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希望了解食品安全的真相、不安全食品可能对自身的影响以及如何防范,从而健康饮食。董金狮主编的这本《董金狮谈怎么吃更健康》提炼了近些年电视、杂志、报纸和网络媒体上有关食品安全与环保的精髓内容,并对近期的一些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剖析,对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安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安全提供一些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董金狮谈怎么吃更健康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作者 | 董金狮 |
出版社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希望了解食品安全的真相、不安全食品可能对自身的影响以及如何防范,从而健康饮食。董金狮主编的这本《董金狮谈怎么吃更健康》提炼了近些年电视、杂志、报纸和网络媒体上有关食品安全与环保的精髓内容,并对近期的一些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剖析,对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安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安全提供一些参考。 内容推荐 董金狮主编的这本《董金狮谈怎么吃更健康》对日常饮食中肉、米、面、蛋、奶、豆类、蔬菜、水果、食用油、加工食品、零食、调味料、饮料和饮用水等的营养成分和养生功效进行了介绍,并就其每天的食用量和如何搭配等知识给予了解释。为了增加大家对优劣食品的鉴别能力,还对上述各种食物如何挑选、储存、区别真假、烹饪制作、饮食误区、适用人群等方面都进行了叙述。此外,还专门针对老百姓看不懂的食品包装标签问题,进行了讲解。 《董金狮谈怎么吃更健康》设有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防范策略”,解决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却又不太注意的实用问题。其中的“专家支招”更是浓缩了一些食物购买、储藏、食用等方面的经典招数。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无疑为我们的身体健康又上了一把安全锁。 另外,《董金狮谈怎么吃更健康》还从人们的饮食健康与安全的角度,探讨了科学饮食习惯的培养、荤素搭配的重要性、高钠盐的摄入渠道、垃圾食品的危害、绿色食品的辨别、转基因食品的优劣、亚硝胺的来源及对人体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目录 第一章 舌尖上的毒,别让这些毒坑了你 1.H7N9型禽流感 2.“皮革酸奶”事件 3.“毒胶囊”事件 4.“地沟油”事件 5.可口可乐“含氯门” 6.肯德基的“速生鸡”风波 7.白酒“塑化剂门” 8.三元“早产门” 9.“假鱼翅”事件 第二章 认清食品添加剂和标签,就吃对了一半 第一节 何为食品添加剂?所有含食品添加剂的食物都不能吃? 1.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2.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 3.食品添加剂吃多了会影响健康 4.能完全消灭食品添加剂吗? 5.是否有不含添加剂的加工食品? 6.在外就餐时要预防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7.学会与食品添加剂和平共处 第二节 你能看懂食品包装上的标签吗? 1.要重视食品上的标签 2.通过看食品标签选择健康食品 3.