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与困惑,飞扬与束缚,自信与自卑,所有的矛盾捆绑在80后稚嫩的心灵上。改变,一种改变的欲望锻造出80后的文化、气质和成功。80后真正地影响了中国,融入了世界。
汤余所著《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向您讲述,80后在中国未来发展中的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 |
分类 | |
作者 | 汤余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成长与困惑,飞扬与束缚,自信与自卑,所有的矛盾捆绑在80后稚嫩的心灵上。改变,一种改变的欲望锻造出80后的文化、气质和成功。80后真正地影响了中国,融入了世界。 汤余所著《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向您讲述,80后在中国未来发展中的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内容推荐 《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简介:颠覆是世界走到极端的狂躁。在这个极度疯狂的世界里,80后像一群初临战场的士兵,精神亢奋,生机勃发。充满疯狂的世界绝无平淡、灰暗和凝固。这就是80后主宰的时代。他们用无声的行动和另类的思想告诉人们:他们已经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未来。 成长的力量无人能撼动,在事业的起步阶段,80后在用能力和成绩挑战一切偏见和不安。如果世界上还有什么最值得珍惜,那就是80后的创造精神和另类思想。当一切还在被证明时,80后已用不拘一格的方式创造了一个世界。 《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由汤余所著。 目录 前言 我们越忙碌就越孤单/1 第一篇 捆绑与自由 第一章 80后的前世今生/1 第一节 下蛋的80年代青春/3 第二节 一往深情的“文化”群体/6 第三节 永远保持着最高期望值/9 第四节 颠覆是一种生活信仰/13 第五节 小人物拥有大梦想/16 第六节 一个没有格调的全能时代/19 第七节 只要一点点感觉/23 第八节 80后:在城市也在农村/26 影响力总结:我们也是人类的一部分/30 第二章 生命是一个美丽的“悲剧”/33 第一节 在嚎叫的高端文化分子/35 第二节 今天你做简历了吗/38 第三节 一个用金钱买生活的年代/41 第四节 深造不如去创业/44 第五节 心理年龄孱弱的“孩子青年”/48 第六节 快节奏把我们打扮得专业/51 第七节 美丽背后都有“悲剧”/54 第八节 爱上你,没有该不该/57 影响力总结:“悲剧”是幸福社会的生产者/61 第三章 懂得摇摆着走路/63 第一节 就是要与众不同/65 第二节 跟风的人最老土/68 第三节 我没有原则吗?你落后了/71 第四节 需要怀旧的时代/74 第五节 老死不相往来的艺术/77 第六节 键盘上的华丽人生/81 第七节 我狂故我在/84 影响力总结: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87 第四章 梦太长精神该怎么补偿/91 第一节 搭乘经济快车道/93 第二节 睡在金钱堆里的不安/96 第三节 我的青春,飞一样的空气/99 第四节 高科技阳光下的黄金一代/102 第五节 我要幸福,不要奢侈/106 第六节 放假回家,一个可怕的噩梦/109 第七节 回望e网情多少/112 影响力总结:压力与空虚的成长期/115 第五章 无厘头的个人发展欲/119 第一节 责任心不是说出来的/121 第二节 80后作家——不拘一格的力量/124 第三节 郁闷啊!我要发泄/127 第四节 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主宰/130 第五节 强大的社会中流群体/134 第六节 没有目标,只会享受过程/137 第七节 名利双收并不是生活的目标/140 影响力总结:事实胜于雄辩/143 第二篇 欲望与进步 第六章 其实我是一条龙/147 第一节 在起跑线上就胜人一筹的80后/149 第二节 一片痴情只为“成功”/152 第三节 一个理想与一碗“青春饭”/155 第四节 被批评指责的小青年/158 第五节 从文坛走向全社会/162 第六节 用不羁杀死困闷/165 第七节 高学历的背后——强势竞争/168 影响力总结:我们是最优秀的一代/172 