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杨开慧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余艳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完整披露杨开慧泣血手稿,深情抒写奇女子扼腕衷情!

《杨开慧》从杨开慧十三岁少女情窦初开时初识毛泽东开始,记录了他们随后在救国救民共同理想下的交往,突出了杨开慧“舍小我成大我”的思想成长历程,和她在大起大落的时代风云中对毛泽东忠贞不二的爱。作品时间跨度近二十年,直至杨开慧英勇就义。作者余艳没有回避历史,作品写到杨开慧知道毛泽东在井冈山与贺子珍共同生活后,由痛苦转为理解,并随后仍在板仓继续坚持斗争。

内容推荐

杨开慧是毛泽东出身名门、姣美文雅的爱妻,更是他叱咤风云、志同道合的战友。杨开慧给毛泽东的爱,影响着一代伟人的一生,更谱写了一曲流传千古的爱情绝唱!

短短29年的人生,跟随丈夫有传奇的事业、幸福却苦涩的爱情,轰轰烈烈又提心吊胆的生活……在杨开慧大气磅礴而又悲情壮丽的故事里,那遥不可及的伟大、神奇传说般的惊险,都是发生在她身上的真实!她的一生用鲜血浇注对爱情和理想的忠贞,用生命托起对丈夫的希望和信赖。

《杨开慧》以历史为依据,以杨开慧手稿为线索,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真实、生动、独特而卓越的女性形象。当历史远去、政治符号还原为真实的人,《杨开慧》便有了不一样的生动与亮色,仿佛邻家女孩,让我们在她的故事中沉湎、唏嘘、感叹——这怎是一个情字了得!

作者余艳没有回避历史,作品写到杨开慧知道毛泽东在井冈山与贺子珍共同生活后,由痛苦转为理解,并随后仍在板仓继续坚持斗争。

目录

第一篇:三个回合,赌出匪气却未见乾坤

(1)一赌红烧肉——为国之栋梁

(2)二赌身家性命——为长沙百姓

(3)三与外国列强赌——中国之命运

第二篇:佛国能否取真经?

(1)为三湘四水藏富强之宝

(2)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3)祖国病得深重,儿子应该留下

第三篇:“五四”洪流风云激荡

(1)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

(2)石头碰傻子,谁怕谁?

(3)一块怀表和老师临终嘱托

第四篇:湘江岸边爱情波澜

(1)回到长沙水土不服

(2)两情撞车终有高下

(3)有情人终成眷属

(4)盘古开天没见过的“婚仪”

(5)岳麓山上分道扬镳

第五篇:腥风血中建党

(1)像葵花一样向着党

(2)踏着烈士的鲜血前进

(3)恩爱夫妻加生死战友

(4)胜利后掩护出逃

(5)今离黄浦江,明发韶山冲

第六篇:新风吹醒韶山冲

(1)毛家媳妇首回婆家

(2)阁楼上建党支部

(3)穷人也有一张嘴,要吃饭

(4)敌情急不能拖累你

第七篇:粤鄂斗争风云疾

(3)泥腿子也能称万岁

第八篇:疾风骤雨风云急

(1)局势千钧一发,润之赋闲家中

(2)战友加夫妻,生死两依依

(3)以牙还牙制敌凶

(4)要隐蔽,准备长期斗争

(5)患难夫妻惊险诀别

第九篇:白色恐怖下的两地相思

(1)血雨腥风转入地下

(2)革命者的血绝不能白流

(3)崩溃绝望中的病态思念

(4)撕心裂肺的两头牵绊

(5)我叫杨岸英

第十篇:恩爱夫妻两地情

(1)船弯到这儿总得拐出去

(2)他好好的,属不属于我都在其次

(3)苦雨凄风我还能撑多久

(4)这“天”还能翻得过来吗?

(5)为了外孙我要活,活!活!

第十一篇:深陷囹圄,宁死不屈

(1)分别三年,夫妻擦肩而过

(2)敌人举刀了,你还把头往里送

(3)忍痛割爱临终别子

(4)被捕入狱“动——大——刑!”

