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质学是环境科学与地质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人类活动和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原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和次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冯启言编著的《环境地质学》重点介绍了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包括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岩溶塌陷、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固体废弃物的地质处置、水利工程环境地质问题及地球化学环境与人体健康等,阐述了环境地质问题的形成机理、分布特征和演化规律,介绍了环境地质的调查和评价方法及主要环境地质灾害的治理技术。
《环境地质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质科学、环境科学、地理科学、岩土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相关领域的科研、生产、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参考。
冯启言编著的《环境地质学》内容共分为三编。第一编简要介绍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旨在为深入理解环境地质问题提供地质学基础知识。第二编重点介绍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其中,第五章介绍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地质问题,包括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和岩溶塌陷;第六章介绍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地质问题,阐述了矿区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产生机理和控制措施;第七章介绍固体废物处置的环境地质问题,包括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和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第八章介绍大型水利工程、道路交通工程环境地质问题,包括水库工程、跨区域调水工程和道路交通工程的环境地质问题;第九章介绍地质环境与人类健康的相关问题,包括元素与人体健康、地球化学分带、常见的地方病等。第三编介绍环境地质的调查和评价、地质环境区划和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技术。
《环境地质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质科学、环境科学、地理科学、岩土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相关领域的科研、生产、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