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凹,原名魏平,知名诗人、人文地理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2年春天生于四川都江堰,6岁随家迁往人巴山,31岁返回成都。1986年与人创建端午文学社。1992年出版个人处女诗集《大师出没的地方》。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6年加盟“中间代”成为其代表诗人,同时开始“凸凹体”写作并在诗界形成新的影响。
《石板宅日思录续录(精)》为《石板宅日思录》的续辑,收录了凸凹近一年的日记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石板宅日思录续录(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凸凹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凸凹,原名魏平,知名诗人、人文地理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2年春天生于四川都江堰,6岁随家迁往人巴山,31岁返回成都。1986年与人创建端午文学社。1992年出版个人处女诗集《大师出没的地方》。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6年加盟“中间代”成为其代表诗人,同时开始“凸凹体”写作并在诗界形成新的影响。 《石板宅日思录续录(精)》为《石板宅日思录》的续辑,收录了凸凹近一年的日记集。 内容推荐 《石板宅日思录续录(精)》为《石板宅日思录》的续辑,收录了凸凹近一年的日记集。日记内容涵盖作者的创作、阅读、所思所感、工作体会、友人交往、生活琐记,有生活中的小事,也有对文学创作、人生的深刻思考,内容丰富充实,文笔生动自然,记载了作者的生活经历,体现了作者的文学历程、思想历程。 目录 自序 2013年8月 2013年9月 2013年10月 2013年11月 2013年12月 2014年1月 2014年2月 2014年3月 2014年4月 2014年5月 2014年6月 2014年7月 试读章节 今天,中、美、韩、朝,都在举行朝鲜战争停战纪念,虽出发点不同,但立足点相同,就是不战。战争无论正义与非正义,都是人类的灾难,都意味着财产破坏、生灵涂炭。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战争都没有全胜者,留下的,都是回味不尽的伤痛。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为什么是旷世经典,因为它是对战争的深刻反思,揭示了战争戕害人性的本质,它呼吁人类的和平,有伟大的人道主义意蕴。 西方人有一个口号,要做爱,不要战争。 这不是哲学家的提炼,而是参战者大难不死之后的生命感言。 江苏沛县84岁老人张悍华,退休之后,把余生都用来精心守护烈士陵园,清理杂草和垃圾,开荒种植花木,被誉为“中国好人”。只因为他年少时亲眼目睹了八路军72位战士与日军激战而全部壮烈牺牲的场面。亡灵每天在他耳边啸叫,他灵魂不安。他其实是在代替生者赎罪。 “好人”的氛围 2013年8月2日(星期五),阴转晴 全天写作有关“好人沛县”的散文。 在各地都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大环境下,唯有沛县理直气壮地确立了“好人沛县”的建设目标,表现出面对现代社会的执政眼光。 沛县立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根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在体现,让“好人不吃亏”从一个口号和愿望变成实实在在的制度设计,通过制度和体系的保障,让“好人有好报”的价直导向演化为社会共识、社会氛围和全民崇奉的道德风尚,真正做到了让好人在政治上有待遇、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被关照、社会上受尊重。因而走上“以好人促文明,以文明促和谐,以和谐促稳定,以稳定促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 他们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好人”,中国“十大好人”评选中,沛县就占了四个。他们通过“好人效应”引领社会,致使官气正、民风淳,全县上下有了共同的道德基础和价值取向,因而就凝聚成了强大的内在动力,自觉地为家园而歌、为家园而战。虽不着眼于GDP增长,但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却不断攀升,在徐州县(市)中率先全面进入小康,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由第84位跃居第77位,其道理就在这里。