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研究院2011年1月发布的《中国富豪特别报告》显示,胡润“百富榜”发榜12年间,共有24名上榜的“问题富豪”落马,而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产生“问题富豪”最多的行业,分别有9人和4人。这是胡润第二次发布《中国富豪特别报告》。
落马的24名富豪中,在狱中的有17人,出狱的有3人,尚未宣判的有4人。这些“问题富豪”的罪名主要是行贿、扰乱资本市场和诈骗。例如国美创始人黄光裕、香港国汇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原副董事长郁国祥、明园集团董事长李松坚等均有行贿行为,而德隆国际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总裁唐万新、福禧投资集团原董事长张荣坤则都因操纵证券市场罪而落马。问题富豪中只有1位是刑事犯罪,即周氏集团原董事长周小弟因故意伤害罪入狱。
据统计数据显示,这些“问题富豪”平均在40岁时出问题,45岁时被判刑,56岁时被释放。虽然这份报告中没有这些“问题富豪”开始创业的平均年龄,但如果我们假设是24岁的话,那么他们从创业到出问题的时间,刚好与他们从出问题到被释放的时间相当,都是16年。如果考虑到出问题后“度日如年”的心情,那么他们此生的幸福指数是非常低的,前16年的辉煌所带来的幸福远远无法弥补后16年受到的磨难和打击所带来的痛苦。
除了上述24名富豪已经落马外,还有部分企业家正处于变故之中,包括正在调查的(6人)、下落不明或在国外的(7人)、曾被调查过的(8人)。如果将这21名企业家也计算在内,那么“问题富豪”的总数将为45人。
虽然45人和上榜富豪的总数相比并不算多,但如果考虑到可能还有一些人因为用非法手段谋取财富,即使没有被司法机构审查,他们的内心也并不安宁,那么富豪榜中有财富而无幸福的人将更多。
非法追求财富不仅会给富豪本人带来很坏的结果,同时也给他们的子女带来了许多阴影。
我经常指导、帮助一些年轻人,也多次遇到“富二代”向我倾诉他们的困惑。有一次,两个相对“纯洁”的“富二代”同时向我表达了大致相同的看法,那就是他们非常憎恶自己父亲的那种靠吃喝玩乐、走“政治路线”、为了挣钱丧失人格和触碰制度底线的“肮脏行为”。他们的看法反映出了一种非常尴尬的社会现实,那就是,以功利为核心的事业目标,会在不知不觉中损害许多宝贵的东西,包括自己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正常的亲情。
P3-5
自序一 幸福企业宣言
自序二 企业是人们共同创造幸福的工具
第一篇 幸福企业的理论概述
第一章 论企业存在的目的
第一节 当财富与幸福背道而驰
第二节 德鲁克“创造顾客”学说的社会背景及不足
第三节 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创造幸福
第二章 幸福企业:概念、特征与基本假设
第一节 什么是幸福企业
第二节 幸福企业的五项基本特征
第三节 幸福企业的自我、大我及大同境界
第四节“幸福人”人性的五个基本假设
第三章 从幸福企业到幸福人生、幸福中国
第一节 一个物质丰富而精神颓废的时代
第二节 企业是革新社会的重要力量
第三节 一个新的“资本观”
第四章 部分优秀企业的幸福哲学
第一节 海底捞--以家甲天下
第二节 安利--让人生享有成就和快乐
第三节 福特--因创造、分享而伟大
第四节 新东方--创造希望
第五节 阳光保险--用关爱创造幸福
第六节 杰出企业的追求往往超越了功利
第二篇 如何创建幸福企业
第五章 幸福企业的五项人本要旨
第一节 尊重人的天性
第二节 真诚地爱人
第三节 实现员工合理的财富价值
第四节 帮助员工获得成长
第五节 使员工富有成就
第六章 幸福企业家的三重境界
第一节 企业家的原动力不是追求财富,而是创造幸福
第二节 企业家的第一重境界,自我的伸张
第三节 企业家的第二重境界,共同的成就
第四节 企业家的第三重境界,心灵的解放
第五节 家族企业传承及接班人培养
第七章 幸福组织学五项修炼
第一节 组织:简约为美
第二节 制度:人治与法治的分野
第三节 速度创造效率
第四节 信息化的时空观、战略观
第五节 竞争,使企业进化
第八章 幸福的领导者成为下属的导师和伙伴
第一节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
第二节 作为导师的领导者
第三节 作为伙伴的领导者
第九章 幸福战略学:战略是一个扩张自我、创造希望的过程
第一节 战略是创造未来和希望的过程
第二节 描绘战略愿景的 GIVE原则
第三节 战略是基于信念的机会主义实践
第四节 战略弹性与战略柔性
第五节 论战略集中
第十章 创建刚健有力的文化气质
第一节 论精神力量
第二节 企业文化三角形模型
第三节 自强、自信、厚德、阳光、感恩的文化取向
第四节 三“思”而后成的企业文化建设之道
第十一章 关于幸福企业的问与答
我们的所欲所求,都在引导生命的方向;
我们的一思一想,都在创造自己的未来;
企业,在人们的心灵中成长。
宏大的历史文明进程在自然法则和人类的思想中展开,它是不断阐发天性、体认价值、创造自我、追求幸福的过程。人类的一切创造,均为了实现自身的幸福,企业也不能例外。
我认为,创建幸福企业将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企业存在的目的不是别的,它是人们创造幸福的工具;企业是一个功利组织,那只是特点,而不是本质;企业需要利润,那只是条件,而不是目的。
我认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不是创造利润或创造顾客,而是创造幸福!