学会看食品保质期 4.选购食品时要注意食品名称和类别 5.拿到食品后,要先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6.学会看食品包装上的配料表 7.饮料标签上的“碳水化合物”指的是什么? 8.饮料上面标注的“NRV(营养素参考值)”是什么意思 9.如何看待食品包装标签上的各种认证标识? 10.通过看标签揪出“反式脂肪酸” 11.饮料中的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的糖含量需要标注吗? 12.要重视饮料中的糖含量 13.食入卡路里越高的食物越容易发胖吗? 14.有“零能量”的甜饮料吗? 15.100%天然果汁是什么概念? 16.“零脂肪”的食品一定吃不胖吗 17.通过食品包装标签挑选健康饼干 18.通过食品包装标签选购巧克力 19.通过看食品包装标签分清“牛奶”和“乳饮料” 20.通过看配料表挑选全麦食品 21.选择无糖食品要看标签哪里? 第三章 蔬菜怎么选?怎么吃更健康? 第一节 一眼看清劣质蔬菜,一眼挑对放心蔬菜 1.去菜市场买菜,三招挑到放心菜 2.真菠菜VS假菠菜 3.辨别优质豆芽和毒豆芽要“四看” 4.三步识别毒生姜 5.各类蔬菜亚硝酸盐平均含量的排序 6.正确选购优质甘薯 7.选购优质马铃薯的诀窍 8.挑选优质银耳:看、闻、摸、尝 9.识别翠绿色海带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二节 蔬菜怎么吃更健康 1.10种抗衰老蔬菜 2.这样吃西红柿更健康 3.熟吃胡萝卜更能吸收β-胡萝卜素 4.豆芽原来是这样吃的 5.菠菜的烹饪方法及注意事项 6.防癌抗癌的蔬菜 7.食用银耳有讲究 8.吃大蒜杀菌又防癌 9.发芽大蒜能吃吗? 10.吃海带有讲究 11.食用马铃薯的注意事项 12.食用甘薯有讲究 13.蔬菜饮食,勿入七大误区 第三节 吃对蔬菜的防范策略 1.清除蔬菜表面的残留农药 2.防范常见11种蔬菜的中毒和不适现象 3.预防海带里的砷中毒 4.“农药姜”的去毒法 5.冬季蔬菜巧储存 6.预防菇类中毒 7.专家支招 第四节 巧用蔬菜得健康 1.靓肤蔬菜:芝麻酱凉拌小白菜 2.抗癌蔬菜:西红柿+西兰花 3.DIY蔬菜干:甘薯+胡萝卜 4.DIY蔬菜盆景——绿豆苗 第四章 肉类怎么选?怎么吃更健康? 第一节 一眼看清劣质肉类,一眼挑对放心肉类 1.六招鉴别注水猪肉 2.“米猪肉”危害大,要仔细识别 3.识别非法泡制的“美白”猪蹄 4.识别绵羊肉和山羊肉要“四看” 5.挑选血豆腐要“看”“闻”“摸” 6.靠感官选购优质牛肉 7.识别真假牛肉丸 8.快速鉴别注水鸡鸭肉 9.六招挑选优质鸡肉 10.七招挑选新鲜鸡蛋 11.细选松花蛋,谨防铅中毒 12.真鸡蛋PK人造鸡蛋 13.选购水发产品:看、闻、摸 第二节 肉类怎么吃更健康 1.肉类食品的主要污染来源 2.食用猪肉要因人而异 3.吃肉类食品过多是患直肠癌的一大诱因 4.你知道肉里的钙最少吗? 5.这样烹饪猪肉营养又安全 6.烹饪牛肉小秘诀 7.羊肉并非人人皆宜 8.去除羊肉膻味的小妙招 9.你适合吃鸭肉吗? 10.夏季吃什么肉最合适? 11.鱼肉营养丰富,且易消化吸收 12.会煮鸡蛋,更要会吃鸡蛋 13.人们对鸡蛋容易产生这些误解 第三节 吃对肉类的防范策略 1.正确储存肉类食物,以防中毒 2.防范问题肉食伤害身体 3.防范吃羊肉时伤害身体 4.防范吃鸡肉时伤害身体 5.防范吃鸭肉时伤害身体 6.防止鸡蛋营养流失 7.别在冰箱囤鸡蛋:H7N9禽流感病毒能在冰箱存活 8.专家支招 第四节 巧用肉类得健康 1.巧吃猪肉强筋骨:蒜香煎排骨 2.鸭肉巧用能当药:海带炖鸭 3.巧吃鸡肉能减肥:西红柿鸡片 4.DIY美肤补品:鸡蛋+红糖 第五章 水果怎么选?怎么吃更健康? 第一节 一眼看清劣质水果,一眼挑对放心水果 1.鉴别催熟芒果:看、闻、摸 2.挑选火龙果的窍门 3.挑选苹果的四大原则 4.挑选草莓要“四看” 5.挑选榴莲有窍门 6.瓜农教你挑选西瓜 7.挑选柑橘要细看外观 8.挑选荔枝的窍门:看、闻、捏 9.这样挑选的桃子真好吃 10.挑选甜木瓜的技巧 11.挑选哈密瓜的窍门:看、按、闻 12.挑选桂圆要“看”“闻”“捏” 第二节 水果怎么吃更健康 1.