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帮主每次发布新产品,说什么、怎么说,都是经过细致考虑的。话说得诉求明确、逻辑清楚、条理分明,跟其他职业技能一样,是需要学习,也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的。它不是厚黑学,不是天生的,是跟PPT、EXCEL一样的工具。
《职场说话那点事儿(从do well到speak well)》是智联招聘《问道直播间》“职场表达”专题的拓展和升华:切实从读者角度出发,搜集读者最真实的心声,最关心的问题,请权威的专家进行一对一的解答,对读者的每一个问题都给出量身定做的建议。真实的提问,一对一的精准支招,谁看谁知道,将说话进行到底!
你是沉默的技术男、羞涩的工科女、或是喋喋不休的文科生?你的救星来了!想要职场顺风顺水,做好固然很重要,话还要说得得体。说好了,人人青睐;说不好,纷纷打入“冷宫”。智联招聘告诉你,要想成为职场牛人,必须从do well到speak well,会做和会说,同样重要。
《职场说话那点事儿(从do well到speak well)》由智联招聘所著,《职场说话那点事儿(从do well到speak well)》就职场求职的成功指南。
Chapter 1 说的都是话,全凭嘴一张 1
Part1 职场聊天,没那么简单——别让你的出现成为定时炸弹 2
Part2 有事儿您说话?千手观音也会手忙脚乱 7
Part3 关键时刻,如何把舌头捋直不打结 13
Part4 给语言来点装饰,精装和毛坯感觉截然不同 19
Part5 你可以五行缺水,但不能大脑缺电 23
Part6 秘书的九段功力,你是黑带还是黄带 28
Chapter 2 向上沟通,舌尖上的升迁术 32
Part1 要想一路向前,拐弯儿胜于直谏 33
Part2 职场不缺红花,但更需要绿叶 40
Part3 你不是皇上,可以请旨,但不要拟旨 46
Part4 拦轿子告御状的成本有多高 52
Part5 打破砂锅问到底,砂锅到底有没有底 59
Part6 领导发火时,能直接泼冷水熄火吗 64
Part7 和老板向上沟通,和同事关系就会向下发展吗 70
Part8 你有权保持沉默,但无法成为呈堂证供 75
Part9 我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如何知道你的心事 81
Part10 一起升值,为何不能一起升职 85
Part11 当“垃圾”变成宝,我要怎么为它讨回公道 90
Chapter 3 平行沟通,道不同亦相为谋 94
Part1 无聊八卦,不八就挂 95
Part2 办公室不开个唱,要唱《太委屈》请去KTV 100
Part3 你又不是人家的妈,何必去管他的吃喝拉撒 106
Part4 别人开锣唱大戏,当个看客好过唱对台 112
Part5 谈天不抬扛,爱争未必赢 116
Part6 为什么功劳总是他占,黑锅总是我背 121
Chapter 4 向下沟通,心在曹营话在汉 128
Part1 发工资比发脾气更得人心 129
Part2 重了没人理,轻了没人听,拿捏分寸有学问 134
Part3 永远不要批“人”,而要评“事” 139
Part4 当同事变成下属,我该何去何从 144
Part5 老板不要老板脸 149
Part6 “评委”这种差事,你还是别当了 154
Part7 别玩深沉,你的含蓄他不懂 158
Chapter 5 沉默年代,竞争力就是说服力 164
Part1 站对立场,不要充当新闻发言人 165
Part2 面对冷场,如何破冰不破场 170
Part3 鸡毛除了做毽子,还能当令箭 176
Part4 既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80
Part5 拆了自己的船,你拿什么过河 184
Part6 为什么人家嬉笑怒骂皆文章,你却磨破了嘴皮也吃不到糖 189
Chapter 6 四两拨千斤,把话说到点子上 194
Part1 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得少不如说得巧 195
Part2 谈缺点时要模糊重点,说优点时要突出亮点 200
Part3 汇报不是比武,不能点到即止 205
Part4 职场不是江湖,收起你的“豪言壮语” 211
Chapter 7 职场有忌,话不能这么说 216
Part1 你可以直性子,但不能直肠子 217
Part2 若是有理说遍天下,你就输了天下 222
Part3 当着矮子不说短话,遇见尼姑不送梳子 227
Part4 在找到金刚钻之前,先别揽瓷器活 232
Part5 打乒乓球时不要抢篮板 237
Part6 满嘴跑火车,小心刹不住闸 242
类似这样的经历,相信同样发生在很多职场经验、职场阅历还不丰富的新人们身上。从多年的职业规划和咨询经验来看,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1.做好定位,增强职业目标感
从上面的案例中,能看得出当事人都有一定的能力,但职业目标感却不够强。你要目标清晰地利用工作中的每一分钟和每一份资源,如果把时间精力都浪费在了你目标之外的地方,确实会让自己付出了又得不到任何结果。因此,做好职业定位尤为重要,你必须以此为中心来展开工作,并提升相关技能和累积经验。这样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做事才有章法和程序,心中有了标尺才能掂量出事情的轻重,事情取舍、轻重缓急就有了切实的衡量标准。
2.提升职场成熟度,自己的时间自己掌控
