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学教你做人做官(治国理政方略文化读本)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张芬之//许罡//周杨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国学传统中的为人、处世之道、治国之策,在当下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中有“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的作用。做人与做官一直都在讲,讲了几千年,但每个时代、甚至每个时期,内涵都是不同的,因此可学习的内容非常多,将之进行系统地总结,并去粗取精,是一项耗时但却有意义的工作。从做人的角度来讲,张芬之、许罡、周杨编著的《国学教你做人做官:治国理政方略文化读本》侧重解决当下领导干部如何在变动不居的社会格局和观念冲突中以多元开放的态度,逐步提升人文素养,增强价值观自信;从做官的角度来讲注重解决领导干部如何在市场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的关系及综合执政能力。在内容上本书分成做人、做官、做事、治学四个篇章,从名言名句、解析释义、出处作者、背景溯源、现实意义五个方面,由古及今,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全面阐释新形势下的做人绝学、为官纲领及处事准则。

内容推荐

国学是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历代明君贤相、文官武将修身理政、治学安家平天下的无穷智慧,对今天做人、做官、做事、做学问有着现实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当下,世情复杂,任务繁重,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以史鉴今,以古为镜,学习借鉴历代古圣先贤的品德、学识、修为、经验,用以关照现实,指导实践,更显得迫切而又珍贵。

张芬之、许罡、周杨编著的《国学教你做人做官:治国理政方略文化读本》从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中,精心挑选出一百条古圣先贤的经典名句,分成做人、做官、做事、治学四个篇章,从名言名句、解析释义、出处作者、背景溯源、现实意义五个方面,由古及今,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言简意赅、通俗生动地全面阐述了新时期为人处世、做人做官的基本方法和宝贵经验,富有文学性、故事性、理论性,值得为官从政者认真一读。

目录

做人篇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恶不可积,过不可长。

 重积德,则无不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多行不义必自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满招损,谦受益。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做官篇

 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

 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人遗子孙以钱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功不可虚成,名不可伪立。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做事篇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未雨绸缪,勿临渴掘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治学篇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业精于勤荒于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

 人有坎壈(lǎn),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奇文共观赏,疑义相与析。

 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后记

试读章节

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解析释义

聪明的人善于摒弃自己的缺点和短处而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以这样的方法来成就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

出处作者

典出《潜夫论》,作者王符。

王符(约85—162年),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南)人,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无神论者。少好学,有志向,与马融、窦章、张衡、崔瑗等人为友。王符一生不得志,隐居著书,其代表作为《潜夫论》,共36篇,崇俭戒奢、讥评时政得失。

背景溯源

范晔《后汉书》有王符传,记载王符生平事迹,说了三件事,其中一件说王符“无外家”即母系来路不清,这在古代要遭人贱视。汉代嫡庶十分严明,庶出无权继承,其外家不被承认。王符既是“无外家”,就是庶出,在家族中没有身份地位。尽管他英姿勃发,胸怀报国之心,但由于出身卑贱,空有学问,却报国无门。在万念俱灰的情况下,他决心尽毕生所学,写一部治国安邦、惊世骇俗的大书。令他没想到的是,在开始写作的第一年,饱经人世间卑视和冷眼的母亲便悲惨地去世了。不久之后,战争发生,王符带着书稿东躲西藏,继续写作。日积月累,写成了三十多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风俗各个方面。他在书中引经据典,用历史教训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把社会的黑暗动乱,甚至包括自己因为庶出而不被社会认可,都归之于统治者的昏庸愚昧,于是把治理乱世的希望寄托在明君和贤臣身上。他希望明君能选贤任能,治理天下达到太平,同时,也告诫包括统治者在内的所有人,要摒弃自己的短处,发扬优长,成就功名。他将书名定为《潜夫杂论》,后更名为《潜夫论》。书问世后,在社会上引起不小轰动。

现实意义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是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聪明的人懂得扬长避短,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使其长处更长,短处更短,从而,将自己的优长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之有所作为,乃至成就宏图大业;而愚蠢的人往往自恃高明,不学无术,还以为能耐很大,老子天下第一,其结果盲目自满,屡战屡败,成为一事无成,不受社会欢迎的人。