不宜空腹吃的水果 2.能降血压的水果 3.以水果当餐可以减肥吗? 4.食用催熟水果是否对人体有害? 5.这些人不适宜食用山楂 6.巧吃红枣能补血 7.水果皮要不要吃? 8.正确处理打过蜡的水果 9.水果烂了还能吃吗? 10.吃水果要避开6个误区 11.这些有关西瓜的说法正确吗? 12.木瓜真的可以丰胸吗? 13.畸形水果到底能不能吃? 14.经常胃酸、胃寒的老年人应这样吃水果 第三节 吃对水果的防范策略 1.少吃水果罐头能减少添加剂的摄入 2.清除水果表面农药残留物 3.草莓应该这样清洗 4.正确储存水果 5.会吃水果更健康 6.专家支招 第四节 巧用水果得健康 1.巧做天然沙拉酱 2.DIY水果面膜:木瓜酸奶面膜 3.DIY水果美食:飘香水果鸡 4.自制花色水果拼盘 第六章 五谷杂粮怎么选?怎么吃更健康? 第一节 一眼看清劣质五谷杂粮,一眼挑对放心五谷杂粮 1.大米:选贵的不如选对的 2.四招挑选优质小米 3.挑选优质糯米要“四看” 4.黑米掺假巧识别 5.高筋面粉≠高精面粉 6.选购优质面粉:看、闻、摸 7.快速识别染色黑芝麻 8.巧选大豆,粒粒精壮 9.挑选绿豆:可用嘴嚼一下 10.识别染色豆子,以防上当 11.轻松挑选优质薏米 12.辨别染色的馒头、紫米、花生等食品 13.快速识别假冒现磨豆浆 第二节 五谷杂粮怎么吃更健康 1.煮饭别用生水 2.发霉的大米千万不能吃 3.这样烹饪面食更营养 4.这样烹饪大米才不会流失营养物质 5.消化功能较弱者不宜食用黑米 6.面粉越白,矿物质和蛋白质含量越少 7.绿豆汤为何变泻药? 8.会喝豆浆更健康 9.DIY降糖豆浆 10.豆类及其制品并非人人皆宜 11.营养价值大比拼:豆浆、豆奶、牛奶、酸奶 12.食用芝麻健康又美容 13.吃粗粮有讲究 第三节 吃对五谷杂粮的防范策略 1.这样防范面粉里的增白剂 2.这样防范大米里的添加剂 3.大米储存有妙招,可防生虫霉变 4.面粉这样储存,可防结块生虫 5.专家支招 第四节 巧用五谷杂粮得健康 1.淘米水=洗洁精 2.五谷杂粮能防病:玉米养生粥 3.巧做面饼治失眠:酸枣仁面饼 4.DIY家居小摆设:五谷杂粮玻璃瓶 第七章 油、盐、酱、醋、茶、水怎么选?怎么用更健康? 第一节 一眼看清劣质调料,一眼挑对放心调料 1.食用油标识上“压榨油”与“浸出油”有何区别? 2.选购食用油的那点事 3.挑选优质香油有妙招 4.挑选食盐要三“看”一“尝” 5.教你识别优劣酱油 6.酱油是“低盐固态”好,还是“高盐稀态”好? 7.选对醋,才能吃好醋 8.挑选新、旧绿茶 9.挑选各种档次的红茶 10.选择适合自己的水 第二节 调料怎么用更健康 1.食用植物油的注意事项 2.根据自身所需选择合适的食用油 3.家庭炒菜选择什么油更好? 4.吃葵花籽油少得冠心病 5.正确食用橄榄油 6.油炸花生米并非人人适合 7.要慎食油炸食品 8.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 9.你适宜食用哪种盐? 10.你会吃醋吗? 11.使用酱油的注意事项 12.水、饮料和食物中砷含量的限值 13.会饮茶才健康 14.健康达人喝水大揭秘 第三节 用对调料的防范策略 1.减少炒菜时的油烟 2.减少食盐的摄入量 3.降低方便面中的盐含量 4.减少茶垢对人体的危害 5.减少水垢的妙招 6.专家支招 第四节 巧用调料得健康 1.巧用食盐亮肤 2.巧用醋护发 3.巧用茶叶除脚气 4.巧用香油治鼻炎 第八章 零食、糕点、饮料怎么选?怎么吃更健康? 第一节 一眼看清劣质零食、糕点、饮料,一眼挑对放心零食、糕点、饮料 1.网购进口食品,要学会辨别真假 2.学会挑选瓜子 3.辨别真假蜂蜜 4.选购糕点有窍门 5.选购生日蛋糕要留心 6.辨别真假饮料 7.鉴别果汁纯度 8.学会辨别奶茶中是否含奶 9.选购海苔有窍门 10.学会挑选开心果 11.选购果冻有讲究 12.以“色味”挑选散装核桃 13.挑选美国大杏仁(扁桃仁):两“看”一“闻” 第二节 零食、糕点、饮料怎么吃更健康 1.巧吃零食能抗癌 2.儿童什么时候吃零食不利健康? 3.你喝的饮料可能含有塑化剂 4.各种坚果的功效与食用禁忌 5.女性的最佳零食伴侣——水果干 6.常喝蜂蜜好处多 7.碳酸饮料要少喝 8.选对水果汁,越喝人越美 9.小心街边的“珍珠”奶茶 10.