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农村家庭教育的怪状和误区
1.1 农村家庭的怪状
1.1.1 不懂得理解孩子
1.1.2 过分溺爱孩子
1.1.3 不懂得教育孩子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
1.1.4 不懂得身教甚于言教
1.1.5 不懂得与教师沟通,协调对孩子的管理
1.1.6 不懂得如何处理犯了错的孩子
1.1.7 不懂得知爱感恩
1.1.8 缺乏责任感
1.2 农村教育孩子的误区
1.2.1 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1.2.2 学习好就是智力好
1.2.3 打骂就是教育孩子
1.2.4 教孩子做作业就是辅导
1.2.5 课本知识才是知识
1.2.6 与老师交流就是告孩子的状
1.2.7 吃“皇粮”算有出息
1.2.8 老师是万能的,严厉才是好老师
1.2.9 重智轻德
第2章 农村“问题孩子”的教育
2.1 “问题孩子”的类型
2.1.1 娇宠攀比型
2.1.2 上网成瘾型
2.1.3 哥们义气型
2.1.4 孤独自卑型
2.1.5 放纵叛逆型
2.2 “问题孩子”的成因
2.2.1 厌学
2.2.2 基础差
2.2.3 前景贫困
2.2.4 学习无用
2.3 “问题孩子”的教育
2.3.1 塑造健康文明的家庭环境
2.3.2 打造学习型家庭
第3章 农民工子女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3.1 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3.1.1 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
3.1.2 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2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对策
3.2.1 一封留守孩子写给远在他乡的爸爸妈妈的信
3.2.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3.2.3 留守儿童家长应重视监护人的选择和亲情沟通
第4章 农民科学幼儿教育
4.1 幼儿园教育现状
4.1.1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困境
4.1.2 农村幼儿面临的问题
4.2 农村幼儿教育方法
4.2.1 劳动教育
4.2.2 自然教育
4.2.3 游戏教育
4.2.4 小群体教育
第5章 农民教育指南一:改变观念,走出误区
5.1 走出过分溺爱的误区
5.2 走出期望过高的误区
5.3 走出重言教,轻身教的误区
5.4 走出家庭成员对子女教育观念、立场不统一的误区
5.5 走出方式简单、粗暴的误区
5.6 走出过分依赖学校的误区
5.7 走出分数代表一切的误区
第6章 农民教育指南二:确立角色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6.1 亲子关系的定位
6.1.1 亲子关系的科学定位
6.1.2 调适农村亲子关系的建议
6.2 母亲的重要性
6.2.1 母亲的角色
6.2.2 “中国妈妈”需要改
6.2.3 做孩子的朋友
6.3 家长的任务
6.3.1 中外家长比较
6.3.2 家长的任务
6.4 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
6.4.1 家长先要有健康的价值观
6.4.2 理智地去爱孩子
6.4.3 培养独立自主能力,五“要”五“不要”
6.5 培养知爱感恩的孩子
6.5.1 感恩欠缺的主要原因
6.5.2 爱子有度,教子有方
6.5.3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6.6 培养意志坚强的孩子
6.6.1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的方法
6.6.2 尊重孩子的犯错权利
6.6.3 施行挫折教育
6.7 培养乐观开朗的孩子
6.7.1 创建快乐的家庭气氛
6.7.2 在有意义的活动中感受快乐
6.7.3 不要压抑孩子的快乐
6.7.4 葆有一颗平常心
第7章 农民教育指南三:德育为先,树立正确价值观
7.1 珍爱生命
7.1.1 自尊的教育
7.1.2 良心的教育
7.1.3 意志自由教育
7.1.4 人我关系的教育
7.2 树立理想
7.3 勇担责任
7.4 信守承诺
7.4.1 诚信教育在国外
7.4.2 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
7.5 让书籍成为孩子的朋友
7.6 从培养好习惯着手
第8章 农民教育指南四:青春路上,及时性教育
8.1 农村性教育现状
8.2 性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8.2.1 性教育的目的
8.2.2 性教育的内容
8.3 家庭性教育的方法
8.3.1 对孩子的性教育要从小抓起
8.3.2 教育孩子学会防止性侵害
8.3.3 鼓励孩子与异性正常交往
8.3.4 以阳光法推进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