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音乐大师画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项筱波//王海峰//张律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与布勒宁一家交往》;《师从海顿》;《转折》;《义演》;《聋子情圣》;《海利根遗嘱》;《兄弟反目》;《未婚妻》;《年金》;《会晤歌德》;《名声如日中天》;《争夺监护权》……《音乐大师画传》(作者项筱波、王海峰、张律)是亨德尔、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五位音乐大师的画传,书中再现了他们的成长历程,奋斗精神,音乐成就和家庭、社会、时代对他们的影响。

内容推荐

《音乐大师画传》(作者项筱波、王海峰、张律)是亨德尔、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五位音乐大师的画传,书中再现了他们的成长历程,奋斗精神,音乐成就和家庭、社会、时代对他们的影响。《音乐大师画传》中配有大量珍贵的图片以及一些手稿和乐谱片段,既是一部音乐奇才的成长史,也是一部18世纪欧洲的风情史。

目录

与神摔跤——亨德尔

引子

阁楼上的秘密

查豪老师

柏林之行

哈雷大学

马提松

《阿尔米拉》

佛罗伦萨

罗马

从威尼斯到汉诺威

初到伦敦

《水上音乐》

德国之行

宁静的卡农斯

新官上任

针锋相对

走向衰落

垂死挣扎

欲罢不能

两败俱伤

死而复生

重返战场

清唱剧

山穷水尽

柳暗花明

《弥赛亚》

都柏林

《参孙》

《弥赛亚》的复活

“雅各”改名“以色列”

慈善家亨德尔

“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

音乐之父——巴赫

引子

音乐家族

童年时代

奥尔德鲁夫

吕讷堡

魏玛

阿恩斯塔特

冲突

堂妹芭芭拉

米尔豪森

夹缝中间

重返魏玛

丰收的年代

误入宫廷斗争的旋涡

决斗

囚禁

克腾

孩子们

爱妻之死

闭门羹

第二次结婚

去意已决

恪尽职守的乐长

贫困

《马太受难曲》

格斯纳校长

磨难重重

从未成为时尚的巴赫过时了?

《音乐的奉献》

音乐逻辑的“百科全书”——《赋格的艺术》

上帝啊,如今我走向你的神坛

巴赫的复活

交响曲之父——海顿

引子

音乐启蒙

海因堡

唱诗班歌手

又用功又调皮的男孩子

险些成为男阉歌手

接连遇上好心人

初出茅庐

善交朋友的海顿

弦乐四重奏之父

婚姻

埃斯特哈齐乐队的副乐长

韦尔纳

埃斯特哈齐宫殿里的“海顿老爹”

《告别交响曲》

鲁姬亚·波尔切利

海顿作品千奇百怪的标题

《十架七言》

认识莫扎特

托斯托

喜从天降

旗开得胜

海顿在伦敦的几则逸事

普列耶尔

“亨德尔是我们一切人的先师!”

海顿与贝多芬的交往

最后六部交响曲

故乡行

六部弥撒曲

《创世记》

《神佑吾王弗兰兹》

《四季》

生命的最后几年

弥留之际

成就与贡献

音乐之旅——莫扎特

引子

家有神童

一鸣惊人

富有想象力的计划

巴黎

伦敦

荷兰

返回萨尔茨堡

天花与歌剧

初访意大利

脾气暴躁的新雇主

年轻的囚徒

暂时的自由

曼海姆

阿萝西娅

伤心的巴黎

自投罗网

锋芒初露

冲出牢笼

《后宫诱逃》

结婚

共济会会员莫扎特

败家夫妻

“海顿老爹”

《费加罗的婚礼》

音乐顽童

《唐璜》

宫廷乐长

《女人心》

永别海顿

《魔笛》

《安魂曲》

简陋的葬礼

寻欢作乐——贝多芬

引子

故乡波恩

童年时光

几位老师

荷兰之行

内弗老师

初到维也纳

一家之主

与布勒宁一家交往

师从海顿

转折

义演

聋子情圣

海利根遗嘱

《英雄交响曲》

兄弟反目

未婚妻

《热情奏鸣曲》

《命运交响曲》和《田园交响曲》

年金

会晤歌德

名声如日中天

争夺监护权

末路英雄

《第九(合唱)交响曲》

散步的贝多芬

又爱又恨

他病倒了

“喝彩吧,喜剧终于收场了……”

“造神运动”

亨德尔年表

巴赫年表

海顿年表

莫扎特年表

贝多芬年表

试读章节

汉堡以它开放的气度迎接年轻的亨德尔。

出门在外,第一重要的就是生存。关于这些,亨德尔早就考虑好了,教贵族子弟音乐,或者到管弦乐队当乐师,他都可以胜任。

到汉堡三四个月后的7月9日,亨德尔认识了一位好朋友,他就是青年音乐家约翰·马提松。马提松出身于汉堡一个富有的家庭。他学识渊博,兴趣广泛,精通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他还有着极高的音乐修养,能唱男高音,还担任乐队指挥和歌剧作曲家,他不仅能写歌剧,写诗歌,还创办了德国历史上第一家音乐杂志《音乐评论》,他还是德国历史上第一位音乐评论家、音乐记者、历史学家..