空腹不宜喝这些饮品 11.甜食中的反式脂肪酸要警惕 第三节 吃对零食、糕点、饮料的防范策略 1.做好减少添加剂的事前准备 2.面包、枣花糕等烘焙点心不宜放冰箱 3.吃不胖的零食策略 4.认清巧克力中的配料 5.拒绝炸薯条 6.巧吃面包不发胖 7.牛奶不宜与巧克力同食 8.蜂蜜不能用开水冲服 9.专家支招 第四节 巧用零食得健康 1.巧用饮料瓶,低碳又环保 2.碳酸饮料的妙用 3.巧用坚果做蛋糕 4.巧用可乐做鸡翅 第九章 乳制品怎么选?怎么吃更健康? 第一节 一眼看清劣质乳制品,一眼挑对放心乳制品 1.鉴别新鲜液态牛奶:看、闻、试、煮 2.这样选购优质牛奶 3.购买优质酸奶有三招 4.选购奶酪要因人而异 5.食用明胶、工业明胶、药用明胶的区别 6.学会辨别进口奶粉 7.婴幼儿奶粉选购注意事项 8.为不同身体状况的婴幼儿选购奶粉 9.辨别优劣奶油:看、闻、切、尝 10.辨别植物奶油和鲜奶油制作的蛋糕 第二节 乳制品怎么吃更健康 1.牛奶的营养价值和养生功效 2.并非人人适合饮用牛奶 3.饮用牛奶常见的误区 4.正确饮用牛奶 5.酸奶的营养价值和养生功效 6.酸奶比牛奶更容易吸收 7.饮用酸奶常见的误区 8.为不同阶段的孩子选择不同的奶产品 9.豆浆不能替代牛奶 10.含乳饮料不能代替鲜牛奶 11.酸奶和含乳饮料的区别 12.奶油的营养价值及适宜人群 13.煮牛奶的注意事项 14.给婴儿冲奶粉的注意事项 15.适宜老年人和女性喝的奶制品 第三节 喝对乳制品的防范策略 1.以原味酸奶自制独特口味的酸奶 2.牛奶的存放需谨慎 3.包装能延长奶的保质期,你信吗? 4.喝了奶制品后有口臭,怎么办? 5.自制冰激凌,减少添加剂的摄入 6.果味含乳饮料要少喝 7.专家支招 第四节 巧用乳制品得健康 1.DIY牛奶香蕉蛋羹 2.DIY奶茶 3.DIY芒果冰激凌 4.DIY水果酸奶 第十章 加工食品怎么选?怎么吃更健康? 第一节 一眼看清劣质加工食品,一眼挑对放心加工食品 1.各种材质罐头的优缺点 2.选购速冻食品有窍门 3.挑选果脯、蜜饯要留心 4.细心选购腌渍食品 5.选购挂面要“三看” 6.挑选熟食要谨慎 7.教你选购香肠 8.选购火腿:看、闻、摸 第二节 加工食品怎么吃更健康 1.要注意加工食品中含有大量的钠 2.劣质、过期月饼有可能致癌 3.食品加工、储存不当会有害身体 4.长期食用方便面危害大 5.罐头食品不宜直接放微波炉加热 6.罐头食品应这样保存 7.少吃水果罐头,多吃新鲜水果 8.为什么真空罐头食品不易变质? 9.真空包装食品并非绝对安全 10.罐头异常,表示已经变质 11.应正确保存果脯、蜜饯 12.真空包装食品保存不当有害健康 13.腌渍食品要少吃 14.不宜与豆腐搭配的食物 15.识别增白食品 第三节 吃对加工食品的防范策略 1.减少添加剂的事前准备 2.减少腌菜的亚硝酸盐含量 3.专家支招 第四节 巧用加工食品得健康 1.巧吃方便面 2.废弃水果罐头瓶的妙用 3.巧用豆腐做面膜 4.DIY酸萝卜 第十一章 不可不知的食品包装与安全 第一节 认清包装材料与标识,拒绝“毒从口入” 1.选购商品时,应注意商品包装上的这些内容 2.认识塑料容器的“身份证”——三角符号里的数字 3.有的塑料能使男孩女性化 4.购物时,应辨别商品生产日期是否遭涂改 5.发现食品及食品包装质量问题的处理办法 第二节 塑料袋怎么用更健康 1.选购和识别食品包装用塑料袋 2.一次性塑料袋盛放热食物危害大 3.重复使用购物袋易引发细菌感染 4.正确选购塑料垃圾袋 第三节 一次性餐饮具怎么用更健康 1.正确选购一次性塑料餐饮具 2.识别一次性塑料餐盒的品质 第四节 密胺塑料(仿瓷)餐具怎么用更健康 1.正确选购密胺塑料(仿瓷)餐具 2.密胺塑料(仿瓷)餐具使用注意事项 第五节 其他不同材质的餐具怎么用更健康 1.学会选购不粘锅 2.正确选购和使用陶瓷餐具 3.这样的砂锅使用起来更安全 4.这些材质的餐具在微波炉中加热比较安全 第六节 保鲜膜怎么用更健康 保鲜膜使用注意事项 第七节 筷子怎么用更健康 1.正确选购筷子 2.筷子使用注意事项 第八节 纸制品怎么用更健康 1.正确选购一次性纸杯 2.使用一次性纸杯先用开水烫一下 3.冷、热饮纸杯的区别和使用 4.鉴别卫生纸要“五看” 5.辨别合格餐巾纸:看、摸、用 第九节 油墨包装怎么用更健康 1.