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文趣味
分类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初中语文
作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姜建邦创作的《国文趣味》让你感受到一位民国教师对学生、对教育的发自内心的热爱!

见识一位民国名校教师的知识水准和开放的眼界!

虽是知识读物,但文字之优美,可做散文来读!

大陆绝版六十余年,台湾曾经再版!

趣味纷呈,故事迭出,引人入胜,是一部难得的语文课外读物!

内容推荐

姜建邦创作的《国文趣味》讲述了:他问你识多少汉字?再讲汉字的趣味、汉字的建筑;

他读着让人感动的、美丽的古典诗词;

他谈自己最爱读的传记和使人落泪的文章;

他告诉你写日记的重要意义和书信的温情;

他笑谈那些文人的怪癖、文人的出身之类逸闻;

他告诉你二十种有效学习的重要法则;

他总结出十五种学生作文的困难,又讲到作文的要诀;

这位民国教师对国文的讲解,是多么的兴高采烈、妙趣横生啊!

你津津有味地听下来,会情不自禁地想:原来语文会这么有趣!

目录

目录

壹汉字的趣味

 你识多少字

 汉字的趣味

 联语

 字的建筑

贰文体的趣味

 几首奇特的诗

 最爱读的传记

 关于日记

 书信的温情

 词的特点──愁

叁文人的趣味

 文人怪癖

 短命诗人

 文人的出身

 文人兴趣的变迁

肆文章的趣味

 三字妙句

 山水文学

 从《陈情表》说起

 文学里的月亮

 一个字的苦心

伍读书的趣味

 书的可爱

 读书的乐趣

 有效的读书方法

 工具书的运用

 对于古书的态度

陆作文的趣味

 作文难,难在何处

 材料的搜集

 文章之心──情感

 思想的泉源

 作家的仓库──经验

 神秘的灵感

 题目的趣味

 文章的建筑图样

 最难写的第一句

 有意思写不出来

 文章的修改

 错字、别字的分析

 写作的环境

 写作的修养

试读章节

最爱读的传记

英国从前有个事务大臣叫穆来卿。他住在达勃林的时候,有一天,文人赖雅尔和亚斯圭斯来访问他。他们在凤凰公园左近的官舍里直谈到深夜。忽然亚斯圭斯从嘴上取去雪茄烟,问道:“假如我们现在突然要被放逐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去,一个人只准带一部书,那么你带谁的书去呢?”大家举出自己欢喜的作家来,但亚斯圭斯却说:“我要带着巴尔扎克的传记去!”

传记这样的讨人喜欢!

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什么书,我也毫不犹疑的回答他说:“我最喜欢读有文学意味的传记。”

传记是有趣的读物。每个人总有些有趣的轶事趣闻,被人记在他的传记里。这些资料比笑话更可笑,比幽默更深邃。下面的事就是例子:当达尔文在非洲搜集标本的时候,一天,在树林里突然看见一种奇异的甲虫,立刻弯身把它捉住。刚站起又看见一只,立刻又把它捉住,一手一只甲虫,很是得意。就在这时候,又有一只甲虫出现在眼前,达尔文那里肯放它逃走呢!就把手里的一只放进口里,伸手去捉这只新发现的小动物,谁知甲虫在口里放出一种酸素,达尔文感到疼痛,立刻将甲虫吐出,在怆惶之间,手里的一只也逃去了,不用说地上的一只也乘机而逃。结果三只甲虫,一只都没有得到,那时达尔文目呆口张,是如何的可笑!土耳其的外交总长伊斯梅的耳朵有些聋,但并不是完全听不清楚。在第一次大战的和会上,伊斯梅利用耳聋,为国家争得许多利益。原来,如果大家所讲的对土耳其有利,他都听见了,如果所讲的于土耳其无利,那么他过时都不承认,说他并未听见有过这样的讨论。这种外交的方法是怎样的幽默!

传记里充满了感动人、鼓励人的故事,使人读了受到极大的影响。约翰艾顿是美国第六任总统。一天,他的儿子从总统的写字台上拿了一张白纸,预备写信,艾顿看见了,对儿子说:“不要拿那张纸,把它放到原处,这是属于政府的。在写字台的左边抽屉里,我有自备的信笺。关于一切私事的信件,我总是用自备的信笺来写的。”这是怎样伟大的人格!

林肯竞选做总统的时候,几个朋友从支加哥会议场上打电报给他,告诉他当选总统尚差两票,只要他在接任总统之后,给他俩在国会中占个位置,那么票数即可满额。林肯立刻回复道:“这不是交易,我决不许可!”

林肯的诚实无私,读之能不令人佩服吗!这一类的故事在每本传记里都有记载,这些简短的轶事,比公民的理论有力得多了。有许多传记,读了可以加强我们奋斗的力量。诗人弥尔顿是瞎子,科学家爱迪生是聋子,文人爱莫生、迭更斯都是抱病工作……这些人的身体缺憾,并没有拦阻他们的工作。约翰本仁(John Bunyan)在狱中写了著名的《天路历程》。列宁的第一部著作也是在狱中写出的。司马迁的《史记》,是受了腐刑之后开始动笔的。恶劣的环境,不能拦阻他们工作,我们怎能受环境的拦阻呢?良好的传记是青年人的良友。鹤见祐辅有这样的几句话:

人当青年,正是易受外物感应的时候,所以青年时代所受的影响能支配我人一生。得好影响的人们是福气,受恶影响的人们乃不幸。不论好恶,在我人一生中均难消灭。

这影响十、九从人而来。

良好的传记如鲜活的人间动我心胸。年青时阅读良好传记,接触先哲高贵的人格者,其立身处世,能受其感化无疑。

所以阅读传记,除了文字上、历史上、社会上的获得以外,至少还有以下的三种利益:

