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河北易县卷)
分类
作者 刘金珍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包括街巷和地名的传说、历史人物传说、名胜古迹传说、其他传说、俗语故事、幻想故事、生活故事、笑话等。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河北·易县卷》由刘金珍主编。收录了:《夹兄射弟》、《坐朝廷与抱倭瓜》、《都来瞧都来看》、《翁婿对联》、《一百三十斤大猪头》、《不断后代香烟》、《猫》、《什么人说什么话》、《财主盼金》、《醉汉与尼姑》、《庄稼姑爷戏官婿》、《长工联句斗地主》、《三个女婿拜年》、《梦先生》、《老鼠比牛大》、《李四请客》等故事。

内容推荐

民间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数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和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以及提高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河北·易县卷》由刘金珍主编。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河北·易县卷》具体收录了《天下第一拳》、《四秀才对诗》、《骂官得妻》、《巧嘴媳妇》、《三个儿媳回娘家》、《扣箩庄》、《武林高手相遇》、《红嘴绿鹦哥儿》、《是鼠都避猫》、《王刚救老汉》、《教儿》、《知州让道杠箱官》、《打哑谜》、《被贼咬的故事》、《歇后语惹来的官司》、《李洛恩叽咕眼》等故事。

目录

神话

财神的忠告

草死苗活地发暄

黄帝战蚩尤莲花山大捷

后山奶奶的绣花鞋

蚕姑圣母降怪镇海解苦难

黄帝战蚩尤的故事

吕洞宾为何出家云游

圣贤愁

张生香出家洪崖山

张果老为啥倒骑驴

后山奶奶打救张成让

九玄女和圣女庙会

黄帝釜山会诸侯

传说

地方传说

“燕”名的由来

 易州十八岗的传说

风物传说

 易州城的传说

易县的“易”的来历

河内

李家坟的传说

哑巴院的传说

殿顶上仙人异兽的传说

门墩山的故事

燕王寨的传说

南北畔石的传说

棋盘陀的故事

槐荫树和卧龙碾

龙门套

石像生

南天门

狗塔的传说

奇峰岭上的金鸽

蒙山茶的传说

凤凰台的来历

太岁坨的传说

大红门的传说

永福寺的来历

霍阎牌楼警马屁

慕陵犯五鬼的传说

燕昭王筑黄金台

易水河改道

易水古槐

鹅鸭淀的传说

老君堂

六郎石

坷垃圈

高家片的传说

 铁牛沟

 温河的来历

 望夫塔

 黑白二塔

 选陵大臣和割草老汉

 清水峪更名

 双峰寺

 拒马河的传说

 豹泉村的来历

 宝盆聚来大西山

 摇钱树

 神石庄的由来

 为什么匡山河里没有水

 孤石坨的传说

 庐井的传说

 尧舜口的拧丝柏

 饮虎池

 卧牛城奇遇

 锁松梁的故事

 龙飞道和纱帽石

 狐狸仙的故事

 狐仙洞

 雍正建泰陵的传说

人物传说

 嘎子马庆荣

武掏厕所

拉驴上炕

教训恶棍

计破围攻

 结拜兄弟

神医刘国君

 传奇医术

楚王有三头

刘郎与狼山

人小才高

徐茂公当家

武林高手徐二把

真假窦尔墩

武大郎外传

唐英吃醋失江山

雍正传说

雍正金头之谜

刘罗锅子参乾隆

道光“打掌”

老人官

尤老爷救仆人

五雅爷自焚

王爷坟

明月道人传奇

张德的故事

 教训“臭半街”

 打倒“西霸天”

