬夜创作,都是在以一颗青春滚烫的心来安慰这些无名民族英雄的灵魂,因为他们确实存在过、战斗过……

荡尽历史尘埃,穿过弥漫硝烟,但愿这段被埋没的历史能警醒现实,告慰烽火岁月众多无名英烈乃至含屈的革命英灵。由于这是迟到的调查,只能定位于纪实文学,它由历史、文学、新闻融汇而成,以史学的严谨,纪实与文学结合的笔法,描述出那场极为残酷、悲壮的战争。李方州抗战时期主要活动,他与最亲密战友八路军十二团一营营长欧阳波平并肩作战,浴血长城,奠基迁安地下党组织,开辟抗日根据地,最后双双壮烈捐躯,以及李方州非直系后人执着70年为其“正名”的艰辛历程,都严格尊重史实。在保证主体史实真实的前提下,一些细节和人物塑造秉承文学特质,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旨在唤醒民众铭记长城沿线那场悲壮残酷战争中捐躯的众多烈士,促使世人反思如何对待至今仍未予以“追认”的烈士,怎样实事求是修史问道,启迪未来!

荷花盛开,山峦叠翠。苦守70余年的李方州非直系后人们、耄耋之年的老战友及有良知的中国人依然在期盼着李方州那个迟到的烈士名分!因为他们坚信:正义可能迟来,但从不会缺位!此刻,最令我放心不下的是那些为李方州做证呼吁政府尽早落实烈士名分的耄耋抗战老人,你们还好吗?愿你们吉祥安康!

感谢所有关注和支持李方州申烈事宜和为其建碑的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特别是年过八旬的迁安籍将军许胜,河北党史研究室宣教处副处长闫丽女士,《唐山劳动日报》原文艺副刊主任王伊明先生,《河北日报》新闻出版中心主任梁海涛先生,迁安市党史专家刘绍友老先生,《文史精华》原主编石玉新先生,军史作家、《军营文化天地》主编余戈先生,作家、《解放军报》文化部主任李鑫先生,诗人、《燕京文化》主编李会存先生,《苍生文学》主编刘树滋先生,以及诸多有责任感的媒体朋友……刘绍友老先生读完史料版《长城证明》赠诗日:“君对英烈见真情,胜过铁杵磨成针。任凭征途风雨阻,栉风沐雨撷‘真经’。宝书字字是珠玑,英烈捐躯留英名。《长城证明》底蕴厚,化作春雨百花红。”大家的支持是我为抗日前辈执着“正名”与创作的动力。在此,也竭诚感谢为书稿得以面世提供帮助的出版界朋友,特别是花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张采鑫先生、《河北日报》文体中心副主任崔立秋先生、廊坊著名书法家尚林德先生、本书责任编辑郝卫国老师……没有他们的鼎力相助与增光添彩,就没有本书的顺利出版。

我替李方州式的众多无名烈士真诚地道一声:“谢谢你们,民族的良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5: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