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唐辛子编著的《唐辛子IN日本》一书不同于一般的游记,因为作者旅居日本十余载,对日本生活的细节有着深刻的体悟;也不同于专家、学者的研究性著作,因为作者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在她笔端下的日本更加时尚而多元。
孩子的教育是年轻妈妈们关心的话题,您可以从唐辛子那里知道更多日本的教育状况,比如日本的孩子是怎样进行食育教育、金钱教育、生活教育等。另外也从中日教育的比较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男女、饮食更是时尚白领热衷的话题,唐辛子也会给您更多自己的想法,比如日本的一种爱情观是骗你是爱你的最好证据,作者还对中国和日本的男人进行了比较,在两种文化的反差下我们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唐辛子IN日本》从一个旅居日本的年轻中国妈妈的视角,从教育、饮食和男女等方面对日本进行细致入微地解读和分析。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该向日本学点啥?其中可以了解到日本孩子是怎样进行金钱教育、时间教育、食育教育和生活教育的,通过中日教育的比较给读者以新的启发。同时作者从小处着眼,讲到日本男女的爱情观、日本的流行文化、男人的“爱妻事业”、日本的“痴汉文化”、中国的富人和日本的穷人、日本的地震文化等等。
中国人看日本并不稀奇,但该书的最大特点是年轻妈妈看日本。作者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教育、高品质的生活以及最流行的时尚文化。作者文笔轻松流畅,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多维度、多方位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日本。
知道“特别支援教育”这个词,是三年前我家小朋友从幼儿园毕业,去家附近的公立小学报名读一年级的时候。小学的教务主任很热情地接待我们一家,并向我们介绍学校的情况,其中就谈到他们小学有三个“特别支援教育学级”,每班三人,有三名专门的指导老师为这些孩子上课。
还记得那位教务主任对我介绍说:特别支援学级的几个孩子,因为存在一定的学习障碍,所以需要专门的老师进行个别指导,他们只是比普通孩子学习得慢一点,其他的,也都和普通的孩子们一样可爱。教务主任告诉我们:这些特别支援学级里的孩子,会按他们各自的学习进度,每周不定期地到普通班级与其他孩子一起上课和游戏。
请放心,教务主任对我说:这些孩子不会对你家孩子以及其他普通孩子带来什么妨碍的,让他们经常去普通班级上课,是希望不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很特殊,也希望他们学会和其他孩子相处,一起玩耍,培养他们的生活经验,好让他们将来长大成人后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日本的“特别支援教育”最开始叫“特殊教育”,目前有史可查的第一家“特殊教育”学校是1878年成立于京都的“京都盲哑院”。1946年,位于大阪的大和田国民学校开始设立“养护学级”,这是日本战后首次在普通公立学校开展特殊教育。一直到2001年春,日本的文部科学省重新定义了“特殊教育”的理念,.并规定将“特殊教育”改名为“特别支援教育”。
日本文部科学省在重新定义的“特别支援教育理念”中说:“所谓特别支援教育,并不是单纯地教育智碍儿,告诉他们该如何学习,而是将他们的障碍看成一种个性,将他们看作有特别需求的孩子。”
目前,日本的特别支援教育主要分为“特别支援学校”和“特别支援学级”。特别支援学校主要指盲哑学校和为智力障碍、病弱、肢体不自由者等开设的养护学校。而“特别支援学级”则就是刚刚文章开头提到的特别班级。这些特别支援学级的孩子,主要是轻度智障,或有情绪障碍(如患自闭症的孩子)、多动症等之类症状的孩子。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2006年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公立学校里的“特别支援学级”,按规定每班最多8人,目前平均为每班3人。
按照日本文部省的规定,特别支援学校的老师,除了拥有普通的教师资格外,还必须拥有特别支援教员资格。而普通学校里的特别支援学级的老师,可以由一般资格的老师担任,但必须参加各都道府县的特别支援中心主办的进修讲座等。
日本的特别支援教育,令人联想到日本有一部关于学校教育的电视长剧,叫《三年B组的金八先生》。“金八先生”这部电视系列剧里,有一个十分出名的“烂橘子方程式”。说的是金八先生做班主任的三年B组里,新来了个转校生加藤优,加藤优是名不良少年,被以前的学校开除之后才来到金八先生的班级。刚到新班级三年B组的第一天,加藤优就和班上的同学大打出手。P10-11
像日本女人那样有腔调(代序)
周末的时候去逛旧书店,淘回家一叠看起来很新的“旧书”,其中有一本《女性的品格》,作者是日本驻澳大利亚前总领事、现为昭和女子大学校长的坂东真理子。《女性的品格》在2007年度曾荣登日本年度畅销书排行榜首,创下10个月内再版37次、发行量超过230万册的超人气纪录。
星期天花了一个中午外加大半个晚上读完了这本书。坂东真理子说了一句至关重要的话:“要培养有品格的男人。”很赞同这个观点,女人要懂得挑选有品格的男人,并培养有品格的男人——这是女人应有的品格之一,如果你仅仅只是挑选和培养了一个有钱的男人,那么最终收获痛苦的.极有可能是女人自己。
坂东真理子还有一句话我也非常欣赏,就是“一个人的时候也要美丽地度过”。我们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女为悦己者容”,但大部分时候,最“悦已者”恰恰正是女人自己,我相信这世上所有的女人都是热爱自己的。既然我们如此热爱自己,那么一定要记得即使“一个人的时候也要美丽地度过”。这包括即使独自一人,也应该将自己打扮得整洁清新,为自己准备一份充满心意的菜点,并怀一份雅致的心情好好品尝。
想起曾经和朋友一起去一家日式茶室午餐,茶室主人送上来的一道饭后甜点,天然的浅黄,盛在黑色的小漆盘里,令人感觉质朴而雅致。一口尝下来,却发现这道雅致的点心.原来不过是小时候常吃的红薯而已。而且做法也极其简单:将红薯蒸熟之后,去皮,将红薯肉捣成泥,然后取适量红薯泥用保鲜膜包起来,捏成喜欢的各类形状,盛入盘中就OK了。
做法真的非常简单,不是吗?也许你还能做出更多更好的造型来。其实我们所拥有的生活,也许就跟菜市场中最常见的红薯一样平淡无奇。但是,只要改变一下品尝它的方式,我们品尝的姿态都会因此变得优雅许多。这种改变的姿态,便是一种生活的精神。拥有生活精神的女人,也必然是追求品格的好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