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与上帝拔河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齐宏伟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我把屠格涅夫的《初恋》推荐给学生们看,不少女生会看到落泪。一个人深爱你,愿为你做一切,但你并不珍惜,因对方并不是你心上人。而你深爱的那一位呢,往往又不珍惜你的付出。

就在这样的阴差阳错中,我们挥霍了青春。

这也常使我想起过去。

那时,有人爱慕过我,我差点因对方的这种爱慕而接受下来。姐姐说:“弟弟,别错过了,她挺好的。与其找一个你爱的人,不如找一个爱你的人。”

难道你爱的人也爱你就只是一个传说?

后来,半路“杀”出个她。我仰慕到不敢看她的脸和眼睛,只痴望她的背影,半夜到教室去偷看她的书桌。在那里找到的任何一本课外书,任何她写的只言片语,都让我悸动。她喜欢席慕蓉,我也喜欢;她喜欢《红楼梦》,我也喜欢;她喜欢写短句,我也喜欢;她喜欢打乒乓球,我也喜欢;她喜欢文学,我也喜欢。

到底是因为她喜欢我才喜欢,还是我们不约而同喜欢?

我们都参加了高中文学社。她很安静,从不多话。我则高谈阔论,大讲《巴黎圣母院》与《十字军骑士》,其实我也不甚了了。

我常给她写信,但从不给她看。我在信中向她忏悔过错、恶习,表达仰慕、爱恋。平时,她的一颦一笑,都成为我无限遐想的材料。

高考前,我想她想到近乎崩溃。一同学带我去他家住了一夜。看见夕阳,我想起她;看见小溪,我想起她;看见光秃秃的山,我也想起她。她在的时候,她是一切;她不在的时候,一切是她。有那么一刻,我真想倒在地上死去,免得被这种煎熬人的思念杀死。

高考终于结束,我和她有机会聚在一位女同学家。我兴高采烈地讲泰戈尔的《摩诃摩耶》,摩诃摩耶可以和罗耆波永远住在一起,但她不能把自己被火烧毁了的脸给罗耆波看。后来,罗耆波忍不住好奇,趁摩诃摩耶睡熟,掀开面纱看了她的脸。摩诃摩耶醒来,决绝离去。

她听后,说:“摩诃摩耶其实不需要这么决绝。”

我说:“要是我,就永远不看!”

是的,我永远想不到她会有真实的丑陋,连这么想都是亵渎。

上大学后,她有了男朋友,写信告诉了我。两周之久,我几乎没怎么睡,整个人恍恍惚惚,连醒着都像在做梦。

多年后,我才知道,我从来都没爱过她。我爱的只是自己。想想吧,我都没有向她表白的勇气,只因怕被拒绝。我利用她来肯定自己,而现实生活中她的种种,我从来都不了解,甚至她都有男友了,我还在忙着经营自己的梦。

可怜的是,那时并不晓得。我错以为这就是爱情,错以为爱和初恋已轰轰烈烈又悄无声息地过去了,今生再也不会有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所以,我不再相信爱情,开始玩世不恭,甚至跟女孩调情。除非你真相信爱情,你才能有爱情。但爱情又是什么呢?那时又怎能说得清?

再后来,我才明白,一个热衷自我的人,永远都不会爱。他自以为他在投入在爱,其实是在拜偶像。膜拜偶像,不过是利用偶像来成全自己,这是拜自己的一种方式。

我何尝真在乎过她,疼惜过她,理解过她?我热衷和一个虚幻偶像交流,跟爱无关。在那个阶段,我疯狂地爱上了自己,就像希腊神话中自恋的纳西塞斯,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自己水中的影子。

自我中心是爱之天敌。P5-7

书评(媒体评论)

物质越极大丰富,人心越诡诈沉沦;失望在很多人中间弥漫,皆因找不到改变世界的出路。如何改变现状,如何重建共识?本书给出了回答:通过改变自己改变世界。与其咒诅黑暗,不如点亮蜡烛。这些“改变”的故事带来深层的和谐与宁静,在充满戾气与怨气的时代,不啻天籁。

——青橄榄书殿

齐兄说:“唯有‘上帝的荣耀’和‘人性的幽暗’是不肯悔改的人类必须逼视面对的。”

这正是他在新作《与上帝拔河》中要表达的两大主题。

——喻书琴

当眼目浏览过一行行浸透着深度哲思的文字时,心眼好像突然被打开了,又如森林里一棵年轻的树木终于突出重围接触到顶上的第一缕阳光,刹那间周身温暖明亮,不再活在幽暗深影里混沌不知天日。

——许嘉璇

后记

里尔克在《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说:“没有人能给你出主意,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只有一个唯一的方法,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这是最重要的。在夜深最寂静的时刻你问问自己:我必须写吗?”

