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与建国》(作者:干春松),旨在回顧一個問題:晚清民初,面對中國從帝國轉向民族國家的局面,康有為、章太炎等人如何憑藉經義,提出他們的建國理念。
以辛亥革命為轉捩點,中國的政治組織形式,從帝制走向共和。這種政治上的革命,已經不再是二千餘年經常發生的改朝换代,而更像古代意義上的“革命”,必須“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異器械,别衣服”(《禮記.大傳》)。簡言之,真正的革命,不僅是“王者異姓受命”,而且更需要聖者改制立法,創立一套新的制度。相應的,經學的傳統形態,已經不再“天經地義”,而是漸成前王之已陳芻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