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伟大的戏剧家路易吉·皮兰德娄一生共创作了40多部剧本,其中《六个寻找剧作者的角色》和《亨利四世》已成为世界戏剧史上的传世佳作。在《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中,他笔下的角色反抗创作他们的剧作家,攻击剧场和传统戏剧结构,直至戏剧变成间隔出现的喜剧和悲剧的片段。这无疑是挑战着传统的戏剧模式,此剧亦影响着日后多位荒诞剧作家像贝克特、尤内斯库及品特等人。
《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这部传世经典采用或戏中戏的戏剧形式,揭示了生活与形式的矛盾,阐释着作者独特的哲学思想;《亨利四世》描写一位只能隐身于一个历史假面之后的现代青年的灵魂悲剧,深刻地揭示出在无限的时间长河中个人为寻求自我价值所作的痛苦挣扎。
这本书包括《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和《亨利四世》两个剧本。《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是路易吉·皮兰德娄的经典剧作,作品运用“戏中戏”的形式,平行地展开了两个主题:“角色”的故事是主要主题,这个主题不是为了讲述一个陈旧的悲欢离合的人间故事,而是为了对造成“角色”悲剧的原因进行探讨:最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人性和人本身的存在。另外一个主题即对于戏剧本质的探讨,一举澄清了舞台与真实、形式与本质的关系。该作品既有心理深度,又富于哲理内涵,具有强烈的感官上和思想上的双重刺激性。《亨利四世》讲述了一个青年绅士在化装游行中被情敌暗算受伤,失去理智,以神圣罗马皇帝亨利四世自居。12年以后,他清醒过来,试图恢复原先的生活,然而已不可能,注定要永远装作疯人生活下去。现实给他铸就了这具疯人的“假面”。
继女 真好笑,经历过这种事情的我,还能装出一副家教良好、纯洁贤淑、符合他那“道德品质健全”的小姐吗?
父亲 对于我来说,这出戏的悲剧就在于这里,仅仅这一件事上。我们通常都以为每个人身上的“人格”只有一种,实际上并非这样;人生让我们体现出了种种可能的性格,所以“人格”也不是只有一种。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体现出来的是这样,在另一件事情上又有所不同,所以就会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格”来。我们常常通过一件事情,甚至一个细节来判定一个人,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推测。如果当我们不幸做出了那么一件糊涂事,便更能体会到这个道理,当我们做那件事时,并没有将完整的人格体现出来,但假若人们只以这件事来认定我们、批判我们,好像这就是我们的全部,这一辈子也无法摆脱的时候,您难道觉得这公平吗?现在你们了解这个女孩是怀着怎样的歹意了吧?就因为在一个不合适的时机、不合适的场所,她遇见了我,却要用这件我一生中为最羞耻的事情来评价我,这只是一件在很短暂的时间里发生的事啊!这就是我最大的体会。先生,这场戏的价值就在这里,你们接下来就可以看见了。另外还有别人的遭遇,比如他(指儿子)……
儿子 (高傲地耸耸肩)不要说我,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父亲 难道跟你无关吗?
儿子 这事跟我无关,别扯上我,你要清楚,我不可能成为你们中的一员。
继女 没错,我们都是下贱的人,只有你是高贵的!但是先生,您看出来了吗?我每次瞪着他的时候,他总是不敢看我,他的眼睛只看着地,因为他明白他对不起我。
儿子 (不看她)说我吗?
继女 没错,是你,就是你!都是因为你,我才流落街头,无家可归。(演员们表现出厌恶之色。)你一直用冷冰冰的态度对待我们,不要说家人的温暖,你连基本的表面上的客气都没有。你认为是我们打扰到你了,我们是你那“合法”家庭的入侵者。先生,希望您看看我和他相处的那几场戏吧。他指责我盛气凌人,实际上我都是因为他那冷漠的态度才说出被他认为是“卑劣无耻”的事情的,这才使得我和我母亲、也是他的母亲,来到这个家主持家务。
儿子 (慢慢向前走)他们联合在一起欺负我,先生,您看出来了吧?三对一,他们赢定了。请你们站在我的角度想一下,我乖乖地待在家里,有我正常的生活,忽然来了一个举止粗鲁的女孩气势汹汹地来找我父亲,我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不久之后,她还是那副凶巴巴的样子,又带来了这个小女孩。她对我父亲既暧昧又冷漠,找我父亲要钱也是理直气壮的,好像这是她应得的……
父亲 但是我对你母亲的确有这个义务,确实是有的。
儿子 这些事我又如何知道? (向导演)我既没有看见也没有听说过她。突然有一天看到她带着她(指继女)和这个小男孩、小女孩来到我家里。这时,他们对我说:“这也是你的母亲,知道吗?”从她(指继女)这一系列的行为,我猜出了他们的目的。我无法形容我的感受和所经历的事,我也不愿意说出来。我自己在心里都不愿意承认这一切,何况对别人。所以,您知道吗,我对这件事不会搭理的。先生,用戏剧里的话说,我就是“不上台”的角色,我也受不了跟他们混在一起。和他们在一起,我感到特难受。请您让我离开吧。
父亲 什么意思?完全是因为你这样才……
儿子 (愤怒)我又怎么啦?你知道我什么?你关心过我吗?
父亲 我承认!我承认!但这不就是一个情节嘛。你对我,还有你的母亲,怎么能那么的冷酷无情啊。她回来第一次看到已经长大成人的你,虽然认不出你的样子,但她心里却知道你就是她的儿子……(指着母亲,向导演)看看吧,她哭了!
继女 (气愤地跺脚)真是笨蛋啊!
父亲 (指着继女对导演说)您知道的,她和他水火不容。(又指儿子)他说这事情跟他无关,实际上他才是整个戏剧的关键角色。再看这个小男孩,总是怀着恐惧和不安寸步不离他的母亲。这全都是他(指儿子)引起的。这个小男孩的情况也许是最可怜的。他比任何人都更孤单,被人出于好心地带到这个家来,这样却让他感到羞耻和苦闷。(自言自语似的)他真像他的父亲,沉默又胆小。P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