(5)妈妈,疼吗?我给你吹吹

第十二篇:大义赴死,血染骄杨

(1)姐妹探狱,“劝降”不成

(2)好母亲狱中教子

(3)这山芋,烫一嘴包也得吃下去

(4)煞费心机为劝降

(5)挥泪告别,英勇就义

后记——永远的怀念

试读章节

长沙橘子洲,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又是四面环水的秀岛。山水洲城的长沙,橘子洲最为该城市特色。这里水波荡漾,风光绮丽,因状似腰形宛如一巨型游轮泊定江心,长沙人,尤其是年轻学生都喜欢坐着渡轮登上“巨轮”,欣赏灵山秀水的岳麓山和湘江。

这天,风和日丽,待杨开慧和向警予、陶斯咏一起抚过随风飘拂、嫩柳低垂的洲岸,只听得毛泽东慷慨激昂的话音:“列强侵略,军阀混战,中国已支离破碎,百姓更加困苦不堪。满清推翻了,袁世凯粉墨登场,倒行逆施复辟帝制;袁世凯死了,又来了北洋军阀,中国又面临灭亡的危机。要改造我们的国家,我们必须寻求新思想,开辟新道路……”说到这,毛泽东的眼睛无意碰到站在立对面的开慧的眼睛。

有两秒钟的停顿,这目光跟平常不一样!开慧白里透红的脸上像一朵盛开的桃花,那是由内向外散发的甜蜜和欣喜;眼神里突然透出的奇异光芒,有敬羡、有倾慕,那又不是一日之功所应有的沉淀。那一刻,毛泽东想说:霞妹长大了,上星期改她的文章还是小女孩,怎么一夜间就长大了呢?

即兴演讲突然停顿,顺着毛泽东的目光,大家望到了纯美可爱的杨开慧。毛泽东为掩饰自己的失态,清清嗓子,再进入状态。“……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我们一定要找到新的道路,新的起点。一个新中国,一个自强民主的中国必将在我们的努力中出现。”

毛泽东的“走神小插曲”没逃过同学们机敏的眼睛。蔡和森狡黠地与罗学赞对望一眼,一起向毛泽东做了个鬼脸。另一边,张昆弟与陈昌也意味深长地抿嘴暗笑。突然,戚家和跳到中间想吆喝什么,机警的毛泽东拉着他就跑,离开了热闹的中心圈。

开慧这头,却突生一种甜蜜加害怕。这感觉猝不及防打乱了她内心的宁静,让她进退两难。突然感觉大家已知道自己的秘密,六维空间无数双眼睛都在偷窥着她。回避似地她拉着向警予往别处去。别扭、躲避,心虚、害怕,磨蹭了很久才在一片绿草地上独处沉思。

脑海里挥不去今天那一幕,她和毛泽东异样的眼神电流般接通的一瞬。这一瞬之后怎么就生出情感的依恋、易碎的害怕?像一枚羽毛不时地撩拨她那突然变得脆弱的神经,以及那颗敏感的心……一群男生在远处追打,陶斯咏和向警予也在江边嬉闹着。唉——相思、想念,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不知道。怎么就进入了时时想见、刻刻盼见、越想见越怕见的尴尬境地。偏偏,回避又让她更注意他,多想身上疯长出无数双眼睛去搜索他,再让四面生出无数双耳朵,去听他哪怕一丁点的消息。

开慧好无奈,还特讨厌自己。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对,向警予公开日记那天,我的秘密被人“偷”去了。那天……

学习小组的学习,开慧写了一半的日记让向警予偷看了,“这思想境界,还了得!”当众就念,“小我不是我,大我才是我。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女子也一样。”当时自己就急了,边抢日记本,边像做错事的孩子:“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别人说的。”

“是……毛润之。你爸看中他,你也看中……”这时,蔡畅也起吆喝,“快看啊,开慧的脸越来越红了,莫不是真有情况?”

