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读章节 第4章 越是混乱失控,越要理清思路 深扎根,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磨练观点”认为,世界本来就充满混乱,这种混乱可能会让领导者感觉紧张不安、身心失衡甚至失去控制。研究形成某种困境的压力点,会有助于渡过这种困难。更好地理解这些压力点如何发挥作用,你就能借助更清晰的观点,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内心的慌张,多是对外界的认识不足 变化不但是领导者磨练历程的核心,它还是领导者在此过程中感受到身心紧张的原因。乔·道林的故事形象地描绘了变化、压力与权力斗争之间的多方面关系。他的故事值得我们引以为戒,同时还展示了源自于磨练的四个压力点:传统、愿景、人际关系和身份认同。 传统压力点和愿景压力点属于时间维度概念,前者着眼于过去,有着历史关联性;而后者则着眼于未来。关系压力点以外部世界为中心,即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能放大或缩小一个人的情感能量。身份认同压力点来自于你的内心世界,即来自于你的感情、思想和灵魂。 职责与权限不对等,努力再多也不会被认同 爱尔兰国家剧院艺术总监道林 1978年,乔·道林被任命为爱尔兰国家剧院——艾比剧院(AbbyTheatre)的艺术总监,这引起了巨大轰动。因为他年仅28岁,就已成为艾比剧院历史上最年轻的艺术总监。可是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将开始一段混乱的冒险旅程,这或许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困难的一段经历。但与此同时,道林在艾比剧院的任职经历,也是如今他能成为一名伟大领导者的关键。 作为艺术总监,道林对艾比剧院和他自己有着长远的目标。但由于他与董事会意见不合,这些目标都夭折了。几乎从上任伊始,道林就与董事会产生龃龉,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不和。道林刚接手艾比剧院时,董事会经常插手具体事务。之所以产生这种状况,是因为在引入职业管理层之前,剧院所有的重要事务,都由董事会做决策,甚至包括挑选剧本。虽然在道林之前,他们也任命过职业经理人,但董事会还是没有放手的意思,至少在道林看来是这样的。 道林对董事会和艺术总监的职责有不同的理解。他认为艺术总监就是剧院的CEO,应该在剧院的管理方面有着更大的权威,包括挑选剧本。道林急切地想带领艾比剧院朝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这使得他与董事会产生直接的矛盾。 多年以后,双方终于达成了妥协,道林也将获得他想要的权限。但某些董事会成员对此“不是很赞同”。他们坚定地认为,董事会应积极参与剧院管理,尤其是挑选剧本。 几年后,艾比剧院陷入了财务困境,为了节省开支,董事会发布了一条规定:剧院将不再聘请客座艺术家,只用本剧院的艺术家进行创作。此刻,道林长期压抑的情绪终于爆发了。道林觉得,董事会这种越俎代庖的做法,剥夺了他长期以来苦苦争取的权威。道林与董事会对峙,但董事会就是不让步,于是道林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毫无预兆地公开辞职了。 传统压力点:角色与职责界定模糊 道林与艾比剧院董事会的紧张局面是由什么引发的?道林任职之初,在关于艺术总监与董事会各自角色和职责的界定方面,他与董事会的观点背道而驰。 在艾比剧院的历史上,直到道林任职之前,剧院董事会一直在管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董事会或许不像道林那样清楚地知道职业化管理所带来的机遇:一位杰出的艺术总监,能给剧院发展带来更清晰的视野和专注点,这是一个董事会所不能做到的。艺术总监是一位大师,通过糅合实验艺术与经典艺术,触动戏剧爱好者的灵魂。这种革新与再创造的过程,是一家剧院能长期保持其独特性的基础。 但在艾比剧院,挑选剧本就不仅仅是管理和艺术眼光的问题。董事会自视为国有机构的“管家”,他们的任务,用道林的话来说,就是“用艺术反映一个国家”。董事会的一些成员是通过政治程序任命的,他们会把挑选剧本视作“管家”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与董事会争夺剧本选择权的斗争中,道林可能无意中释放了一个信号,即他不尊重董事会作为“爱尔兰戏剧宝库管家”的传统角色。 虽然后来道林和董事会达成妥协,但传统压力点却没有真正地解决,因而造成他和董事会之间不稳定的关系。 