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狼烟漫大地烽火燃赣鄱(解码江西抗战历史记忆上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江西省档案局编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二部要国民党方面保证者

(一)实现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方针,全国停止剿共。

(二)实现民权,释放政治犯,在全国各地分批释放共产党员,不再拘捕共产党员,容许共产党在适当时期公开。

(三)修改国民大会组织法及选举法,使各党各派、各民众职业团体、各武装部队均能选派代表参加,以制定民主的宪法。

(四)修改国防会议条例,使国防会议成为准备与指导对日抗战的权力机关,并使共产党亦能参加。

(五)实行准备对日抗战工作及改善人民生活的具体方案。

丑、恩来见蒋时,口头说明中共拥蒋的立场,系站在为民族解放、民主自由、民生改善的共同奋斗的纲领上的。因此中共为表示合作之诚意,特承认上述书面中之六项条件,同时要求蒋及国民党给以上述五项保证,并附口头声明六点:

(一)陕甘宁边区须成为整个行政区,不能分割。

(二)红军改编后的人数须达四万余人。

(三)三个师上必须设总部。

(四)关于副佐及政训人员不能派遣。

(五)红校必须办完本期。

(六)红军防地须增加(因此六点均为在西安与顾祝同谈判到最后时的争执要点)。其次,复说明中共为国家民族利益计与蒋及国民党合作,但决不能忍受投降收编之诬蔑。对各省分裂运动,我们坚决反对,但愿蒋与南京给以机会,提高他们对抗日民主的认识,以彻底实现和平统一。

寅、蒋谈话大意

(一)承认我们有民族意识,革命精神,是新生力量,几月来的和平运动影响很好,要我们检讨过去决定,并坚守新的政策,必能达到成功。

(二)承认由于国共分家致十年来革命失败,造成军阀割据、帝国主义者占领中国的局面,但分家之责,他却归过于鲍罗廷。他指出彼此要检讨过去,承认他过去亦有错误,其最大失败,在没有造出干部,他现在已有转变。

(三)要我们不必说与国民党合作,只是与他合作。一个党在环境变动时常改变其政策,但一个政策,必须行之十年、二十年方能有效。人家都说共党说话不算话,他希望我们这次改变,要能与他永久合作,即使他死后也要不生分裂,免得因内乱造成英日联合瓜分中国。

(四)要我们商量一永久合作的办法,恩来答以共同纲领是保证合作到底一个最好办法。他要恩来赶快进来商量与他的关系及纲领问题,恩来再三问他尚有何具体办法,他均说没有,但要我们商量。

(五)关于具体问题,他认为是小节,容易解决。他说国民大会国防会议在几个月后,我们可以参加。行政区要整个的,须我方推荐一个南京方面的人来做正的,以应付各方;副的以下均归我们,并由我们自己干,他不来干涉。军队人数不同我们争,总的司令部可以设,他决不来破坏我们部队,只是联络而已,粮食接济定愿设法,即使永久合作的办法尚未肯定,他也决不再打。

卯、总观蒋的谈话意图,中心在领袖问题,他明知:

(一)共产党的独立组织,不能改变,宋美龄亦承认共党可在中国公开。

(二)共产党的国际关系不能取消。

(三)共产党不会无条件的拥护他,而他又不能满足于党外合作,故他要我们想新的办法,他认为这一问题如能解决,其他具体问题自可放松一些,否则必从各方面给我们困难,企图逼我就范。

辰、我们现商定办法如下:

(一)我方起草一个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以抗日十大纲领及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为共同基础),征求蒋的同意,并提议在这个纲领基础上,结合新的民族联盟(或党),包含国共两党及赞成这个纲领的各党派及政治团体,共同推举蒋为领袖。

