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营销环境下的微博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及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已经成为企业营销活动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无空间和时间限制的巨大优势,使得网络经济时代的超时空发展扩大了企业各种活动的空间,企业可以通过借助互联网开展一系列营销策划活动来促进其品牌宣传和产品推广。在数字营销的大背景下,社会化媒体正在飞速发展,而其中被企业广泛应用的微博到底是什么呢?
1.何谓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micro blog),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从媒介属性上定义,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微博的定义。
(1)从关注机制角度看,微博用户之间的关注关系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
(2)微博传递的是简短内容,通常不超过140字(网易微博可发表163字);
(3)微博传递的一般都是最新的实时信息;
(4)微博是基于广播式的一种传播,其传递的内容是公开的信息,任何人都可以浏览;
(5)微博是典型的社交网络平台,也是到目前为止,社会化媒体中运用得最广泛、最成熟的一种。
2.微博打哪来
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它是2006年3月由Blogger的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推出的,其英文原意为“小鸟的叽叽喳喳声”,用户可以经由SMS即时通信电邮Twitter网站或Twitter客户端软件输入最多有140字的文字更新,这是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全新世界。
Twitter的诞生把世人引入了一个名叫微博的世界,与此同时,在国外大红大紫的Twitter也成为国内各企业竞相效仿的对象。从校内网起家的王兴于2007年5月建立了饭否网,开启了中国的微博时代。随后,叽歪网、做啥网相继上线,腾讯也于2007年8月13日推出了腾讯滔滔。从2008年初开始,国内微博发展进人了一个沉寂期,期间没有新的微博服务商出现,用户规模的增长也不快。经过一年多的沉寂,从2009年2月开始,国内微博开始焕发出新的活力,大量微博网站相继上线,用户规模激增,微博成为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新热点。2009年8月,新浪微博正式上线,“主打名人效应”的策略使其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微博。在其影响下,综合门户网站微博、垂直门户微博、新闻网站微博、电子商务微博、SNS微博等纷纷成立,甚至连传统媒体电视台、电信运营商也开始涉足微博业务。截至2014年6月,微博在全部网民中的覆盖率为43.6%,标志着中国已真正进入了微博时代。
3.微博的特点
微博作为一种同时具有微博客和社交网络特征的新型社会化媒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便捷性高。目前,国内各大微博服务商提供的微博客户端都免费供用户下载使用,客户端低门槛的使用权限奠定了微博高速扩散使用的基础。用户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不需要运用太多的逻辑思维来组织文章内容,只要会发短信就能使用微博,不需要复杂高端的技术操作,只要会使用手机或者电脑就能发微博,随时随地,一句话、几个字、一张图片、一条链接就可以实现互动交流,微博的便捷性显而易见。另外,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普及、网络覆盖面的扩大以及微博客户端的日趋人性化,用户对微博移动客户端的下载需求也日益增长。通过使用微博移动客户端,用户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来浏览、发布信息,这又给用户带来了便捷地浏览信息和社交的优势。
(2)互动性好。目前国内各种微博版本主要的呈现方式有“发布”和“转发”两种,大量微博以“转发”或“转发+评论”的方式携带源信息源评论进行传播。用户间单向的关注与被关注身份,决定了大多数用户在事件或信息传播中扮演围观者和倾听者的角色,任何个人都可以在围观倾听的过程中添加评论,让自己的评论成为源信息的一部分。这些评论由于附加在源信息上,因此也会得到一定的关注,获得相应的围观倾听者,这样既能保证个人即时发布信息,又能通过互动评论把外界信息引导进来,微博也能在传递中不断增加信息量,最后形成更大数量级的关注。
P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