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姆妈看这片繁花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奚淞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奚淞原名奚齐,专事绘画、写作;为台湾少数用西方美术技巧绘画东方佛教文化的艺术家。在文艺创作上,奚淞有着多元化的表现,他创作散文、小说,并将文学作品配合画作一同呈现。

《姆妈看这片繁花》收有三十三篇文章三十一幅版画及三幅白描作品,书中藉由文字,表达出对母亲恩情无尽的眷恋与崇敬。

内容推荐

《姆妈看这片繁花》图文并茂,收有三十三篇文章,书中有对双亲的回忆与感念,尤其是母亲,藉由文字,作者奚淞表达出对母亲恩情无尽的眷恋与崇敬。

目录

序 肖像画·唐衫·我

姆妈,看这片繁花!

母亲的儿时

观自在菩萨

在江苏的江北

早安!新店溪

孩子,不要哭!

美浓的农夫琴师

记忆中的面摊小工

夜宿山顶寺

癞皮狗

车上孕妇

孪生的星座

河滨家园

问卜

蛇店

冬日的海滨

茶花

盲者

卖金纸的侏儒夫妇

赠梅

花与笑

有河流的乐园

蟑螂的胜利

捞油的渔民

回眼·莫看!

在电影院里

惜福

七夕

乡愁与远方

大悲心和观音画像

孩子,我在未来的街头等你!

附录一 玉兰三篇“代后记”

附录二 天上人间

附录三 我的生活与艺术

试读章节

母亲的手,灵活而优雅,像菩萨的手,无时无刻不在照顾和护卫着家人。

有一回,父亲大概是被照拂得太过,有点不耐烦了,抱怨道:“你看你,终会把家里的孩子都宠坏——”

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把手插进棉袄里暂时躲藏。这双手自有奇特的生命,一不小心,就会烹煮出过分精致的菜肴、织出太厚暖的衣物,这是她自己也无法控制的事。

我童年最深的记忆,也相关于这双手。

幼年时,因为战乱,我一度远离双亲,寄养别家,直到五岁才重回父母身边。

回家后的我,忽然从乖顺中爆发了躁恶的脾气,经常与哥哥们缠斗不休,时时啼泣撒赖。出于一种难以表达的心灵匮乏和饥渴,我做一切行为,无非想博取父母的关注,特别是母亲更多的优宠。

记得是一个冬夜,我终于有机会傍着母亲睡了。我蜷缩、隔着黝深如洞穴的厚棉被,依稀感觉到母亲平匀的呼吸。我悄悄伸出手,像伸向无穷遥远的世界,朝母亲的方向。

姆妈!我摸到了,你的手!

母亲并没有睡着,在黑暗里,她也轻轻回握了我的。

我的心狂喜、跳跃。一切过早的忧伤和不安,都在母亲温暖的一握中平抚。

在此后的岁月里,我是如何依恋着母亲的手啊。直到因过分熟悉,而终于无视这双手的存在了。

成长后,另一种向往和饥渴,导引我去探索属于艺术的天地。我又离开了家庭。这回,我走得远,那是大学毕业后,到地球另一端的巴黎去学画。

而父亲竟遽然去世了。

父亲一向自夸强健,他的死讯带给我的震撼多于哀伤。当我慌忙搭机飞返台北,更令我惊骇的是母亲的模样。一身未换洗、不合身的灰布丧服,骤然霜白而蓬乱的头发上,胡乱结一朵不成形的白棉线花。看见我,枯而黑的脸颤然,仅咧开嘴,显示了无言而黝深的哀恸。

我在巴黎三年,任性地做自己艺术家的梦,不察觉间,岁月竟来催讨所有积欠了。父亲去世,母亲能健康而平安地活下去,应比一切都更重要。

我从旧书摊买来一大堆内容轻快的杂志和小说给母亲,希望能转移她凝定不化的哀伤。翻开书页,她视线茫然滑开。我这才发现:她不只是失去了阅读的习惯,视力也坏到早该配老花眼镜了。

我烹煮一些肉类食物,笑闹地端到她面前,想引动她的食欲。母亲千百无奈地咬嚼两下,趁我转身,又偷偷把食物吐在碗背后。我这才发现:她不只是因悲伤而忌肉食,她的臼齿早已缺损多时,并没有人促她去装假牙。

谁想到一径照顾人的母亲,其实已经到了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呢?

配眼镜、装假牙,母亲都顺从地做了。可是,母亲仍不爱吃,也不看书。她两手像是无事可做,一支香烟接着一支香烟地抽,从笼罩的烟雾里,追寻往事踪影。

为逝者折纸钱的时候,母亲的手才又活起来了。银亮的冥纸,在她的手上灵巧转动,瞬息问成为平整的元宝,翻飞飘落在她膝间的竹篓里。这时,她对自己仿佛有片刻的满意,抬头半开玩笑地问我:“反正我已经没用了,到纸钱店接工作,折银元宝赚钱罢!”

看母亲折纸钱的手,学美术的我有了新的狂想:为什么不让姆妈学画画呢?

