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古北岳前世今生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段峰云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再探北岳庙,重访神仙山、古北岳风貌揽胜、神仙山与宗教、尘封的明珠、安王庙文化一窥、山沟沟里的抗日村、抗日机构进驻井儿沟……《古北岳前世今生》以作者段峰云本人的亲身经历,深入至当地了解当地人的传统文化,逐渐清晰地还原并印证了古北岳历史几千年的本来面目。

内容推荐

《古北岳前世今生》是纪实散文集,书中写了古北岳即神仙山,大茂山,写了古北岳悠久的历史、方位、历史地位和特点,以及变迁的原因,是以作者段峰云本人的亲身经历,深入至当地了解当地人的传统文化,逐渐清晰地还原并印证了古北岳历史几千年的本来面目。

目录

序一且看古北岳徐徐展开的画卷

——序段峰云纪实散文集《古北岳前世今生》

序二恩师赞古岳我心敬恩师

卷首感言不该被遗忘的古岳名山

第一章 被遗忘的恒山

第二章 再探北岳庙,重访神仙山

第三章 古北岳风貌揽胜

第四章 神仙山与宗教

第五章 尘封的明珠

第六章 安王庙文化一窥

第七章 山沟沟里的抗日村

第八章 抗日机构进驻井儿沟

第九章 智斗日寇

第十章 侵略者的眼中钉

第十一章 神仙山轶事

第十二章 记忆,刻骨铭心

第十三章 风景这边独好

试读章节

第一章被遗忘的恒山

真与假,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但这两个概念又是极易搞错的,正所谓真假难辨,有时模糊得让人感到吃惊。就像有的人明明活着,感觉他己经死了;有的人已经死了,却仿佛他还活着。我所记录的文字,具有文学的真实性,从史实到荒诞、从平静到高潮应有尽有。

山,有大山、小山、高山、低山之分;还有土山、石山之别;更有风景秀美和荒山野岭之差。不管哪种山,人们都能确认它;而真假北岳恒山即神仙山则是一个例外。

神仙山、大茂山都是古代北岳恒山的别名,它涉及到河北、山西两省,但核心是河北阜平县的台峪乡、大台乡,涞源县的马庄乡,唐县的石门乡、齐家佐乡。但有的人扩大范围说:古北岳,山首南至滹沱河沿岸;山尾北至桑干河谷之阳;山之东临伊祁山,盘古唐河沿岸;山之西到恒阳古道。我认为古北岳恒山,就是古北岳,不能随意扩大。古北岳方圆300多平方公里。较大山脉150余条,这么宏大的场面若干年以来,人们却对古北岳恒山知之甚少,对神仙山、大茂山的内涵和历史故事知道的更少,甚至连山名的由来也不清楚。

神仙大地,沙河东渐,今昔神仙,紫气西来,丰厚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化,为阜平、涞源、唐县儿女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人们自觉不自觉的受到古北岳文化的感染。同样,我们“申遗,,小道考察组也通过对古北岳的探寻,在这浓厚的历史文化大地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也丰富了我们的考察内容。

古北岳之谜值得探寻。历代帝王们或派使者在阜平神仙山脚下,祭祀北岳神的历史已被世人忘记。这段古老而又常新的历史,要用历史体现历史的演变内容和内在的逻辑方法,去研究它、去掌握它、去解释它。

但是,到了明末清初,特别是顺治年间,山西大同和浑源县相关文人和官僚政客,经过百折不挠的努力,终于将河北省北岳恒山(神仙山、大茂山)和北岳庙祭祀地一并改到山西浑源。从此获得了北岳文化资源的独有权。但也为广大正义之士所不齿。一些尊重历史、敢说真话的历史学家纷纷引经据典、著书立说,对北岳改封的荒唐之举,提出批评。典型代表人物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思想家顾炎武,他通过实地考察写出名著《北岳辩》,证明北岳恒山应在河北的理由;清代著名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胡谓和阎若璩(qn)等,都不同意把河北的北岳恒山改到山西。可多数人对北岳恒山的历史已经忘记。故此,笔者把它当作一把钥匙,到神仙山寻找过去帝王们祭祀北岳神的踪跻。