半瓶醋外传

韩信的传说

 九连山前活埋母

 行军路途分水井

 易水河畔斩陈苍

 晾甲槐下害儿郎

 智逼霸王乌江死

 韩信算卦

孙膑云蒙悬崖吊碾盘

珍妃二三事

三个窝头救康熙

罗锅巧答题

山神爷巧治秦始皇

宋冕问前程

沈万三的传说

康熙夜宿南城司

茉莉公主与静安寺

榆皮面和黑条儿

徐八爷的传说

奇人潘大锤

董鸟语

慈禧西陵之行

张修探妹

桑园寄子

鲁班锔塔

康熙命名

动植物传说

青蛙神的传说

马勺儿菜摊饨子

公鸡为什么打鸣儿

海青和青鸟

牛亡牛沟的来历

后山的知了

侍女松

酸枣棵为什么不长小倒钩

稻和谷的传说

其他传说

“解手”一词的由来

“杂烩菜”的来历

流水席的由来

卖豆腐为什么敲梆子

真武庙村

门神爷的由来

腊八粥的传说

烟熏蚊子

荆篮的传说

后山庙东白涧村的戏楼

故  事

抗战故事

 九莲山常葛就义

 莲花女报仇

 大红门的枪声

 康队长夺枪

 白求恩在易县

雪中来了白求恩

先发脾气后鞠躬

巧借鼻子嗅伤口

卢老财捐板报大恩

友谊不分中外 香烟不分你我

致命感染甘河净

 不怕死的李洛星

 奇袭紫荆关

 陈团长炮击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

诱敌东进,阿部中将上钩

黄土岭下,我军与日军激战

侵华罪魁,名将之花凋谢

张文海抗日的故事

 沿河伏击战

 袭击山炮连

 雨夜盗马

 棒毁大烟

 英雄牺牲

扁担英雄刘万才

狼牙山之战

匡山抗战故事

 成立组织挖地道

 组织武装搞破袭

 地雷、地道显威风

 围困袭击据点

 游击在铁路沿线

 炸汽车

 劝说敌人投降

荞麦开花白生生

张子芝舍身救战友

杨司令员缴获特殊战利品

 深夜袭击,多面埋伏,四百鬼子丧命

 出人意料,喜获特殊战利品——日文密件

“血井”