(一)从古人思想活动之中摄取人生的乐趣;

(二)学习成功人物应有的精神;

(三)刺激我们的向上心,并且给我们无限的慰藉。

我们都知道林肯青年时,借得一本《华盛顿传》,他细读这位开国元勋的事迹,真是针孔相投,从头至尾读了数遍,心里很受感动。这本传记就奠定了他后日立业的基础。甘地读《穆勒传》,大受感动,得见拯救同胞的异像。

巴金最喜欢的一部书是一本传记——克鲁泡特金《我的自传》。他特地译出来做送给弟弟的礼物,并且对他弟弟说:“你要读它,你要熟读它,你要把它当作你的终身伴侣。”P23-26

序言

姜建邦,上海缉槼中学国文教员。他的生平现在已难以考察,但缉槼中学却值得一提。

缉槼中学是今上海市市东中学的前身,历史可追溯至1916年。当时,上海企业家聂云台捐地捐资,在上海培开尔路荆州路角兴建学校,名为“聂中丞华童公学”。  聂云台是曾国藩的外孙,其父聂缉槼曾任上海道台,后又历任江苏、安徽、浙江三省巡抚;其母曾纪芬为曾国藩的小女儿。1941年,为纪念其父,学校改名为缉槼中学。

无论眼界还是实力,有深厚官商背景的缉槼中学无疑是当时中学教育的佼佼者。它的最初几任校长皆延请外国人,后来又有学者黄仲苏、教育家顾惠人等担任校长。

李敖在1949年转学至此,念初中一年级。与北平的学校相比,缉槼中学显得精致而贵族化,学校的英文课内容也深,让李敖一时难以适应,不得不由北大毕业的父亲深夜帮他恶补。缉槼中学的教育水平,于此可见一斑。

然而经过抗战的磨难摧折,毕竟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倒退。至胜利之后,教员姜建邦便深感学生学习国文的兴趣不高、能力降低。因此将数年教育中积累的材料、感悟,整理成一本小书,以讲故事和杂谈的形式,讲述文字、文体、文章、文人、读书、作文等语文知识,以“引起学生对国文的更大兴趣,和补充国文教师一些有趣的教材”。

因此,这本书大概可视作一本语文教学的辅助教材,然而其中谈论文字、文学时热情溢于笔端,信手拈来的典章故事则妙趣横生。

他谈中国文字的形象,则以建筑为比喻,“像一座小小的建筑物,有平衡,有对称,有和谐”。

谈书信文体,又不免因技术进步引起怀旧的惆怅,说“近代写信的方法,完全失去了书信的美。松墨变为钢笔,书写变为打字,这种机械的文明抹煞了古代的艺术文明。使我们的生活过于落寞寂寥”,并借日本大正时期评论家鹤见祐辅之语,主张“我们若是在繁忙的世代,偷半日清闲,写封笔端生风似的信札,也是一件畅怀的快事”。

谈罢宋词常宛转描摹的“愁”之情绪,忽然又跳出一章,写文人的故事,讲文人的怪癖,譬如薛道衡做文章,听室外有人便要发脾气;大仲马用蓝纸才写得出小说,用黄纸才写得出诗歌。又讲诗人的短命,讲文人趣味的变迁。

等到这些缤纷有趣的故事讲完,他开始用近半的篇幅讲如何写作,如何搜集材料,如何生发思想,如何把握灵感,如何自我修养。前后参照,大有引武陵人入桃花源的意味,教人“忘路之远近”。

书的体例格式似乎并不严谨,但是趣味纷呈,绝不辜负“国文趣味”的题目。对今天的教育来说,在引起学生对语文的趣味之外,书中又提供了前代总结的学习经验。仅就如何提高读书效率问题,就介绍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泼来雪(S.L.Pressey)、芝加哥大学教授康豪赛尔(Prof.Cornhaucer)的学习法。而对学习古文,又不厌其烦地列出了梁启超总结的三十本最低限度的书目,作为中学生的入门。书目包括四书、《诗经》、《楚辞》、《左传》、《资治通鉴》以及李白、杜甫、白居易诸位名家的诗文集。这个入门的标准,让今天许多大学生看了都要汗颜。

而就一般读者而言,《国文趣味》拿来闲读也很适宜。因为作者是一位老实而坦诚的读书人,可以在任何时刻与你促膝闲谈。在文字中,可以时时感觉到这位半个多世纪前的读书人,他热情又急切,恨不得将他所有的知识、经验和感受都捧出来,生恐怠慢了读者。他一会儿说李长吉骑驴寻诗,一会儿讲华兹华斯的纪念碑;一会儿谈文昌阁的对联“水月尽文章,会心时原不在远”,一会儿又说莫泊桑请人踢自己的笑话……他把文字和文学当作自己的宝藏,带着几分自得,向人指点其中是怎样的琳琅满目、佳趣迭出。面对这样的谈话,是足以让人舒适怡然的。

今人往往感叹民国时代教育的自由开放,人才辈出,誉为“民国范”;然而社会生活的苦难落后也是现实,连本书序言作者吴倬云也感叹“政治不安定,社会不宁静,金融动荡,货币贬值,交通阻滞,物价高涨,生活难苦,流离颠沛”。两者同存于一个时代,彼此不可相掩盖。其中有益的遗产,今天大可取而为我所用。

《国文趣味》在1947年由正中书局出版,1982年,以《国文的兴趣》为名,在台湾再版过。如今在大陆再版,对今天的学生而言,不仅毫不落后,还可见识60多年前国文教育的开放眼界;对一般读者,也不失为一部有趣有益的书。

苏枕书 

于京都北白川畔

二〇一五年五月六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4: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