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美文系列”精选了张晓风美文中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篇目,意在传达其散文的情真理达,让小读者感受其善于感恩的博爱情怀和学者散文的智性挥洒。她不仅将文章写得情深意浓,趣味横生,同时引人深思,启人智慧。
《我喜欢》为哲思卷,主要包括对人生、生命价值的思索和对世界万物的独特感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喜欢/张晓风美文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张晓风 |
出版社 |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晓风美文系列”精选了张晓风美文中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篇目,意在传达其散文的情真理达,让小读者感受其善于感恩的博爱情怀和学者散文的智性挥洒。她不仅将文章写得情深意浓,趣味横生,同时引人深思,启人智慧。 《我喜欢》为哲思卷,主要包括对人生、生命价值的思索和对世界万物的独特感悟。 内容推荐 张晓风,台湾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1977年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有多篇作品入选大陆及台湾中学的教科书。《行道树》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一语文课本第七课,《有些人》被选入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我喜欢》被选入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 她的散文,自学生时代获“幼狮文艺奖”后,屡获各种大奖。但她散文创作最大的奖来自读者,是口碑而非奖杯。多年来,她的散文集畅销更常销,并已入选两岸学生语文课本,与古典散文相映生辉,堪称现代中文经典。 《我喜欢》收录了张晓风的哲理散文随笔作品,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第一辑 我喜欢 我喜欢 劫后 发了芽的番薯 回头觉 炎凉 我有 幸亏 正在发生 盒子 买橘子的两种方法 奖金六元 有个叫“时间”的家伙走过 第二辑 不朽的失眠 只因为年轻啊 你不能要求简单的答案 唐代最幼小的女诗人 不朽的失眠——写给没考好的考生 原来,他们旧学底子那么好! 我捡到了一个小孩! 种种可爱 荣花女——阿芙蓉花的神话 一则关于朝颜的传说 生命,以什么单位计量 一只公鸡和一张席子 肖狗和沙虱 第三辑 我想走进那则笑话里去 为什么不设“十大杰出病人奖”? 卓文君和她的一文铜钱 矛盾篇之一 矛盾篇之二 给我一个解释 中国的眼波 高处何所有——赠给毕业同学 三个人里面聪明的那一个 我想走进那则笑话里去 想要道谢的时刻 林中杂想 谁是花主? 后记 附录 创作年表 珍藏相册 试读章节 幸亏 1 似乎常听人抱怨菜贵,我却从来不然,甚至听到怨词的时候心里还会暗暗骂一句:“贵什么贵,算你好命,幸亏没遇上我当农人,要是我当农人啊,嘿嘿,你们早都买不起菜了!” 这样想的时候,心里也曾稍稍不安,觉得自己是坏人,是“奸农”。但一会儿又理直气壮起来,把一本账从头算起。 譬如说米,如果是我种的,那是打死也舍不得卖得比珍珠贱价的。古人说“米珠薪桂”,形容物价高,我却觉得这价钱合理极了,试想一粒谷子是由种子而秧苗而成稻复成粒的几世正果,那里面有几千年相传的农业智慧,以及阳光、沃土,和风细雨的好意。