2009年7月初的一天,东方的太阳红似火,虽然还未直射大地,但大街两旁树上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树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垂着,都像得了病似的。马路上一点水气也没有,干巴巴地蒸发着热气,与空中的热浪连接起来,烫着行人的脸。酷热充满在空气里,发挥着盛夏的威力。我的居住地更像烧透的砖窑,烤得人们喘不过气来。

虽然是酷热之夏,但应河北大学董相岩之邀,只好顶着烈日,前往河北大学紫园,共同商讨考察古代帝王派人到神仙山主峰即古北岳太乙峰(俗称奶奶尖)面祭北岳神之路。

董相岩,保定蠡(Ⅱ)县人,中等个子,灰白头发,七十有余,但精力相当充沛,而且是一个乐观派,是河北大学的退休教授。他仍然发挥余热,每年带部分学生,利用假期爬山越岭,搞社会调查,并收到较好效果。我们二人相见,寒暄几句,就步人正题。

他说:“最近我参加了省政府有关部门在曲阳召开的‘五岳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申遗会。从此,古北岳恒山将逐步从学者视野走进民间视野。我们省主要是配合湖南‘五岳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申遗会,把北岳恒山在河北的历史及现状搞清。具体到我们的任务是搞清帝王们派人到古北岳即神仙山主峰面祭时所走的小道。我诚恳地邀请你参加神仙山的考察活动。你的家不就在神仙山一带吗?你该了解些情况。”

听了他的话我既兴奋又惊讶,我说:“第一,我只知道神仙山、大茂山,从未听说过古北岳这个名字。第二,我已是七十有四的人了,满头白发且已秃顶,还能登高爬低的吗?”

“那你真是身在庐山,却不知其真面目了。实际考察不就知道了嘛!就你这身体状况肯定没问题。”P1-3

序言

世上之事无限风光在险峰

人间讲仁有生之年看风云

这副楹联是我为本书作者、我的恩师、敬爱的峰云先生而作,也是我感悟恩师一生的真实写照和理解。恩师八十岁庚的年纪,依然伏案著书,仅此一点,就使我深深地感动!

这部记述历史,挖掘历史文化题材的散文集,是恩师三部作品中的最高境界和追求。他出生在这古北岳(神仙山)脚下的小山村,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追求和梦想伴随着老师一生。从他儿时的记忆,到少年抗日的经历,再到青年时期求学、工作和老年退休至如今,恩师一生坎坷,几经风云变幻,磨练出恩师的坚定信念,铸就了恩师的理想追求。

如果说,《涧底松》和《劲草》的出版,是恩师反映记忆性或自传体小说的话,那么《古北岳前世今生》则是恩师在精神追求和溯源历史两个方面奉献给广大读者的宝贵财富,特别是对历史的负责和尊重。恩师几年间,数十次实地考察,不顾及自己的高龄和劳累,翻山越岭,与年轻人一同下洞穴、攀顶峰,挖掘历史古迹,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走访数十位亲历者和见证人,记录随访笔记十几万字,为古北岳历史的溯源提供了一整套较为客观详实的依据性资料,为本书的编写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和当地人们的传统文化的历史沿革,传承和验证了古北岳历史几千年来的本来面目。由于清代开始将北岳祭祀地迁移至山西浑源也已经三百余年,河北作为北岳恒山的发源地逐渐被人们淡忘,甚至本身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作者基于给历史一个交代,给后人一个认识,给自己一个责任的心态,不辞心血完成了本书一次一次的修改,最终定稿,完成了自己的愿望。在本书出版之际,我依然作为老师的学生和忘年交,有缘先读恩师手稿,不由得又一次肃然起敬,心里总想再为老师写点什么表示一下敬意。我写此序实现了我的心愿。我很欣慰!

“恩师赞古岳,我心敬恩师”。纸短情深,聊表衷肠。是为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