但使人必须写的冲动,究竟是什么?

一八一九年,大学毕业后的巴尔扎克,放弃当律师的大好前途,在巴黎郊区五层阁楼上苦熬两年,写成五幕浪漫主义诗体悲剧《克伦威尔》,结果惨遭失败。他对父母说:“这只能说明我不能写好悲剧,我还要写别的!”

他要写小说,他想成为作家。父母一怒之下,断绝了对他的经济供应。

十年之久,穷困潦倒的他不断失败,不断写;不断写,不断失败。他自己成为文豪后,都基本否认这十年间的所有创作。

我问过自己的学生:“要是换做你,你会这样坚持十年吗?没有任何成功迹象,没有任何外界肯定,没有任何亲人支持?”

他们大都摇摇头,说:“不会!”

使巴尔扎克坚持下来的,究竟是什么?

这已经超出了兴趣范畴。所以,有人称之为神圣责任,有人称之为天职,有人称之为呼召。不管叫什么,总之,它是上帝给人的使命。

去承担,否则,不如死。这就叫“必须”。

本书写作,没这么悲壮,却不乏这份使命感。一经践履,哪怕写的没人看,业已心安。

然而,奥古斯丁说:“我之所以写作,是为了学习;我之所以不断写作,是为了不断学习。”所以,写完了又不是结束,而是提交了一份作业。我尽了最大努力写完,静等批阅。

文字不是写出来的,是被成全的。

不是你在制造感动,是感动在邂逅你。

不是你在搬弄文字,是文字在拷问你。

不为写而写,而力图以文字来捕捉世界变成境界刹那,追忆目击道存瞬间,领悟恩典滴落、吉光片羽时刻,经由我,也并非只经由我。

香港电影《岁月神偷》提到,岁月是“神偷”,可以偷走一切。

真这样吗?

岁月,甚至死亡都偷不走的是什么?

有人说是记忆,有人说是文字,有人说是高尚品德,有人说是名声,有人说是事业。

但,连你自己都被岁月偷走了,附着于你的这一切,哪怕真了不起,对你来说,又有什么意义?

除非说的、做的这一切,都跟一个更大真相有关,除非这个真相就是真理。我因为言说了这真,而被这真记得。我自己也在这更大真相之中醒来,复活钟声响彻彼岸。

这时,不再与上帝拔河,而是与神和好,与人和好,与己和好,与世和好。

面对的不再是世界的评判,而是上界的评判。

一切都赤露敞开。

就仿佛已这样经历过,又回来,然后写。

帕斯卡尔说:“当我们阅读一篇很自然的文章时,我们感到又惊又喜,因为我们期待着阅读一位作家时却发现了一个人。”

但愿你读到的确实是“很自然”的文章,发现的是一个坦率、真诚的人,是那更大真相的使者。

二零一三年岁末于宾州

时大雪纷飞

目录

序 还活着的时候,就了解生命

自序 活下去的理由

 我没有自杀的理由,只是突然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了

第一辑 人·事

 爸爸的脚步声

 爸爸的脚步声

 看火车

 初恋

 因误解而敢去喜欢

 登鲁山而小自己

 天使的脚印

 悔恨与慰藉

 排队

 中美驾考小记

 在美国做学生

 女儿的教育

 蚂蚁的智慧

 狱·释

 有一种爱我们还很陌生

 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

 爱,撑起一片天空

 成了别人的安慰

 “她喜欢听鸟叫和音乐!”

 “有永恒在你目前做的事上吗?”

 学生们给我的巨大善意

 绿皮火车

 七十路

 陌生人之间的爱意流转

第二辑 景·境

 灵魂惊艳刹那

 青春

 梦境

 人生记忆里的黄昏

 荒野

 黑血

 自陷与穿越

 蛊惑

 在

 恩典的滴落

 麦田

 灵魂惊艳刹那

 水消失于天

 真理,也只有真理才能带来的那种喜悦

 暗与光

 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样的,而就是这样的

 看树

 又见白桦

 这一个季节的木叶

 这样的一个黄昏

 花香不袭人

 桑葚正红

 到林中去

 如果能找一个地方,好让人找不到我

 水的两种极致奇观

 此时,此地,此刻

 风

 花

 雪

 月

第三辑 议·思

 与上帝拔河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身合是诗人未?”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

 我们目前最需要什么?