薯条不要倒在包装纸上吃 2.报纸、餐巾纸≠餐桌布 3.不要直接用易拉罐喝饮料 第十节 吸管怎么用更健康 1.吸管选用不当会影响健康 2.学会选用吸管 第十一节 奶瓶怎么用更健康 1.正确选购婴幼儿奶瓶 2.婴儿奶嘴消毒宜蒸不宜煮 第十二节 饮料瓶怎么用更健康 1.矿泉水瓶重复使用真的会致癌吗? 2.不能用塑料饮料瓶装调料 第十三节 塑料桶及器皿怎么用更健康 1.“超期服役”的水桶对人体有害,怎样识别? 2.废塑料不能做食品包装材料,怎样识别? 第十四节 塑料砧板怎么用更健康 1.正确选购塑料砧板 2.塑料砧板使用注意事项 3.正确洗砧板的方法 第十五节 拒绝过度包装的食品 1.端午节 的粽子可能有“猫腻” 2.避免被高价月饼忽悠 第十二章 烹饪前后,怎么做更健康 1.“用报纸包菜更新鲜”的说法对吗? 2.发霉的干货不能吃 3.微波炉加热食物会致癌吗? 4.吃隔夜菜健康吗? 5.淘米不要淘得太干净 6.核桃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7.生熟食品不可混放在一起 8.变质饭菜不能吃 第十三章 不同人群怎么吃更健康 第一节 老年人怎么吃更健康 1.高血压人群应多吃富含钾的食物 2.吃粗粮会造成贫血和缺锌吗? 3.正确调整老年人的饮食结构 第二节 儿童怎么吃更健康 1.儿童的饮食习惯会影响将来的胆固醇水平 2.补铁这样吃效果更好 3.正确调整儿童的饮食结构 第三节 女性怎么吃更健康 1.叶酸并非只适合备孕女性和孕妇 2.你适合食用阿胶吗? 3.低脂食物对减肥不一定有帮助 第四节 男性怎吃更健康 1.男性在饮食上的误区 2.正确调整男性饮食结构 第五节 吃好一日三餐必知的健康事项 1.环境污染是怎样威胁到食品安全的? 2.香味鲜汤一定有营养吗? 3.含色素食品危害大吗? 4.在外就餐要留心什么? 5.素食真的更健康吗? 6.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物 7.基因改造食物是福还是祸?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在外就餐时要预防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当下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突出,致使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涌现。因此,大家在外就餐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菜好看可能有色素。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在家炒肉时,无论厨艺多好,牛肉炒后就是褐色的,猪里脊肉就是灰白色的。这是因为加热后,肉中的血红素被氧化,就会变成褐色或浅灰褐色。而在餐馆中,肉菜颜色却很鲜艳。这是因为,有些餐馆在炒肉菜前,会给肉制品“化妆”,使用发色剂——亚硝酸盐,这样炒出来的肉质鲜嫩,颜色也很好看。有的餐馆制作“三黄鸡”也会加入色素,让肉看起来更鲜黄。还有一些凉菜,像海带、海白菜、贡菜等,也是加了相应的人工合成色素,看上去更新鲜、漂亮。 厨师做的菜可能比自家做的好吃,但食物的颜色却无法改变。现在很多饭店菜谱都带图片,那些看起来过于鲜艳的菜,还是少点为妙。 (2)鲜榨果汁不划算。很多人觉得,平时五六块钱的饮料一进餐馆,少说也得十块钱,点起来太亏。其实,可乐、橙汁等饮料虽说到餐馆里涨了价,但其实是最划算的。餐馆的真正暴利来自鲜榨果汁,少数不良商家甚至会用香精勾兑。一两个水果,加上增稠剂、果味香精,再倒入纯净水,放入榨汁机搅匀,就成了一杯以假乱真的鲜榨果汁。拿水分最多的水果西瓜为例,一整个大西瓜都未必能榨出一扎果汁,其他水果就更不用说了。 点瓶装饮料是性价比最高的。出于健康考虑,零热量的茶水也是不错的选择。 P15 有的塑料能使男孩女性化 有研究显示,塑料中用到的化学物“邻苯二甲酸盐”会让男婴的大脑和出生后行为变得女性化,他们不喜欢玩汽车、火车、枪或者是参加打斗等通常男孩喜欢的游戏,而是更喜欢“中性”活动。 