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田留与子孙耕--爷爷给孙儿的私房话(当代版传世家训)
分类
作者 房国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房国东先生大著,正是应着时代的呼唤,适时来到了读者面前。2014年2月份中央召开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让“正能量”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强调教化,归拢民心,讲空道理不行,要细化到家庭,细化到孩子,而“家风”、“家训”的传承,是最贴近百姓的教育,《心田留与子孙耕》的普世价值也正在这里。

内容推荐

房国东编著的《当代版传世家训·心田留与子孙耕:爷爷给孙儿的私房话》是爷爷写给孙儿的家训,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出发,引经据典,讲述如何做一个正直优秀的人,可作为青少年修身励志读物。书中写给他孙儿的“私房话”,可谓一种现代版的传世家训。其生命意义与活力在于给许多爱而无方、教而无术的家长提供了一部可读、可亲、可近的优秀家庭教育读物;对许多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不乏是一部指导人生方向的宝典。

目录

一部极具教育价值的当代家训(序一)

用江湖之火,燃庙堂之香(序二)

心田留与子孙耕(作者自序)

1.青春的定力

2.选择读书

3.健康第一

4.崇尚节俭

5.慎重交友

6.提升人格的力量

7.善待老师

8.交际力是最重要的生存能力

9.习惯的力量

10.文化素养的养成

11.创造性才能

12.管理好自己的人生

13.懂得谦卑

14.学会说话

15.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16.自胜者强

17.蕴蓄生命的地力

18.学点辩证法

19.教训的价值

20.金钱是一把双刃剑

21.人生有悔

22.学会与人合作

23.改变思想的重要性

24.懂得求助

25.掌握分寸

26.现代人的适应力

27.知人与自知

28.关键时刻的选择

29.婚姻八要

30.职业选择之我见

31.如果你想创业

32.能像罗文上尉那样么

33.杂说送礼

34.官场十悟

35.爱国情怀

36.信仰与迷信

外一篇 可怜天下父母心——《心田留与子孙耕》的题外话

后记

试读章节

青春期正是为理想播种的季节,是为一生奠定基础的季节。青春期里,如果没有美丽的梦想,没有健康的追求,没有信念和激情,就会像迷途的羔羊,他的生活就会乏味,他的生命就会消极。然而,仅仅有激情和理想还不够,还要订出一套严密的计划,并且要以踏踏实实、稳扎稳打的态度,去充实自己,实现理想。可是,年轻人往往由于缺乏“定力”,而使理想付诸东流。

“定力”,原本是佛家语,指禅定。广义地理解,是说有定力的人,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心地清净,正念坚固,不为名利所牵绊,不被假象所迷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做事情善始善终、有所成就。

爷爷这里借用“定力”这个词,强调年轻人应具有“坚定的自我控制能力”。

爷爷六十岁了,自己经历过青春期,也看过无数别人的青春期,由于曾当过八年中学教师,与各种各样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打过交道,深深感到,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若不得法,容易让孩子走上歧途,而孩子本身缺乏定力,也容易迷失人生方向。

依爷爷六十年人生的感悟,认为青春期的孩子,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增强自己的“自我控制力”。

第一,要清醒地认识到青春期的孩子“还无知”的弱点,能及时调整好学习心态。从普遍规律上看,这个时期的孩子总会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已经什么都懂,对大人们的劝诫、叮嘱、教导,大都持逆反心理,不爱听,不想接受,甚至会拗着来,这往往令大人们又焦急又无奈。

爷爷也有过这样的阶段,年轻时也曾自以为自己比大人懂得还多,而把大人们的意见当耳旁风,不但不懂得尊重老人,反而认为老人们太好唠叨,净瞎操心。直到三十多岁以后,才意识到自己十几岁时是那么浅陋无知,那么荒唐可笑。如今六十岁了,多么希望再有哪怕一天的青春期呀!如果可以重来,一定要好好珍惜,绝不荒废自己的美好年华。可惜,时光不能倒流,人生不能重来。那么,我的孙孙正是处在这样的花样年华,能不能汲取爷爷的教训、弥补爷爷的缺憾呢?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好自以为是呢?原因就是,他们年龄所限,经历的太少,知道的太少。一句话,是无知造成的。

