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章主编的《铁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内容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描述了中国铁路概况,详细介绍了中国铁路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标准以及铁路应急管理的内容、面临的形势、学科架构和重点问题。第二章详细分析了国内外铁路部门应急管理现状,主要是德国、日本、法国、韩国、美国、西班牙和英国等国家的情况。第三章介绍了中国铁路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情况。第四章详细地介绍了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体系,并以奥运期间铁路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为实例,阐述为了有效预防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建立高效实用的风险评估的意义。第五章从铁路应急资源的类型、布局与配置、调度与优化三个方面描述铁路应急资源保障体系。第六章结合铁路应急平台建设的实践,详细描述了应急平台的架构、系统设计、基础支撑系统等。第七章列举了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和应急处置过程,还重点列举了与铁路相关的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德国ICE重大脱轨事故、日本尼崎高速铁路事故、韩国大邱地铁火灾、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火灾等事故发生的详细情况,以及各国政府与铁路部门的应急处置过程。
王富章主编的《铁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以中国铁路应急管理理论研究和应急平台的建设为主线,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铁路应急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内容。
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扼要地描述了中国铁路及铁路突发事件概况。第二章详细分析国内外铁路应急管理现状。第三章深入分析中国铁路应急预案体系。第四章详细介绍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第五章具体介绍中国铁路应急资源保障体系。第六章结合铁路应急平台建设的实践,详细描述应急平台建没。第七章在多个突发事件案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应急管理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铁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内容选材适当,应急管理理论由浅入深,充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践。可供铁路各级应急管理人员参考,为其他部门的应急管理下作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教学的辅助教材。
第一章 概述
1.1 中国铁路概况
1.2 铁路突发事件
1.2.1 铁路突发事件分类
1.2.2 铁路突发事件分级
1.3 铁路应急管理
1.3.1 铁路应急管理内容
1.3.2 铁路应急管理面临的形势
1.4 铁路应急管理学科架构和研究重点
第二章 国内外铁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2.1 国外铁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2.1.1 德国应急管理现状
2.1.2 日本应急管理现状
2.1.3 法国应急管理现状
2.1.4 韩国应急管理现状
2.1.5 美同应急管理现状
2.1.6 西班牙应急管理现状
2.1.7 英国应急管理现状
2.2 国内铁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2.2.1 国内应急管理现状
2.2.2 国内铁路应急管理的现状
第三章 铁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3.1 铁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结构和内容
3.2 铁路应急预案编制
3.2.1 预案的编制与生成
3.2.2 预案的启动
3.3 铁路应急预案的演练与评估
3.3.1 预案的演练
3.3.2 预案的评估
3.4 铁路应急预案的管理与完善
3.4.1 应急预案的管理
3.4.2 数字化预案
第四章 铁路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
4.1 风险评估概述
4.2 风险评估流程及方法
4.2.1 突发事件风险评估的必要性
4.2.2 风险评估流程
4.2.3 风险评估方法
4.3 铁路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
4.3.1 铁路运输的致灾因素分析
4.3.2 铁路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4.3.3 各层指标权重的确定
4.3.4 铁路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模型
4.4 铁路突发事件风险承受与控制能力分析
4.4.1 风险承受能力调查
4.4.2 风险控制能力调查
4.5 铁路突发事件的分级评价
4.5.1 风险可能性评估
4.5.2 风险后果评估
4.5.3 风险分级
4.6 铁路网络运行状态分析评估及优化策略
4.7 铁路突发事件风险控制措施与建议
4.8 奥运期间铁路突发公共事件风险评估实例
4.8.1 风险评估范围、对象及目的
4.8.2 风险分析
4.8.3 风险可能性评估
4.8.4 风险后果评估
4.8.5 风险分级
4.8.6 奥运期间铁路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控制的启示
第五章 铁路应急资源保障体系
5.1 铁路应急资源类型描述
5.2 铁路应急资源的布局与配置
5.2.1 应急资源配置
5.2.2 应急资源布局的数学方法
5.3 铁路应急资源的调度与优化
5.3.1 铁路应急资源调度的特点
5.3.2 铁路应急资源调度的模型
5.4 单突发事件资源调度模型及求解
5.4.1 资源调度完毕时间最早的单资源多出救点选择模型
5.4.2 应急资源调度成本最小的单资源多出救点选择模型
5.4.3 资源调度完毕时间最早、调度成本最小的双目标模型
5.4.4 多资源调度完毕时间最早、出救点最少的应急救援模型
5.5 多突发事件单资源调度模型及求解
5.5.1 资源调度完毕时间最早、调度成本最小的双目标模型
5.5.2 突发事件发生地优先级不同的资源调度模型
第六章 铁路应急平台
6.1 铁路应急平台概述
6.2 铁路应急平台综合应用系统
6.2.1 总体结构
6.2.2 应用软件结构
6.2.3 数据库设计
6.2.4 性能指标
6.3 铁路应急平台基础支撑系统
6.3.1 计算机及应急通信网络系统
6.3.2 视频会议及图像接人系统
6.4 铁路应急指挥场所
6.4.1 场所建设内容
6.4.2 场所建设原则
6.4.3 大屏幕显示系统建设方案
6.4.4 数字会议系统建设方案
6.4.5 音频扩声系统建设方案
6.4.6 网络通信系统建设方案
6.4.7 工作平台系统建设方案
6.4.8 集中控制系统建设方案
6.5 铁路应急平台关键技术
6.5.1 应急地理信息系统
6.5.2 多模式紧急通知系统
6.5.3 应急平台信息集成与交互技术
6.5.4 铁路应急平台分级分类协同指挥技术
6.5.5 铁路应急平台标准化技术
6.6 铁路应急平台的安全保障方案
6.6.1 安全保障需求分析与目标
6.6.2 安全保障体系结构
6.6.3 安全设计方案
第七章 突发事件典型案例分析
7.1 自然灾害事件——汶川大地震
7.2 交通事故——德国ICE1重大脱轨事故
7.3 交通事故——日本尼崎市高速铁路脱轨事故
7.4 交通事故——韩国大邱地铁火灾
7.5 交通事故——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火灾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附录2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
附录3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