现在想起来,警予姐太厉害,眼睛有毒啊,一句话就揭翻我的老底。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润之哥每次来,我都那么开心,那么欣喜;为什么天天都想见到他,且见到他就有一种亲切感亲情感;反正,谁提起他,我就骄傲就自豪。尤其,猴子石一战,他不仅是同学们心中的英雄,也是全长沙城老百姓传说中的神……我知道,那以后,我的心就全乱了。

“开慧小师妹,干吗呢?不会在单相思吧。”说话间,红裙少女陶斯咏已到了眼前。天啦,才貌双全的她可是个贼精贼精的女孩。“说什么呢?是身上不舒服,懒得动……”开慧调整得还算不露痕迹。

红裙子飘远了,可开慧纠结于心底的那事,近了——陶斯咏热情火辣、执着大胆地喜欢润之哥,还那么主动。偏偏,润之哥总把自己当小妹妹,让她在心里自卑着。好长时间,她都躲着毛泽东,即使在一起,也不敢正眼、更不敢交流,尴尬得只想躲只想逃。

谢天谢地,这种折磨总算在爸爸无意的帮助下有了转机。

要放暑假了,爸爸这天把毛泽东叫来。“寒暑假你很少回韶山,住在学校多有不便。这样吧,我已经跟岳麓书院院长商量好,把书院‘半书斋’借出来,供你读书和住宿。我这里离书院近,三餐饭就来这里吃。”

毛泽东本能地谢绝,却说着说着眼睛有点红、声音有点哽。

“对呀,对呀,就来我家吃饭,天天来。”开慧就差没跳起来赞成,她无限欣喜对润之哥拼命点头,充满渴望、给足鼓励,生怕毛泽东拒绝。这才发现,她怎么又自然地跟毛泽东互动起来——她为自己能度过那莫名的羞涩恐惧期,从容与毛泽东交谈又感到轻松起来。

润之哥要去洞庭湖五县游学,临行前魂不守舍地来告别。出门的那一刻,开慧追出来递一把伞给他。没说话,只是望望天皱皱眉。沉默一阵两人几乎一起抬头,只对望一眼,就知道对方眼里太多的内容。

“霞妹……”毛泽东再回过头来,显然是下了多大的决心。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纸条放到开慧手里,“写了好多天了,没机会,也……不敢给你……霞妹,看完一定给我回信……”从来好口才的毛泽东第一次吞吞吐吐。

开慧羞红着脸飞也似的跑回家,悠长的路变得那么短。关上门,怦怦狂跳不已的心,再看,小纸条像一只可爱的小蝴蝶立在手心。她紧紧地捏着,生怕“蝴蝶”不听话飞走了。再用颤抖的双手将它展开。也就四五百字吧,写的也是些平实的话,但字里行间都透着浓浓的爱意,让开慧欣喜不已。信的最后是要求开慧务必给他回信。

开慧当即就犹豫、惊慌开了。第一次接男生小纸条,拒绝吧,她做不到;接受吧,又不好意思。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先保持沉默。

刚沉静一点,开慧又摊上了麻烦。

爸爸的同事段老师这天上家里来,盯着开慧不停地看,嘴里还直对爸爸说:杨公啊,半年没见,贵府千金越发端庄秀丽了。俗话说:男子十五六当门户,女子十四五选儿郎。贵府千金也该有人家了,小开慧才貌双全,理当配一上等人家,不知杨公想把千金许配给何许人家?