说青春期的孩子“还无知”,孙孙可能会不以为然:“我从小就能操作电脑、上互联网了,知道的东西不比大人少,怎么还无知呢?”不错,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现在的孩子了解到的东西可能比大人多,但见到的听到的多并不等于就是“有知识”了。爷爷这里说的“知识”,不仅仅指书本知识,更包括一个人的智慧。知识来自别人的传授,而智慧来自生活,是自己应用知识后获得的经验。经验的积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显然,一个孩子,对如何处世、如何待人接物、如何深刻完整准确地分析事情内在本质……这些东西不通过大人的言传身教、不通过自己认真思考和切身体验是学不到的。如果年轻轻就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了,正是缺乏对自己清醒的认识啊!

学然后知不足。一个越自以为是的人(“自以为是”与“自信”是两码事),越是没知识的人;一个越是缺少知识的人,越认为读书无用,越认为自己无所不知。缺乏定力的青少年,往往不爱读书,而越不读书,越不明理;越不读书,见识越少;越是见识少,越固执己见。《观物外篇》言:“人而无学,则不能烛理;不能烛理,则固执而不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呀!

不学则以为自己无所不知,这是规律。在这方面,爷爷举个例子来说明。

爷爷上小学时,要跑到八里地以外的村子去上学,每天要过一条河,上学放学,都要卷起裤腿,手拎着鞋,小心瞠过去。当时在我眼里这是一条非常大的河,感到很恐惧,认为这是天底下最宽的河了。其实呢,是只有十几米宽的河沟,可是在小孩子的眼里,却大得很。后来跟大人们到二十里外的雅鲁河边去捕鱼,哇!一见到大河,好宽好宽,一颗石子都扔不到对岸,心想这一定是天底下最大的河了。又后来跟大人们到富拉尔基你姑太奶家串门,大人们领我到嫩江边玩,呀!浩浩荡荡,一眼看不到边,感到江那么宽阔,才知道雅鲁河并不是天底下最大的河。后来上高中时,在“文化大革命”(那场文化浩劫)之初,借红卫兵大串联的机会,到过武汉,站在武汉长江大桥上远眺,烟波浩渺,天水相连,感到长江是那么浩大。等回到富拉尔基再见嫩江,感到嫩江竟是这么窄小了。再回农村老家,见到当年的小河沟,自己竟感到好笑,笑那根本都算不上河的一道沟渠,当初怎么竟被自己认为是天底下最宽的河了呢。后来工作后,一次我到海南省,从广州坐轮船回大连,在公海上航行五天四夜,极目远眺,水天一色,浩瀚无边,巨大的客轮就像一片小小树叶儿在波峰浪谷中飘摇。看了大洋,回头再看渤海和长江,又显得狭小了。爷爷说到这里,你别笑,那个时代,还没有电视,不走出去,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现在,当宇航员在太空回望地球时,与浩瀚无垠的太空比,地球又微不足道了。P2-4

序言

世事无独有偶:刚给一个从事地产、生物技术等行业,资产有几十亿元的家族企业内部成员做了“跳出富不过三代魔咒”的演讲,回后刚坐,房国东先生来电,邀我为他所著《心田留与子孙耕》作序。二事连至,令我感慨:中国人的家庭建设水平又步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注重物质财富的积累进入关注人本身与家族成员生命质量上来。这是中国家庭发展的必然,更是中国社会的进步。

我是在一次参加有关家庭教育的公益活动时,结识国东先生,并有幸读到他的《心田留与子孙耕》这部“家训”的。作为一名倾心家庭教育的学者,我为有这样一部著作的产生感到欣喜,并对这部书能够促进“中国的家庭教育水平步入一个新阶段”寄予厚望。