 “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

 三大诱惑

 道德危机与神圣共识

 “很宗教”?

 信仰与人生

 被选择之下的选择

 与上帝拔河

 我们为什么走不进信仰?

 “没命成灰土,终不罢相怜”

 孩子带来的祝福

 “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从灵魂深处涌上来的喜悦”

 恩人与贵人

 “水的拉斐尔”

 “痛苦已把门槛变成石头”

 起来,回家

跋 岁月偷不走的

 文字不是写出来的,是被成全的。不是你在制造感动,是感动在邂逅你

序言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的名言又可译为:“活,还是不活,这是一个问题。”

如没值得活的理由,人生何必拖到最后才谢幕?

苏联解体前,一位高官在自杀前写道:

“我没有自杀的理由,只是突然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了。”

“活下去的理由”是什么?

我们今天所处的恐怕是有史以来精神上最可怕、最混乱的时代。人们失去了基本共识。对家庭,对教育,对人生,对世界,每人都能说出一套,但谁也说服不了谁。

很多人干脆只要活着,不管活法。尽管,这也是一种“活法”。

必须给生存找到根基,给活着提供理由,给人生发现意义。

或者,干脆宣布生存没有根基,活着没有理由,人生没有意义。

向生而死的大限中究竟有没有向死而生的价值?

这是严峻拷问。

回答,否则不如——谢幕!

人类从来就没停止过寻找真理的步履。

那些宣称真理死了的人,一个接一个死去。

那些说没有真理的人,一旦把这话当成了真理,也就活不下去。

但真理,还活着。

要不,我们为什么不能满足于生活中那一个又一个沼泽,不断出发去寻找生命的湖?

要不,我们为什么不能安于此岸的喧嚣,要不断侧耳聆听彼岸的跫音?

要不,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分出对错是非,内心常有一种神圣不安?

这是心对真理的渴慕。

满足,否则不如——麻木!

生命无常,岁月沧桑,生离怅惘,死别悲凉……

中国诗文已说了太多。

如何从幽暗深渊超拔而出?

如何发现生命中的欢喜和慰藉?

如何让虚无也虚无,把“看透”也看透?

这是人生对文字的挑战。

接受,否则不如——沉默!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五日,九十五岁的曼德拉去了。

五天后,他的葬礼有近百名政要和二十万民众冒雨参加,备极哀荣。

年轻时,他参观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看到一块佚名主教碑,上边刻的文字改变了他,改变了非洲,甚至改变了世界。

那上面刻着——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未受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而,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在监狱里,曼德拉学会了爱和宽恕,学会了改变自己。狱中二十七年后,他出狱时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然身陷牢狱。”一九九四年他当选南非总统。在总统就职仪式上,他邀请曾看守他的三位前狱方人员出席典礼,把他们介绍给世界各国政要,并向三人致敬。

这震动了世界。

为了爱,我们活着。

套用雕塑家罗丹的话,对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发现;对我们的心灵来说,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感受。

遗憾的是,我们急匆匆生活,来不及发现;急匆匆生活,来不及感受。

我想讲一些爱和改变的故事,让人停一停,听一听。

听过,和没听过,人生会不一样。

这不是“心灵鸡汤”,而是为了回答拷问、满足渴慕、接受挑战!

我们已经抱怨太多、批评太多、失望太多。

与其咒诅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如燕京大学校训所说,“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内容推荐

《与上帝拔河》是本用灵魂写的书。中国散文易写悲,齐宏伟却逆转写喜悦与慰藉。如何从死别、监禁、绝症、冷漠、纵欲、愁苦、厌倦中超脱?如何在古今中外叩问中回家?又如何在浊欲横行、道德崩溃之时重建共识?“人这一生,注定要与上帝拔河。”“人生来要过那种必不可少的生活,这是克服厌倦的唯一秘诀。”

本书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从山村到古都,从长江到天池,从香港到美国,以极深哲思、极致美文,回答了时代最尖锐的拷问;以爱悦生,以道阅世,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通过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

编辑推荐

  除了此时,我又在哪里与永恒相遇?!除了此地,我又在哪里与彼岸相遇?!除了此刻,我又在哪里与真理相遇?!

著名灵性文学作家齐宏伟继《信与思》、《一生必读的关于信仰与人生的30部经典》后,又一深邃、优美,给人带来温暖与大爱的“惊艳”之作。

“唯有‘上帝的荣耀’和‘人性的幽暗’是不肯悔改的人类必须逼视面对的。”这是齐宏伟在《与上帝拔河》中要表达的两大主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2:3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