邻苯二甲酸盐是一类能起到软化作用的化学品。它被普遍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医用血袋和胶管、乙烯地板和壁纸、清洁剂、润滑油及个人护理用品,如指甲油、头发喷雾剂、香皂和洗发液等数百种产品中。邻苯二甲酸盐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干扰内分泌,使男子精液量和精子数量减少,精子运动能力降低,严重的会导致睾丸癌。在化妆品中,指甲油的邻苯二甲酸盐含量最高,很多化妆品的芳香成分中也含有该物质,并可能通过女性的呼吸系统和皮肤进入体内,过多使用会危害到她们未来生育男婴的生殖系统。 但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完全禁止邻苯二甲酸盐的使用是不现实的,欧盟在1999年也仅对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与口接触的玩具(如婴儿奶嘴)以及其他儿童用品中邻苯二甲酸盐的含量进行浓度不超过0.1%的限制。不过,因为邻苯二甲酸盐是一种软化剂,所以识别起来相对容易,越软越顺滑的塑料制品或日用品中含邻苯二甲酸盐的成分越高,应该让孩子远离。 购物时,应辨别商品生产日期是否遭涂改 (1)看生产日期标注的位置。一般来说,原始标注的生产日期位置大都在显眼的位置,而涂改后的生产日期位置会较为隐蔽,一般“藏”在不显眼的地方,因为商家的意图是让消费者不注意到生产日期。 (2)看标签的色泽。原有的生产日期干净利落、色泽发亮,更改后的日期通常模糊不清,周围留有墨迹,色泽发乌发暗。有的因为原日期可能擦拭不干净,甚至会在同一个袋子上出现两个日期。 (3)用手擦拭来辨别。一般来说,产品包装上的原生产日期是钢印打上的或电喷的,用手无法直接将其擦掉。而改过的生产日期,用手轻轻一抹颜色便开始变浅,再用力抹几下,生产日期变得一团黑,看不出印字的模样。 P195 重复使用购物袋易引发细菌感染 一项调查发现,重复使用的购物袋中携带有致命的大肠杆菌及沙门菌,足以造成健康问题。 重复使用购物袋对保护环境有利,但要学会健康使用。很多人没养成很好的生活习惯,无论是买生肉、熟肉还是其他食物都“一袋化”,用后也不加以清洗。这样就会让食物外包装上的细菌在袋内滋生,再通过外包装感染其他食物。消费者应注意,外包装受到污染后要及时清洁,并置于日光下晾晒,达到杀菌的效果。 P197 序言 食品安全问题 地沟油事件尘埃未落,“白酒塑化剂”“毒胶囊”“皮革酸奶”“毒生姜”等风波门又接踵而来……近期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被曝光,五花八门的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监管到底缺失在哪里?黑心卖家良心何安?人们不禁疑虑与感叹:我们吃的食品还安全吗?我们究竟还能吃什么? 环境污染对于食物的影响问题日益突出,主要是在工业、采矿、能源、交通、城市排污及农业生产时产生的污染物, 通过环及食物链危及到人类饮食安全。同时,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还包括食品的加工、储存、包装、使用工具以及非法添加物的滥用和合法添加剂的违规使用等。总之,从食物的种植开始一直到食物摆放在餐桌上,所有的环节都和食品安全密不可分。因此,了解食物的生长环境影响、科学地储存和制作食物,合理地使用安全的食品包装和工具等,都是我们现代人追求健康、养生和长寿的前提。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希望了解食品安全的真相、不安全食品可能对自身的影响以及如何防范,从而健康饮食。本书提炼了近些年电视、杂志、报纸和网络媒体上有关食品安全与环保的精髓内容,并对近期的一些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剖析,对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安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安全提供一些参考。 