观其背后则除了农人的汗泽以外也该包括军人的守土有功,使农事能一年复一年地平平安安地进行。还有运输业,使浊水溪畔的水稻能来到我的碗里,说一颗米抵得一颗明珠也没有什么可惭愧的吧?何况稻谷熟时一片金黄,当真是包金镶玉,粒粒有威仪,如果讨个黄金或白玉的价格也不为过吧! 所以说,幸亏我不种田,我种的田收的谷非卖这价码不可!西南水族有则传说便是写这求稻种的故事,一路叙来竟是惊天动地的大业了。想来人世间万花万草如果遭天劫只准留下一本,恐怕该留的也只是麦子或稻子吧!因此,我每去买米,总觉自己占了便宜。童话世界里每有聪明人巧计骗得小仙小妖的金银珠宝,满载而归,成了巨富。我不施一计却天天占人大便宜,以贱价吃了几十年尊同金玉的米麦,虽不成巨富,却使此身有了供养,也该算是赚饱了。故事里菩萨才有资格被供养呢,我竟也大剌剌地坐吃十方,对占到的便宜怎能不高兴偷笑。 逢到风季,青菜便会大涨,还有一次过年,荠菜竟要二百元一斤。菜贵时,报上、电视上、公车上一片怨声,不知为什么,我自己硬是骂不出口,心里还是那句老话,嘿嘿,幸亏我非老圃,否则番茄怎可不与玛瑙等价,小白菜也不必自卑而低于翡翠,茄子难道不比紫水晶漂亮吗?鲜嫩的甜玉米视同镶嵌整齐的珍珠也是可以的,新鲜的佛手瓜浅碧透明,佛教徒拿来供奉神明的,像琥珀一样美丽,该出多少价钱,你说吧——对这种荐给神明吃都不惭愧的果实! 把豇豆叫“翠蜿蜒”好不好?豌豆仁才是真正的美人“绿珠”,值得用一斛明珠来衡其身价,芥菜差不多是青菜世界里的神木,巍巍然一大堆,那样厚实的肌理,应该怎么估值呢? 胡萝卜如果是我种的,收成的那天,非开它一次“美展”不可,多浪漫多古典且又多写实的作品啊!鲜红翠绿的灯笼椒如果是我家采来的,不出一千块钱休想拿走,一个人如果看这样漂亮的灯笼椒也不感动于天恩人惠的话,恐怕也只好长夜凄凄,什么其他的灯笼也引渡他不得了。 蹋棵菜是呈辐射状的祖母绿,牛蒡不妨看作长大长直的人参,山药像泥土中挖出的奇形怪状的岩石,却居然可吃。红菱角更好,是水族,由女孩子划着古典的小船去摘来的,那份独特的牛角形包装该算多少钱才公平? 南瓜这种东西去开美展都不够,应该为它举行一次魔术表演的,如何一颗小小的种子铺衍成梦,复又花开蒂落结威往往一个人竟搬不动的大瓜。南瓜是和西方灰姑娘童话并生的,中国神话里则有葫芦,一个人如果有权利把童话和神话装在菜篮里拎着走,付多少钱都不算过分吧? 释迦趺坐在莲花座上,但我们是凡人,我们坐在餐桌前享受莲的其他部分;我们吃藕吃莲子,或者喝荷叶粥,细嚼荷叶粉蒸肉,相较之下,不也是一份凡俗的权利吗?故事里的湘妃哭竹,韩湘子吹一管竹笛,我们却只管放心地吃竹笋,吃竹叶包的粽子。记得有一次请海外朋友吃饭,向他解释一道“冰糖米藕”的甜点说:“这是用一种可以酿酒的米(糯米),塞在莲花根(藕)里做的,里面的糖呢,是一种长得像冰山一样的糖。”海外朋友依他们的习惯发出大声的惊叹,我居之不疑,因为那一番解释简直把我自己都惊动了。 这样看来,一截藕(记得,它的花是连菩萨也坐得的)应卖什么价呢?一斤笋(别忘了,它的茎如果凿上洞,变成笛子,是神仙也吹得的)该挂牌多少才公平呢? 所以说,还好,幸亏我不务农,否则,任何人走出菜场恐怕早已倾家荡产了。 P32-35 序言 我看多了! 在苏格兰旅行,走来走去,磕头碰脑的,好像碰到的总是古堡。古堡有的临海,有的有护城河,有的花木扶疏,有的有美丽的陈列品……反正,一天里面,你总会走进五六个古堡。 我对古堡不是太有兴趣,虽然黑羽的乌鸦昂步走在如茵的绿草地上也算赏心悦目,而古老的厚重的石材建筑,其设计之高雅,施工之精绝,都颇令人发思古之幽情,然而古堡在我记忆中好像只是专供故事中的幽灵来出没的。 但其中有座古堡却因为有其娓娓情节,所以令我难忘: 那天,隔着远远的草原,我们又看到一栋古堡,导游慢条斯理地说起一段因缘: “这古堡两百多年前就倾圮了,然后就一直荒在那里,这样过了一百多年,有个子孙发心,要把古堡原地原样重建起来。