当领导者受到某种暗示,要打破他们习以为常的模式时,就会产生传统压力点。在组织中,这种传统通常产生于人们已适应的某些做法;在过去某个时间点,这些传统是健康的和恰当的。它们是组织文化的形成基础,而且通常大部分人会觉得应该固守这些传统。正如道林所发现的那样,新加入的领导者通常会带来新的理念,与固有模式和传统发生冲突。这种冲突会产生新的压力和困境。当某种新元素进入传统环境时,无论这种元素是突如其来的事物,还是长期趋势的一部分,也会造成传统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曾被适应的传统和习惯会成为一种障碍,使组织停滞不前,并在领导者试图扭转局面时产生新的压力点。 人际关系压力点:相互尊重,更利于建立信任感 在任何组织中,人际关系管理是把做好工作的关键。但更重要的是,人际关系形成了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基础,实现人们的日常交流。在一段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几乎每次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都能产生正能量。即使观点不同,相互尊重的交流和对话也能建立信任感和提高彼此的满意度。具有创造性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组织文化,有助于人际关系承受危机的考验。 在艾比剧院,情况似乎刚好相反。道林和董事会之间并没有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用,反而大多数时候双方都陷在内耗之中。未得到妥善解决的传统压力点,形成残余矛盾,则让局面更加紧张。正如道林所说:“毫无疑问,我与董事会的敌对状态成为一种模式,它已经持续七八年了,无论在大小事情上都会发生,而且还有继续升级的趋势。” 这种剑拔弩张的状态,导致道林和董事会无法建立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关系,以缓解危机所带来的压力。当艾比剧院陷入财政危机时,这种敌对的人际关系被证明是致命的。 …… P79-81 书评(媒体评论) ★通过一系列严谨的学习过程,我们可以从本书中学会如何培养专注力和纪律性,解决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最终拥抱我们生命中真正值得珍惜的东西。 ————比尔·乔治(Bill George) 领导力超级畅销书《真北》作者、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 ★斯奈德大胆提出一门所有领导者都必须掌握的艺术。有时,领导就是一个走出逆境的过程,遇到逆境也是对我们领导者的严峻考验。这本有见地的书将教会你如何安全度过最艰难的时刻并茁壮成长。 ——马歇尔·古德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 畅销书《魔劲》《管理中的魔鬼细节》作者 ★本年度领导力必读书籍。迄今为止,这本书是我读过的领导力书籍中最睿智、揭示性最强和最实用的书之一。它直视了有关领导力的一个重要事实:逆境是锻造伟大领导者和企业的熔炉,逆境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立刻买一本、以最快的速度读完,然后坚定不移地遵循书里的原则。这样,你以及与你共事的人都将获益匪浅。 ——吉姆·库泽斯(Jim Kouzes) 全球领导力大师、畅销书《领导力挑战》合著者 ★史蒂文·斯奈德的这本书里涵盖了应对冲突的方方面面,包括如何克服领导力盲点。书里提供了大量真实案例,以证明走出逆境后领导者的领导力比过去更棒也更强。这本振奋人心的书非常值得一读! ——肯·布兰佳(Ken Blanchard) 畅销书《知道做到》《一分钟经理人》作者 ★斯奈德从一个全新的、且鼓舞人心的角度出发,给所有每天都在面对压力的领导者提出大量有建设性的建议。我衷心将这本书推荐给所有渴望提高领导力、更好地履行职责的领导者。 ——道格拉斯·R. 柯南特(Douglas R. Conant) 畅销书《触点》(Touch Points)合著者、金宝汤公司前CEO ★创业初期必定充满混乱和不可预测性。斯奈德非常了解领导力,他在书里就如何站稳脚跟、如何保持专注度和企业的活力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建议。每个创业者或想创业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迈克尔·戈尔曼(Michael Gorman) 裂石合伙人(Split Rock Partners)执行董事 ★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曾说过,“我终于在深冬时节获悉自己体内有一个外界无法战胜的夏天。”