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子天道论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肖起国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老子天道论》由肖起国所著,本书以唯象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采用老子的“象物精信”认识体系,阐述了老子的天道理论。老子的天道理论主要是“生”,重点在于宇宙生成论;老子的道德理论就是“法”,关键是人法地、天、道,道法自然;老子的社会理论就是“同”,道者同于道。书中解读了老子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论述了宇宙的物质生成过程、宇宙运动的动力和运动、时间的生成,解决了哲学的本体论问题。本书对老子八十一章的内容都做了全新的符合老子思想的解读,同时对文中的理论内涵做了清晰的阐释。

内容推荐

这是跨越两千余年时空的思想交流,作者以经解经,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洞悉老子思想,阐释老子的内心,极大地缩短了今人与老子的思想距离。文中对老子有关宇宙生成机制的解读,论据准确,说理充分,可以确切地说明老子的真实想法。《老子天道论》由肖起国所著,《老子天道论》避免了老子理论研究中的盲目和因循,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取得了发现老子真实意境的研究结果。作者全面而准确地掌握和阐述了老子的观点,这是研究老子理论的真实进步。

有关宇宙生成的认识异于西人之宇宙理论,更加可信:有关时间的理论独树一帜,并无牵强之处:有关宇宙运动的动力之说发前人所未发,可使人耳目一新。

目录

上部:《道德经》的天道理论与天道哲学

第一章·学习与思考

 第一节·研究《道德经》的基本思路

一.学习感悟

二.道在何方

三.研究《道德经》的正确立场

四.读懂《道德经》的三把钥匙

五.老子天道论

 第二节·象是老子认识论的入口

一.认识道的途径

二.大道之象所表现的特点

第二章·老子的天道哲学

 第一节·老子哲学思想的特点

一.《道德经》和《易经》的某些关系

二.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

三.老子的天道理论体系

 第二节·老子天道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老子哲学的特点

二.老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道是什么

四.德是什么

五.玄是什么

 第三节·老子哲学的本原

一.认识世界的条件与方法

二.宇宙的本源和本原

三.阴阳是道之象

四.阴阳相生和有无相生

 第四节·老子哲学的三论

一.老子哲学的本体论

二.老子哲学的唯象唯物主义认识论

三.老子哲学的实践论.

 第五节·运动和变化

一.事物本质决定变化的发生

二.动力因素决定运动和变化

三.决定事物转化方向的因素

第三章·《道德经》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河图》

一.《河图》的三世内涵

二.《河图》的生数与成数问题

三.天地五行生成的过程

四.《河图》中五行各自的小循环

五.五行生成与五行保持存在之条件

 第二节·《洛书》

 第三节·大地悬浮在太虚之中

第四章·宇宙是怎样生成的

 第一节·宇宙生成的条件

一.宇宙生成阶段的明确提示

二.天地之母

三.宇宙的三大运动

 第二节·宇宙的发生和生成

一.生成启动前的状态

二.宇宙生成的过程

三.宇宙时间的生成

第五章·老子论个人与社会

 第一节·老子论个人道德修养

 第二节·老子的人生态度

 第三节·老子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思想

 第四节·《道德经》中的修炼理论

下部:《道德经》章节注释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后记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老子处于什么层次?《道德经》是什么样的著作?属于什么样的哲学?

老子是否有明确的天道理论体系?《道德经》是精心写成的经典著作,还是随意的口述之说?

老子的理论真的不可道不可说吗?老子真的是有意跟后人开了个玩笑?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什么是微妙玄?什么又是玄之又玄?

历来答案不一,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阴谋家从中见到阴谋,军事家从中发现军事智慧,政治家认为是南面之学,商人从中发现奇妙的营销思想。

千百年来,那些批评老子的所谓智者其实应该受到批评,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圣人之腹,射错了靶子还表现得理直气壮。那些赞扬老子的人也没有领会《道德经》的精神实质,其中有些人在打着老子旗号推销自己的私货。因为无人理解老子的天道理论,研究者们只能在语言的层面上进行着自以为是的模糊表述。

对老子的评价也是各种各样,有誉其为道德家者,有贬其为阴谋论者,有说老子奉行出世哲学,有说老子愚民、倒退、玩玄虚,不一而足。其实这完全是自相矛盾的,既说其奉行出世哲学,又何谈什么阴谋欺骗?既指责其鼓吹愚民倒退,又妄论什么故弄玄虚?近代西学盛行,以西解中成了时髦,就有人用西方的各种理论来解释老子,更使老子的理论面目全非。那么,老子真的就是一个不可破解之谜?《道德经》的理论就真的不可认识?

