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通史(精)/吕思勉文集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吕思勉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通史(精)/吕思勉文集》是吕思勉先生早年探讨中国近代史的主要成果,从1848年鸦片战争爆发,一直写到抗战结束。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包括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世史前编、中国近百年史概说、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和日俄战争。近代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又是历史上的重要转变时期,这个转变“迄于今而犹未已”。作者编写本书的目的在于大声疾呼,唤起大家进一步抵抗侵略。

内容推荐

《中国通史(精)/吕思勉文集》是吕思勉的成名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讲“典章制度”,以文化现象为专题,分为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十八章,范围广博,取精用宏;下编讲“理乱兴亡”,以时间顺序讲述从三皇五帝到民国时期的中国政治史,叙述简明扼要,脉络流畅。上下两编合起来,构成了对中国历史文化全貌的精炼描述。

目录

自 序

绪 论

上 编 中国文化史

 第一章 婚 姻

 第二章 族 制

 第三章 政 体

 第四章 阶 级

 第五章 财 产

 第六章 官 制

 第七章 选 举

 第八章 赋 税

 第九章 兵 制

 第十章 刑 法

 第十一章 实 业

 第十二章 货 币

 第十三章 衣 食

 第十四章 住 行

 第十五章 教 育

 第十六章 语 文

 第十七章 学 术

 第十八章 宗 教

下 编 中国政治史

 第十九章 中国民族的由来

 第二十章 中国史的年代

 第二十一章 古代的开化

 第二十二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

 第二十三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第二十四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

 第二十五章  古代社会的综述

 第二十六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

 第二十七章 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

 第二十八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

 第二十九章 前汉的衰亡

 第三十章 新室的兴亡

 第三十一章 后汉的盛衰

 第三十二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

 第三十三章 晋初的形势

 第三十四章 五胡之乱(上)

 第三十五章 五胡之乱(下)

 第三十六章 南北朝的始末

 第三十七章 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

 第三十八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

 第三十九章 唐朝的中衰

 第四十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

 第四十一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

 第四十二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

 第四十三章 北宋的积弱

 第四十四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

 第四十五章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

 第四十六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

 第四十七章 明朝的盛衰

 第四十八章 明清的兴亡

 第四十九章 清代的盛衰

 第五十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

 第五十一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

 第五十二章 清朝的衰乱

 第五十三章 清朝的覆亡

 第五十四章 革命途中的中国

试读章节

《易经》的《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这是古代哲学家所推想的社会起源。他们以为隆古的社会,亦像后世一般,以一夫一妇为基本,成立一个家庭,由此互相联结,成为更大的组织。此等推想,确乎和我们根据后世的制度,以推想古代的情形的脾胃相合。所以几千年来,会奉为不刊之典。然而事实是否如此,却大是一个疑问了。

自有历史以来,不过几千年,社会的情形,却已大有改变了。设使我们把历史抹杀了,根据现在的情形,去臆测周、秦、汉、魏、唐、宋时的状况,那给研究过历史的人听了,一定是一场大笑话,何况邃古之事,去今业已几万年几十万年呢?不知古代的真相,而妄以己意推测,其结果,必将以为自古至今,不过如此,实系因缘起灭的现象,都将认为天经地义,不可变更。这就将发生许多无谓的争执,不必要的保守,而进化的前途亦被其阻碍。所以近几十年来,史前史的发现,实在是学术上的一个大进步。而其在社会组织方面,影响尤大。

据近代社会学家所研究,人类男女之间,本来是没有什么禁例的。其后社会渐有组织,依年龄的长幼,分别辈行。当此之时,同辈行之男女,可以为婚,异辈行则否。更进,乃于亲族之间,加以限制。最初是施诸同母的兄弟姊妹的,后来渐次扩充至凡同母系的兄弟姊妹,都不准为婚,就成所谓氏族(sib)了。此时异氏族之间,男女仍是成群的,此一群之男,人人可为彼一群之女之夫;彼一群之女,人人可为此一群之男之妻,绝无所谓个别的夫妇。其后禁例愈繁,不许相婚之人愈多。于是一个男子,有一个正妻,一个女子,有一个正夫。然除此之外,尚非不许与其他的男女发生关系。而夫妻亦不必同居,其关系尚极疏松。更进,则夫妻必须同居,一夫一妻,或一夫多妻。关系更为永久,遂渐成后世的家庭了。所以人类的婚姻,是以全无禁例始,逐渐发生加繁其禁例,即缩小其通婚的范围,而成为今日的形态的。以一夫一妻的家庭,为原始的男女关系,实属错误。