第七章 压力中的孤独感/175 第一节 教育我的制度真糟糕/177 第二节 拼命赚钱养护爱情/180 第三节 社会责任是一个冷淡的“惑”/183 第四节 什么时候才能像成功者那样成熟/186 第五节 婚姻和职业都要归我/190 第六节 一个正在“奴化”的时代/193 第七节 “非主流”让我尽情地宣泄/196 影响力总结:阳光总在风雨后/199 第八章 我们是个大家族/203 第一节 工作的困惑:我为什么是一只“蚂蚁”/205 第二节 嘴巴被父母I贯坏了/208 第三节 身体依然离不开“老窝”/211 第四节 我要做BOBO族/214 第五节 月光是最美的,我爱月光族/217 第六节 网虫是千年一见的“昆虫”/220 第七节 跟着潮流走:骄傲的IF一族/223 影响力总结:家和万事兴/226 第九章 藏在心里的“底子文化”/229 第一节 我有文化我怕谁/231 第二节 明星作家当道的时代/234 第三节 我要文化,不要责任心/237 第四节 作品成为一种文化商品/240 第五节 文化强国梦想的缔造者/243 第六节 被流行文化培养起来的80后/246 第七节 “我们”在展示国家优越性/249 第八节 谁说“我们”是“忘本的一代”/251 影响力总结:不革命了,但我们还是热血青年/254 结束语:当“爱”已成往事/256 试读章节 第一节 下蛋的80年代青春 碧蓝的天空下,太阳映射出格外夺目的光芒。时髦的年轻人戴着墨镜,骑着自行车,悠然自得地在一片生机的城区走动。摩天大楼不是每个城市都有,年轻人向往南方,向往深圳。他们宁愿抛弃自己的安乐窝,去寻找一份艰辛打拼的满足感。 对!他们就是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第一批走上改革开放大道的年轻群体。在火热的80年代,这群年轻人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成了今天中国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创造了无数财富。而最让他们感到引以为豪的是,他们在这充满阳光的年代里产生了一个新生的社会力量——今天的80后一代。 当那时的青年从压抑的大集体中走出来时,当他们被眼花缭乱的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诱惑得垂涎欲滴的时候,我们的社会精英们在担心:是否这代人就是断送民族文化的叛逆一代?就主流方向来说,人们更愿意看到改革开放的局面。国家要发展,我们要做一个鲜活的人。这才是时代主旋律,所有的忧虑我们都不放在眼里。 80年代的青年很快就接受了流行文化,港台歌曲,金庸的武侠小说,快餐都成为时尚生活的代名词。很多人回忆,80年代里的一切都是新的,人们穿的衣服,城市的街道,包括天空中的空气,都给她们无限的新鲜感和希望。此时国家的民生政策也在有条不紊地改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对当今80后群体产生重要影响的,就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为了实现国家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的科学目标,中国政府于1978年即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只允许生一个孩子。到80年代,此政策被定位中国基本国策,更坚决地执行了下去。 在思想观念上老百姓无法接受,但国家在执行上丝毫没有马虎。在一边教育一边执行的情况下,计划生育政策得到有力实施。这群追求时尚的80年代青年开始被动地接受了“独生子女”这个名词。 青春应该是没有负担的,当这群整天烫卷发,手中拿着收音机,穿着喇叭裤的他们接受了一个孩子的生活时,发现自己生逢其时,家庭压力相对较小。在很大程度上,这为他们在社会上打拼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国家市场经济初创,最需要的就是全心全意投身工作、创业的年轻人。80年代年轻人就是在时代的召唤中非常发展,并成为那个年代国家建设中的栋梁。 他们虽然是新锐,但对于家庭问题,依然看得比什么都重。当80年代年轻人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对孩子的期望是非常高的。但在80后父母的心里,自己虽然能闯出一片天地,但他们没有上过大学,从小缺少家庭关爱,而且都是苦寒出身。他们只有一个独生子女,一种过分溺爱的心理油然而生。