开慧见来人是给自己说媒的,顿时满脸羞红。“伯伯,不要说这个嘛。我爸知道我的,我不要许什么人家,我准备独身的。”说完,求援似的望了爸爸一眼,退出书房立在门外。

“独身?”段老师笑起来,对着杨昌济说,“小孩子戏说,哦,女孩子害羞……”

杨昌济却十分认真地说:“女儿大了,我们都尊重她的选择。我自己也提倡婚姻自由……”

段老师忙打断:不瞒杨大教授您,我今天登门是受人之托。这户人家是本城鼎鼎有名的食品巨头“八香斋”周老板,其公子王春和刚刚考取北京大学要去京城读书。无论是周家家境还是公子本身,贵府千金嫁给他,一辈子都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家人是奔你大学者来的,想找个知书达理的媳妇,娶大教授您的女儿,有学问、有面子。周老板可是十分的诚意,就看您有何要求……”

杨昌济再次温和地打断:多谢老兄美意。小女的婚姻大事我不能包办代替。

开慧听了两句,放心地回屋了。P19-21

后记

永远的怀念

(一)

这是1946年元月的一个风清月明的夜晚,月色中的枣园一号窑洞,坪地里月光如水,窑洞内灯光明亮。望着头顶圆圆的月亮,毛泽东已站立很久很久。

一根火柴划了无数次才颤抖地点燃。火光一闪的瞬间,毛泽东那张深沉又刚毅的脸顿时轮廓清晰。青烟袅袅在他周围柔曼升腾,毛泽东被笼罩在梦幻般的境地里。浓郁的忧伤由里到外充盈在他紧锁的眉宇间,又游走在他湿润的眼眶里,一起与明亮的月光——对视。

警卫员悄悄走过来将大衣披在他身上,说:“主席,您又想开慧嫂子了。明天就要去机场接岸英呢,天太凉,别在外站久了……”

毛泽东还在忧伤的氛围里,自言自语地说:“开慧啊,我就要见到咱们的儿子了,你在天上也能看见吧?转眼,你离开我们十六年了,五千多个日日夜夜哟,孩子都长成大小伙子了,要是你也能来相会,多好啊!”主席眼角滚出一滴清亮亮的泪珠。接着,一串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滚滚而下……

“主席……”警卫员一下也哽咽了,他知道,岸英的到来,触动了主席最敏感的神经,他陷入了内心深处最沉重的思绪和痛苦的追忆里——夫人杨开慧是他永远挥不去的痛和爱啊!

第二天,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见到了久别重逢的父亲毛泽东主席,父子俩都异常激动,喜极涕零。毛泽东握着岸英的手,十分欣喜地上下打量着:“岸英,你长高了,也长大了。”岸英哽咽着说:“爸爸,妈妈她牺牲了……妈妈很勇敢,在狱中,她受尽敌人的酷刑,但始终坚贞不屈,不肯暴露党的任何机密,不肯登报声明与您脱离关系。”岸英说着,眼泪滚滚而出。

“妈妈……妈妈要我转告您:她没有辜负您,她不能照顾您了,要您多保重,愿您的事业早日成功……”听到这里,毛泽东一把抱住儿子,父子俩抱头哽咽抽泣……许久之后,他对岸英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啊!一个女子带着三个孩子,为革命而丧其首,难能可贵!你妈妈是抛下年迈的母亲和三个孩子走向刑场,早已将生命置之度外,是毅然决然选择了牺牲的。这是常人多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啊!”

稍停一下,他又对岸英说:“咱家在大革命中牺牲了很多人,你叔叔泽民、泽覃,你姑姑泽健,哥哥楚雄……你妈妈是最悲壮的一个。我们要记住他们,化悲痛为力量,将革命进行到底!”

岸英使劲点点头,说:“爸爸,妈妈在天上就要看到您统帅大军夺取全国胜利,她为之牺牲的革命理想就要实现,会有多高兴啊!她这会儿也一定看着咱们相会呢……”

(二)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毛泽东浓重的湘潭口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楼下万众欢腾,普天同庆,礼炮声、欢呼声响彻云霄。突然在广场上,毛泽东看到,从人群中跑来一位短发齐耳、白衣黑裙的年轻女子。开慧,开慧,毛泽东分明看到开慧在人群中仰头看着城楼上的他,三十年前的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润之哥,要是有朝一日我们能登上这城楼看看,那该多好!哪怕你一个人登上去,我在底下看着你呢。我喜欢看你俯视一切、气贯长虹、极目远望的样子……”

“开慧,你上来;开慧……”毛泽东在心里唤着。可眨眨眼仔细看,白衣黑裙的女子就不见了……唉!这是一场幻觉。

这天晚上,夜已深,皓月依然当空。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毛泽东从中南海丰泽园的菊香书屋中缓缓走出。想着白天那一念之闪,此时秋风月明,人间别离,月圆而人不圆,隔世之憾啊!