当然,现实中的“聪明才智”也有“真假”之别。真聪明,是真虚心、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件事。日积月累,才干大长,最终获得成功。假聪明是真愚蠢,把投机钻营,耍小心眼儿当作“聪明”,企图以假充真、乱真,曲线致富,浑水摸鱼,等等。所有这些都不是做人的正道,也经不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终究要暴露,被淘汰。正如《易经》上所说:“道德很差而居高位,智力很小而想干大事,这就少有成功的了。”

当今时代,信息涌流,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对人的智力和才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凡是想紧跟时代脚步,超越他人、成就一番事业的智者,都应当怀着一颗谦恭的心,放下身段,虚心地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国内外一切科学有用的经验和知识学习。学然后知不足。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学以致用,永不懈怠,永不满足。

P14-15

序言

国学经典,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书主旨是集国学经典中的古代圣贤名言、名句之精品,传治国理政、为人做官之真经。

上个世纪,“文革”期间,“国学”历经浩劫,大量经典书籍被斥为“封资修”,轻则被打入“冷宫”,重则被当众焚毁,一时间谈“古”色变,几乎无人敢于问津。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国学经典以其独有的智慧之光和动人心弦的文化魅力,在新世纪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引起了国人的广泛注意,一个研究国学、阅读经典、以古鉴今、启迪当下的学习热潮正在悄然兴起。

为了适应广大国学爱好者尤其是党员干部学习国学、指导现实之需要,我们特意从浩如烟海的国学知识宝库中精心挑选出历代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古圣先贤经典名句一百条,分为“做人、做官、做事、治学”四个篇章,编辑成《国学教你做人做官》一书,以传播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份值得一读、阅有所得的优质精神食粮。

全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宝贵的史料价值。书中每一条经典名句,我们都查阅权威典籍,注明作者和出处,并配有作者简要生平,使读者阅名句、识先贤。在每一条名言名句后面,配有“背景溯源”条目,简要交代名人名句的来历背景,让读者洞悉此一名句产生的时代状况及作者写作时的处境和心境。譬如:“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一众所周知、流传久远的名句,出自我国历史上一位颇有政绩的皇帝——宋真宗赵恒。宋代之前的五代因受战乱影响,百姓难以静下心来读书,因此缺少文化情怀。赵恒继承皇位后,深感国家人才奇缺,便亲手写下《劝学诗》,借美女与富贵鼓励青年人发奋攻读,参加科举应试,以选拔人才,治国理政。

二是有诱人的文学价值。我们选取的这一百条名言名句,大多出自名闻遐迩的帝王将相和古代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有:赵恒、李世民、朱元璋、孔子、老子、孟子、诸葛亮、司马光、苏东坡、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欧阳修、包拯,等等。所选的经典名句,或文采飞扬、激情洋溢;或披肝沥胆、意味深长;或警世恒言、富有哲理。

三是有极强的借鉴价值。学习国学,不是为了复古,也不是为了赶浪头、装潢门面,而是以古为镜,使我们吸收诸多有益的养分,传承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以便指导现实、继往开来、振兴中华。为了强化研读国学经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在每一条名言名句的最后,都配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将名句与现实紧密结合,简要评述其真言要义,给人以励志或警示的感悟。这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亦是我们编著此书的初衷,但愿读者能够认同,能够喜欢。是为序。

后记

在拟定本书编著提纲时,我们曾信心满满、饱含激情。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承受了意想不到的“无奈”。有激情,是因为时代有需求,读者有渴望,我们真想穷尽所知,尽其所能,把这本融知识性、文学性于一体的国学经典读本,编写得完美一些。有些“无奈”,是因为我们低估了编写的难度——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在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里,要将所有经典名句的背景故事,按照我们的初衷,都有头有尾、毫无遗漏地挖掘出来,好似“大海捞针”,绝不是一件简单与容易的事情。但我们目标已定,不想更改,所以就不得不量力而行。这就是有些相当好的名言名句未能收入该书的主要原因。

虽然有遗珠之憾,但我们确实尽力了;虽然尽力了,但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国学经典中的智慧,绝非一人或几人能够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内完全理解透彻,也不可能凭借一人或几人之力将藏于其中的深刻内涵全部挖掘出来。这需要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不断积累,也需要理解阐释上的不断升华。为此,我们真诚地期待广大读者给予帮助和指正。

张芬之 许罡 周杨

2015年1月2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3: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