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更强,希望他们能得到更多的关爱,接受更正规、更高等的教育,能有优越的生活条件。 正是这种强烈的“望子成龙”的欲望,使80年代成熟起来的年轻人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以至于今天的我们说80年代出生的一代是“80年代人下的蛋”。 从小,由于很多家庭都步入一个相对富裕的生活中,孩子上学已不成问题。为了让孩子成为人中之龙,家长们可谓用心良苦。他们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为孩子创造尽可能好的生活学习条件,这让80年代年轻人的生活压力非常巨大。就像崔健的歌《一无所有》唱的那样,“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品尝爱情和家庭的滋味之后,80年代年轻人真的一无所有了。不过,他们内心还算淳朴,一首《黄土高坡》都能让他们感动得落泪。这些80年代出生的人曾经有这样的记忆:父亲坐在办公室里认真地写文件,而我们却拿着玩具卡车在桌子上来回地“游荡”。因为这一顽皮的孩子,父母只能拿工作带回家做。坐在台灯前,你悄悄地站在他身旁,耳边萦绕着高胜美或者韩宝仪美妙的歌声。 这只是一个画面,但它却是那样刻骨铭心。正是这些记忆,让80后出生的人的童年无比绚烂、美好。只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稍微留意一下,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都会说出一两个自己非常忠爱的童年故事。它们或发生在公园里,或在郊游的路上,或在田地的沟壑旁。 如果有印象,他们还能记起学校里的小朋友在如何吹嘘,“我爸爸是最爱我的”,“我妈妈一刻也不离开我”……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社会学家们开始忧虑,80后出生的孩子是蜜罐里泡大的一代,他们能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吗?于是,关于“垮掉的一代”,“没有竞争力的一代”的声音不绝于耳。 在80后的整个成长过程中,一联串的代名词把他们紧紧地包裹着:“小皇帝”、“小太阳”等都是对他们的形容。面对这种压力,家长却并不以为然,家中唯一的孩子是他们唯一的希望。“社会指责到什么程度,我只当没听见”。中国出现了一种很奇特的现象,那就是教育家们千方百计地说服家长不要溺爱孩子,但社会公论的压力总是适得其反。家长们一意孤行,教育家们却垂头丧气,这样的局面充斥着80后的成长道路。 很多人说,80后一代是80年代青年下的蛋。这些蛋是与各种各样新奇玩意儿和不断增长的经济成就相辅相成的。什么市场经济、涨工资、吃西餐、穿喇叭裤、港台歌星等,都是孵化80后下的蛋的环境。这就注定,80后出生的孩子拥有不一样的超过感。他们赶上了好时代:中国经济长足发展,新科技在伴随着他们一起长大。在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当今的盛世。这是几代人创造的社会财富。当然,这其中也包括80年代的年轻人。 在过去整个改革开放的建设中,80年代的年轻人是一支主力军。他们二十来岁就赶上改革开放的第一股春潮,一步人社会就有私人企业。在那时,只要你肯干,有魄力,能坚持,你就可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觅得一份高品质的生活。看看今天,很多大型企业的老板和著名公司的总经理都是那个时代的人。他们富起来了,他们的子女当然是第一个受惠者。因此,我们又看到“富二代”这个名字印刻在80后出生的人身上。 之所以会说他们是“富二代”,是他们不用劳动就能获得大笔的财产,整天游荡在高端消费市场,但事业上却毫无作为。它俨然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是80后出生人的一种生活惯性。因为他们从小就被娇惯惯了。但这能说明他们没有作为吗?其实这需要事实来回答。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以后详细讲述。 中国有句箴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但是,这句话在今天似乎需要修改,应该是“再穷不能穷教育,不富也要富孩子”。当60后(80年代青年)看到自己孩子手上玩具没有别的孩子多时,他会借钱为孩子买更多大玩具;当他们看到别人孩子越长越胖时,他们省下坐车的钱买鱼肉给孩子吃。 “我们小时候受尽苦头,现在生活好了,一定不让自己的孩子再吃苦。”