斯奈德指出,遭遇命运的打击时,我们可以凭借领导力改善他人的生活。 ——玛丽莲·卡尔森·内尔森(Marilyn Carlson Nelson) 卡尔森酒店集团主席 ★《真北2》包含了一系列案例,讲述优秀领导者如何竭尽全力承担起压在他们身上的重担。书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工具,帮助你更有效地应对领导时必然会遇到的逆境。 ——特鲁迪·劳蒂奥(Trudy Rautio) 卡尔森酒店集团CEO ★这本书与领导力核心产生共鸣。它为我们提供了水深信息以及定义工作目标的精确做法。斯奈德让深潜入水底变得有意义且吸引力。多么让人身心愉快的一次潜水! ——理查德·莱德(Richard Leider) 畅销书《目标的力量》(The Power of Purpose)合著者 ★陷入困境时就应该阅读这样的书。随着这个世界日渐混乱,领导这件事也变得更加困难;斯奈德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凭着他本人的丰富领导经验,并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帮助其他新的、有抱负的领导者! ——贝芙·卡雅(Beverly Kaye) 职场系统国际公司(Career Systems International)创始人 ★《真北2》不愧为领导力的经典之作!鉴于所有领导者必定经历逆境和挑战的历练,斯奈德绘制出一门课程帮助我们渡过这道难关。如果你想提高自己和他人的领导力,赶快买一本足以颠覆命运的书吧! ——凯文·凯什曼(Kevin Cashman) 光辉国际人力咨询公司(Korn/Ferry International)高级合伙人 ★走出逆境的旅程非常艰辛但非常有益。《真北2》为读者提供明确且值得信服的建议,为你提供将陷阱转变成机遇的方案与建议。 ——乔迪·科兹拉克(Jodee Kozlak) 塔吉特执行副总裁 ★斯奈德为如何迎接领导力挑战敞开了一个有意思且有见地的入口。本书里的想法会给予你启发和鼓舞。更重要的是,你可以马上将它们付诸行动。 ——凯文·王尔德(Kevin Wilde) 通用磨坊首席学习官 ★斯奈德引导读者走出逆境的过程既充实又具有启发性。对任何希望在日渐复杂且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更高效地参与经营的领导者,我都会向他/ 她推荐这本书。 ——玛丽·布雷纳德(Mary Brainerd) 健康伙伴(Health Partners)研究基金会CEO ★斯奈德勇敢地在书里反复谈论逆境,而这也正是研究领导力的专家很容易忽略的一个方面。现在,是时候开诚布公地谈论逆境这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问题了。 ——肯恩·梅尔罗斯(Ken Melrose) 美国Toro 公司(为中国70%的高尔夫球场提供浇灌解决方案)前CEO ★如果你现在是某个组织的领导者或者希望有朝一日带领一个组织,你必须阅读本书。 ——弗兰克·卢苏曼努(Frank Russomanno) 怡敏信(移动存储技术全球领导企业)前CEO 目录 前 言 提升领导力,实现更重要的人生价值 第一部分 扎根现实 第1章 领导力和磨练的艺术 逆境是一种新常态,韧性则是一种技能 过分强调正能量,是要付出代价的 变化带来压力,压力导致失衡 磨练是一部电影,却有六种剧本 第2章 培养自适应力 创造性地应对困境、逆境和绝境 坚持真我,更要更新自我 盖茨指向北,乔布斯却向南 自动思维与反思性思维,缺一不可 第3章 调合能量是一个持续过程 一组卓有成效的实践和练习 从徒劳忙碌到高效领导 让灵魂逃离恐惧的漩涡 第4章 越是混乱失控,越要理清思路 深扎根,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内心的慌张,多是对外界的认识不足 明白自己的位置,清楚他人的角色 用示意图诠释领导者的四大压力点 放下情绪包袱,轻装前行 第5章 重获平衡 身心比工作与生活更重要 当美好的职业理想遭遇冰冷的"企业机器" 用智慧完成不切实际的任务 组织使命不等于个人目标 如何探寻内心,保持身心契合? 纷繁复杂的外界,专注力可以应对一切 真诚领导者更需要别人的反馈和支持 第二部分 逆境破局的新路径 第6章 缓解压力 学会放气,而不是放弃 创造乐观的氛围,更利于员工茁壮成长 人格觉醒,领导风格才会改变 第7章 找出盲点 没有人能蒙上所有人的眼睛 经验性盲点:成功也许是个坏老师 性格盲点:潜藏在优点背后的恶魔 价值观盲点:道虽不同,也要共谋 战略性盲点:如何做到全员检视 矛盾盲点:人人都认为自己正确,别人错误 心理学家克服自身盲点的绝招 第8章 化解矛盾 方法其实躲藏在每个人的内心里 破坏性矛盾:丧失的信任感如何补救回来? 