近代大部分研究老子的人都喜欢引用德国人尼采的话,他说《道德经》“像一个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这句话既是对老子的评价,也代表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尼采这样认为,许多中国学者也大都赞同这种看法,或许这就是无论如何研究探索也难以得到老子思想真谛的根本原因。逐字逐句的分析,一段一段的解释,在文字的表面字义上人手,以主观想象代替系统性、完整性、逻辑性的研究,岂不是南辕北辙。况且,一桶一桶地打水来进行分析研究,看到的不过就是水而已,距离识得天地大道甚远。

《道德经》内蕴天机,老子的天道理论阐述了宇宙天地的生成过程及运转奥秘,老子哲学理论开世界哲学之先河,天人合一之哲学思想符合天道人理,治人、治民、治国的思想合于道德哲学,皆非普通的社会理论所能比拟。

《道德经》结构严谨,用词精准,逻辑清晰,体系分明。老子所用字词的含义大多具有其时代特点,其所论所述的事物大都具有实际而又深远的意义。老子的理论体系以及论点、论据根基于阴阳术数,必须应用中华文明的思维、逻辑、理论,才能真正地读懂老子。书中不同章节的某些段落和句子之间,虽相互交错但却存在着明确的逻辑关系和体系线索,不可忽视。各个章节都有层次可辨、线索可循、标志可识。文章中天、地、人、物,性质有别,描述各异,不能乱猜,不可妄解。

《道德经》是老子一生心血的结晶,属于其时代的学术精华,圣人之心的体现,绝不可能是心血来潮、仓促之间就能完成的口述之作。

古人不明老子的天道理论,把《道德经》归于玄学,如果连什么是玄都没有搞清楚,却奢谈玄之又玄,妄论出世人世,实在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道德经》与宗教无关,尽管宗教与《道德经》挂钩。宗教理论另辟蹊径,与作为哲学和社会学的老子天道理论不可相提并论,更不存在互相弥补。

我认为,研究《道德经》的入门途径存在于老子时代的基础理论之中。要想读懂老子,必须从其真实的理论源流人手,研究老子的基本思想和知识结构,了解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状况,从中得出合理可靠,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解读。

我研究《道德经》,采用的是王弼通行本。这是传承有据的版本,其中任意改动之处较少,词句原始质朴,语义通顺,我认为这个版本最符合老子原意。

历史上就有任意删改《道德经》以凑对五千言整数之行为,随着出土版本的不断出现,我发现从战国到现在,从君主注释到民间学者的研究,大都处在字义解释和任意猜测的层次,并没有实质性的研究进展。

许多人在谈论《道德经》时,大都很聪明地选取一些浅显易懂的内容加以论述,任意发挥,如“上善若水”“功成身退”“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等等。他们从老子宝库中打出来这些水,然后加入一些中外的什么理论,引用几条所谓的科学论据,再加上几个不知所以的心得体会,掺杂一些什么地方都可以引用的小故事,这时就可以宣称搞的是所谓的传统文化、所谓的国学。避开了老子的天道理论,不懂得老子的宇宙生成理论,最终还是虚空、虚无、空对空而已。

老子在第七十一章明确指出了后人学不懂《道德经》的原因,老子真是有先见之明,直指要害。老子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知道老子的思维方式、学问基础、治学思想、天道之理,就是高明,就可能读懂《道德经》。忽视老子时代的基础理论,以偏狭的知识去解释具有深厚内涵的《道德经》,那就是有毛病。