讨饭也要养活伤病员

王柱子烫猪

伏击战

一张盖印的纸条

南岭伏击战

抗日女英雄隰志华

 要翻身,求解放

 在斗争中成长

不怕牺牲 英勇杀敌

激战牛角壶

民兵王小青

石老道智斗鬼子兵

巧设地雷

聂司令智歼鬼子兵

从延安来的县委书记

生活故事

 黑心郎

 饺子边故事

 摔碗

 拒马河与孝顺媳妇

 谁家的金猪偷不得

 古家找风水

 李举人斗魔怪

 十八盘上换铜板

 屠夫和老虎

 让父三刀

 王子的故事

 后娘

 娶了婆婆

 姐妹战老虎

 选总管

 毛猴背媳妇

 作恶与行善

 皮笊篱二三事

打赌吃屎

卖大车

 无情的儿和有情的狗

 发财的故事

 拜年

 挑水

 耕地

 吃菜

 栽山药

杨林标

天下第一拳

四秀才对诗

骂官得妻

巧嘴媳妇

三个儿媳回娘家

扣箩庄

武林高手相遇

红嘴绿鹦哥儿

是鼠都避猫

王刚救老汉

教儿

知州让道杠箱官

打哑谜

被贼咬的故事

歇后语惹来的官司

李洛恩叽咕眼

醉汉看戏

铛铛锣

老虎报恩

神偷——我来也

公冶长

智斗张扒皮

瓠子钥匙开山门

白铁门里有秘诀

 把你的嘴借给哑巴

 李二牛娶妻

 西游找媳妇

 忘恩与实意

 洪新成亲

 张三吹笛

 白果树惩治泼妇

 善门常开

 宰相肚里能撑船

 不说话的媳妇

“刘半仙”轶事

 眼不见为净

 饱暖与饥寒

 秃尾巴老张

 孝媳丹娘得贞节碑

 后部的厨子——不忙

破案故事

 智破分尸案

 巧破中毒案

 案套案

 包公审石板

 枕头案

名人故事

 孙膑与庞涓

庞涓闯祸

孙庞初会

孙庞下山

孙膑救猿

孙膑躲难

孙膑下山

 孙庞结局

神童蒋士铨赴宴

杨震拒礼

蒲松龄说烟嘴

绰号三则

 陈也罢

 鸟巡抚

 两字探花

道光与慕陵的故事

雍正改诏篡位的传说

嘉庆不喜欢如意

刘秀后山行

鲁班与鳔胶河

孙膑二试于进士

十八亩地葬罗成

李密不爱江山爱美人

神医张元素

王莽赶刘秀的故事

刘墉巧对乾隆

刘墉打赌诓和珅

嘉庆谒陵轶事

田文镜轶事

 挂匾

 毁墓

咸丰赐御览黄旗

谋刺嘉庆帝

梁鼎芬在崇陵

 结庐守松

 凛然退刺客

 怒骂孙宝琦

田光推荐荆轲

樊於期自刎血山

荆轲血溅秦庭

邵尧夫的故事

 梨开见子

 牛不出头

 鸟儿不出窝

 孙女丢簪

 老四找牛

康熙露宿紫荆关

孙庞斗智

 比吃双合饼

 赛砍百担柴

 谎话实说

 比找无烟柴

装屋子

孔子让路

王羲之的传说

 访字

 教子

包公耙和尚

神童解缙

笑  话

二大爷教对句

洗衣妇的故事

烫和尚

先生推磨

赏雪二则

两个姑爷

笨人一家子

仨姑爷比马速

巧改对联

巧女子智答县官

跳蚤和虱子

屎该谁擦

傻小子哭灵

抻辫子

傻三学话

吹起来打她

把兄弟

驴下象

三女婿猜谜

傻小子学话酬岳父

过足了烟瘾

吃了白的吃红的

健忘

老饕

几根根儿

吃请先生

二人打赌

秃子护短

夹兄射弟

坐朝廷与抱倭瓜

都来瞧都来看

翁婿对联

一百三十斤大猪头

不断后代香烟

什么人说什么话

财主盼金

醉汉与尼姑

庄稼姑爷戏官婿

长工联句斗地主

三个女婿拜年

梦先生

老鼠比牛大

李四请客

黄蛤蟆

二大伯

考童生

三个老汉抽烟

三个傻懒汉

选婿

后记

试读章节

黄帝釜山会诸侯

后山正南有一座釜山(现今徐水境内),当地人习惯叫大釜山或东釜山;正北也有一座釜山(现在涞水县境内),当地人习惯叫小釜山或北釜山。传说黄帝会诸侯就是在徐水县境内的大釜山的北坡前举行的。

听上年纪的人说,蚩尤是一位彪悍勇猛的钢铁硬汉,他站立身高三丈六,坐地两丈八。他被黄帝逮住后,面不改色,心不跳,冷冷发笑说:“嘿嘿,看你乔山熊能把我怎样?”

黄帝闻言,好不震怒,为了体面地处决蚩尤,他责令部下连夜把涿州城翻新了一个过儿。蚩尤是三丈六尺的莽汉子,黄帝就把涿州城翻修成高三丈六,宽三丈六的新城墙。所以,涿县至今流传着涿州城“放倒三丈六,扶起三丈六”这一说。新城池完工以后,黄帝叫人把蚩尤押来靠墙根面东而站,这下子他以为保险了。不料他还是难斩蚩尤,原因是蚩尤至今还紧攥着夸父所弃置的荆杖,死不撒手。为此,黄帝手下没有哪个勇士敢在蚩尤的项上下刀。黄帝没法儿了,就派三百弓箭手,早晚冲蚩尤放射毒箭。蚩尤浑身箭伤累累,可他仍然顽强地活着,口中还大骂不休。黄帝羞愧,叫人断了蚩尤的饮食,用饥饿来折磨他。