主张一夫一妻的家庭,为男女原始关系的形态的,不过说:人类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猿猴已有家庭,何况人类?然谓猿猴均有家庭,其观察本不正确。详见李安宅译《两性社会学》附录《近代人类学与阶级心理》第四节。商务印书馆本。即舍此勿论,猿猴也是人类祖先的旁支,而非其正系。据生物学家之说,动物的聚居,有两种形式:一如猫虎等,雌雄同居,以传种之时为限,幼儿成长,即与父母分离,是为家庭动物;一如犬马等,其聚居除传种外,兼以互相保卫为目的,历时可以甚久,为数可以甚多,是为社群动物。人类无爪牙齿角以自卫,倘使其聚居亦以家庭为限,在隆古之世,断乎无以自存,而且语言也必不会发达。所以原始人类的状况,我们虽不得而知,其为社群而非家庭,则殆无疑义。猿类的进化不如人类,以生物界的趋势论,实渐走上衰亡之路,怕正以其群居本能,不如人类之故。而反说人类的邃初,必与猿猴一样,实未免武断偏见了。何况人类的性质,如妒忌及性的羞耻等,均非先天所固有,此观小孩便可知。动物两性聚居,只有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两种形式,人类独有一妻多夫,尤妒忌非先天性质之明证。母爱亦非专施诸子女等,足以证明其非家庭动物的,还很多呢。

现代的家庭,与其说是源于人的本性,倒不如说是源于生活情形。道德不道德的观念,根于习惯,习惯源于生活。据社会学家所考究,在先史时期,游猎的阶级极为普遍。游猎之民,都是喜欢掠夺的,而其时可供掠夺之物极少,女子遂成为掠夺的目的。其后虑遭报复,往往掠夺之后,遗留物件,以为交换。此时的掠夺,实已渐成为贸易。女子亦为交换品之一。是为掠夺的变相,亦开卖买的远源。掠夺来的女子,和部族中固有的女子地位是不同的。

P3-4

序言

我在上海光华大学,讲过十几年的本国史。其初系讲通史。后来文学院长钱子泉先生说,讲通史易与中学以下的本国史重复,不如讲文化史。于是改讲文化史。民国二十七年,教育部颁行大学课程,其初以中国文化史为各院系一年级必修科,后改为通史,而注明须注重于文化。大约因政治方面,亦不可缺,怕定名为文化史,则此方面太被忽略之故。用意诚甚周详。然通史讲授,共止120小时,若编制仍与中学以下之书相同,恐终不免于犯复。所以我现在讲授,把它分为两部分:上册以文化现象为题目,下册乃依时代加以联结,以便两面兼顾。此意在本书绪论中,业经述及了。此册系居孤岛上所编,参考书籍,十不备一;而时间甚为匆促,其不能完善,自无待言。但就文化的各方面加以探讨,以说明其变迁之故,而推求现状之所由来。此等书籍,现在似尚不多,或亦足供参考。故上册写成,即付排印,以代钞写。不完不备之处,当于将来大加订补。此书之意,欲求中国人于现状之所由来,多所了解,故叙述力求扼要,行文亦力求浅显;又多引各种社会科学成说,以资说明,亦颇可作一般读物;单取上册,又可供文化史教科或参考之用。其浅陋误谬之处,务望当代通人,加以教正。

书评(媒体评论)

编著中国通史的人,最易犯的毛病,是条列史实、缺乏见解……极为枯燥。及吕思勉先生出,有鉴于此,乃以丰富的史实和流畅的笔调来写通史,方为通史的写作开一个新的纪元。……按时代略述政治大事,叙述中兼有议论,纯从社会科学的立场上,批评中国的文化和制度,极多石破天惊之新理沦。

——史学家 顾颉刚

先生之于书几无所不读,虽以史学名家而兼通经、子、集三部,述作累数百万言,淹博而多所创获者,吾未闻有第二人。      

——历史地理学家 谭其骧

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崇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史学家 严耕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