(二)我们提出修改国民大会组织法、选举法的草案,征蒋同意,如蒋同意上述统一纲领及这一修改,我们可以答应赞助蒋为总统。

P4-P5

后记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让广大民众更加全面清晰地了解江西在全国抗战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江西省档案局于2014年7月组织人员,着手编纂《狼烟漫大地烽火燃赣鄱——一解码江西抗战历史记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本书顺利出版,奉献给广大读者,藉以表达我们档案工作者对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热忱,并在“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尽上一份绵薄之力。同时,我们编纂此书的目的,就是要让历史告诉人们,殷忧启圣,多难兴邦,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就与和平环境,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凝心聚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篇章,为实现江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本书编纂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和挖掘江西省档案馆的馆藏资源,广泛收集和搜寻江西省各级综合档案馆的抗战史料;同时还奔赴外省市综合档案馆、图书馆等查找有关江西的抗战史料、图片等。虽然这些史料来源不同、载体不一,但都非常珍贵,它从不同的视角、侧面记录和反映了江西在抗战时期的重大事件和历史影响,回放和再现了江西在抗战时期“既是前方,又是后方”的特殊地位,还原和印证了江西在全国抗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书在编纂内容上力求做到史料翔实、记录客观、脉络清晰、信息量大,具有较强可读性。在编纂期间,全体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克服各种困难,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材料的收集、分类、筛选、编纂,为本书顺利出版付出了大量的辛勤汗水。

本书的编纂工作,始终坚持在编委会的领导下开展:主编汪晓勇高度重视、亲自谋划,执行主编史火金编纲定目、统稿把关,副主编郑海滨抓具体工作和组织实施;参加材料收集、分类、录入、编辑工作的有郑海滨、欧阳东、袁建英、张元飞、樊晓星、何兆光等,高航在后期参加了部分材料的校对,王丹、万志容也参与了材料的录入与校对工作。

本书在编纂过程中,得到了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湖南省档案馆、广东省韶关市档案馆和本省南昌市、九江市、萍乡市、赣州市、宜春市、上饶市、吉安市、抚州市、德安县、九江县、瑞昌市、湖口县、彭泽县、星子县、庐山管理局、信丰县、龙南县、大余县、高安市、上高县、宜丰县、铜鼓县、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德兴市、吉州区、泰和县、宜黄县等综合档案馆及江西省图书馆、赣州市图书馆、庐山图书馆、庐山博物馆、赣粤边三年游击战纪念馆、上海市图书馆、南京市图书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由于编纂时间短,材料收集不够充分,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误,敬请读者谅解和给予批评指正。

目录

第一章 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一、国共两党庐山谈判

中共中央关于与蒋介石谈判经过和我党对各方面策略方针向共产国际的报告

 (一九三七年四月五日)

中央关于争取扩大庐山谈话范围及进行宪政促进运动问题给潘汉年的指示

 (一九三七年六月六日)

中共中央关于与蒋介石第二次谈判情况向共产国际的报告

 (一九三七年六月十七日)

中央关于与国民党谈判的方案问题致彭德怀、任弼时、叶剑英电

 (一九三七年六月二十五日)

张群抵牯岭筹开庐山谈话会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一九三七年七月八日)

蒋汪在庐商谈政情

庐山谈话会已定日程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五日)

国内问题应迅速解决周恩来致蒋介石

 (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五日)

中央关于修改“国共合作宣言”的内容问题给朱德、周恩来、叶剑英的指示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

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

《申报》刊载的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之谈话

宋庆龄关于国共合作的声明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

陈绍禹、周恩来等关于与蒋介石谈判情况向中央的报告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中共中央对时局宣言——巩固国共两党精诚团结、贯彻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二、红军改编组建新四军

 (一)粤赣边区红军改编

红军改编的意义和今后工作报告大纲

 (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二日)

中央关于南方各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

 (一九三七年八月一日)

赣粤边共产党游击队联合宣言

 (一九三七年八月八日)

中革军委会命令

 (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

中共赣粤边特委告赣南民众书

 (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

陈毅关于红军游击队谈判事致国民党大余县县长彭育英的信

 (一九三七年九月三日)..