堪可谓,万事兴,兴在同心相求,万民福,福在共知荣辱。 沛县的执政理念,有深刻的人性基础,因而不是做秀——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样是十个人相处,如果其中有九个君子,一个小人,那么最后,就会变成十个君子;如果其中有九个小人,一个君子,到了最后,君子也会被同化为小人。人性,同时有向善、向恶的双重本性,其消长转变,关键在环境、在氛围。 顺生 2013年8月3日(星期六),晴 早间在机关食堂吃饭,区纪委汤连成副书记问我,老兄,你为什么总是精神焕发,充满活力? 我说,无他,只讲“顺生”。 所谓顺生,就是不做主观设计和规定,在生活、工作和事业的各个环节,都顺其自然。 不信奉什么“早睡早起身体好”的养生之道,不困不睡.不醒不起,保持自然睡眠状态。 说工作,就认认真真地工作,把手头的事做好,不懈怠,不糊弄,也不贪求回报。 说生活,就认认真真地生活,吃就吃饱,喝就喝好,笑就笑倒,百无禁忌,率性而为。 说写作,就认认真真地写作,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只关心手下的字词,不关心之外的声名。 总之,珍惜现在,享受当下,不问长远,不计人非,得就得了,失就失了,一切泰然处之。 疚而怨 2013年8月4日(星期日),晴 上午在办公室写命题作文。 北京作协与丰台作协联合搞“情系永定河”征文,应者人稀,北京作协秘书长王升山便打来电话,说,你是咱们作协散文委员会主任,应该带头写。 刚一切题,就接到小儿电话,问我之辖地,有没有同时能容两个人写作的处所。我说,当然有,我有秘书处房门的钥匙,那里正有两台电脑,可开门供你用。 俄而他至,面有愠色,云儿媳不悦,不愿与他同来,所以,您的那个房间就不用了。 问儿媳在何处,他说就在楼下,他岳母的办公室。 我说,那我去请。P2-4 序言 我的日记体散文集《石板宅日思录》出版后,不期获得了很好的反响,一些文坛友人,譬如赵佳琛、彭程、邱华栋、王开林、古农、杨荣昌等都把其作为枕边书,“珍惜地”阅读。彭程甚至说,读我的“日思录”比读我的小说、散文还令他襟怀大开,简直到了不忍释卷的地步,因为它见人见性,也能见到作者的来路和思想的闪光,有切实的受用。 得到认可,受到鼓舞,遂把这一年来的日记再进行整理,作为“日恩录”的续录再交王平先生主持的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关于日记的写作,我在《石板宅日思录》中有过阐述,为避免冗文,特移录于此—— 我觉得,日常生活太平凡,都是庸常琐碎之事,可记录者不多。或可以说,日常生活是一盘散沙,沙上不长禾苗,更不长嘉木,几无示人秀色。但偶有金屑,被掩埋其中。所谓日记,就是沙里淘金的努力,在无价值处提炼出价值,在无意义处升华出意义。记日记的企图,其实就是抵抗健忘和过分的凡俗,在“超越”的层面上有所作为,让人的生物存在,有灵魂的点点闪光。 所以,我的日记,不是俗生活的原生态记述,而是灵魂生活登场时的掠影,为的是把那些稍瞬即逝的片段定格,裨益于今后的生活。通俗地说,我的日记所记,是:记读、记思、记情、记趣、记悟、记痕。其中的记痕,可以是游踪,也可以是心路历程。 也就是说,我的日记,少职业行为的记录,多与文学生涯和精神生活有关。可谓不事雕琢、不求周正的文学札记。是读书的笔记,是自由的思考,是情感的发泄,是趣味的呈现,是顿悟的捕捉,是心象的袒露。可以自娱,也可以示人,思想含量、情感温度、人文品质都是在的。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是受了梭罗的启发和影响。他主张文字的“有机”,要写得朴实而亲切,有现场感。而日记体散文,正是有机的文字——在作者率性的书写中,文字本身仿佛是活的,富于质感和血温,思想不是突兀、游离和武断直陈的状态,而是借助与之对应的日常生活、自然事物和社会现象进行表述,这样就有利于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并产生广泛的会心与共鸣。这也体现了在精神世界中,人与生活、人与社会、人与万物、甚至包括人与书籍之间有着原初的和谐与统一,是完全可以相互作用、彼此融通,并生发出意义之外的新的意义。 好像苇岸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虽然他疏于创作,却勤于日记,而且大部分“正经”作品,都是以日记文字作为“母体”。 坦率地说,日记体散文的写作,是我瞩目“远处”,以生活为本、以思想为重、以精神为上的切实努力和存在证明,意在摆脱世俗风尘的遮蔽和凡庸欲念的束囿,呈现出更大的心灵气象和更高的生命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接受赵佳琛博士的建议,这次的辑录,在每则日记之前都加上了题目,以规范文本、凸显主题、方便阅读。 是为序。 2014年8月1日于北京昊天塔下石板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