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迟所著的《梁启超》以梁启超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梁启超与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人的交往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重新评估了梁启超及其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并以宽广的视野和宏大的格局,以梁启超为中心展示了晚清民国大变局中一代知识分子的痛苦、彷徨及艰难求索的历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梁启超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果迟 |
出版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果迟所著的《梁启超》以梁启超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梁启超与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人的交往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重新评估了梁启超及其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并以宽广的视野和宏大的格局,以梁启超为中心展示了晚清民国大变局中一代知识分子的痛苦、彷徨及艰难求索的历程。 内容推荐 果迟所著的《梁启超》讲述:清朝末年,正值多事之秋,中国向何处去,成了摆在知识份子面前的一大难题。年轻的梁启超开始追随康有为,力主变法维新,因历史的原因,轰轰烈烈的变法失败了,康、梁逃到日本,主张温和改革,反对流血和暴力,随着形势的发展,他又更新立场,撰写“新民说”。辛亥革命成功后,梁启超为民主立宪奔走,不遗余力,当察觉到袁世凯称帝野心后,立刻和学生蔡锷密谋反袁,终于取得了护国运动的胜利。但袁世凯虽死,军阀之间,仍纷争不息,他虽一度追随段琪瑞,不惜与老师康有为翻脸,终于打垮了张勋的复辟,但自觉书生力弱,无力改变这混乱的局面,深感国事不可为,于是,毅然退出政坛,将自己的后半生交与文化教育事业,终于成为有大成就的学者。 目录 引子∥1 一 逃出国门∥3 二 聚首“吾妻国”∥17 三 保皇与革命∥34 四 梦幻夏威夷∥63 五 剩好头颅酬故友∥94 六 新民与革命∥109 七 公民与臣民∥138 八 舆论之骄子∥148 九 国民劣根性∥166 十 改造“旧宅”∥174 十一 群英怒击饮冰子∥193 十二 不屈不挠∥222 十三 万木无声待雨来∥237 十四 悚春雷∥254 十五 不信文章能救国∥274 十六 民国的开场锣鼓∥288 十七 打不过便加入∥307 十八 英雄·独夫∥325 十九 猴戏∥348 二十 乾坤大挪移∥382 二十一 毕竟是书生∥406 尾声∥432 试读章节 一 逃出国门 午后二时许,梁启超只身逃进了东交民巷的日本使馆。 其时,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正在使馆和公使林权助在一起,刚用完午餐,准备去休息,梁启超突然造访,且对使馆的人说,非见林公使不可。 这以前,梁启超在北京士林中十分活跃,林权助自然与他有过多次接触,而且,彼此交谈得很投机,眼下事急来投,林权助当然要出来会见他。 宾主刚刚坐下,梁启超很是焦躁不安,因不懂日语,翻译又不在场,林权助便取出纸笔,双方进行“笔谈”。 梁启超迅速在纸上写下一行字:“仆三日内即须赴市曹就死,有两事奉托,君若犹念兄弟之国,不忘旧交,许其一言。” 林权助立刻写道:“当然,请说。” 梁启超写道:“北京已突发政变,皇上已被幽禁,仆和谭嗣同、杨锐等人都难幸免,另外康有为虽不在京,想必也在追捕之中,如果我们被捕,最长活不过三天,为了早日推行新政,本人一死算不得什么,但请救皇上,使脱险境,并救康氏。所奉托之事,即此二端。” 林权助读完,立刻写道:“可以,此二事我当勉力为之。另外,君为什么要选择死呢?你既然到了我这里,我总要设法救你出险的。” 