母亲无奈地说:“你不要再寻我的开心了,我哪里能画画?”

趁一股孩子胡闹的狂劲,我把画架、画板、画纸、画夹和彩笔都准备好,一股脑堆置在母亲面前。看到这一切郑重的装备,母亲呆了。

以后,好一段时日,我假装不在意,偷偷观察母亲的动态。我看到她在画架前片刻的徘徊、片刻的犹疑、片刻的尝试。这一生没有为自己做过多少事的她,开始怯生生地拿起铅笔,试着在纸上轻淡地画一粒花生米大小的孩子,然后匆匆忙忙涂抹掉,深怕别人看见。

我没想到,真有这么一天,母亲会认真而着迷地画起画来呢。她从旧书里翻出一些过时的画片,以刺绣般的耐心,一笔一笔地临摹。

一天,母亲在房里独自大笑起来。许久没听到母亲笑声的我,惊奇地冲进房,只看她一边笑、一边遮掩画纸。

“画得好丑,难看死了。”母亲笑着说。

我看到了。画的是一个三十年代打扮、穿旗袍的女人,侧身站立镂花的窗边。稚拙的铅笔痕擦了又改,直到那苗条的女郎天真地巧笑起来。原来,母亲临摹的是金嗓子歌后周璇的旧照。当周璇高歌“龙华的桃花”时,也正是父母亲在上海相识、相恋的年代!

从记忆深处寻到图像,母亲的郁结似找到宣泄出口。她居然一张又一张地画起画来了,起初画妇人、孩子,然后就狂热地画起花来,黑白的画面上,开始添加颜色,由淡雅趋于绚烂。

看母亲蓬松着斑白的头,鼻端架了老花眼镜,聚精会神凑近艳丽的花朵细心描绘,有时竟连炉上煮着饭菜都浑然忘却。我才了解到:在母亲心底,也藏着一个从未被人注意过的艺术家呢!这艺术家是子女长成、丈夫去世后,才被释放出来的。

P004-007

序言

肖像画·唐衫·我

对于我的文艺倾向,父母亲自始便不曾给予任何干阻。回想起来,他们甚至教给了我最重要的一课。

父亲年轻时,曾因担忧生计无着,从师傅苦学过一阵炭精肖像画。以为挟薄艺也能独闯江湖,维持起码的生活。后来父亲另闯事业,一生便没有再动过画笔。

烽火战乱,父亲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这其间,生命财产可以轻若鸿毛,随手抛弃,然而父亲却紧挟着他的“出师之作”——一对炭精肖像画,我的祖父母。

隔了半个世纪,年迈体衰的父亲将肖像珍重地交给我。炭精手绘,转烧于江西素瓷板面的画像,装在厚实的雕花木框里……接到手上,我不能不深深察觉这对肖像画分量的沉重了。

肖像挂在饭厅墙面。每当我拿起饭碗,一抬眼便见到作前清装束,神态雍容而肃穆的祖父母像。家族,中国。素未谋面,却如此熟悉。像迢迢辽辽,却又无比临近……父亲教给我的,与其说是艺术,不若说是藉手艺透露出来,中国人深挚的血缘情感罢!

父亲过世后,内心寂寞的母亲,忽然拿起从未接触过的画笔,热情地画起花来。看母亲戴老花眼镜,白发飞蓬,全神贯注于绘画的神情,着实令人惊异又好笑。但画纸上竞出现那一球球、稚拙而可爱的花朵。除了母亲骨子里藏着天生的艺术家,又如何解释?这位艺术家,在家务中躲藏了六十年。

为打发时间,母亲也为我缝制唐衫。一针针均匀又细密的针脚,混和着移转的日光,棉布唐衫完成了。穿上身,何等轻柔又妥帖!

便是如此优雅、寡言、深恐惊扰世界的母亲。那日,她见到窗外夕阳,忽揣起所有的水彩画具,在阳台上狂烈地挥洒起来。与一寸寸匆匆下沉的夕阳竞走,十多分钟,她就完成一张夕阳风景。画完,掷笔,哈哈大笑。

母亲病逝后,我常中夜惊醒,觉得母亲一直想对我说些重要的话,却不及说出口。

是唐衫上细密的针脚。是西沉夕阳炽燃的颜色。是母亲欲吐未吐,代之以微笑的容颜……这一切混糅起来,就成为母亲最后的秘密了。

就形式上的艺术创作而言,我比父母那一代享有更多的机会。自幼涂鸦,少年时狂耽于文艺,赴法国巴黎接受新艺术的冲激……回国后,即使工作百般繁忙,绘画和写作依旧是我生活中不绝如缕的主线。如今,收集零星创作,也能集结成书了。

很想把这一本书献给已不在世上的父亲和母亲。

然而仰头看父亲遗留的肖像画,低头摩挲母亲手缝的唐衫,我渐渐明白了其中深意——无论如何,要尽情尽性地活着,热爱生命,并追寻生命所可能有的最高完成。世间一切艺术或手艺若显出它的重要性,不过出之于此罢了。

这是父亲与母亲教给我的艺术。

这也是人人拥有的艺术!