真正的幸福企业,是能够为员工创造美好人生的企业;
真正的幸福企业,是能够为客户提供价值的企业;
真正的幸福企业,是能够让企业家身心解放的企业;
真正的幸福企业,是能够为员工创造美好人生的企业;
真正的幸福企业,是能够与客户共享繁荣的企业;
真正的幸福企业,是能够增进商业文明的企业;
真正的幸福企业,不仅是一种劳动创造,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真正的幸福企业,不仅塑造着自己,也建设着美好的社会;
真正的幸福企业,不仅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也是一个道义共同体;
真正的幸福企业,不仅解放生产力,更解放人们的心灵;
真正的幸福企业,不仅致力于有限的物质奋斗,更注重无限的精神生活;
真正的幸福企业,不仅创造财富,而且创造思想;
真正的幸福企业,不仅注重现实,而且富有理想;
真正的幸福企业,不仅创造产品,而且创造标准;
真正的幸福企业,不仅输出商品,而且输出人才;
真正的幸福企业,不仅回报人类,而且守护自然;
真正的幸福企业,不必子承父业,只需后继有人。
真正的幸福企业,尊重人性,追求真理,鼓励创造,崇尚英雄,将人们从贫困、蒙昧、保守、狭隘中解放出来。
企业的世界,是一个人性的世界,也是一个人文的世界。产品是人类劳动的物化,利润是创造的结余,市场是贡献的交换。未来的企业,将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人文管理为方向,以创造幸福为目标。
创建幸福企业,意味着一个旧的企业管理时代的结束,一个新的幸福企业时代的来临。未来企业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其管理的哲学。
自1911年美国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罗提出科学管理理论以来,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已经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嬗变、发展,越来越多地渗入了人本理念和人文精神,体现了管理世界的与时俱进与自我革新精神。然而,我们更期待管理世界的一场真正革命。这场革命将颠覆“资本主义”的固有逻辑,把人们从“资本”的压榨中解放出来,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把人们从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中解放出来,不再一以金钱为尊,而是以幸福为荣。
幸福企业观不仅仅是一种企业观念,还是一种革新国家发展观、人类发展观的重要力量。中国当代社会的一切矛盾与问题的根源,均与物质主义的急剧膨胀有深刻的关联。物欲的横流将人们带入黑暗和蒙昧,我们开始见证人性的堕落、疯狂的掠夺、严重的两极分化、自然生态的破坏、对生命健康的践踏。中国必须终结这个功利主义猖獗的时代。
创建幸福企业的本质,是功利发展观向全面发展观的重大转变。我们期待,幸福企业理论成为一个企业管理理论变革的里程碑,一个创造幸福人生、幸福国家乃至幸福世界的新思维。
功利是有限的,而生命的幸福之树常青!
让我们行动起来!
《创建幸福企业》由岳川博所著,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按照常人的理解。当然是创造利润(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是创造顾客)。但是在我们这个信奉物质主义的时代,片面追求利润带来了什么?我们的企业家、员工、顾客幸福吗?
让企业成为人们共同创造幸福的工具!著名管理专家岳川博先生首次系统地提出“幸福企业理论”,主张从“企业功利主义”向“企业幸福主义”转型,并指明创建幸福企业的路径,堪称企业管理理论的一次重大变革,值得中国企业家和管理学界深入探讨。
《创建幸福企业》:企业是当今社会组织的主要存在形式,因此,创建幸福企业是实现幸福人生、幸福中国乃至幸福世界的重要前提。如今,创建幸福组织的实践已在国内外潜流涌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必将成为时代的潮流、社会的共识。
《创建幸福企业》由岳川博所著,阐述的“创建幸福企业”理论是一套完整的、逻辑严密的、由作者首创的关于企业管理的理论,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理论空白。作者以“企业存在的目的”和“幸福的基本概念”为出发点,进行逐层的剖析和逐步的逻辑推导,证明了一些国外主流管理学理论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足,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了国内创建幸福企业的努力方向和具体方法,为当代中国企业转型带动社会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解决当下的一些尖锐社会矛盾提供了参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