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
分类
作者 尤岭岭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尤岭岭所著的《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通过丰富翔实的案例,讲述经过无数父母证实的不凶不吼的教育方法,让曾经吼过孩子的父母明白并注意“单纯对孩子吼叫是没有用的”这一客观现实,指导父母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教出好孩子,首先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思维,而掌握不凶不吼的教育智慧,正是改变一切的开始。

内容推荐

《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一本可以改变孩子命运的家庭教育宝典!

孩子有如一棵小树,需要家庭的温暖来呵护,需要赏识的阳光来照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珍贵的存在,他具有独立的个性,也应有最适合他的教育方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孩子对父母的批评不以为然,对表扬也毫不在意,父母的话似乎起不到一点作用了。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企图用大吼大叫的方式来驯服孩子。

实践证明,用冷静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管教,远远胜过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家长如果能把精力放在控制自己的行为上,而不是控制孩子的行为,得到的教育结果会出乎意料地好。尤岭岭所著的《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通过丰富翔实的案例,讲述经过无数父母证实的不凶不吼的教育方法,帮助父母培养出一个人格健全、成绩优异、能力突出的孩子。

目录

第一章 不凶不吼,做最优秀的父母001

 别把“大吼大叫”当成教育理念002

 不吼不叫,孩子同样会听话005

 打不是“亲”,骂不是“爱”008

 别把孩子当成你的“出气筒”012

 学会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016

 请不要对你的孩子唠唠叨叨019

 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022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026

 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030

第二章 不凶不吼,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033

 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034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038

 赞赏会让你的孩子更成功041

 不要拿孩子跟别人比较046

 尊重孩子的隐私细节047

 敢于向孩子道歉051

 别对你的孩子使用“语言暴力”054

 给孩子充分的信任感056

第三章 不凶不吼,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059

 让孩子懂得孝敬父母060

 感恩与回报,孩子的人生必修课063

 将善良的种子埋在孩子心中068

 教孩子懂得“满招损,谦受益”071

 孩子的胸怀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074

 敢担当,培养孩子的责任心077

 培养孩子的博爱之心080

 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083

 引导孩子信守承诺087

第四章 不凶不吼,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091

 让孩子学会倾听,这是最佳的交际艺术092

 微笑的孩子最可爱094

 教孩子学会与人交往097

 培养孩子的幽默感100

 让孩子懂得基本的文明礼貌103

 教孩子尊重他人106

 激发孩子的同情心110

 培养孩子与人分享的习惯112

第五章 不凶不吼,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117

 孩子的好习惯要从小养成118

 节俭不是小气,从小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121

 珍惜时间的孩子才能创造辉煌125

 “自我激励”对孩子很重要130

 鼓励孩子学会自我反省133

 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138

 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141

 让孩子从小学会理财145

第六章 不凶不吼,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149

 从兴趣出发,激发孩子的好学心150

 培养孩子广泛的阅读兴趣153

 教孩子学会自学,提升他的学习力157

 不要仅仅用成绩单评判孩子的好坏159

 让孩子养成专注的学习习惯162

 让孩子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166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168

第七章 不凶不吼,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173

 帮孩子克服自卑心理174

 让孩子解下猜疑的枷锁178

 不要让虚荣心阻挡孩子成长的脚步181

 帮孩子建立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183

 去除孩子心中嫉妒的毒瘤187

 让孩子感受到自信的力量190

 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心理193

第八章 不凶不吼,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199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00

 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204

 有意识地让孩子吃点苦206

 鼓励孩子要有接受失败的勇气209

 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韧劲212

 训练孩子的意志力215

 每个孩子都应学会保护自己218

 让你的孩子学会自主选择221

第九章 不凶不吼,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227

 帮孩子改掉拖沓的坏习惯228

 让孩子学会做事细心231

 勤奋让孩子一生受益233

 做事有计划的孩子人人夸235

 团结就是力量,让孩子懂得合作239

 激发孩子的创造力242

 培养孩子的超强耐性247

试读章节

别把“大吼大叫”当成教育理念

刘小姐在一家公司做秘书工作,几年前生下一个女儿,女儿听话懂事,外人看来都很羡慕。但是,只有亲近的人才知道,刘小姐没少跟孩子喊叫,不管是学习、练小提琴,还是画画写字,孩子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妈妈跟自己嚷嚷。“我控制不了,”赵小姐说,“每次喊完我就会后悔,但是下一次还是会喊出来。她学东西不认真的时候,学得慢的时候,我都会努力控制自己,但是最终还是会喊出来。”

