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宋家最朴素的婚礼
1915年,宋庆龄与孙中山在廖仲恺、山田纯郎等人的陪同下,前往牛夯区袋町五番地日本著名律师和田瑞家中办理结婚手续,并由这位律师主持签订了婚姻《誓约书》。签字后,和田瑞律师在家中举办了简单的宴会,表示庆祝。
下午四点半,他们回到大久保百町三百五十番地的梅屋庄吉家举行茶点宴会,作为公开的结婚典礼。
车子在路上疾驰,宋庆龄向窗外看去,有些好奇地问:“怎么满街都是花车?今天是什么日子?”
孙中山的表情有些凝重,他郑重地说:“那是日本人正在庆祝占领中国青岛。”
宋庆龄听到这个消息,脸上露出低落的神色。孙中山微微一笑,拍拍她说:“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但是都放到明天吧。今天你是新娘子,该好好地休息一下。”
梅屋吉家二楼的大套间已准备完毕,原本30个座位的客厅里,又加了20个座位。正面大厅的壁龛前面,八开面的金凤屏风金碧辉煌,左右两边是中国制造的紫檀木架子,各放着一个青瓷大花瓶,里头插着盛开的菊花。颜色搭配得热烈醒目,隆重大方。
梅屋家的人已经忙碌了一整天,午后起,便不断有汽车停泊在周围,大约五六十个客人相继到来。这些人中有日本政界人士,有真诚同情和支持中国革命的志士,有企图通过中国革命实现各自目的的人物。
梅屋家五岁的小女孩偷偷跑出来看热闹,在座的人都是梅屋家的常客,但是他们看起来格外兴奋,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喝酒庆祝。就在座位快要坐满的时候,孙中山和宋庆龄搭乘梅屋先生的车子赶到了。
宾客们立刻赶到门口迎接。孙中山穿着西装,从第一辆车子下车的同时,向车内伸出手,扶着宋庆龄下车。美丽的新娘头戴大大的无檐帽,身着粉红色带淡绿色花朵图案的裙子,衬裙白色,手中还拿着一束百合花。在座的人先是为她的美貌沉默了瞬间,随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梅屋的女儿站在旁边一动不动,似乎也为她惊为天人的容貌所折服。
一对新^手挽着手进了门,并走向右手边的中庭。早就等在中庭的照相馆的摄影师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照片。客人们簇拥着二人,纷纷向他们问候。就在这时,梅屋夫人发现了偷看的小女孩,很严肃地吩咐女佣:“把小姐带回房间。”
小女孩着急得满眼是泪,大声说:“我要看新娘,我要看新娘。”女佣把她抱在怀里,附在耳边小声地说:“孙先生同宋小姐将在二楼举办结婚仪式,我们上楼,一会儿看。”
宋庆龄似乎听到了小孩的哭闹声,循着声音找了一下,对着梅屋小姐露出一个温柔的微笑。她摘下无檐帽,交给梅屋夫人,被领到房间整理仪容。
宾客们佩戴上鲜花,在铺着白布的整齐排列的台子前就坐。孙中山换上黑色的外套,等待着新娘的到来。宋庆龄一身装扮简洁高雅,毫无富贵庸俗之气。她淡淡的妆将她的清秀素雅衬托得更加超凡脱俗。
梅屋先生和梅屋夫人作为此次婚礼仪式的证婚人,站在最前面。孙中山同宋庆龄互相敬酒,犬养毅唱起了祝福的民谣。然后,由头山满为证,孙中山同梅屋庄吉,宋庆龄同梅屋德子结为义兄弟及义姐妹,在他们互相敬完酒以后,客人们愉快地互相举起酒杯,庆祝这场正式而伟大的结合。
这对革命者先驱一生见证过许多伟大仪式,相比起来他们的结婚仪式可以说是极为朴素。除了欢乐的笑声外,没有喧闹的伴奏;除了幸福的笑容外,没有更华丽的装饰。宋庆龄和孙中山并肩坐在一起,接受大家的祝贺。这还是第一次他们以夫妇身份公开一起亮相,庆龄有些害羞,但是仍然表现得大方而得体。梅屋家的小女孩躲在门外痴痴地看着,不停喃喃地说:“她真美。真是太美了。”
宋庆龄和在座宾客见过一圈之后,察觉有些不对。但她不敢太过声张,只带着疑问轻声询问孙中山:“除了陈其美先生,为什么不见其他跟你一起流亡的革命同志?”
话刚问完,她似乎也明白了缘由,闭上了嘴。
孙中山一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她猜出来了。这些同志们不出席,是因为他们都反对他离婚。离婚在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个极其超前的观念,封建礼教认为休妻是家庭的丑闻,协议离婚更是闻所未闻。可见,即使是这些从事革命事业的有志之士,也不能完全剔除旧道德观念的影响。此次婚礼,给他们的请帖是最早一批发出的。但是看来他们已经商量好了,全体缺席,似乎在暗中抗议孙中山的先离后娶。
宋庆龄的表情又有些不自在了,但很快,一只温暖厚实的手掌握住了她略带冰冷的玉手,暖着她。她转过头去,看着那双明亮的眼睛,仿佛在说:“他们不来有什么关系?这个仪式对我来说唯一的意义就是有你参加。”
11月5日,头山满在朝野精养轩主持有十多人参加的招待会上,向世界宣布了孙中山与宋庆龄这对革命者结为伉俪的消息。招待会上展示了结婚仪式上客人围着新郎、新娘所摄影的照片。这也在历史上为这对革命者留下了最生动最人性的写照。
此后不久,宋庆龄在给卫斯理女子学院一位同学的信中写道:“婚礼是最简单不过了。因为我们都不喜欢铺张和仪式之类的东西。我很幸福,在英文信件方面我尽可能帮助我的丈夫。我的法文大有长进,可以阅读法文报纸,能容易地边看边译了。你看,结婚对我说来好像是上学一样,只是不用担心考试罢了。”
P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