中共信康赣县委告游击区工农同志书

 (一九三七年九月八日)

中共赣粤边特委代表陈毅向赣南军政当局提出的合作抗日意见书草案

 (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二日)

张闻天、毛泽东关于各边区在统战中应注意的问题致秦邦宪等电

 (一九三七年九月十四日)

赣闽等省苏区红军与国民党江西省政府接洽团结抗日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七日)

项英在国民党江西省党部举行总理纪念周上的讲演词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七日)

项英关于红军游击队集中改编问题致刘英函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八日)

项英致书南方各边区红军游击队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各游击队集中改编方针致张云逸等电

 (一九三七年十月一日)

《赣南民国日报》报道项英赴南昌谈判后路经赣州情况

 (一九三七年十月一日)

秦邦宪转项英与江西省当局谈判情况致毛泽东、张闻天电

 (一九三七年十月一日)

……

第二章 日寇侵略江西之暴行

第三章 江西战区奋力抗击日寇

第四章 抗战时期江西的中共机构与抗日活动

第五章 江西民众抗日救亡运动

第六章 日伪政权对赣北沦陷区的统治

第七章 抗战期间全省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第八章 迎接光复欢庆胜利

后记

序言

拂去历史的烟尘,擦亮悠久的记忆,回望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档案留存着时光淘洗不掉的历史真相。七十年前,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重大转折,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盘点抗战史料,深化赣鄱记忆。在抗日战争时期,江西既是前线,又是后方;既是我国东南地区抗战的重要省份,也是全国主要正面战场之一。这期间在江西境内先后进行了长江要塞马当保卫战、南浔会战、南昌会战、上高(锦江)会战、浙赣会战、赣粤边区之战、赣江追击战等大规模抗击日寇的战役,特别是在南浔会战中的万家岭大捷和上高会战大胜利,给予日寇极其沉重的打击。在八年抗战中,赣鄱儿女舍家为国,有一百多万人踊跃参军参战,他们不畏强暴、不怕艰险,不惜生命、不怕牺牲,浴血疆场、英勇杀敌,在这片红土地上谱写了一曲曲不屈不挠、英勇抗敌、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回放江西抗战时期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既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缔造者,也是坚持全面抗战的中流砥柱。1937年6月至7月,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两次上庐山与蒋介石就国共两党合作和红军改编等问题进行谈判。同年7月15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由周恩来交给国民党政府;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9月23日,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两党庐山谈判充分体现了在民族危亡之际,两党坚持合作抗战的民族大义和正确方向,对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全民抗敌御侮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按照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要求,1937年5月18日,中共湘鄂赣省委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湘鄂赣委员会为挽救中国只有抗日告民众书》;同年8月,赣粤边红军发表了《赣粤边共产党游击队联合宣言》,呼吁“团结一致,实行全国一致的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同时湘鄂赣红军代表也与国民党武汉当局谈判,达成了红军游击队改编的协议;9月,项英与国民党江西省政府谈判,达成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抗日义勇军和释放政治犯等协议;10月2日,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南方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1938年2月,湘鄂赣、赣粤边、闽赣等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指引下,中共党组织领导江西民众开展救亡图存运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37年7月7日,日寇以炮轰宛平县城并进攻卢沟桥为标志,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8月15日,日寇飞机首次轰炸南昌;之后,对江西境内许多地方进行狂轰滥炸。日寇的暴行激起了广大民众的无比愤怒,唤醒了江西一千四百万不愿做奴隶的同胞,赣鄱大地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全省境内,无论是喧闹的城市,还是偏僻的乡村,无论是市民,还是农民,不分阶层、不分年龄、不分男女、不分老幼,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抗日救亡。1938年1月,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成立;同年8月,中共江西省委成立。在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中共江西省委的领导下,江西各地各阶层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当时党组织主要通过领导开展青年运动、工人运动和妇女运动等,广泛发动各界民众纷纷走上街头,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和募捐支前活动,先后成立了江西省各界民众抗敌后援会、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江西省乡村抗战巡回宣传工作团、江西青年战时工作团、南昌文化界救国会、赣江木船工人协会、妇声社、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东南总队、江西省妇女生活改进会等许多抗日救亡组织和团体,这其中的许多组织和团体都是由共产党领导或共产党人参与指导的。在抗日救亡形式方面亦是多种多样,主要有宣传抗日救亡的歌咏游行,创办学生话剧团和歌咏队,举办抗日救亡座谈会和名人演讲会,出版抗日宣传特刊,组织募捐义卖、慰劳抗战官兵等。在当时抗日宣传活动中提出了许多响亮的口号,如“万众一心,一致团结,共同抗战”、“保卫家乡,保卫父母,保卫妻子儿女和财产,保卫文化自由和生命”等。这期间,新四军在江西的有关县市设立了吉安、池江、慈化、景德镇、贵溪等15个办事机构,都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合法的一种组织形式。他们在国统区充分利用这个合法身份,进一步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广泛开展抗日民主运动,积极筹措抗日物资,动员青年参加新四军,发展壮大抗日武装力量,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努力开创江西抗战的新局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回望抗战期间在江西境内展开的几次会战,充分彰显了江西战区军民群英驱倭悲壮而惨烈、可泣而可歌的英勇气质。在当时,江西抗击日寇的正面战场以国民党军队第九战区和第三战区所辖地域为主,也包括中国共产党在这些区域内创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江西战区主要是阻滞日寇溯长江天堑西进、直逼东南腹地、屏障当时抗战指挥中心武汉这个战略要地。中国军队在江西民众的支持下,先后进行了马当保卫战、南浔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和浙赣会战等,与日寇展开了极其惨烈的浴血搏杀,对有效地阻挡日寇西进的战略计划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马当保卫战发生在1938年6月下旬,中日双方血战长江要塞马当,这是在江西境内发生的首场大战。日军波田支队在海军、空军的火力支援下溯江而上。中国军队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终因援兵迟迟未到,加上丧尽天良的日寇施放毒气弹,马当要塞终于在6月26日失守;6月29日,彭泽沦陷;7月4日,湖口沦陷;7月26日,九江沦陷。至此,日寇又肆无忌惮,企图略取德安、占领南昌、西取长沙,再妄图切断粤汉铁路,实现对武汉的战略包围,从而达到消灭江南中国军队的狼子野心。在这种情势逼迫下,打响了南浔会战。