约束行为的不仅是日程表,更是价值观 尊重矛盾中的人性,用健康的方式化解 对他人发怒前,不妨想想自己是对方 团队由独特的个人组成,而非难缠的官僚 第9章 校准人生航向和目的地 领导力升华的关键一步 倾听内心的轻声细语 事业与家庭两不误 谨慎降低决策风险,谦逊带来勇气 写下并审读个人愿望书 继续前进、原地转身,还是跨界发展? 第三部分 提高自适应力的捷径 第10章 文学,其实是人性和情商的沃土 阅读小说,感悟虚拟领导者的魅力 用直觉判断当前与未来的联系 文学提升情商,现实改造领导力 第11章 领导力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深陷逆境时,更要保持真我 拉住自律的缰绳,别落入习惯陷阱 什么才能称得上人生的奇迹? 附 录 斯奈德领导力最新研究 序言 比尔·乔治(BillGeorge) 领导力超级畅销书《真北》作者 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 世界500强美敦力公司前主席兼CEO 真诚,领导旅程中的指北针 磨练,领导旅程中的后视镜 通过孜孜不倦的奋斗,你是否能成为一名卓越领导者? 在通往卓越领导者的道路上,你是否要经历一些严峻的磨练? 答案是肯定的。 斯奈德在本书中阐明了这一点。“很明显,磨练与领导力交织在一起,”他写到,“卓越领导者通常把失败当做警醒自己的闹钟。” 许多有志于成为领导者的人却不愿意接受这个观点。在当今社会,人们倾向于寻找“无所不能”的完美领导者。如果领导者暴露了自身的弱点或短处,公众就会舍他们而去,继而寻找根本不存在的“完美领导者”。有些媒体专家热衷于批评领导者,他们则加剧了人们对领导者的吹毛求疵。就像萨缪尔·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WaitingforGodot)中的两个流浪汉一样,他们盼望救世主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公众也在孜孜不倦地寻找完美的领导者。可是,许多人未能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和领导潜能,一生被人领导,也不愿意成为领导者。 在这本书中,斯奈德对这种大众观念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他和我都相信:失败乃成功之母,要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你就必须面对失败这个痛苦的现实。这正是史蒂夫·乔布斯被他亲手创立的苹果公司驱逐出来后所做的事情。如果乔布斯不是被迫直面自己的缺点,他就不会东山再起,带领苹果公司成为有史以来市值最高的公司。同样的状况也发生在全球著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身上。她在年少时被性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都不敢面对这段痛苦经历。当她做到这一点时,她的人生使命也转变成鼓舞身边的人们,成为那个时代最成功的媒体人。 在一次有125位大公司首席执行官出席的活动中,我询问摩根大通集团主席杰米·戴蒙,他最难忘的人生经历是什么。他没有跟我吹嘘他在摩根大通的巨大成功,而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跟随了22年的导师……把我给解雇了。”从这段经历中吸取教训后,戴蒙卷土重来,最终成为全球顶尖金融集团CEO。而后,当摩根大通集团面临美国政府60亿美元的不当交易罚款时,戴蒙主动承担责任。他在参加《与媒体见面》(MeetthePress)节目时向公众坦诚:“我们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我们简直太愚蠢了,我们没有任何借口。” 2004年,我加入哈佛商学院。随后,我启动了一个研究项目,研究真诚领导者的特点以及他们如何培养自己的领导力。商学院的同事们鼓励我探索这些成功领导者的特质、个性和领导风格。后来,我的研究助理递给我一份报告,结果令人失望:在已研究的1400个案例中,由于不能确定统计结论效度(统计结论效度是有关决定实验处理效应的数据分析程序的效度检验,它并不涉及系统性偏向的来源问题,而是研究差误变异源和如何适当地运用统计显著性检验的问题。——译者注)和可重复性,因此无法最终确定领导者的成功特性。虽然如此, 我们还是把项目进行下去。我和两位有经验的研究员一起走访了全球125位年龄在23~93岁之间的领导人,整理出一份3000页的谈话记录。让我们失望的是,我们还是没有能够发现关于领导力的确切特点。