要想读懂老子,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原则,独立思考,自主研究。研究者必须从中国的经典古籍人手,从《道德经》的理论来源入手,从老子的知识范围着眼,从古圣贤的思想学起,认真研究学习《河图》《洛书》《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脚踏实地地进入《道德经》的文化环境、思维模式、精神境界,穿过浓雾弥漫的森林,走出光明正确的道路来。

千万不要再说什么老子奉行出世思想或愚民倒退。过去人们在论及老子和孔子的时候,常常把两者作为对立面,作为人世与出世、现实与虚无、进步与倒退的典型,来加以分析比较。我从《道德经》中,实在看不出老子奉行了什么出世思想。实际上,老子与孔子都很注重社会的实际问题,他们都关注下层百姓,体贴民情民意,关注人性人生,只不过他们的层次和境界有高低不同。

历史上常把老子与庄子相提并论,其实两人本质不同。庄子似乎是生活在虚无缥缈之中,其用词用语似乎接近老子,但庄子的思想在本质上和老子相距甚远。他们既不同类,也不同道,层次有上下之别。

他们的著作和思想,如果用后来的中国四大文学名著来作一番不伦不类地比较的话,我们会发现存在有趣的相似之处。老子的《道德经》大概类似于《红楼梦》,其内容及论述注重社会实际,所述所论皆反映社会现实,但是其深刻思想蕴含于普通的生活情节之内,其真实的意境隐藏于太虚幻境之中,不下真功夫则难得其中意味也。孔子作《春秋》使乱臣贼子惧,其文章大概类似于《三国演义》,注重用历史故事为鉴,提倡仁义道德,以行警示教化之事。庄子的文章大概类似于《西游记》,先下论断后添故事,其故事为结论而生出,其思想先行而情节后造,其内容如天马行空,思绪奔腾,不知所往,亦不知所终也。墨子的文章则大概类似于《水浒传》,讲求组织与忠义,隐秘与纪律,然其故事似实有,其实或虚无。

本人学习和研究《道德经》,以原文为基础,进行一些综合性的分析研究工作。我试图探知老子时代的文化知识状况,以老子时代的基础知识来理解老子的思想。我参考了《河图》《洛书》《易经》《黄帝内经》,这几部经典著作给了我启发,帮助我认识了老子所说的天道和天道之德。老子的理论基础是古代经典,不能依靠那些时髦的流行理论,名家解老似乎并不可靠,以西解老之路也行不通。

研究老子必须循老子的原路进行探索,只有走过长征路,才能够体会并理解什么是长征精神。

解读《道德经》,不应该只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也不应该用老子的一些原话去说明老子的另一些原话,而应该从实际到理论,从理论到实际,进得去而出得来,探究隐藏在普通章句中的天道体系,发现其外部表现背后所隐藏着的真实意境,整理分散于各个章节之中的体系和线索,叙述真实的程序,挖掘老子文章中的核心思想,阐述老子的天道理论,使老子的天道理论大白于天下。

本文所述的主要内容和见解基本是自己的思考、理解、探究和领悟,这些认识或理论正确与否都是个人学习所得。我所引用的文献来源比较单纯,用以说明天道理论和宇宙生成的论点大部分引自于《河图》《洛书》《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或者引用了几则与《道德经》研究无关的古籍内容。在本书中,除了引用《开启中医之门》中有关五运六气的两段叙述之外,我基本上没有引用历代国学专家们的任何论述,因为我对《道德经》的解读与从古至今的流行观点不同,对某些词语的认识也存在很大差别。

我可以自信地说,对于老子的天道至理,对于《道德经》精神内涵,我的认识可以做到基本符合老子的原意。同样,我认为我对老子有关宇宙天地的来源、发生、发展、生成的解释大体上符合老子所认识并论述的客观事实。在天道理论上,在有关宇宙生成论方面,我从《道德经》中所选取的有关论述是准确的、有条理的、合乎逻辑的,符合老子的天道理论。我对于老子有关天道生成与运行的有关论述的选取与认识,在逻辑上,可以前后呼应,能够自圆其说,不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完全可以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正因为有了对天道自然的正确认识,也就使得对天地自然之下的有关社会、政治、经济、人生论述的理解,能够比较接近和符和老子的原意。