有一天,黄帝身边忽然飘来一位神仙。这位神仙是一个娉婷女性,传说她是那位圣母元君的弟子,名叫九玄。她献给黄帝一个装饰华贵的古瓶,瓶中所装何物,无人识得。九玄对黄帝说:“叫‘酒’,只有用酒方能制伏蚩尤。”黄帝听后,半信半疑,就顺手牵羊,要她亲自去试试。这位九玄女不知怎么搞的,竞肯欣然从命。于是她换了一身黎国的装束,跑到涿州城下法场,在蚩尤的眼皮下来回晃荡。

再说蚩尤洞庭湖主,给黄帝五花大绑绑在法场,时间已有七七四十九天。他粒米未进,滴水难饮,饿肚子固然难受,但是,口渴更要命。

此刻,他看见一位黎族装扮的农妇,手捧古瓶从法桩旁路过,来不及思索就轻声喊道:“大嫂瓶中装的是水吗?要是,求你给俺喝上几口,俺都快渴死了!”黎家妇女说:“这样好的瓶,谁舍得装水呀,俺这装的是‘十灵玉液’呀!”蚩尤问:“啥叫十灵玉液呀?”黎家妇女抿嘴一笑说:“告诉你,谁要喝了我这瓶中之物,就能第一解愁,二是散闷,三是壮胆,四是止渴,五是充饥,六是除乏,七是减疼,八是暖胃,十是健脾,所以才叫‘十灵玉液’呀!”

“那么我想喝上一口行吗?”

“不行!不行!俺这是阴着给一条好汉送来的。你是谁,连个名儿我都叫不上,怎能配喝我的‘十灵玉液’呢?”

“不瞒大姐说,咱叫蚩尤!”

“哎哟哟,你就是洞主呀!”那女人假惺惺地抹了把眼泪接着说,“咱们黎族姑娘好可怜哟!自从你给黄帝捕获以后,俺们都成了他们的女奴,白天当牛当马不算,晚间还得陪夜,谁甘心呀!我这是冒着杀头的风险,给大王你来送‘十灵玉液’的。”说完就把酒掏了过来,让蚩尤尝。粗心的蚩尤不知是计,尝了一口,觉着好喝,伸出一只手来,提起瓶耳,开始猛喝。大约喝过一半下去,他的另一只手松开了荆杖,双手提瓶喝个没完。

暗处的黄帝,眼盯着蚩尤扔了荆杖,知道他烂醉了,就派人拿了环刀,走上城头,把蚩尤的头给砍了下来。

蚩尤有头颅从城上掉到地下,“咚”的一声,把城外砸了一个碾盘大坑,坑深足足有九丈九尺。黄帝按说该解气了,可不,他发狠还要以头悬杆示众。于是就派了大将下坑去拿。

一员大将下去了,说是搬不动。再增加一员吧,还是喊搬不动。黄帝问:“怎么回事呀?”下边高声答:“他铜嘴铁牙咬着一块定海石,死不肯松嘴呀!’’黄帝于是把大将增加到五员,方才把蚩尤的头勉强从坑里掀起,可是要把它举过头顶还差点力气。最后,黄帝又把大将增加到十员,也只能把蚩尤的人头弄到地面。

黄帝高了兴,就想近前来看仇家。忽然一串阵雷炸响,噼里咔嚓,遍地电光,黄帝急忙用袍袖捂面。一眨眼的工夫,蚩尤的头连同十员爱将的身影全不见了,眼前出现了一座大坟,坟前石碑上写着三个大字:蚩尤坟。黄帝大惊,以为这是天意,就没敢再哕唆。

黄帝处斩了蚩尤便决定大会诸侯。

什么叫“会”呢?原来在古代,诸侯大臣拜见天子的日子叫朝日。在早,每年只有一次,后来又增加到春、夏、秋、冬各一次。这种不同季节的定期会见,分别又称为“朝”“宗”“觐”“遇”,或者通称为“同”。国家有特殊情况,如某诸侯不服从天子等等,就随时通知各地诸侯去朝见,以便发布征讨的命令,这种不按照惯例的朝见称为“会”。

会诸侯的好地点实在不少。

比如涿鹿的黄帝城内,洪崖山上的炎帝庙前,涿州城南处决蚩尤的刑场上,都是百里挑一的好地点呀!