在职场中,同事相处讲究协作,偶尔友善的帮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职场就是一个竞技场,激烈的竞争和追逐不得不要求职场人需要时刻保持独立、强势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掌控好自己的工作局面。否则,很容易被周围的人和事牵着鼻子走。在心态上不断调整,技能上不断积累和提升,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学会独立自主,慢慢从“以他人评价为标准”转向“自我肯定与否定”的激励模式上,那么你将向成熟迈进一大步。
3.成为“好用”的人,而不是“便利贴”
因为总想着“多做一点,多学一点”,不管什么事都接下来,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更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可是职场工作大忌。要知道,工作也有不同的价值度,要知道哪些工作是有价值的,这些工作不仅可以提高你的核心技能,还能助你成为老板或上司身边不可或缺的能手。切记,分清工作的轻重,把时间和精力尽量分配在那些有价值的工作上。
@刘绍友
首先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凡能办得到的事,尽量答应别人,这是自己能力的体现,也是自己人际关系中的一把“金钥匙”,因为你也有求人的时候;对自己办不到的事情,要向对方说明情况,并向对方说:“对不起,下次我能办的事一定为你效劳。”态度要不卑不亢,只要你心态放平,这些都不是问题。
职场中要正确处理三件事:
一件是“自己的事”,一件是“别人的事”,一件是“老天爷的事”。
人的烦恼就是来自于: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爷的事”。
我们要轻松自在很简单: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别人的事”,别操心“老天爷的事”。
Part3 关键时刻,
如何把舌头捋直不打结
我是一个很开朗的女孩,热情、外向,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很容易和别人打成一片,朋友很多。在朋友中我是出了名的能聊,即使面对一帮新朋友,我都能侃侃而谈,从不怯场。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要是在单位让我公开发言,或者跟不是很熟悉的同事特别是领导谈话,就容易紧张甚至口吃。举个例子,做工作汇报时,我都要打好草稿,然后一板一眼地念每一个字,而且还会口吃。平时我讲话都正常,就是一到办公室,讲话就开始结巴、紧张,害怕自己出错。因为知道自己的毛病,我潜意识里面不断提醒自己一定不要紧张,但是最后总是表现得一团糟。最近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就在昨天,领导随口问了我一句:“这个月的工作月报写完了吧?”其实我早已经做完了,但不知道为什么,面对领导,我的心里开始打鼓,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我磕磕巴巴地说:“那……那……那个……我做……刚做……完……”结果领导都没听我说完转身就走了。我把我的苦恼跟很多人说过,大家都说多练习就好了。但是我一个人的时候对着镜子练,或者对着熟悉的朋友练,大家都认为我说话挺流畅,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可是一到办公室,面对同事、领导,我的口吃毛病又犯了。我觉得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不仅工作做不好,生活也会受影响。我这是不是一种心理疾病啊,我都快打算去看心理医生了。
P10-14
大概从一岁多以后,人就开始说话了,小婴儿能跟爸爸妈妈表达“我饿了”、“我冷”。也就是说,说话这个基本功,是一个人的“标配”,只要不是什么“特殊”的人,几乎可以算是“系统自带”。但是,长大成年、进入职场的你,果然“会说话”吗?
不一定。
一个正常的职场环境是不需要拼爹,而是拼实力的。所以很多年轻朋友都在苦练“硬实力”,努力学习,把工作做好,也就是传说中的do welI。但光埋头苦干就可以了吗?未必!君不见同样是埋头苦干,有的人能越走越远,有的人却原地踏步?是不是职场果然有厚黑学,成功一定要玩心计?有没有一张嘴就觉得自己说错了,怎么找补也找补不回来?或者无意间的一个玩笑,就把人得罪了个彻底?
大家都知道,乔帮主每次发布新产品,说什么、怎么说,都是经过细致考虑的。可见,说话不是一件简单的、凭本能就能玩儿得转的事。相反,话说得诉求明确、逻辑清楚、条理分明,跟其他职业技能一样,是需要学习,也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的。它不是厚黑学,不是天生的,是跟PPT、EXCEL一样的工具。
作为国内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商,智联招聘除了帮求职者找到合适的工作之外,也为上班族解答各种各样的职场问题,《职场说话那点事儿——从do well到speak well》就是专门教大家“说话”的一本书。这本书是《问道直播间》从网友问题中汇集与“说话”有关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请来名企专家、外企高管一一解答,专业、权威、直接,不是心灵鸡汤,但比心灵鸡汤管用。
希望大家都能学会“说话”这门功夫,职场顺利,走得高,走得远。
你的朋友郭盛(智联招聘首席执行官)