 在我看来,《道德经》严谨细致,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完整的系统性。文章中,语义清楚,用词准确,前后连贯,互相说明,形成一个美妙的有机整体。老子的天道理论,充满了辩证逻辑的思维方式,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中既有哲学思想,又包含科学理论,更密切联系社会实际。老子的《道德经》通篇精华,没有虚话,没有敷衍,多一句可能不多,少一句重要的句子就一定不全。

《道德经》是一部天道之书,研之可识天道;这是一部地道之书,通之可识地理;这是一部人道之书,读之行之可治人、治国、治天下;精通者、实践者、同于道者,可步入上士与圣人之路。

P2-5

序言

《道德经》是中华文明的经典,位列诸子百家之上。

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河图》《洛书》为其根,《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为其干,诸子百家为其枝叶,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是其丰硕的果实。

《道德经》承前启后,通天彻地,功莫大焉。

老子的天道理论是客观的,老子的社会理论是公平的,老子的人生观是积极的。老子为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老子天下第一”,实至名归。

本人经过多年研究,以经典为基础,以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进而得到了认识老子天道理论体系的“象、物、精、信”的思维方法,以老子的思维方法解读老子的文章,读懂了老子天道理论的实在,揭示了老子有关宇宙生成过程的奥秘,取得了使自己满意的学习成果。

“言有宗,事有君”,要想读懂老子,必须正本清源,寻根究底,把《道德经》中的含混之处叙述清楚,把书中的散乱之处理出头绪,把书中的隐秘之处揭示出来,从而理解老子的宇宙生成理论,基本认识老子的哲学理念,正确阐释老子的社会理论。

宇宙天地的生成过程就是无中生有,整个生成过程就是老子的物质生成体系。

物质变化需要运动,运动需要动力,宇宙三大运动是宇宙生成和运动的动力来源,动力的生成、运动的形式、运动的原则和运动的功能就是老子所论的宇宙动力体系。

老子的道德哲学是天道理论原则的精炼。

德是道的功能,天道运行生玄,玄运生德,德流气薄,万物芸芸。

社会之道的稳定机制是举低抑高,做到了这一点社会就会长治久安。

老子的天道理论就是一个“生”字,老子的道德理论就是一个“法”字,老子的社会理论就是一个“同”字。

阅读本书,可以先选读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当阅读了有关“无名”“有名”“无物”“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曲则全、枉则直”“大日逝,逝日远,远日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些著名段落后,可获原来如此的感触。然后,再通读全书,前后参照,可人豁然开朗之妙境。

作者进行了努力,做了大胆的探索,也做了艰苦的工作。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会有遗漏和错误的地方,敬请指正。

肖起国  2013年3月16日于承德

后记

《道德经》历经两千五百多年而长盛不衰,声名不减,绝非虚妄。

然而,一直无人识得其中奥秘,又深深地刺痛着中国人的内心。

为什么事实会是这样?为什么现实就是这样?老子的文章如此深奥,难道他真的是天外神人?

《道德经》真的就不可认识,不可破解?中国人的智慧传承只是浪得虚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神传承,民族重任;文化自信,从我做起。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中华民族的兴盛,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以不愧作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分子。

我学习《道德经》是偶然的事,我经常学习的经典是《黄帝内经》,翻看《道德经》也只是在近年的传统文化热之后。大概是在2008年下半年的某个星期日,~T-*J注释的《道德经》翻看,粗看之下就发现其中的解释不合老子原意,随手就在书上写下了我的认识和理解,这就是我学习《道德经》的开始。

学习的深入是逐步发生的,陆续逐渐获得的。我认为:真的是立场决定态度,态度决定眼光,眼光决定程序,程序决定结果。我首先认定老子是圣人,圣人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天下进步,开辟文明之路,铸就文化之魂。伏羲、黄帝如此,老子也是如此。这就决定了我是以崇敬和求知的态度来学习《道德经》,而不是所谓的研究和批判,那种以平起平坐甚或高人一等的态度来对待老子,连《道德经》的门都摸不着。其次,我认定《道德经》阐述了真实的宇宙、真实的天地、真实的天道;其内容代表了其时代的最高文明成果,其理论体现了中华民族最高的精神境界;故不可以虚幻之言敷衍之,不可以神话之说混淆之,不可以因循之论搪塞之,不可以先入之概念为主而随意否定老子。再次,《道德经》的天道理沦是确实可信的和有实际理论根据的,可论可辨,可以解释清楚。如果一入门就给老子贴上守旧、倒退、愚民、反动的标签,把老子的每一句话都用自己的固定僵化的套路去衡量,那就会三人成虎地把老子理论往故弄玄虚的框框里硬塞。