可是黄帝还是相中了釜山。

这里边当然也是有由头的。

主要原因是反叛头子的帮凶夸父,就是让燧人氏在这儿给火烹了的。

再一个原因就是,他要在这个击败蚩尤和夸父的主战场上,炫耀武功。

比如说,办一个陈尸展览,借此机会给诸侯一点颜色看,又能解他损失十员爱将之恨,使天下太平。

诸侯到达的这天,黄帝首先派了熊、罴二神,把夸父使过的荆杖抬来诸侯面前,耸人耳目,想听听各地诸侯说些什么。

可荆杖真沉重呀,熊罴二神取巧不得,只有老实用肩来扛。等把荆杖从涿地抬到釜山北坡,人已经哼哧哼哧累得够呛,在诸侯面前,刚说要放,谁知“嗖”一声,荆杖竟然不翼而飞。于十里之外,化作了一片翡翠邓林。

众诸侯面对这幅奇景,纷纷议论起来,都说蚩尤和夸父是该管不该杀!由此,邓林也出了名。相传,邓林就是桃林。桃花盛开的三月节,正是黄帝在釜山会诸侯的时候。现今地处釜山北坡的易县塘湖乡的邓家林村,就是传说中的邓林。邓家林没有一个姓邓的,其原因也在这里

黄帝用荆杖向众诸侯示威,没达到目的,觉得受了窝囊气,就拿蚩尤的尸体来出气。他让手下把蚩尤的尸体从涿城运到武水河边(即易县中易水),让诸侯看着,派凶神用大斧来砍。一铜斧下去,一道火光。原来蚩尤的尸骨坚硬如铁,你几把铜斧怎么对付得了。这时,有位大臣出主意说:“最好用夔牛来分尸吧!”黄帝听从了,就从圣母元君那里借来了夔牛,前来解尸。解尸的地方经书讲,名字叫“解”,现在釜山正东和东北坡易县凌云册乡均有解村,即是其地。在解村的西边有个村子叫西牛,西即系也,它是黄帝当年拴牛的地方。

黄帝用夔牛把蚩尤的手、臂拉成两段,扔进河里(釜山西边有渭庄,庄上有河,叫渭河),传说蚩尤的手竟变成了墨鱼,墨鱼至今遇到龙虾,说啥也要放出一团黑气,把龙虾围歼至死方才甘休。蚩尤的臂膀给扔进荷塘,荷塘逢夏开出了妖艳欲滴的芙蓉,让世人不要忘记太阳。把两脚扔进了山沟,山沟顿时升起一团青烟,烟里并排长出两棵柳树,原来人们叫它双柳,后来又叫湘柳。蚩尤的肚脐没人管了,就在“解”村附近变做了一道山梁。这座山梁和涞山相依,人们管它叫肚脐梁。

采录:公 李

P31-34

序言

春天的故事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21世纪是与中国民间文艺保护的春天一起来到神州大地的。

正如20世纪新中国历史开篇注定要从知识界对民间文艺的关注及其从中寻找现代化的资源与动力开启那样,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精英阶层乃至普通群众,在新纪元伊始之际亦把深沉的目光投向了中华大地上五千年积淀丰厚的民间文艺遗存:几多焦虑,几多审视,几多期待……