岸英过来了,听着依然响彻云霄的礼炮,看着还在天上闪烁的礼花,父子俩像是想到同一个主题。毛泽东对身边的岸英说:“这是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胜利喜讯送人天上,告慰你妈妈和无数的忠魂。几十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他们能听到这最大的喜讯,看到蒋家王朝的灭亡,新中国的胜利。”

“是啊,爸爸,今天的天上,此时的月宫,也定是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啊!”

“穿越时空的局限,打通空间的阻隔,即使远隔阴阳,也能像今夜,让明月把天上人间联系起来。你妈妈也尤其爱月亮,她此时,也是明月如盘照无眠啊,无法和亲人团圆的忧伤,虽也遗憾,但月亮能把分离的我们、将我们的心连在一起!”

爸爸的一腔深情,让岸英心酸眼潮。他压住将要流出的泪水,望着挂在天上那玉盘似的月亮,说:“爸爸,我们都想妈妈……会的,妈妈会看到的,现在的月宫里定是歌舞升平,欢呼雀跃呢。”

(三)

1957年10月的一个晚上,毛泽东从中南海怀仁堂处理完国事回来已经夜深,却站在院子里不动了。

岸青看爸爸又在看月亮独处,知道他心里难受。又想到优秀英俊的岸英哥哥在朝鲜战场冲天的大火中壮烈牺牲纪念日,16年了,这个父亲内心巨大的悲痛,和着对开慧妈妈的思念,爸爸的心啊,碎了……

“岸英啊,和你开慧妈妈在天上相聚了?历经磨难的孩子,8岁跟母亲坐牢,12岁流浪上海街头,24岁我们父子才相见哦。牺牲前五个月,还回湖南板仓扫墓。你们母子二人先后在中国革命洪流中捐躯,前后整整相隔20年!假如真有天国,岸英啊,你在月亮里找你热爱的母亲吧。母子重逢,这一次将永不分离!“那年,你说,我们都想妈妈,妈妈会看到的,现在的月宫里定是歌舞升平,欢呼雀跃呢。”

愁绪伴随又一轮沉重的思潮和追忆,大概触动了主席积淀太久的伤感和坚韧背后的柔软。他缓缓走向丰泽园草地上的躺椅,摇晃中默默地凝视天上一勾残月,思绪犹如长上翅膀,飘飘欲仙地乘风人月,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起来……

浩瀚太空,月中广寒宫,寒风阵阵,砍树声声。两位烈士的忠魂,驾一缕清风,扶摇直上穿过九霄,来到月宫。“我叫杨开慧,是湖南长沙板仓人氏。我的丈夫是毛泽东,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救国救民,我不幸被他们杀害。”

“我叫柳直荀,与杨开慧同乡,为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镇压,在洪湖战役中牺牲。你们就是嫦娥、吴刚两神仙吧?”

“你们原来都是为民请命的壮士,敬佩、敬佩呀!外边风大,请两壮士到宫中一叙。”

广寒宫是个透明的大球体,人间的一切看得那么真真切切。柳直荀激动不已地对开慧说:“润之领导的革命终于成功了,才八年时间,祖国大地日新月异,人民都当家作主……开慧,你看到了吗?你听到了吗?这是我们胜利的礼炮啊!”杨开慧喜极而泣:“我听到了,我看到了。直荀,我们血没有白流,革命胜利了,人民翻身了!”高兴的嫦娥也挤进来:“开慧、直苟,祝贺你们,你们看到胜利啦,你们看见亲人啦。”