麻烦的是,找来建筑师,那位建筑师太年轻,(其实所有的建筑师都太年轻,有谁老过一百岁呢?)没有人看过那栋一百多年前就倒了的优美古堡长什么样子,那时代又没有照相机,只听老祖父说过,他们曾听他们的老祖父说过,那是一栋堂皇的古堡。当时主事的这位建筑师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很幸运的,有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中居然有一栋古堡巍然矗立在那里,建筑师觉得这古堡天造地设就该配这片岩岬和草原的。他乍然惊醒,立刻把草图画下来,并且着手照图施工,每天,把老石材一块一块地重新堆叠上去。咦,这时忽然发生了一件怪事,堡主的子孙不知怎么又找到原来的古堡设计图了。一看之下,才大吃一惊,原来建筑师梦见的古堡就跟原来的古堡一模一样。” 导游的话,我平常未必全信,但此刻,我却宁可选择相信。我认为建筑师梦见古堡,未必是古堡有灵,自己跑到大师的梦里来显灵显圣。而是因为大师既然生活在那片土地上,古堡这种“生物”——我称它们为生物并不荒唐,他们真的是天长地久有情有思地长在那里的呢!而且就算跌倒了也还可以重新爬起来——他也见多了,就算没有一千栋,也会有五百栋吧!积年累月,古堡跟周边的环境大概会怎样互生互动、筋勾肉连、气韵相融、眼神交电,必有一定脉络可循。建筑师只不过是“日有所归纳”故“夜有所梦”,他不过是跟百多年前的另一个建筑师英雄所见略同罢了! 有人以为人在年少时应多累积实际生命体验,此话也对,却未必尽然。人生还有同样重要的事,例如看地图,不妨视作实际徒步旅行的前置作业。背九九乘法表,比实际去排列土豆要有效率。更何况,有些事是想体验也体验不到的,例如男人永远不能亲自体会怀孕和生产之苦楚。毒品则一次也别去亲身经验才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还有,死亡,虽人人有机会体验,但体验完了也就没了。这些事,应该都只从阅读经验里去窃取就好了。聪明人是从别人的凶吉里学会趋避之道的。不单是自己个人的人生起落,整个民族的前路其实都要靠“看多了”或“听多了”的老练来应对。“我看多了!”以前是中老年人才有资格说的话,但如今资讯发达,要阅读,比以前方便千倍,让这一代的年轻人可以毫不惭愧地说:“我看(书,看)多了!” 或者,传说中的古老的华夏文明,一度也像苏格兰那栋荒圮的废垒,身在春去秋来的荒烟蔓草中,想要光荣重建,恐怕只有靠多读书多阅世了。相信,总有一天,那美好强大的中华魂魄会因而翩然来入我梦,我们会在古旧的地基和蓝图上重新垒起拔地而起足以承继传统的优美云厦。 张晓风 后记 有人要我对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出生的年轻人说几句话。我想,年轻人最大的责任应该就是“负责把自己长大”吧?要长大,需要食物,食物在华人世界里还算不缺,但要好好长大可就不能仅仅只靠食物了,还得靠读物,否则只好做蠢物了。 食物有“垃圾食物”和“健康食物”,食物其实最终会化成我们的骨血,读物也是,好好阅读,才能成个人物,勉之! 书评(媒体评论) 张晓风不愧是第三代散文家里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这支笔,能写景也能叙事,能咏物也能传人,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而即使在柔婉的时候,也带一点刚劲。 ——余光中 我想,在远古的时光里,你一定会是族群里面那个最会说故事的人,每一个聆听者都会从你的故事里面得到他所需要的一些什么,也许是诱惑,也许是抚慰,也许是勇气。 ——席慕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