辛巳之春,在送走整整一个世纪的痛苦与欢乐、牺牲与胜利之后,随着4月的和风一寸寸染绿京城的街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终于完成了新统帅部的组建,并在冯骥才主席的倡导下作出了用10年时间在全中国境内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战略决策。其内容是对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56个民族的民间文化作一次“地毯式”的大普查,最终编纂出版县卷本《中国民俗志》(3000卷)、省卷本《中国民间美术图录》(31卷)、专题集《中国木版年画集成》(20卷)、《中国剪纸集成》(50卷)、《中国唐卡集成》(20卷)、《中国古村落民居集成》(50卷)、《中国服饰集成》(60卷)、《中国彩塑集成》(10卷)、《中国民窑陶瓷集成》(10卷)、《中国皮影集成》(10卷)、《中国民间杰出传承人集成》(100集)、《中国史诗集成》(300卷)、《中国民间叙事长诗集成》(500卷),并命名一大批民间艺术家,建立一系列民间文艺之乡与民间文艺保护基地、传承基地,建设民间文艺数据库。其目的,不外乎是固守中华文明根脉、传承中国文化薪火。

想当初,没有上级的指示,没有企业的支持,没有出版社的承诺,一切都只是一个发生在初春里的梦。于是,多少赞叹如春潮涌起,多少怀疑似涛声依旧,多少讥讽穿行在街巷,多少风险横陈于前路。但是,紧迫感、责任心使我们义无反顾,民间情怀、国家利益令我们坚定前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众志成城,誓将梦想化现实。

由于顺应了发展多元文化的时代潮流,也顺应了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复兴的党心、民意,春天的梦想一天天成长: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扶持优秀民间文艺及国家级大型文化工程之后,中宣部决定襄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持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获得民间文艺界前辈贾芝、冯元蔚诸先生的全力支持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新闻发布会于2003年2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实施工作会议于2003年3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正式召开,第一批实施省区及专项随之开展行动。

作为主干项目,编纂出版包括《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在内的“中国民间文学全书”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动议之初就被提到了议事日程。这是因为:作为这项工作重要基础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的组织系统仍然存在;其省卷本编纂工作仍在进行;大多数地区都已编定有关县卷本。我们相信,它定能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第一批收获。

难忘啊,从1984年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当时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曾先后动员200多万名民间文艺工作者从事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民间文学普查,先后收集到40亿字的文学资料。其中,包括184万篇民间故事,302万首民间歌谣,748万条谚语,各种专集4000多种。这是一笔多么丰厚的遗产!如今,作为这项工程的最终成果《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省卷本的编纂出版正在接近尾声,而曾经主持这项工作的钟敬文、马学良、姜彬等领袖人物却长眠大地,再也看不到这赏心悦目的收获,还有许多民间文艺传人早已作古化春泥,许多“三套集成”工作者从“青青子衿”变成了“白发老翁”。面对这一切,除了继续做好“三套集成”省卷本的后续工作之外,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能够拒绝编纂出版他们苦苦收集到的民间文学原始资料?  怀着如火燃烧的激情以及对民间文艺事业的忠诚,我们经过两年多的准备,于2004年4月正式启动《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专项。那时的杭州,正是“江南草长,落英缤纷,群莺乱飞”,一派明媚的春光。

在实施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多少感人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身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以他作家的情怀与文化领袖的睿智,始终坚持将包括《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在内的“中国民间文学全书”编纂出版工作纳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并具体过问它的体例设计、出版、文本审定、封面设计,真正做到了事无巨细、精益求精,自己的文学创作却因此被束之高阁;杨亮才先生是中国民间文艺界的老同志、老领导,他不仅参与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全部策划,而且还主动承担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整体设计、并不顾七旬高龄奔走于湖北、云南、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摸底游说,直至回老家部署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范本的编纂工作;赵寅松是白族文化专家,他任所长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所并不从属于文联系统,但他在得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在主持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后主动请缨,不仅承担了《云南甲马集成》大理部分的编纂工作,而且还以极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完成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范本的编纂工作。他说:“抢救遗产不分内外,保护文化岂等文件经费!”这是他的心声,也是全中国民间文艺工作者的深愿;与赵寅松先生一道为示范本的编纂作出贡献的还有湖北省民协主席傅广典先生及宜昌市民协主席王作栋先生。在他们的主持下,“当阳卷”示范本的编纂亦高速优质,一锤定音。