南浔会战始于1938年7月27日,日军第十一军四个师团十万余人,分三路向赣北以西、西南、南浔线大举进攻。中国第九、第三战区投入几十万兵力,在南浔线的九江、星子、德安一线及瑞昌一带同日军展开殊死血战。同年9月,中国军队抓住有利战机,将日军第一。六师团全部及第一。一师团一个联队包围在德安以西的万家岭、张鼓山、老虎尖地区,全体将士不畏牺牲,与日寇进行了十二昼夜的殊死搏杀和拼命血战,最终全歼日军于万家岭,取得了中国军队在江西境内对日作战的重大胜利。新四军叶挺军长致贺电:“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中国军队获得万家岭大捷后,逼使日寇依托长江南岸进攻武汉的部署出现重大迟缓,企图截断粤汉铁路和长江交通的作战计划也受到了严重打击,同时重挫了日寇猖狂进攻的气焰,有力地支持了鄂、浙、闽地区的抗战,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决心和信心。

南昌会战是正面战场进入相持阶段后,中日双方进行的首场战役。南昌作为江西的省会城市,是南浔铁路和浙赣铁路的交汇点,抗战时期既是当时中国军队第九战区和第三战区联络线和补给线的枢纽,也是日寇实施攻占南昌西取长沙战略进攻计划的重要环节,对中日双方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1939年2月,日寇第十一军第六师团、第一。一师团、第一。六师团、第一一六师团及海军陆战队、战车队共计十多万兵力以攻占南昌为目的,分别向武宁、修河等地发动攻击。1939年3月18日,日寇对南昌发起总攻。中国军队为阻挡日寇的进攻,调集了大量的兵力在武宁、修河一线阻击,但终因战机延误,我方第九战区转入防御。日寇在短短的十天内攻占了南昌城。4月21日,中国军队展开反攻,再度争夺南昌,未获成功;5月,南昌失陷,会战结束。