20世纪70年代末,国门开放,至今已过三十年。这三十年,应为“中华民族亘古未有之大变革”,绝大部分国人走出饥饿与贫困,迈入衣食无忧、广厦安居的小康时代。但在以无限资源消耗、廉价劳动力为代价获得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称誉的背后,是国人素养、家族产业可否持续、独生代弊端、社会诚信缺失等多重问题阻碍着我们的国际化、市场化、民主化之路。从穷到富易,从富到贵难。如同美国著名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所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与品德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围绕国人素质与国家软实力等因素,西方的许多预言家在唱衰中国。这些言论催我们警醒与反思。掩耳盗铃般地无视问题,或夜郎自大,只会使中国的家庭与社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这从两类群体可见一斑:中国家族产业第一代创业者平均年龄在55~65岁间,未来十年,家族企业全面进入“接班人”状态。出人意料的是,只有18%的富二代愿意接班。究其原因,既有代沟、富二代钟情虚拟经济、对传统行业不感兴趣等诸多因素,更多的是第一代创业者为了票子,忘了孩子,忽视了后代的培养与教育。他们面对这些温室长起来的树徒有叹息。更多的普通家庭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被身边六个长辈呵护、溺爱,成长的阶段,只会上学读书,不会应对生活的挫折、困境,当他们走进职场与社会,包容、协作、勤奋、诚信、担当等素质严重缺失。我们的教育培养了一大批考场上的英雄、职场上的狗熊。应试教育的弊端、家庭教育观念的错位,使许多手持亮丽文凭的孩子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一旦无白领岗位可就,又不屑于蓝领工作,很多孩子成了退居家庭的“啃老族”。

一个成熟的民族与家庭需要优秀的成员与文化引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内忧外患而持续发展,家文化作用巨大。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同构,产生无以估量的凝聚力。家训、家教、家风,绵延世代,至今仍是许多优秀家族的治家法宝。大儒曾国藩留有四句遗嘱,让后代“慎独”、“主敬”、“仁爱”、“力行”,曾家后代个个成人、成才,没有一个败家子。曾国藩说从三个地方就可看出一个家庭的兴败:一看子孙睡到几点起床,二看子孙是否做家务,三看子孙是否读书。所以民间有“越富越读书,越穷越养猪”之说。

前年承以色列驻华使馆安泰毅大使之邀,赴使馆畅谈中以文教交流话题,获赠《以色列:小国强大的内因》一书。今天以色列以其巨大的成就与公认的实力被誉为“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犹太人成为智慧与财富的代名词。其成就来自哪里,这本书归纳为六点:一是家庭,二是化逆境为机遇,三是厚脸皮(高情商之形象表述),四是教育,五是勇于实践,六是奉献。从中可见家庭的作用与力量。犹太人中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堪称不可思议的奇迹。这个家族19世纪全盛时据称掌控了欧洲四分之一的财富。至今已逾十代,产业遍布全球,去年巴黎一份年报说罗氏家族现有资产在86。2万亿欧元。家族产业创始人梅耶1812年去世时所留遗训,后代一直视为神圣。罗家祖训:只要你们团结一致,就所向无敌;你们分手那天,将是你们失去繁荣的开始。

一个家族传承后代最有价值的是精神而非财富。在很多的文化与家典中,多凡把一个家族的兴旺标准归结为金融资产的多寡,极少明白财富是由人力、智力、金融资产构成,更少有明白若不积极管理人力、智力资本,金融资本将无法存续。

王岐山同志曾推荐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告诫全党同志,当时法国的经济繁荣反而加速了革命的到来。革命的主因是腐败与社会秩序、国民道德的衰退。狄更斯的《双城记》形象地描绘了大革命前夕法国社会的状况:这是一个最美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带给我们中国的是丰富的物质财富,但国民道德水平与人口素质令人汗颜,映现在世人眼中的是:我们面前应有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尤其是在少子化时代,许多家庭对孩子未来人生的高期望值与高定位,使许多孩子失去了自我、成长的快乐与科学的人生走向,带给家庭更多的是无奈、失望与愤懑。

可见,家庭教育事关家族兴衰、民族昌盛、国家安危呀!

