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长河编著的《欲望是把双刃剑——太平天国的人性透视2》一书用轻松睿智的独特笔法,真实展现太平天国的全景历史,并深入剖析复杂多变的人性欲望。
《欲望是把双刃剑:太平天国的人性透视2》,第一部心灵历史笔法写就的太平天国史。以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为代表的心灵历史写法,在近几年深受读者的喜爱。这是第一部用《明朝那些事儿》的笔法写就的太平天国通俗历史作品。
《欲望是把双刃剑:太平天国的人性透视2》,生动有趣,轻松解读。相比其他写太平天国的历史图书,本书文风生动有趣,是一部可以笑着读完的历史书。
《欲望是把双刃剑:太平天国的人性透视2》,以人性解读历史,以历史印证人性。唯有透过人性,才能真正感悟历史;只有通过历史,才能深入品读人性。读懂了历史,也就读懂了人性;读懂了人性,也就读懂了现实,甚至未来。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也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惊世浩劫。这场运动历时十四年,死亡数千万人,给了大清王朝致命一击。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李秀成等天国英雄梦断金陵,却成就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晚清名臣的赫赫功业。
一百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太平天国:这段有人高赞有人痛骂的历史,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落第童生洪秀全,如何摇身一变成一代“天王”? 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又为何自称“洪秀全第二”?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惊世浩劫,这场运动的意义是重建还是破坏?一百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太平天国:这段有人高赞有人痛骂的历史,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落第童生洪秀全,如何摇身一变成一代“天王”? 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又为何自称“洪秀全第二”?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惊世浩劫,这场运动的意义是重建还是破坏?
月映长河编著的《欲望是把双刃剑:太平天国的人性透视2》从人性的视角出发,以人性解读历史,以历史印证人性,生动有趣又真实可信地解读了太平天国运动从萌芽到灭亡的精彩历史,从而揭秘太平天国运动的迷离真相,揭示太平天国前期成功到最终失败的原因所在,以为今人之鉴。
《欲望是把双刃剑:太平天国的人性透视2》讲述了曾国藩湘军崛起、太平军湖口大捷、天京政变、石达开出走、洪仁矸归来、李秀成攻打苏杭等历史事件。
第一章 西征
石达开临危受命
1855年1月2日,正是林凤祥、李开芳坚守天津独流和静海,与僧格林沁、胜保对峙的紧要关头。
这一天,翼王石达开从安庆来到湖口。
世事往往难料,历史常常巧合。就在石达开抵达湖口的同一天,曾国藩也来到湖口上游不远的安庆。
新任西征军团总司令石达开这次到湖口,就是专门前来对付曾国藩的。
交给翼王石达开这个任务的,是太平军三军(陆营、水营、土营)总司令东王杨秀清。
杨秀清告诉石达开说,曾妖头太会作怪了,兄弟们已经顶不住了,你去给我灭了他!
杨秀清所言非虚,石达开来到湖口的时候,正是西征最危急的时刻,西征军团的确已经被曾国藩打得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曾国藩是从1854年3月开始率领湘军与西征军团交手的。经过近十个月来的较量,到1855年1月,曾国藩先从湖南打到湖北,再从湖北打到江西九江。连战连捷的曾国藩非常嚣张,一再扬言要打下九江,再下安庆,破了天京,灭了洪秀全,还有杨秀清,一举摧毁太平天国。
如果不是曾国藩太过生猛,杨秀清也不会让石达开前来担任前敌总指挥的。杨秀清已经找不到能够与曾国藩交手的选手,该上场的和能上场的,都已经成了曾国藩的手下败将。
谁能担此大任,挽狂澜于既倒?
在杨秀清看来,按能力和资历来算,有资格出任西征军团司令的,只有四个人: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还有一个就是他自己。
一号首长天王洪秀全御驾亲征,这个基本上用不着考虑。
一来洪秀全没有统兵打仗的能力,上阵杀敌不是他的强项;二来天王“乃是山寨之主”,自然“不可轻动”;三来战况还没有严重到需要他老人家御驾亲征的时候。一号首长不主动申请挂帅,谁敢安排他这个差事?
二号首长杨秀清当然也不可能挂帅出征。
一来杨秀清走不开。杨秀清兼任的职务太多,身上的担子太重,既是军师,又是天父,手握党、政、军大权,既要管理军国大事,又要表演天父下凡,实在是忙得不可开交。就拿军事上的事情来说,他的摊子铺得很大,对手很多,既要关心北伐军团的进展,又要对付江北的琦善,照顾扬州和镇江的状况,还要对付城外的向荣,照顾天京大本营的安全。太平天国几十万人的吃喝拉撒,十几万军队的部署指挥,都得靠他撑着,他的顶头上司洪秀全,基本上足不出户,凡事都得他杨秀清来拍板,然后再到天王宫汇报一下,弄个签发仪式就行。
二来杨秀清不想走。作为太平天国的二把手,杨秀清虽然很辛苦,但他乐意享受这种疯狂的工作状态。他不是一个既想要权力,又想图个轻松的CEO。杨秀清不可能放着总经理不干,跑到江西去弄个分公司经理。 按照级别决定一切的原则,该轮到考虑三号首长韦昌辉了。
奇怪的是三号首长一直不受二号首长待见,也早就不是杨秀清心目中的西征军团总司令人选了。杨秀清曾经两次指派韦昌辉前去统帅西征军团,可是韦昌辉两次都没能成行。第一次还没出发就被换下场,第二次刚刚出发又被杨秀清叫了回来。杨秀清因为不信任而两次开涮韦昌辉,当然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只不过还要等到两年之后。
能派到前线对付曾国藩的,只剩下四号首长石达开。
问题是为什么在曾国藩打到九江之前,杨秀清并没有派石达开前去统帅西征军团?