上高会战又称锦江会战,被当时誉为中国军队“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日寇企图拔掉中国军队驻守上高等地的第十九集团军这颗钉子,从1941年元月开始,盘踞在南昌的日军陆续将派往鄂西及武汉的部队调返,积极补充兵员,增加给养;同年3月,日军集结第三十三师团、第三十四师团、第十四独立旅团、第三飞行团共六万余人,飞机一百多架,兵分三路,采取分进合击态势,以上高为目标,大举向西进犯。同时以坂本支队为主的另一批日寇沿赣江南犯,妄图攻占清江、樟树、丰城,以接应主力占领上高后渡江东犯。3月15日,日军第三十三师团开始向安义进攻,上高会战打响。中国军队以第四十九军、七十四军、七十六军共九个师七万余人,从3月15日开始,采取“诱敌深人”、发挥内线作战各个击破、变被包围为反包围的战法,在3月25日完成了对日军的全面包围,并开始对日寇展开围歼战。中国军队经过与日寇的顽强血战,获得了完全围歼之目的,上高会战于4月9日胜利结束。这次会战中击毙日军少将指挥官岩勇、联队长滨田大佐,伤毙日军一万五千人。上高会战给日寇以极为沉重的打击,展示了中国军民同仇敌忾的民族气节和民族自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的正义战争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许多历史学家将上高会战与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淞沪会战等著名战役并称为中国抗日战争十大精彩战役。

浙赣会战起始于1942年5月,日寇悍然从东西两线同时推进,妄图打通浙赣铁路线。东线起点杭州,西线起点南昌。5月15日,日寇十三军团首先在东线杭州发动攻击,并向钱塘江南岸进攻,浙赣会战由此打响。当时,日寇为解除美国空军利用浙江丽水、衢州和江西玉山机场作为轰炸日寇本土的基地,调集八个师、三个旅团共计十万余人,分路进犯丽水、衢州、玉山等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集数倍于敌的兵力,令第三战区分别在金华、衢州、赣东一线与日军展开会战,会战于8月30日结束。此次会战,中国军队共伤毙日军三万五千人,击毙日军师团长酒井直次郎中将。此外,在抗战后期,1945年1月,日寇集中四个师团和两个独立旅团,向湘粤赣边区进攻。中国第七战区和第九战区调动优势兵力,进行了五个多月的顽强阻击,毙伤日寇两万余人,使这场赣粤边区阻击战役获得胜利。接着,1945年5月,在日寇即将走向灭亡并作垂死挣扎时,日寇最先选择放弃南宁、福州和温州,开始局部撤退;同年7月,侵华派遣军总部急令赣南日军赶紧收缩,沿赣江北撤,以便进入南昌后转南京集中,退保北平、天津和东北。中国军队趁势而追,由此打响了赣江追击战。赣江追击战历时一个月,共毙伤日寇五千余人。