见梁启超尚在沉吟,林权助只得尽力说服他:根据国际法,国事犯可不被引渡,就像贵国的革命党领袖孙文,眼下就居住在敝国,受敝国进步党资助,生活得好好的。 梁启超见对方很诚恳,不由落泪了,沉吟再三,说暂时尚没有危险,须回去安排后再来。说完,竟不顾林权助的劝阻,离开了使馆。 梁启超一走,林权助立刻去见伊藤博文,说起梁启超来访之事。伊藤博文一听,连连点头说: “看来,我的猜测没错,清国果然是出事了,简单地说,是光绪皇帝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原来伊藤博文是应清国朝廷的邀请前来作国事访问的,就在前天,在紫禁城的养心殿,他还受到了光绪帝的召见。伊藤清楚清国正在维新,于是向皇帝介绍明治维新的经过,光绪虽耐心地听,频频地点头,但伊藤能看出,皇帝有些心绪不宁,更耐人寻味的是,皇帝面上分明带着戚容,像是埋藏了极大的心事。 伊藤当时就有预感,想不到今天即得到了证实,二人由此感叹不已。不想就在这时,王照也寻到使馆来要求保护了。 关于王照,林权助也是熟悉的,且清楚他不久前,曾一道奏疏参倒了礼部六堂官。眼下,林权助又在王照口中,听到了和梁启超一样的消息。 像安慰梁启超一样,林权助也竭力安慰王照,并答应一并保护。黄昏时,梁启超终于再次回来了,且夹了一大包东西。林权助见状,让二人安心住下来,然后来和伊藤博文商量营救的方案。 伊藤说,此二人都是优秀青年,是中国的希望,所以,我们有必要帮助他们,所谓救人须救彻,帮忙帮到底。看来,他们在国内已无立足之地了,只能送到日本去,到了日本,政府一定会资助他们生活的,只是——怎样才能送出去呢? 二人思来想去,林权助终于想到,就在大沽口河中,日本西海舰队的“大岛号”正停泊在那里,把他们送上“大岛号”,二人就可平安无事了。可是,从北京出发,到登上“大岛号”,中间有多少阻隔啊! 考虑再三,林权助一边拍电报与国内联系,并要求军部派军舰接应,一边把刚从天津来京的领事郑永昌叫来,向他布置工作。 郑永昌本是华裔,先祖即明末遗臣郑成功,他们早已人了日本国籍,但仍能操一口纯正的华语,日本政府用作外交官,永昌的兄弟郑永邦做过驻华公使大鸟圭介的秘书,而郑永昌则为驻天津领事。 第二天,经过精心准备,郑永昌和梁启超化装成猎人,身穿猎装,背着火药枪。梁启超且戴一顶日式遮阳帽,把辫子藏在里面;王照和郑永昌的随员则扮成仆人,着粗布衣,带了网兜及食品,跟在后面,出门就坐上插着日本国旗的马车直奔前门车站,车站已有人代他们购好了车票,车站的士兵认作日本人,不敢阻拦,一行人得以顺利登上开往天津的火车,数小时后,安全抵达天津。 天津形势显然也很紧张,车站有士兵在盘查行人,郑永昌尚未在意,下车后,站台上有报童在卖报,郑永昌掏出三个铜子,买了一份报纸,正要展开来看,不想就在这瞬间,身边的随员小野次郎轻轻地拉了他的衣袖一下,又凑在耳边说: “不好了,那人像是认出了我们。” 顺着随员的手势,郑永昌隔着多条铁轨看见对面站台上,有人正指着他们,向旁边一人作耳语,此人立刻跳下站台往这边来,显然不怀好意。 郑永昌见状,匆匆将报纸往包中一塞,拉起梁启超的手,又向身后的王照做了个手势,四人迅速跑出车站,连转几个弯,一步跨上泊在白河边的一条木船,交代几句,木船立刻驶向大沽。 木船靠双桨划行,速度很慢,出城不久,背后就传来一阵急骤的马蹄声,仔细一看,堤岸上,一队士兵骑着马正朝这边飞奔。一在岸上,一在水中,他们还心存侥幸,不想走了一段,后面传来隆隆的机器声,回头一望,只见远远地有一条小火轮,桅杆上飘着一面黄龙旗,正加速向这边赶来,一名头戴红缨帽的水师军官,立在船头,向他们摇手,像是让他们停船接受检查。 这情况太突然了,郑永昌一边让随员掏出一面日本国旗,迅速升上桅杆,一边掏出两块大洋,丢在船家脚下,鼓励他们用力摇桨。可双桨毕竟比不上涡轮,眼看小火轮越来越近了,船上的人都有些惊慌失措,就在这时,河道转弯处,出现了一艘军舰,舰首插的是一面日本国旗。郑永昌一见,正是那艘“大岛号”,不由大喜,低头对梁启超说: “好了,他们果然赶来了!” 说着,从怀中掏出了一条白色的丝手绢,拼命向军舰挥舞示意,军舰本是接到军部的电令前来接应的,眼下发现这艘木船,估计梁启超等人就在船上,立刻放下一只快速小汽艇向他们飞速驶来,转眼间,汽艇就靠上来,将四人接到了军舰上,回头望去,小火轮已靠上他们刚坐过的木船,正无可奈何地望着他们…… 梁启超回望这一切,长长地嘘了一口气。惊魂甫定,蓦然瞥见头上飘扬一面巨大的日本国旗,不由想起目前的处境——就这么一走了之吗,这可不是自己的初衷啊!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