欣喜的吴刚搬来一坛酒,说:“来,我请大家喝杯酒,祝贺你们,这是我酿的桂花酒。”嫦娥动情地说:“你们尽情地喝,我在万里长空为你们歌舞一曲。”  “爸爸,您醒醒。天还凉呢,我扶您回去休息。”岸青喊醒了爸爸。毛泽东揉揉眼,感觉依然在梦中。突然,他对岸青说:“……如果万物有灵,我和你妈的灵魂一定会团圆;如果你妈你哥真在天上,一定在九霄云外的高天看着她挚爱的亲人!走,去书房。”

岸青有点摸不清头绪,跟上去……毛泽东收到开慧好友李淑一索要诗词来信两个月了,今晚,仿佛用几十年蓄足的力,又是多少相思梦储满的情,他挥毫疾书、情透纸背——赋诗《蝶恋花·答李淑一》。

这天,霞光普照,苍松翠柏,山风吹拂,群鸟凄鸣。遵照主席的嘱托,一排排、一列列的各方群众站定墓前。献花,鞠躬,宣誓,扫墓。其中,有岸青和邵华,还有李淑一。

岸青、邵华鞠躬矗立。李淑一无限伤感,话未说泪先流,抽泣着说:“开慧,开慧,今天是润之先生让我代表他来看你。还有你一直惦念的岸青,岸青带着他的爱人邵华也来了,你看见了吗?我还带来了润之为你写的一首词,你不是最喜欢他作的诗词吗?你听听——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飚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四)

其实,毛泽东生前一直都在追问,爱舞文弄墨知书达理的妻子,没留下笔墨、遗言或只言片语的交代?他曾向保姆孙嫂、堂妹开英和长子岸英打听。1959年,当孙嫂第二次进京见主席,主席再次问及,孙嫂回忆说:开慧在您上井冈山后,日思夜想揪心牵挂,经常流着泪在纸上写一些东西以化解刻骨的相思……主席湿润着眼自言自语:难道从缪家菜地挖出的青花瓷坛,化成纸浆的是开慧手稿的全部?

毛泽东追问不到爱妻深沉似海的“爱的遗言”,就更深沉地思念杨开慧。1959年国庆,北京,中南海,辽宁部队歌舞团编排的大型舞剧《蝶恋花》正进行汇报演出,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演出期间,毛泽东多次落泪还不忘给予热烈的掌声。随后,又先后五次观看演出、接见演员和创作人员。他老人家以这种特殊的形式寄托对爱妻开慧的深深哀思和无限怀念。

1961年3月11日毛主席回长沙视察“湖南汽电”后,已是深夜,他忽然提出要参观湖南烈士公园。在烈士塔中,毛泽东对塔内陈列的76000多名湖南烈士凭吊后,缓缓来到杨开慧烈士遗像前,默默凝视良久。完后,他忽然向在场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令所有在场人员深切感受这位伟人对妻子开慧的情深和思念。

1962年,杨开慧深爱的母亲杨老夫人去世。毛泽东在致哥哥杨开智的信中说:“……葬仪,可以与杨开慧同志我的亲爱的夫人同穴。”一句称呼“我的亲爱的夫人”,传递了主席多么深厚的亲情和爱情。

就在1975年,主席暮年时期,还希望身边工作的年轻女同志剪开慧式的发型。他觉得,只有开慧的短发好看、精神;他希望,开慧仍青春靓丽地飘在他眼前。爱妻的美丽,被他永远定格在29岁的年华中。

最让人感动的,是毛泽东心里对杨开慧夫人位置的不可替代。韶山人民曾透露,“文革”期间,韶山父老乡亲曾想让主席带江青回韶山。可江青以“旗手”自居提出条件,只要拆下纪念馆杨开慧的像,她就马上回韶山。韶山的父老乡亲沉默了。不久,这话又传到主席的耳朵里,一声蔑视的“哼——”为此事画上了句号。至此,直到主席离世,无论是忧郁缠绵的贺子珍,还是强势霸道的江青,都没有以毛家媳妇的身份回过韶山。杨开慧,当之无愧的共和国第一夫人的名分,主席认可,家族认可,民众认可!

