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汉语纵横(古文选读下留学生本科选修课系列教材)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王建喜
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建喜编著的《留学生本科选修课系列教材·汉语·纵横:古文选读(下)》为外国人学习古代汉语作准备而编写的教材,让外国学生初步接触古文。《留学生本科选修课系列教材·汉语·纵横:古文选读(下)》适合具有中级及以上汉语水平(相当于在中国学过一年半汉语,或汉语学习1200学时以上)的学生使用。

《留学生本科选修课系列教材·汉语·纵横:古文选读(下)》包含十五课,每课有一至两篇课文。每课用二至四课时。每课先出课文,接着是题解,其后为词语注释、语法解释和练习。

目录

一、雍姬告夫

语法解释

1.“之”:代词,指代前文出现的事或人;连词,相当于“的”

2.人称代词“其”

3.介词“以”:表示对象或原因

4.“诸”:“之于”的合音

5.判断句:“人尽夫也,父一而已”

6.句末语气词“也”

二、子罕拒宝

语法解释

1.“以”:介词,表示对象、凭借;连词,表示目的

2.代词“者”:“……的人”

3.连词“而”:表示前后动作接承、转折

2《论语》四则

语法解释

1.连词“而”:表示承接

2.介词“于”:引出对象

3.名词的使动用法:“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4.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3

一、揠苗助长

语法解释

1.“之”:连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指代前文出现的事或人

2.连词“而”:表示承接;表示转折

二、楚人齐语

语法解释

1.“……诸?……诸?”

2.时间名词充当状语:“日挞”

4君子有三乐

语法解释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广土众民”

2.代词“所”:表示动作的受事、对象

3.语气词“也”:句末表示肯定;句中表示停顿

4.介词“于”:表示处所

5劝学

语法解释

1.形容词比较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篮”

2.介词“乎”:引出对象

3.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同声”

4.连词“而”:表示转折、假设、承接

6川渊深而鱼鳖归之

语法解释

1.判断句:“川渊者,龙鱼之居也”

2.连词“则”:表示因果

7鲲鹏展翅

语法解释

1.指示代词“是”

2.判断句:“南冥者,天池也”

3.之:连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否定句中充当宾语放在动词前

8秋水

语法解释

1.时间名词充当状语:“秋水时至”

2.方位名词充当状语:“顺流而东行”

3.被动句:“见笑于大方之家”

4.宾语前置:“莫己若”

5.关联词复句:“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9一飞冲天,一呜惊人

语法解释

1.名词活用为动词:“三年不翅”

2.数词充当谓语、定语

3.介词“于”:表示处所

10和氏之壁

语法解释

1.琏词“而”:表示方式、承接、转折

2.判断句:“此吾所以悲也”

11御者之妻

语法解释

1.介词“以”:表示原因、凭借

2.代词宾语前置:“妾是以求去也”

3.两个动词共用一个宾语:“怪而问之”

12晏子方食

语法解释

1.“分食食之”

2.指示代词“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13淳于髡见士

语法解释

1.连词“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示假设、方式或状态、并列

2.判断句:“今髡贤者之畴也”

3.介词“于”:表示目标、处所

14惊弓之乌

语法解释

1.名词的使动用法:“仆欲将临武君”

2.代词“者”:“的时候”;表示原因

15长勺之战

语法解释

1.代词“其”:表示领有

2.代词“何”:表示疑问

3.语气词“矣”:表示肯定

4.数词“一”充当状语:“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5.介词“于”:表示处所

6.动词的使动用法:“公将驰之”

7.判断句:“夫战,勇气也”

《古文选读》(下)测试卷

附录一 参考译文

附录二 《古文选读》(下)测试卷参考答案

附录三 虚词索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6: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