这个问题,推测起来,答案大概有两点。
其一,他需要石达开在天京给他分忧。就算杨秀清是超人,也承受不了这种类似于苦力的高强度工作。战事紧张的时候,他常常一干就是几个通宵不合眼。虽说杨秀清的智商很高,但毕竟智者千虑难免一失,找一个能干的助手来帮忙,也是非常必要的。石达开显然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人选。定都天京后,石达开就开始协助杨秀清处理军国大事,接到下面的公文后,石达开就会送到东王的办公室,东王也会找他商量对策,然后写好请示报告,一起到天王那儿让他签字,再下发执行。不久,杨秀清还让石达开接管了韦昌辉天京城防总司令这个岗位,负责对付城外的向荣,确保小天堂的安全指数。
其二,杨秀清不想让石达开外出带兵。石达开这个小兄弟的才干,杨秀清当然是非常清楚的。石达开参加拜上帝会时,还是个不满二十岁的小青年,但却已经是贵县鼎鼎有名的风云人物。在金田团营时,二十岁的石达开竟然带来四千人的大部队,几乎占了起义部队的三分之一,这让杨秀清吃惊不小。如果不是具有崇高的群众威望、-非凡的组织才华。过人的胆识谋略,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成绩?少年老成的石达开,他那阳光的气质、魁梧的身材、英武的外表,想必当时一定让杨秀清十分欣赏和看好。
接下来的事实,证明石达开不只是“外貌男”,而是一个英俊神武的“实力哥”。早在长沙战役中,他就独立开辟西岸战场击败向荣;萧朝贵死后他就开始担任前锋,从长沙开始统率大军,一路过关斩将,下岳州,占武昌,夺金陵,这些都是他的杰作。
对于比自己小了八岁的石达开,杨秀清的感受,无疑是复杂的。
石达开的年轻、才华、魅力、魄力,都与杨秀清好有一比,除了他不会表演天父下凡以外,其他的似乎都有潜力与自己抗衡,甚至有盖过他的势头。杨秀清感觉到自己的威望有着一种潜在的威胁:如此青年才俊,既是天国的希望,也是自己的隐患!
自从定都天京以后,领导班子不带兵出征,是杨秀清一贯坚持的原则。萧朝贵和冯云山死了以后,他重点防范的就是韦昌辉和石达开,为了保证自己牢牢控制兵权,他一直把他们留在自己身边。这也是在第一部中提到的北伐军团,为什么会出现有将无帅的重要原因。
要想让杨秀清派出领导班子统率西征军团,唯一可能的人选,只会是已经升天的西王萧朝贵,或许他有机会挂帅北伐或者西征。当然,冯云山作为洪秀全的同盟,是不可能享受到这一待遇的。
可是天意弄人,勇猛善战而且关系很铁的天兄,竟然在长沙抛下天父一个人早早升了天!
为了将来,杨秀清当然不愿意让石达开这支潜力股有机会从假想敌成长为真正的对手。
P1-3
月映长河用朴实无华的文字为时下浮躁的历史写作吹来了一道清新之风。对太平天国这场如流星划过晚清黑暗夜空的运动,月映长河并未止步于还原和评判,而是以“欲望”为棱镜,透视其中光怪陆离、变幻莫测的人性,可谓一咏三叹。
——《明朝一哥王阳明》作者 吕峥
关于太平天国这段历史,虽早有罗尔纲、郭廷以、史景迁等大家专美于前,但月映长河仍能在通俗写史的专题史里开拓出新的道路,美的风物,自出机杼,别有风致。书中写人,杂然流形,随类赋彩;书中叙事,风犹在耳,扪之有温;书中蕴意,清晰明辨,但又深切沉痛。读完掩卷,竟惊觉一地欲望的碎片和空旷的历史回音。
——《细说民国大文人》作者 民国文林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斗争史。月映长河在书中至少写出了三种斗争,一是太平天国与清朝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二是太平天国内部领导人之间你上我下的斗争,三是清朝官场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斗争无处不在,厚黑权谋登峰造极,令人欲罢不能。
——《如果这是宋史》作者 高天流云
太平天国运动,处在新思想与旧思想激烈碰撞、冷兵器与热兵器新旧交替的时代,这就注定了这段历史中,人性欲望张扬无忌,军事斗争空前绝后,历史真相离奇吊诡。月映长河的这部书,以人性的视角观察,用扎实的史料论证, 一一还原了太平天国的迷离真相,是不可多得的文质兼美的通俗历史读本。
——《刘备不是传说》作者 剑眉枉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