后记

玉兰三篇“代后记”

1玉兰花树

幼时,庭院里植有一株枝叶亭亭的玉兰花树。因为它长叶而不开花,便有人建议:“只要在树干上钉大铁钉,它就会开花了。”听来离奇,又仿佛残酷,家人并没有如此做,便也不知这话的真假。但不知怎地,在玉兰花树上钉钉子的意象,却一直记在心头。

厨川白村说:“文艺是苦闷的象征。”如果把人的创作比作花,则枝叶间纷纷不自禁的绽吐,可缘起其锲入年轮深处的一根钉?而追索每一朵花的来处,必得循汁液流动的黝黯管道,寻找那最初的伤楚了。

毕竟人生的苦闷并不如一根生锈的铁钉般易找。在具备更高的视野之前,我们也难窥生命之树的全貌。

此苦闷之所以成为苦闷,伤楚依旧保留伤楚,而人的创作继续……

2容颜

记得有好长一段时日,少年的我着魔似的在纸上寻找一种容颜和姿态。非现世的,却在梦想中呈现得如此清晰,驱迫我动手实现。

课堂里,我什么都听不进,只顾在书页空白处,反复试涂着眼、鼻、口的形状。放学回家,便关在卧房里,把试验的结果用炭条转绘在大图画纸上。

涂了又涂,擦了又擦,炭粉染乌,沾带干馒头屑的画纸上,逐渐浮显出人像的裸肩和容貌。

应说是异国的、神秘的吧!宽高的额,阴影中的眼不寻常地俯视瞪大,像正观看自己合捧于胸前的手掌。而空虚的手掌里,并没有任何东西。

眼见画像的接近完成,我陷入几近病态的亢奋中。同时,也有着深深的不安。

把梦想倾注于画纸,成为具实。而画中人物的具实性,却反耗弱,冲淡了我的梦想。以至于我深深怀疑起来:究竟他是?还是小是?

仰向天,虚空的手掌里,仿佛透出一点海白的光晕,反照出画中人下颔及口唇的轮廓。在那儿,紧抿、深藏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笑。

是斯芬克斯的脸啊!沙漠里伫候千年的斯芬克斯,在某个月光夜晚,向旅人开启石质的口唇,投以模糊的谜语。

……是?还是不是?

向往于艺术家生涯,少年的我,面对自己辛苦创作出来的人像,疲倦又茫然了。

作品能证实我能做艺术家吗?其实,当时任谁只要给予我一声不屑的嗤响,我可能立刻撕毁画纸,躲进黝暗洞穴。而给予赞美,又何异将我吹举,飘飞向充满风帆与桅樯的碧海青天。

毕竟不能自信。我虽把画像悬挂墙上,却关紧房门,始终没有邀请任何人来观赏。

直至时间过去,画像由墙壁消失,只剩下一方淡淡的壁上尘痕。

而那不可思议的人脸,却又在心里复活,并且随年岁的增长,越发显得清晰了。

3礼物盒子

若能把一份自己也觉得重要的创作当作赠礼,无羞愧的,赠给你,该是多愉快的事!

可以是图画,也能用文字,我渴想传达一份生命之感。然而,由于生命本质的丰厚与深邃,总也使创作成为心余力绌,辛苦万分的描摹了。

因此,想送给你的礼物,具体来说,只不过像是一只试图包装生命的纸盒罢了。

也只有在盒面,我才能布置了图与文,期望藉了形容,使内在的本质得以具体化呈现。

是一只方形、六面体的礼物盒子。且邀你看看我所能做的一切:

首先,我要倾倒并混合一切颜色,使盒子底端的一面,呈现最浑厚的色彩。那是大地。

朝天的盒面,我当然要画上云。而且,我想用文字写——“看云,看飘逝的云。有时却发现:云和仰望云的脸竞如此相似……”

布置围绕中心的四面盒壁,我能不能把虚无与华丽,快乐与悲伤的相互依存性,一并用文字表现出来?

“……或许就如同无色、无味、透明的水和空气,虚无给存在以滋育。”

“盈盈满满的春花啊!对于人间的美,谁敢说:只是为了生殖……”

“……悲哀的时刻,莫禁锢眼泪。”

“如果可能,请在熙攘的人群、街道的转角,对我微笑,我将永远记镂心底……”

如此任意发展、延伸下去,礼物盒子的六面俱都将抵达斑斓、混乱,以至于不堪承载的地步了。

或许,就让我把礼物纸盒裁开,重叠摊平成一本书的形式罢。

读这本书,请别忘了:它原本只是一个礼物盒子,想装载的,是更尊贵的东西。

书评(媒体评论)

我初识的少年奚淞,有时多愁善感,偶尔狂放不羁,然而他那颗永远不沾尘埃的赤子之心,却一直是他面时人生疾苦常兴悲天悯人情怀的由来。

就因这颗赤子之心,奚淞表现在他的艺术里,总有一份童稚的新鲜和好奇。

——白先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