(五)

2012年,再到开慧陵园,我知道,这已是毛泽东、杨开慧今日的家。

板仓有霞乡之称,开慧烈士就出生在漫天彩霞中。1990年11月14日,杨开慧英勇就义60周年,杨开慧汉白玉石像运抵烈士陵园。石像揭幕那天,当红色绸布徐徐拉开,刹那间,天空中红霞满天,一群蝴蝶围绕着石像盘旋、起舞,好一幅壮美的“蝶恋花”图景!

提起这尊雕像,得从毛泽东纪念堂主席雕像之原石说起。主席雕像取之于浙江一巨石,做完剩下那块被一江苏商人买走。1990年,当家乡的民众自发为开慧捐款塑像,邵华,主席和开慧的儿媳,几次拖着病体下江浙寻找那块主席塑像余剩的原石。儿媳的心思何尝不是广大民众的心愿:毛泽东、杨开慧这对人间知己、生死爱人,生不能相守,死要他们相伴!终于,原石找到了,和丈夫塑像同取一块天然石的开慧塑像,便稳稳地、完美地立在板仓。

今日板仓,经济发达、人民安康,但一到大的纪念活动,还是红霞伴着倾盆雨,那是开慧思亲的泪呀。夫妻团圆了,可孩子们还散落他乡、甚至异国,开慧在天之灵挂牵最烈、落泪最多的孩子们啊,得帮她请回来,让他们全家团聚!次子毛岸青逝世两年后,偕爱人邵华的骨灰一起葬回母亲身边。大儿岸英魂在异国,母亲哪能安心?家乡人民提议把毛岸英也请进陵园。2010年岸英塑像运回板仓,落成那天,满天红霞一望无际,将岸英塑像镀上了一层金粉。吊装安放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岸英”在空中自动转到母亲正面庄严停稳,深深弯腰鞠了一躬,再缓缓移到弟弟岸青的塑像前停顿良久,似深情看望。最后稳稳地、准确地落在自己的位置上,像儿时依偎在妈妈的身旁,那样安详、那样踏实。到此——

一张人们熟悉的90年前开慧生前唯一拍的母子三人合影,于今天在开慧陵园——立体复活!有丈夫一体、孩子相伴,霞姑娘,二十九岁如锦如霞的生命,那锥心蚀骨的牵挂,大义凛然地赴难,义薄云天、举世坚贞——当之无愧的理想女神啊,你用鲜血生命书写的理想宣言,人民都记住了。

以开慧陵园、开慧故居和开慧纪念馆为中心的“绿色板仓、红色旅游”成了国家级4A级景区、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五年,每年都以20%的旅游参观人数递增。每当看到红霞满天,彩蝶飞舞,人民群众无不欣慰地说——是伟人的新家落成了,是霞姑娘永远地回来了。

2013/3/22

书评(媒体评论)

杨开慧是毛泽东出身名门、姣美文雅的爱妻,更是他叱咤风云、志同道合的战友。杨开慧给毛泽东的爱,影响着一代伟人的一生,更谱写了一曲流传千古的爱情绝唱!

短短29年的人生,跟随丈夫有传奇的事业、幸福却苦涩的爱情,轰轰烈烈又提心吊胆的生活……在杨开慧大气磅礴而又悲情壮丽的故事里,那遥不可及的伟大、神奇传说般的惊险,都是发生在她身上的真实!她的一生用鲜血浇注对爱情和理想的忠贞,用生命托起对丈夫的希望和信赖。

作品以历史为依据,以杨开慧手稿为线索,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真实、生动、独特而卓越的女性形象。当历史远去、政治符号还原为真实的人,《杨开慧》便有了不一样的生动与亮色,仿佛邻家女孩,让我们在她的故事中沉湎、唏嘘、感叹——这怎是一个情字了得!

——邓映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9:4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