许多领导者在面谈时说:“还是让我来说一下,对我而言,什么最重要吧。” 在和研究小组分析谈话记录时,我突然产生一种挫败感,觉得这些资料简直就像一团浆糊。但当我们反复品读这些领导人给我们讲述的真人真事时,结论就跃然纸上了:正是他们的人生经历,成就了他们的领导力。他们在人生路途上遭遇的挑战和严峻考验,点燃了他们的激情,激励他们成为领导者并扭转局面。他们几乎都经历过挫折或艰难,有些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放弃了立身之本,没有坚持自我。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为“自我迷失期”。有些领导人之所以面对挑战,不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原因,而是因为生活的变化无常。那些取得重大成就的领导者,则更忠于他们真实的生活,保持了真我,这就是我所谓的“真北”。 坦承脆弱,内心才会更强大 2007年,我出版了《真北》,并在书中详细阐述了“真北”理念。这也立刻引起了商业组织领导人和非营利组织领导人的强烈共鸣,他们中有高管、中层干部和初出茅庐的经理人。让我尤其感到惊讶的是,这个研究成果击中了那些非常强势CEO的心弦,因为这跟他们在其他书籍中看到的观点截然不同。斯奈德的这本著作,则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阐述,因为他的研究更深入、更详尽。他认为,磨练是“一门必须要掌握的艺术”,也是领导力的内在特征,是领导者实现其潜能的机遇。磨练观点与许多强势领导者所体现出来的硬汉形象背道而驰。 他们从不承认自己的弱点和缺陷,从而失去了进行深入的自我了解和自我反省的机会。这就难怪一些高层领导者觉得自己像骗子一般。斯坦福大学一位教授发现,领导者最害怕的事情是“被别人发现自己是个骗子”。许多领导者因为不能面对现实而导致事业失败,并否认自己是失败的制造者。 斯奈德利用这个基本的人性真理,创造了一套独特的策略和实践方法,帮助领导者“扎根现实”——它听起来太“软”了,所以《真北》一书中,我没有使用。当然,领导者必须扎根现实,认识真我、人性、弱点和缺点以及长处,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我也是纠结了许多年,才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此以前,我在同事面前都没有以“真面目”示人,我留给他们的印象就是超自信、锐意进取、完全以业绩为导向的领导者。后来,我撕掉这层面具,开始跟同事分享我的急性子、缺乏分寸感、甚至有时让人畏惧等缺点以及我所遭遇的各种失败和困境,我才发现大家都愿意对我敞开心扉,他们对我的领导能力也产生了更多的共鸣。我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其实人们并不期望领导者能回答所有难题,我也可以经常说“我不知道”。在学生时代,许多同学不愿和我一起共事,导致我连续7届竞选失败。自此以后,我开始害怕落选。这也是我不愿意暴露的一个弱点。 一直以来,我都试图拒绝承认自己的缺点,并把其归咎于我的父亲,仿佛这些缺点都是从他身上继承来的。但这没有意义,我最终意识到我是我,而父亲是父亲;这些都是“我的缺点”,而不是父亲的缺点。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心里的重担终于落地了。我才感受到做回自我的快乐。虽然这些缺点仍在我身上,但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明显了,我也不再受它们支配。结果,我与同事、家人及朋友的关系正在稳步改善中。 我终于理解了人们多么愿意信任我。我认可“脆弱就是力量”这句话,这是约翰·霍普·布莱恩特的著作《爱的领导力》(LoveLeadership)中的一句名言。这句话看似矛盾,但却是正确的。当你承认自己脆弱时,反而更有力量。因为当你试图掩饰自己的缺点和恐惧时,别人就无法发现你的优势。如果你勇于暴露自己的缺点,同时你也会鼓舞其他人承认他们自身的弱点,帮他们找到真我。 有些企业高管总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向外界表露自己的弱点,害怕别人利用自己的弱点。令我感到困惑的是,我把这一观点分享给他们时,他们并不认同。对于这些高管所犯的错误,他们并不认为自己也是“嫌犯”之一,并且一再犯错,而不是从中吸取教训。他们不敢直面自己的弱点,而是换了一份工作,认为重新开始就可以绕开这些错误。正念禅修专家乔恩·卡巴—金(JonKabat-Zinn)在他的文章中写道:“无论你走到哪里,你还是你。” 换句话说,你可以不断变换踪迹,但这些缺点会一直陪伴你,除非你能承认,并且向别人坦承。