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论证设计
第一章 从“帝国天下”到“民族国家”:近代旅外游记的历史机缘
第一节 从“帝国天下”到“民族国家”
一 “帝国天下”
二 “民族国家”
三 从“帝国天下”到“民族国家”
第二节 近代旅外游记的缘起与发展
一 总理衙门的设立与近代旅外游记的诞生(1861—1875)
二 洋务运动的深入与近代旅外游记的发展(1876—1894)
三 政治制度改良与近代旅外游记的兴盛(1895—1911)
四 互竞的焦灼与近代旅外游记的大发展(1912—1927)
第二章 走向“世界”的彷徨:近代旅外游者的创作心态
第一节 古代旅外游记中的“天下”观
一 古代旅外游记简介
二 古代旅外游记中的“天下”观
第二节 “彷徨”:近代旅外游者的心态
一 矛盾的旅行:近代旅外游者对于出游的态度
二 自我形象的反思:近代旅外游者被注视后的自审
三 褒贬的犹疑:近代旅外游者对于西方文化的心态
第三章 “西方”图景:近代旅外游记中的民族国家想象
第一节 世界地理形象与民族国家体系想象
一 地理述奇
二 地理知识的深入与运用
第二节 西方器物形象与民族国家物质想象
一 器物述奇
二 器物内涵的深化
第三节 西方制度形象与民族国家体制想象
一 制度述奇
二 制度考察的深入
第四节 西方“个人”形象与民族国家的文化想象
一 “个性”述奇
二 西方文化的深入理解
第四章 文体特征:近代旅外游记书写/传播与民族国家想象
第一节 官员游记的文体特征与民族国家想象
一 晚清官员旅外游记的文体特征与民族国家想象
二 晚清官员旅外游记的传播环境与民族国家想象
第二节 小说笔法与王韬游记的民族国家想象
一 小说笔法:王韬游记的文体特征
二 王韬旅外游记的传播环境与市民阶层的民族国家想象
第三节 “新文体”与梁启超旅外游记的民族国家想象
一 “笔锋常带感情”:梁启超“新文体”的文体特征
二 作为新文体的《新大陆游记》
三 梁启超游记的传播环境与民族国家想象
第四节 “人的文学”与五四旅外游记的民族国家想象
一 个体精神:五四时期旅外游记的文学氛围
二 抒写情感:五四时期旅外游记的书写特征
三 民初至五四旅外游记的传播环境与民族国家想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