随着河南信阳文联主席廖永亮、山东枣庄民协主席王善民、内蒙古民协主席那顺、中国民协副主席兼吉林省民协主席曹保明、江苏省徐州市民协负责人殷召义等先后加入到《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编纂工作中来,早日高水平出版这些成果便成为当务之急。也就在这个时刻,经过不断挫折,我们最终与知识产权出版社喜结良缘。该社有胆有识的社长董铁鹰先生与总编欧剑先生、副总编王润贵先生决定投巨资以圆这套“全书”的出版梦。这使我们感到鼓舞,也更使我们坚信中国尚有出版家,而不仅有追逐名利的出版商!促成这段良缘的是一位名叫孙昕的年轻女士。她曾在2002年与2003年两次采访过我,以报道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无“红头文件”、无一分钱的背景下组织实施的壮举。那时,她是一名记者。2004年,她从《中国知识产权报》转调到知识产权出版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打电话了解这项工程的进展以及有关成果的出版问题。当她了解到我们虽已获中华书局斥资帮助出版《中国木版年画集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资帮助出版《中国口头与非物质遗产推介丛书》,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出版维艰之后,决定向本社领导反映抢救工程面临的困难。对此,我心存疑,而被知识产权出版社的出版家们铁肩担大义,断然允诺。

这,都是发生在21世纪春天里的故事。

在这个春天里,我十分荣幸能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最高统帅部的一名成员,并奉调协助冯骥才主席主持协会日常工作及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组织领导工作。可以说,这四年里。我是与中国民间文艺的梦想一起不断成长的。尽管衣带渐宽、双鬓初霜,我与我的同仁们却无怨无悔,抱诚守贞,一直执著于为祖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而努力。这是因为我时刻听到来自田野的呼唤:暂先放下你的寸管,作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我亦不断被冯骥才主席对国家文化命运的关切所震撼:暂先离开你的书斋,走到人民群众中去。是的,暂先放下,是为了永远拿起——学术;一时离开,是为了不朽的存在——人民文化。

在这部洋洋3000卷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即将问世之际,我觉得有必要对这项工作的缘起与经纬作一些简单的诠释。

关于名称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名副其实。它之所以以“中国”相冠,表明其中所收作品遍及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港、澳、台地区民间故事作品入“全书”是藉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金荣华先生之力才得以实现的。这在“三套集成”时代是不可能、也是没有做到的;所谓“民间故事”沿用的是《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所使用的广义性概念,它泛指一切散文体民间口头创作,包括神话、故事、传说之属;“全书”之称,因它基本反映了中国民间故事的基本情况而定,它的确在内容、形式、地域、民族、体裁、题材等方面都比较全面、客观。以它的编纂出版为标志,中国民间故事的形象将不再残缺星碎、模糊不清。

关于关系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与“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开拓创新》中即已作过明晰的阐释:“‘抢救工程’与‘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同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持承办的民间文化工程。‘抢救工程’是‘三套集成’工作的一种继承与延续,也是对‘三套集成’工作的一种拓展与深化、发展。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其抢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精神是一致的。在文学意义上,‘抢救工程’是对‘三套集成’的范围扩充,增加了史诗、民间叙事长诗;在艺术意义上,‘抢救工程’增加了民间工艺美术,为‘中国民间文艺十套集成’中缺少的相关部分作了‘补天’;在文化意义上,‘抢救工程’把‘民俗文化’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力求一网打尽,理清了民间文学与民间艺术存在基础的关系。在‘抢救工程’实施过程中,还将最终完成‘三套集成’工作的遗留问题,不仅争取出版《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还将对历时20年的‘三套集成’进行总结、评奖,并探讨有关资料的活化与应用问题。”