因此,我们太需要用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来提高全民素质了!中国的家庭教育需要具有民族性和普遍指导意义的“教材”,中国社会的发展呼唤可以匡扶社会、拯世易俗的“家训”类精品!

而房国东先生大著,正是应着时代的呼唤,适时来到了读者面前。2014年2月份中央召开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让“正能量”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强调教化,归拢民心,讲空道理不行,要细化到家庭,细化到孩子,而“家风”、“家训”的传承,是最贴近百姓的教育,《心田留与子孙耕》的普世价值也正在这里。

这些写给他孙儿的“私房话”,可谓一种现代版的传世家训,其生命意义与活力在于给许多爱而无方、教而无术的家长提供了一部可读、可亲、可近的优秀家庭教育读物;对许多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此书不愧是一部指导人生方向的宝典。“家训”通篇饱蕴着深情大爱,引经据典,现身说法,字里行间,充满智慧,其主旨正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相信,每一个关心孩子成长、注重自身品格修炼的人,都会从中得到启迪。

我对我们这个民族的繁盛和发展是充满信心的,因为我们这个民族从来不缺少慷慨悲歌、直面危局之士,他们总会以智慧、勇气赢得掌声。国东先生历时五年,殚精沥血,数次精修细改,推出了这部力作,这种“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情怀,正是我们这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无穷动力。

如今这部书得以面世,无疑对丰富家文化宝库、对推动家庭教育,有积极意义。

借房先生著作出版之际,聊发数感,求教广大读者,让我们共筑和谐社会、幸福家庭之梦吧!

后记

脱稿之日,深深地长出了一口气,感到有一种“完成一项重大使命”般的轻松。如果,我能为后来人留下一片可供他们勤奋耕耘的“心田”,不日能收获属于他们自己的智慧之果,则是我莫大的快慰……

当年这个孙子的降临,的确让我喜出望外,心想一定好好培养。可是,自己已逾花甲之年,谁知道上帝会不会给我这个机会呢?心想,还是未雨绸缪,把要说的话先写出来为好。于是,思接古今,放怀天地,倾心注爱,秉笔疾书,写下了这二十万字的“遗嘱”,这也是“无意插柳柳成荫”吧!写完最后一个字,手抚心血凝成的“秘籍”,还颇有一种“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的惬意呢。

如今能正式发行,想象着将有更多的读者从中受益,自己一点绵薄的爱能化为春雨,造福人间,又是何等幸福的事。

老朽用“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来形容此时的情境,当不为过。

至于这本书有怎样的价值,就只有期待读者和时间的检验了。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有那么多好亲朋、好同事、好恩师、好领导,我感到欣慰。在我的身上曾寄予着他们热切的期望,承沐过他们悉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关爱。我不敢懈怠,也不敢颓废,我在竭尽所能,用我的一生,来回报这一切!在这里,再次用我心血凝成的这本书,表达我对他们的敬意和谢院!

作为家族的一员,我自己并不成功,有太多的辛酸和苦痛。但是,为传承好家风的“这一棒”,我一直在努力尽着自己的责任。我期待家族的后来者“每一棒”都跑得更好、更远……

苦难可以让人深刻,岁月会凋零一个人的容颜,但心灵却可以日渐充实。我自信,从充实的心灵中流淌出的智慧,将惠及后人,光耀千秋!

我热爱生活,还有无数未竟的心愿,寄希望于后辈们来续写……

作者

2009年6月25日

书评(媒体评论)

这些写给他孙儿的“私房话”,可谓一种现代版的传世家训。其生命意义与活力在于给许多爱而无方、教而无术的家长提供了一部可读、可亲、可近的优秀家庭教育读物;对许多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不愧是一部指导人生方向的宝典。

——教授赵刚

因为文字问充满了智慧和爱,这些平实的语言也散发出了不朽的光芒。

——诗人紫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4: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