“我们马上就要出门了!孩子,快点把鞋穿好。”刘小姐在客厅一边收拾要带的东西,一边对在房间里的女儿说话。可是,当刘小姐已经把东西收拾好,孩子还是没有出现在客厅。刘小姐快步走到女儿的房间,推开门一看,女儿居然还在摆弄她的芭比娃娃玩偶。看到刘小姐的出现,女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刘小姐下意识地看了下表,意识到路上稍有一点堵车,上课可能又会迟到。于是刘小姐提高了嗓门:“快点,快点!”女儿刚想要说点什么,就被刘小姐打断:“赶快穿鞋,马上!”刘小姐开始大吼了。“怎么了?”女儿惶恐地看着爸爸。“上课又要迟到了。快走吧!”刘小姐一边拿起包,一边不耐烦地说着,甚至推搡着孩子出了门。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是不是同样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动不动就会提高分贝对孩子大吼大叫,特别是孩子做了错事时更是如此。冲孩子吼叫的状况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可能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最近,国外的一项研究显示,88%的父母曾在孩子出生的头几年朝他们叫嚷或者尖叫过,甚至数据显示,在7岁孩子的父母中,这个比例会高至98%!

也许家长们想通过提高声音的分贝以达到让孩子听话懂事甚至服从的愿望,但往往事与愿违,其结果是我们的大嗓门破坏了亲子关系。孩子被父母渐渐引导到了对立的方面,每一次对立,都使父母的神经以及他们和孩子的关系变得紧张。更严重的后果是,当父母因为某种原因心情糟糕时(比如由于工作不顺利或夫妻闹别扭等),往往会情绪失控,突破常规的状态,对孩子进行非常严厉的惩罚。这时,冲突陡然升级,家庭的平静就轻易地被一件生活琐事彻底击破。

孩子不听父母的话,惹父母生气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这通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为人父母绝不能养成经常对孩子发脾气的习惯,如果孩子从小生长在经常大吼大叫、吵吵闹闹、挨揍的环境,日后势必对他的成长造成很大的伤害。

英国教育协会的教授斯塔朋认为,对孩子大声吼叫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虽然孩子需要激情去面对外面的世界,但大声吼叫(表现出的激情)并不是好的引导方式,相反,对孩子怒吼,特别是重复不断地大声斥责孩子,孩子受到的伤害很大,这甚至比打孩子还厉害。

一个小学生在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爸爸的“雷声”》的文章,文中写道“别以为只有春天才会听到雷声,在我家里常常会听到雷声——那就是爸爸教训我时的大嗓门。我从小就淘气,不听话,只要被爸爸知道了,他立即圆睁双眼,隆隆的雷声马上就到,震得我不敢抬头。我的眼泪就像夏日的大雨,哗哗下个不停,那时我最恨我的老爸,每天最担心的也就是他的雷声。我常常想,要是爸爸不打雷了,那该多好啊!”

有一位女学生,她的父亲是一位出租车司机,脾气非常暴躁,以为把钱赚回来,能养活家人就算尽了做父亲的责任,所以他只想着把钱挣回来,从来不曾关心孩子的成长。父亲每天回到家里,看见她的第一句话总是指责,从来没有给过笑脸,却总是挑剔孩子的毛病。她越来越不喜欢她的父亲,甚至于怕她的父亲,躲避她的父亲。后来,她变得自卑、多疑,老是感觉人家在背后议论她,学习也静不下心来,无法做到专心听老师讲课。从初一到初三,她从来没有和任何同学说过心里话,常常有非常烦闷的感觉,做事情也没有热情,总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意思,甚至有时候觉得自己还不如死了好。