后记 为了丰富本书的内容,充实素材,作者从近年来的电视、报纸和网络中汲取精华,比如电视节目中的养生栏目,《生命时报》中的一些实用性很强的报道,人民网的健康卫生频道,食品科技网和食品伙伴网中的养生知识等,以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需求。 本书由著名食品包装安全和环保专家董金狮教授主编,由中国经贸大学原商检系主任、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高级审核员佟海山教授审核,同时凝聚了很多编写人员的心血。参编人员有: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师魏杰,普为营养工作室工作人员谭丽,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工程师段玉静、田甜,以及毕静、张亚楠、李慧等。 本书适宜阅读人员有:卫生、质监、工商等各级执法人员,各种食品、饮料以及药品生产企业,各类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以及有关添加剂、油墨等生产企业,旅游业以及餐饮业,各商场、超市、农贸批发市场管理人员,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和经营人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食品以及食品包装研究的科研人员,各类新闻媒体的工作者,以及关注环境、资源、安全、健康、长寿、养生的广大消费者。可以说,人人都需要。 由于书籍的涉及面较广,资料收集和内容编排难免有误或者不能满足您的需要,恳请您批评指正。 书评(媒体评论) 董金狮教授在本书中谈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食品安全与毒奶粉一样,只有让消费者知道哪些食物有问题,才能增强消费者购买信心,不要因为一颗老鼠屎,毁了一锅汤。 ——中新网健康频道 在本书中,董金狮教授呼吁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食材、食物及各类商品的时候,从各个方面尤其是外包装上观察产品以防买到伪劣仿冒产品,不要因为一时的贪便宜对自身的使用安全造成隐患。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 “含有某种保健成分不代表可以宣传其保健功能”,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指出,药品、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不同的管理办法,保健食品不可以宣称药品具有的疗效,而普通食品也不能宣称保健食品才有的功效。 ——《京华时报》 据调查显示,市场上七成猪肉肠被曝掺鸡肉,对此,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教授表示,一些火腿肠配料表上明确标识有鸡肉成分,甚至鸡肉比猪肉成分含量高,具体是什么鸡,是鸡的哪部分也不清楚,建议监管部门加大对生产源头的监管,另外董金狮教授建议尽量自己买新鲜的肉,因为经过加工包装肉类大多有添加剂,不利于身体健康。 ——北京生活频道《生活2013》栏目 包装上标注100%果汁或纯果汁真的很纯吗?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介绍说,市面上部分号称“100%果汁”的果汁饮料其实并不纯,而是用浓缩果汁和纯净水勾兑出来的“复原果汁”。目前国家并没有100%果汁相应的标准,厂家仅仅凭自律进行生产,在目前竞争激烈的果汁行业,难免出现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应标准。 ——《京华时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