如果你做到这一点,弱点会逐渐消失,内心的力量会变得强大起来。 这也是马丁·塞利格曼(MartinSeligman)发起的“积极心理学运动”所倡导的使命,但人们常常将这种观念误读为将过去的一切困难埋葬,而不是从中吸取教训。 觉察内在,也要与团队并肩前行 在本书中,斯奈德提供了具体的策略应对这些问题。他将这些策略与一系列的方法和练习相结合,帮助读者扎根现实,并带领读者从他们过去的经验中探寻新的道路。最后,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培养我们的自适应力(AdaptiveEnevgy),以面对我们在领导生涯中将要迎接的更大挑战。通过这一严谨的学习过程,我们可以学会培养专注力和纪律性,解决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最终拥抱我们生命中真正值得珍惜的东西。许多领导者热切地盼望着跟随斯奈德,踏上这段旅程。根据与这些领导者共事的经验,我建议大家不要急于求成。我们需要修炼很多年,才能真正了解自我、专注自己的感觉、情绪和行为,剥开层层伪装,找寻独特的真我。学会掌握你的内心力量,做最好的自己,通常需要很长时间。 如果你要独自踏上这段路程,虽然可行,但却会困难重重。所以,你需要一个由众多志同道合者组成的团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正如著名的印度教哲学家基度·克里希那穆提在他的著作中提道:“人际关系是一面镜子,我们通过它看到了真正的自己。”你与多少人保持坦诚且持久的人际关系?有多少人愿意为你端着这面“镜子”呢? 在你面临人生的巨大挑战时,需要一个能支持自己的团队帮助我们渡过难关。我的团队的第一位成员就是我的妻子佩妮,她与我相濡以沫43年,帮助工程师出身的我学习心理学、通晓人性。最重要的是,她帮助我了解我自己。我还从其他人身上吸取了许多聪明才智,包括我的两个儿子杰夫和乔恩、我的挚友、还有哈佛商学院的同事。 除了佩妮,我还有两个不离不弃,对我帮助极大的“真北团队”。一个是每周聚一次的“男人帮”,我们已经一起度过了39年;另一个是每个月聚一次的夫妻团队,我们走过了30年光阴,而且经常一起结伴环游世界。一路走来,我们彼此交流生活和工作所遇到的挑战,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渡过了困难却美好的时光。在你寻找真我的旅程中,也有这样的“真北”团队陪伴你吗? 这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学习机会,学习斯奈德的非凡智慧和书中受访者的经验。此书还可以作为生活指南,当你的生活中出现新情况时,可以时不时地翻阅它。 你可能想跟自己的支持团队一起完成这段学习之旅,这样可以彼此分享奋斗的故事,学会一名睿智领导者所应具备的真诚和驾驭力。当你完成这个学习过程后,你会觉得自己比想象中更有活力、精力更充沛、性格更坚韧。你将成为一个更优秀、更真诚的领导者,你的人际关系将更加稳固和丰富,你将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内容推荐 顺境只能成就优秀领导者,前景再光明的公司,也会遇到逆境,化逆境为顺境,才能造就卓越领导者 ◆被一手创立的公司驱逐出门,乔布斯经受了怎样的煎熬,才东山再起将苹果打造成市值最高的公司? ◆施乐破产在即,毫无准备的马尔卡希临危受命,压力重重。她如何走出“自我认同感几近丧失”的泥潭,带领公司占领彩印大半壁江山? 斯奈德通过近百次实地深入访谈,提炼出151位全球顶尖领袖从未公开过的逆境成长案例,以探讨领导者如何通过逆境的严酷考验而形成“真北”(原则和价值观),如何利用激烈的挑战来获得个人成长和组织成功。 史蒂文·斯奈德著的《真北(2 151位全球顶尖领袖在挑战与磨砺中的内心独白)》一扫领导者完美无缺、无坚不摧的“硬汉”形象,揭示他们面临逆境时丰富而深刻的人生体验,从人性化的角度探寻提升领导力的更多途径。为此,作者提出“磨练领导力”模型,并设计了一系列独特的工具和可实践的练习,帮助领导者重燃权威感。 编辑推荐 通过近100个采访中的151个从逆境中成长的领导力的故事,以及他自身的经历——微软的早期经理、上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以及高管教练的身份,《真北(2 151位全球顶尖领袖在挑战与磨砺中的内心独白)》作者史蒂文·斯奈德得出了这个策略:欢迎挫折,将其作为你领导生涯的一个部分。为帮助你实现这一策略,他提供了一系列独特的工具和特定的、可亲身实践的练习。你将学习如何培养最好的心态面对挑战,探索多种策略来应对挫折,以及保持充沛的精力继续学习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