两个年轻人一见如故,他们经常一起去划船、踏青,在音乐上,他们二人互通有无,共同提高。马提松还邀请亨德尔到家里做客。由于马提松比亨德尔年长4岁.亨德尔就把他当成一个亦师亦友的角色。和马提松的友谊,为亨德尔在汉堡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机会之门。

这年8月,他们得到一个消息,附近的鲁比克正在招聘管风琴师,薪金之优厚,在德国北部首屈一指。不仅如此,鲁比克还拥有一批真正热爱音乐、理解音乐的听众。亨德尔与马提松兴冲冲同去应聘。但是跟管事者面谈后这对好朋友知难而退了,应征者必须娶上一任管风琴师的女儿为妻,现任管风琴师巴克斯太胡德就是这样得到这个职位的。虽然这是由来已久的传统,但亨德尔和马提松均无法接受,因为巴克斯太胡德的女儿长相平庸,年龄又大,对男性一点吸引力都没有。虽然未能得到管风琴师的职位,但亨德尔此行也没有白费,因为巴克斯太胡德的管风琴演奏技艺果真名不虚传,亨德尔得益不少。两年后,音乐家巴赫徒步从更远的地方来到鲁比克应聘,他也像亨德尔和马提松一样踏上了返回的路程。

1703年11月,马提松成为英国大使约翰“『不克的家庭教师。没多久,他就把自己的好友亨德尔介绍给了怀克大使,亨德尔成为一名家庭教师,专门教怀克的孩子音乐。除此之外,马提松还介绍亨德尔和汉堡歌剧院的经理莱因哈德·凯泽认识,莱因哈德‘凯泽是一位歌剧作曲家,他同意让亨德尔在剧院的管弦乐队担任第二小提琴手。

马提松提供的帮助让亨德尔感激不已,但是人无完人,马提松身上也有许多让人无法接受的缺点,他老是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亨德尔是把他当成朋友和老师尊敬的,可是马提松却在无形中把自己当成了亨德尔的保护人,把亨德尔当成了自己的仆人和随从,这让亨德尔很受不了,因为他自小就从父亲那里接受了很多自由平等的观念。另外,马提松对亨德尔的卓越才华经常心怀嫉妒。这些,都使两个人的友情蒙上一层阴影。当马提松提出什么要求时,亨德尔不是故意拖延,就是直接拒绝。渐渐地,两个朋友的冲突公开化了,有时候是口角,有时候是扭打,有一次甚至发展到了广场决斗的地步。

那段时间,亨德尔想根据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的事创作一部受难曲。正好那段时间马提松去荷兰旅行,亨德尔就对新结识的忘年之交波斯塔尔谈了谈自己想创作一部受难曲的想法。波斯塔尔已经垂垂老矣,他是一位律师、诗人和歌剧作家,一生写了很多歌剧。但是在晚年,他突然觉得自己一生中没有按照上帝的旨意好好生活,他把上帝给他的恩典全都浪费了,他深为自己的过去而懊悔。得知亨德尔的想法后,他很快写了一部《约翰受难曲》的清唱剧脚本,主题是劝诫人们接受基督的救赎,记住基督的恩典。看过这部受难曲的脚本后,亨德尔大为震撼。他很快写完了总谱,并于1704年年初把它搬上了舞台。这次演出获得了很大成功。

得知亨德尔和波斯塔尔合作写清唱剧的消息,马提松甚为不满,他觉得这是背叛行为,他当即从荷兰写信对亨德尔大加批评。返回汉堡后,他又处处对亨德尔进行压制。亨德尔心高气傲,怎能忍受这些,他当即进行反击。由此,两个好朋友更加疏远,终于在一次演出后反目成仇。

那天马提松的歌剧《克娄巴特拉》上演。马提松忙上忙下,既要扮演主要角色,又要担任指挥。他上台表演的时候,指挥的任务便由亨德尔接替。当他演完自己的角色,从台上下来,又想回到指挥台上、接受观众的欢呼时,遭到了亨德尔的拒绝。马提松勃然大怒,亨德尔也不甘示弱。两个人互不相让,只好提出决斗。在当时的欧洲,决斗是男性捍卫自尊、解决私人冲突的一种主要方式,在贵族中更加流行。为了自尊,这两位昔日的好友拿起了利剑。

那时亨德尔已经长得高大威猛,脚步稳健,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而马提松自小养尊处优、不可一世,对谁都不放在眼里。P9-1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0: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