一位家长曾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这当中有母子之间的深深情感。 P3-5 序言 我们越忙碌就越孤单 有人说,一个人品尝了快乐的滋味之后就会忘记痛苦的滋味。诚然,人们都喜欢先苦后甜的滋味,不喜欢先甜后苦的失落。但今天,中国刚刚成长起来的80后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小的时候,他们生活的蜜罐里,上学时,他们学习上渐渐有了压力,但还没有失去被百般呵护的幸福感,但成人之后,他们却发现这社会是多么的残酷,只要自己能力稍微逊色别人,就会丢掉工作,只要自己有一点点瑕疵,找对象都会成问题。面对这种困境,80后深深地体会到生活的困难。 在城市里,他们日夜不停地工作,因为竞争压力大,他们的收入总是微薄的。大部分80后大学一毕业就离开了父母的怀抱,他们一个人适应新环境,一个人做着按部就班的事情,甚至一个人忍饥挨饿。在80后的字典里本来没有“痛苦”两个字,但现在他们却无时无刻不在承受它。在现实中,他们唯一的安慰就是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不问收获多少,不问劳动量多大,只要让自己忙起来,一切都可以放在一边。白天在办公室里埋头苦干,晚上回家看着墙壁消磨时间,到深夜,无尽的黑暗和寂寞将他们包围。是啊!他们越忙碌越孤单。这是所有80后的共同心声。 也许生活就是需要一点小黯淡,因为世界没有永远的平静。在80后心中,越寂寞越能体会到生命的真谛,这何尝不是一种境界呢?看看世界发展的规律,我们能发现,只要80后度过这段痛苦的黑暗和寂寞,未来的生活会非常美好。所以,80后在用实际行动塑造着未来,在心灵深处和生活本质上改变着中国。这种力量是巨大的,无论怎么样,只要80后的心灵还在默默地承受着某种说不出的痛苦,那就说明他们在慢慢地改变着这个社会。 我们今天看80后,心情非常复杂。他们被认为是弱不禁风的一代,但他们现在承受的压力比任何人都要大,其中的苦味和辛酸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但有一点是值得我们快慰的,那就是80后正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中国的未来。社会建设过程中,年轻人的素质决定着社会的未来。无论在从知识结构上,还是处理问题的能力上,80后都胜人一筹。这就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并没有产生人才断代,80后是一个优秀的社会群体。虽然他们工作艰苦,生活孤单,但他们本能地影响了中国,让后来的90后甚至是后代看到:前面的形象很高大,我们在竞争中有些力不从心。 未来是属于强者的,80后在国家的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是多重的,他们既是新型生活的塑造者,也是现代工作方法的中坚力量,他们步人社会时很艰苦,但一切会慢慢好起来,因为他们已经成为国家的核心,他们的能力和地位会得到全面展示,充分地影响中国。 后记 当“爱”已成往事 在人的一生中,最珍贵的是今天,最激动人心的是未来,而最有价值的就是过去。80后正在“今天”享受着“痛并快乐着”的滋味,这是一般人不敢品尝的,但80后却无时无刻不在其中。80后在竞争上还没有表现出最强大的优势,这是因为他们还不曾有历练,还不曾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当一切都已成为往事时,相信80后的能量会更大,他们看着自己的过去,看着自己悲喜交加的生活历程,看着自己含辛茹苦的工作状态,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更强的战斗力,处理困难的态度会更坚决。 在80后心中,“爱”永远是他们生活的动力,“爱”才是生命的永恒,工作是一种付出“爱”的方式,生活更是一种全身心的“爱”。如果世界上还有值得80后炫耀的,相信只有这种对工作、对生活,甚至是对社会的“爱”了。因为这些,80后才挺直腰板接受种种残酷的现实,他们将痛苦看成是“爱”的表现,他们将失败看成是对“爱”的考验。 现在,80后还在享受无名的痛和爱。当这一切都成为过去时,相信我们的社会会怀念他们,怀念那永远取代不了的一代热血青年—80后。当“爱”已成为往事,你还能认为80后是“无知的一代”,是“弱不禁风”的一代吗?如果有了以后,相信一种传说就会产生,那是80后最大的荣耀,因为他们影响了整个中国。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