中华文明的特点就是象和数的应用,比类取象取自于真实的自然世界,古人所认识的是真实的宇宙和世界。古人的认识是唯物主义的,是辩证的,老子的认识论属于唯象唯物主义辩证法。正确的思想方法才能做出这样伟大的实践,得出这样伟大的结论,产生这样伟大的天道哲学著作,其重要性延续至今,并将与天长与地久。  我的写作只是学习的记录,是笔记的延长,是认识逐渐深化的记载,是精神逐步升华的过程。

这只是思绪的流动,意之所至,即为笔下之言;心有所得,则以文字继之,这样文章的结构似乎不太精细。我的文章是边学习、边思考、边修改、边完善,是学习不断进步的记录,意图与圣人之思绪接轨,又恐自己文笔之不逮,误导他人,只好把自己的思想过程和盘端出,任由翻检,任由取舍,这样文章就不免冗长。这是我的真实学习历程,学习深入的真实记录,其中或有可取之处,故不敢私密也。因为《道德经》本身体裁的特点,我的解释文章中存在一些重复之处,祈望谅之。

我的《老子天道论》展现了全新的理论体系,对《道德经》做了自己的独特解读。在我的文章中,没有采用历代专家们的论述作为佐证。我的理论体系是独特的、全新的、与他人完全不同,引用那些毫无关系的前人论述没有什么意义,更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我探寻的是老子文章的核心思想,而不是就句论句、就字论字。老子的哲学体系存在于其字义之内,老子的天道思想包含在章节之中,老子的宇宙生成理论隐含在“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内容的背后,岂表面文字之意所能够代替。我发现,老子哲学的思想深刻而超前,老子的理论体系连贯、全面、详细而准确,老子的天道理论是无可替代、无可比拟的。

有关天道理论部分尽量全面阐述,有关宇宙发生发展的过程尽量细致表达,唯恐说不清楚,这就难免有些重复。有关社会理论部分尽量精简,也就不免发挥不够。实际上,识道即可知理,既知天道之理,则有关人道之理顺之可也。

老子有关天地生成过程的论述极其复杂,需要解释和说明的方面很多,更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发,常常体现为一章叙述不同的阶段,有时又从不同角度阐述同一个问题。在阐述宇宙发生的某一个阶段的时候往往会牵涉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部分内容,所以有时需要在不同的章节内叙述大致相同的内容,这就会出现有些重复论述的现象。

从古至今,有关宇宙天地的理论五花八门,只有老子的天道理论独树一帜。我相信老子的天道理论,我忠实于老子的理论阐述,我尽量地把老子的理论思想解释出来,至于老子的宇宙理论是否和宇宙的实际状态完全符合,还有待于后人的研究和验证。老子的宇宙生成理论,根源于伏羲的《河图》《洛书》,老子做了开拓性的发挥,老子的天道宇宙理论非常超前而又富于想象力。有关老子天道理论的建立,一切功劳尽在老子,一切责任当然也属于老子。本文中如果有对老子思想解释不准确的地方,那就是本书作者的责任,为此只能远隔时空地向神圣的老子表示歉意。

正如《道德经》原文需要反复阅读一样,研究《道德经》的文章也需要反复阅读,前后对照,仔细分析,才能够掌握脉络,弄通实质。

本书没有采用另加注释的方法,书中的有关名词概念的解释融于文章之中。书中所引之句基本来自五大经典,直接在文中写明出处而没有另加注解。

本文文体亦纯任自然,既可以认为是研究论文的形式,也可以认为是解释类的文体,更确切的说这只是一个《道德经》爱好者的学习心路历程之记述。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也。

肖起国

2013年5月8日于承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3:4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