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编写的《受贿犯罪研究》在内容上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是实体部分的内容,主要内容是对受贿犯罪中各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进行解释,然后分析其具体的犯罪形态(分别从罪与非罪的界限、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共同犯罪形态、罪数形态以及刑罚的设置与具体适用等方面予以阐述);同时,基于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的视角,本书也对我国受贿犯罪的现状、成因与对策以及受贿犯罪罪名体系的立法完善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下编是证据部分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受贿案件审理过程中,有关证据运用中的特殊问题,包括受贿犯罪的证明对象、证明标准、证据规则以及证明责任的分配,等等。
序
引言
上编 受贿犯罪的实体问题研究
第一章 受贿犯罪概述
第一节 受贿犯罪的概念与现状
第二节 受贿犯罪的成因与对策
第三节 域外受贿犯罪的立法考查
第四节 我国受贿犯罪的立法沿革
第二章 受贿犯罪的客体
第一节 受贿犯罪的客体
第二节 贿赂的范围与性质
第三章 受贿罪
第一节 受贿罪概述
第二节 受贿罪的主体要件
第三节 受贿罪的客观方面要件(之一)——受贿罪的职务要件
第四节 受贿罪的客观方面要件(之二)——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
第五节 受贿罪的主观方面要件
第六节 受贿罪的认定
第七节 新型受贿犯罪
第四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第一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概述
第二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要件
第三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观方面要件
第四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观方面要件
第五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认定
第五章 单位受贿罪
第一节 单位受贿罪概述
第二节 单位受贿罪的主体要件
第三节 单位受贿罪的客观方面要件
第四节 单位受贿罪的主观方面要件
第五节 单位受贿罪的认定
第六章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第一节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概述
第二节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体要件
第三节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客观方面要件
第四节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观方面要件
第五节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认定
第七章 受贿犯罪的特殊犯罪形态
第一节 受贿犯罪的进程形态
第二节 共同受贿犯罪
第三节 受贿犯罪的罪数形态
第八章 受贿犯罪的刑罚
第一节 受贿罪的刑罚
第二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刑罚
第三节 单位受贿罪的刑罚
第四节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刑罚
第九章 受贿犯罪的量刑
第一节 量刑情节 概述
第二节 受贿犯罪的概括性情节
第三节 受贿犯罪的数额
第四节 受贿犯罪的自首与坦白
第五节 受贿犯罪的立功
第十章 受贿犯罪的立法完善
第一节 受贿犯罪立法完善的必要性
第二节 完善受贿犯罪立法的原则
第三节 受贿犯罪立法完善
下编 受贿犯罪的证据问题研究
第十一章 受贿犯罪的证据概述
第一节 受贿犯罪证据的概念
第二节 受贿犯罪证据的法律特征
第三节 受贿犯罪证据的种类及分类
第十二章 受贿犯罪的证明对象
第一节 证明对象概述
第二节 受贿犯罪证明对象中的实体法事实
第三节 受贿犯罪证明对象中的程序法事实
第四节 受贿犯罪赃款去向的证明对象归属问题
第十三章 受贿犯罪证明责任的分配
第一节 证明责任概述
第二节 我国有关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
第三节 受贿犯罪案件中的证明责任倒置规则的域外考察
第四节 受贿犯罪案件中的证明责任倒置规则在我国的确立
第十四章 受贿犯罪的证明标准
第一节 证明标准概述
第二节 受贿案件的立案标准
第三节 受贿案件的公诉标准
第四节 受贿案件的定罪标准
第五节 受贿类罪的证据参考标准
第十五章 受贿案件的特殊证据规则
第一节 证据规则概述
第二节 受贿案件的证据排除规则
第三节 受贿案件的贿赂推定规则
第十六章 受贿犯罪证据的收集、审查与运用
第一节 受贿犯罪证据的收集
第二节 受贿犯罪证据的审查判断
第三节 受贿犯罪证据的运用
第十七章 受贿案件的非法证据排除
第一节 受贿犯罪非法证据的现状
第二节 受贿案件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意义
第三节 非法证据排除在证据审查中的具体运用
第十八章 受贿犯罪证据审查中的特殊问题研究
第一节 纪检监察机关向检察机关移送案件证据的审查和转化
第二节 受贿犯罪中的翻供的审查判断
第三节 受贿犯罪中“一对一”证据的认定
第四节 受贿犯罪中死刑案件证据的审查判断
第十九章 受贿犯罪证据的立法完善
第一节 现行受贿犯罪证据立法在查处受贿案件中的缺陷
第二节 受贿犯罪证据立法完善的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