一个孩子因学习、做事经常不符合爸妈苛刻的标准而受到父母的大声斥骂、埋怨,终于有一天,他再也憋不住了,提笔跟父母写了如下的信:“憋了很久,泪水终于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你们问我生什么气,不,我没有生气,你们这么疼我,我还有资格生气吗?我是伤心,为什么每次都要弄到两败俱伤的地步。你们才肯罢休。妈妈好多次了,仅仅是因为我考试成绩不好,或是家务做得不标准,竟会招来你一顿骂,或是一阵阵怨天怨地。但我心里最渴望的是你们的肯定与鼓励,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我在试着做得更好吗?”

可见,如果一个孩子经常听到父母冲他大声喊叫,容易产生一些不愉快的情绪,而这些不愉快的情绪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美国杜克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当孩子在一岁时听到喊叫,会使他们的智力发展放慢,并使他们在长大以后具有好斗的行为。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影响。据调查研究,如果父母每天对孩子又吼又叫,孩子很少有不受到伤害的,如果一个月或一个星期只有一次对孩子发脾气,伤害就会减少许多,所以,父母对孩子发脾气的频率不能太密集,否则就会有后遗症。

杰克·卡菲尔德是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一次在谈孩子教育问题时,他讲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有一次,他和家人一起出去吃饭,席间,7岁的女儿碰翻了装满饮料的玻璃杯。她把桌子擦干净之后,说:“爸爸妈妈,因为你们没有像别的父母一样大喊大叫,批评我做事如何不小心,所以我要谢谢你们。”

无独有偶。一位外国妈妈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孩准备坐下来喝东西,她为他们每人买了一杯热巧克力。三人坐定后,其中的一个小孩“啪”一松手,杯子掉在了桌上,洒了满桌的热巧克力,这位妈妈赶快起身用纸巾擦干孩子身上的脏渍和惨不忍睹的桌子。谁知,刚刚擦好,另一个孩子就模仿性地做了同样的动作,妈妈又是一阵忙乱。

P2-4

序言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有所成,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这种美好的愿望是否能够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教育家爱尔维修说过:“人刚生下来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不同,有人可能成为天才,有人则变成凡夫俗子甚至蠢材。即使再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得当,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天才,而孩子的命运往往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家长采用什么教育方法培养孩子,决定着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着孩子未来是什么样的命运。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些家长,对于教育孩子,基本上是束手无策,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怒火中烧,用大吼大叫来表达愤怒。其实,这种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并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声调和结果往往成反比,教育不是情绪发泄,嗓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相反,会使孩子感觉你没有修养和自己不被尊重。另外,对孩子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孩子学不到什么有益的东西。相反,一旦他习惯了你的这种教育方式,他会将你的话当作耳边风,慢慢就会变成,你的批评或表扬他都听不进去了。如果大人孩子都发脾气,批评很有可能会升级为哭闹和打骂,那么只会毁掉你努力管教孩子的成果。

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其实,家长应该换一换自己的教育方式。实践证明,用冷静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管教,会让孩子感觉到你的教导是客观公正的,并且他也会愿意按你说的做。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不凶不吼的教育。为人父母者应该掌握一些不凶不吼教育孩子的妙招。

教育孩子时,为人父母者不妨坐下来,以促膝谈心的方式,心平气和对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种不凶不吼的教育方式是为了让我们更无私、更成熟、更具备为人父母的能力,具备一种孩子真正需要的、来自于我们的影响力。所以,我们要学会让自己冷静,控制好自己。如果能把精力放在控制自己的行为上,而不是控制孩子的行为,得到的教育结果会出乎意料的好。

本书通过丰富翔实的案例,讲述经过无数父母证实的不凶不吼的教育方法,让曾经吼过孩子的父母明白并注意“单纯对孩子吼叫是没有用的”这一客观现实,指导父母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教出好孩子,首先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思维,而掌握不凶不吼的教育智慧,正是改变一切的开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