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冠楚囚
公元前584年,楚国大将尹子重率兵攻打郑国,钟仪随军出征,沦为战俘。郑国把他抓住后,为转嫁矛盾,又把钟仪转送晋国,成了“楚囚”。虽然做了阶下囚,他头颅依然高昂,任凭跳蚤、臭虫和老鼠们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肆意横行,每天正冠沐面、朝南而坐,遥视楚国,思念着自己的祖国。公元前582年,被关了两年的钟仪终于得到晋景公的接见,后被释放到楚国,为晋楚两国修好起了一定作用。后世拿南冠作典故,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和文章,歌颂“南冠”钟仪的大义之举。
南郭处士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并且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好多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好吃懒做的南郭先生想办法混进了乐队,他摇头晃脑,装出一副行家的样子,可是他根本不会吹竽。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愍王继承了皇位。齐愍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喜欢一个一个地听,结果处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南橘北枳
晏子出使来到了楚国。宴会上,两名官吏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官吏面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楚国就偷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喜欢偷窃别人的东西吗?”楚王落得个自找没趣。
南柯一梦
相传唐朝有个叫淳于棼的人。有一天,他喝醉了酒,在院中的一棵大槐树下就睡着了。
梦中他来到了“大槐安国”,意外地被招为驸马,还被委任“南柯郡太守”。到任后,他勤政爱民,治郡有方,前后二十年,得到了皇帝的嘉奖,百姓的爱戴。不料,有一年敌兵入侵。淳于棼带兵拒敌,却屡战屡败。此时,公主又不幸病故。皇帝大怒之下,罢了淳于棼的太守职位,要把他遣送回家。淳于棼吓得惊醒过来,回想梦中经历,感觉像是过了一辈子。
后来,淳于棼在大槐树下,掘出了一个很大的蚁穴,旁有孔道通向南枝,另有小蚁穴一个。梦中的“南柯郡”、“槐安国”其实原来如此。
南山可移
唐睿宗在位时,太平公主把持朝政,为所欲为。有一次,她纵容家奴霸占一座寺庙的磨坊,寺庙为,此告到官府,要求主持公道。主审这个案子的是雍州的司户参军李元。李元为官清廉,不畏权势。他查明那磨坊确是寺庙所有,不怕得罪显贵的太平公主,将磨坊判还寺庙。
李元的上司雍州长史窦怀贞知道这件事后,怕太平公主会怪罪下来,影响到自己的前程,因此马上叫来李元,催促他快改判。不料,李元不听从窦怀贞的话,当场在判决书上写了两句:南山或许可以移动,但是这个判决无论如何不可改动。写完,把笔扔下就走了。
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