也就是说,在最初的创意之中,周巍峙主席所主持的“中国民间文艺十套集成”工程之组成部分“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县卷本是拟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以《中国民间文学全书》的形式加以编纂出版的。后来,由于经费方面的原因,不得不改弦易辙,决定先编纂出版县卷本《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歌谣、谚语、史诗、民间叙事长诗等则留待今后再相机启动编纂出版。显然,《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编纂出版并不是平地起高楼,也不是刻意另起炉灶,它基本属于“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资料的系统编纂出版。

关于原则 在2004年3月26日至28日召开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推动会议”上,我受主席团的委托,作了《用优异的成绩编好(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报告,对编纂出版这部“全书”提出了以下原则:1.分批实施、推进,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部编纂出版任务;2.示范本先行,先编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范本及湖北省当阳卷示范本;3.对未编过县卷本的地区进行普查并编纂县卷本;4.对已编纂县卷本但未作过普查的地区进行普查,以补充原有县卷本资料;5.对已作过普查并编有县卷本的地区进行补充调查,以丰富原有文本;6.对已有少数民族文字县卷本进行翻译并补充有关资料,以编成汉语县卷本;7.制定体例及出版方案,进行统一编纂及集中出版;8.成立从中央到省、市、县的四级领导小组、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领导此项工作。虽然进度不一,但一年多来这项工作始终是按此原则实际进行的。

关于动机 我们的最初动机是:1.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当然包括对民间文学的抢救,抢救性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2.大量的信息表明,由于种种原因,从1984年起被搜集到的民间文学资料正面临着各种厄运:或佚失无存,或藏诸私家,或变卖造纸,或鼠啮虫蛀,或风雨侵蚀,必须加大对它们的再抢救:3.通过《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编纂出版,为日后编纂出版《中国歌谣全书》、《中国谚语全书》、《中国史诗集成》、《中国民间叙事长诗集成》等积累经验,并最终完成“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各层级卷本的全部编纂出版;4.为方兴未艾的故事学、传说学、神话学及类型学、母题研究等提供最生动的资料,推动这些学科的发展进步;5.强化民间故事作品的社会应用,使之在人文精神建设、学术建设、道德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文艺建设、文化产业建设等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亲爱的朋友,《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摆放在您的案头并正一天天增高的今天,也正是全中国民间文艺工作者为您祝福、供您享用的盛大节日。为了这一天,我们付出了我们应该付出的一切;为了这一天,我们为自己的正确抉择、坚定信念、审慎工作而感到自豪。

自豪,来自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光荣,展示了精神家园守望者的无私与智慧!

我们确信,春天的故事永远没有结束,她只会延伸为一次又一次秋天的收获。

2005年8月13日酷热中

于北京潘家园寓所

后记

易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民间故事浩若烟海,把她搜集整理成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2007年,易县文联为作协承担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河北·易县卷》的搜集整理和编辑工作。自此,百余位会员深入乡村、景区、农家,开始了艰苦细致的采写工作,至2008年上半年,累计投稿3000余篇100余万字。

期间,我们请民间文艺家、保定民协原主席耿保仓先生对采写和编辑工作进行了培训;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长王涛多次过问此项工作,并给予了多方指导;县文联刘金珍主席和宋爱华女士亲自参与了一些技术性工作,对作协完成此项任务给予了大力支持;作协主席李文通不仅亲自采写,还对会员的稿件进行了多方修改润色,并从始至终主持了筛选和统筹工作;作协领导王智勇、赵向东、赵克多、卢国章、卢文戈、潘新捷、汤建元、史晓敬也呕心沥血积极参与了书稿的编辑等具体工作;老作者赵剑华、梁冰、李金泉、潘振稳、杨成海、韩永山、尚均、韩锦堂、王公李、赵连勋、刘耀平、陈永泉、王克勤宝刀不老,采写了大量稿件;为把杨成武、白求恩的革命事迹写得真实可靠,李国强同志自费到唐县、涞源等地实地考证,其严谨态度令人尊敬……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河北·易县卷》付梓出版了,由于编写人员皆非专业,书中难免有取舍不当、挂一漏万之处,还望各路专家不吝赐教!

编委会

2011年3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