统揽江西抗日斗争的历程,中共党组织始终带领广大民众积极开展敌后抗日活动,特别是新四军和抗日游击队,频频深入敌后,配合正面战场,给日寇以沉重打击。1938年8月,中共赣北工委成立了赣北抗日游击大队,在九江、德安一带开展敌后抗日活动,寻机袭扰和打击日寇;1943年9月,中共江边大工委成立,创建了彭湖游击根据地,建立起系统的基层抗日民主政权机构,发动民众、组织民众开展敌后抗日斗争;当时,新四军江南抗日挺进支队在江西瑞昌、湖北的阳新周边创建了瑞阳边游击根据地,积极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斗争,并在抗战期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回溯日寇铁蹄践踏下的赣鄱大地,其魔爪伸到之处无不暴行累累。从1938年6月马当要塞失守,到1939年5月南昌会战失利,先是赣北的彭泽、湖口、九江、星子、瑞昌相继沦陷,接着是德安、永修、南昌、安义、新建等地被日寇占领。1942年5月下旬,日寇沿浙赣线入侵玉山、上饶和赣东临川、南城等十五县;1944年,日寇在长沙会战后,改窜赣西萍乡、永新等地,又蹂躏我十四县之多;1945年,驻广东日寇北侵,赣南多县受害惨烈。无数事实证明,日寇在江西,无论是在占领区,还是在串扰区,到处奸淫掳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制造了许多令人发指的惨案。日寇在江西境内大量屠杀平民,许多村庄被焚烧;对城市、乡村进行野蛮轰炸,许多城镇被炸成废墟,到处残垣断壁,不少村镇被夷为平地,一片凄凉。特别是日寇公然违反国际公约,丧尽天良地在江西实施惨无人道的毒气战、细菌战,给广大民众带来了空前绝后的巨大灾难,日寇的罪行罄竹难书。日寇在军事侵略的同时,还在政治上推行“以华制华”的政策,他们占领赣北后,实施法西斯的殖民统治,在沦陷区扶植成立省、县级傀儡政权,对占领区民众实施奴役统治,推行奴化宣传教育,鼓吹“大东亚共荣”;在军事上实行“以战养战”的方针,对民众强行实施物资管制、物资配给,大量掠夺粮、棉、油、麻各种战略物资,强制征用大量劳工修筑机场、公路等军事设施,以维持其对占领区的统治和保障其军事行动的持续性。

抗战时期,江西行政区域共有83个县和1个市,被日寇先后占领或遭窜扰的有63个县1个市。抗战八年,江西民众屡遭日寇飞机轰炸与野蛮屠杀,伤亡极为惨重。战前,江西全省人口总数为14233895人,战时受伤191201人,死亡313249人,伤亡合计为504450人。这些数据虽然是不完全统计,但数据的背后是大量的事实,是确凿的证据,是无数民众的惨痛记忆与血泪控诉。

正义最终是要战胜邪恶的,历史是不容篡改和歪曲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宣告了日本侵略者的彻底失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这一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一战线政策的胜利,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胜利,是中华儿女空前团结奋斗的胜利;同时也是全国人民用巨大的牺牲精神和顽强抵抗的悲壮之举,以千千万人民的鲜血和生命绘就出来的一幅幅气壮山河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的历史画卷。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在这场伟大的反侵略战争中,江西作为我国东南战场连接西南大后方的纽带与通道,同时也作为西南大后方的前沿与东南战场的后方,发挥了极其独特和极其重要的作用;江西人民为夺取全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对支持全国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的记忆、保存与解读,离不开档案的承载、印证与诠释。我们编纂《狼烟漫大地烽火燃赣鄱——解码江西抗战历史记忆》,就是要以丰富的第一手档案资料和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全面深入地揭露日寇侵略江西犯下的滔天罪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回放江西民众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炽热社会底色,全景式地展现中国军队在赣鄱大地上英勇顽强抗击日寇的惨烈血战,进一步再现和印证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讴歌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空前团结和伟大的民族意志与民族精神。我们今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7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就是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凝聚起加快建设和谐秀美江西的磅礴力量,为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内容推荐

汪晓勇主编的《狼烟漫大地烽火燃赣鄱(解码江西抗战历史记忆上下)》主要由1937年—1945年抗战时期,在江西境内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包括国共两党庐山谈判,红军改编并组建新四军,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日寇入侵江西实施狂轰滥炸和烧杀抢掠暴行,广大民众前仆后继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江西战区军民浴血奋战,抗击日寇的几次会战,接受日寇投降、迎接光复、欢庆胜利等重要时间节点上所形成的有关决议、决定、条例、规定、办法、训令、指令、报告、呈、电报和军事部署、作战计划、战斗命令、战报、日记等档案史料编辑而成。此外,还选用了同期出版的国内外有关报纸、杂志、图书中与此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等。

编辑推荐

汪晓勇主编的《狼烟漫大地烽火燃赣鄱(解码江西抗战历史记忆上下)》中选用的大量档案史料和历史图片,有许多是首次向社会公开,这对社会各界了解、认识和研究八年抗战江西在全国抗战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历史轮廓和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4: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